工作励志分享:打破心中的 “壁垒”
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 首先取决于他在什么程度上和在什么意义上把自己从自我的限制中解放出来。
——向达
古时军营用来防御的围墙叫做 “壁垒”, 现在多用来比喻对立的事物和界限。在现实生活中, 很多人也会为自己的心灵修一道壁垒,比如, 因为害怕受伤害而不跟别人交往, 因为自卑而沉默寡言, 因为怕遭到别人的冷嘲热讽而不敢张扬自己的个性……这些都是我们为自己的心设置的壁垒。
在某电视台一档心理访谈的节目的开幕词中有这样一句话 “让生活失去色彩的不是伤痛, 而是内心世界的困惑; 让脸上失去笑容的不是磨难, 而是禁闭心灵的声音。”
事实上, 阻挡我们前进和成长的并不是路上的荆棘和狂风暴雨,而是我们为自己设下的一道道壁垒, 在没去做事之前, 就先告诉自己“我做不到”, 结果就真的难以做到了。
有个很害羞的青年要去参加一个舞会, 他知道自己会害羞, 所以很担心。然而他越是担心, 就越是表现得害羞。
在舞会上, 青年的旁边有一群人在聊天, 他觉得挺有意思的, 他想去跟他们打个招呼, 认识一下。可是就在这个时候, 他心中的 “壁垒” 提醒他 “不, 我不能! 我会害羞的!” 就这样, 一直到舞会结束, 他也没有勇敢地跟任何一个人打招呼。从此, 他更加坚信自己是一个十分害羞的人。
如果我们不能放下阻碍自己前进的壁垒, 那么就很容易陷入一个恶性循环当中。当我们为自己的心灵设置了一道坚固的壁垒, 连最基本的衣食住行都给自己画了个圈时, 我们会感到自己的四周都是墙壁。
我们应该打破这层墙壁走出去。事实上, 那些取得巨大成就的人一直都在不断突破自我极限。
如果我们在没做一件事之前就先否定的话, 那么就不会取得成功了。很多时候不是自己不能做, 而是我们没给自己机会, 扼杀了自己的潜力。
春秋战国时代, 一位父亲和他的儿子一起出征打仗。在战争开始前, 父亲庄严地托起一个箭囊, 其中插着一支箭, 郑重地对儿子说“这是家传宝箭, 佩带身边, 力量无穷, 但千万不可抽出来。” 儿子喜上眉梢, 看着精美的箭囊和孔雀羽毛做的箭尾, 想象箭杆、箭头的模样, 耳旁仿佛嗖嗖地箭声掠过, 敌方的主帅应声折马而毙。果然, 佩带宝箭的儿子英勇非凡, 所向披靡。
眼看敌人节节败退, 儿子再也禁不住得胜的豪气, 强烈的欲望驱使他呼一声就拔出了宝箭, 试图看个究竟。但他惊呆了, 箭囊里装着的竟然是一支折断的箭。
儿子吓出了一身冷汗, 心想着自己原来一直背着一支断箭打仗, 他的意志仿佛顷刻间失去支柱的房子, 轰然坍塌了, 最终惨死于乱军之中。
其实大多数情况下, 我们都是由于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才导致最终的失败。
有人做过一个实验
他把一只跳蚤屡次放进一个没有盖子的玻璃杯里, 发现跳蚤每次都能轻易地跳了出来。根据测试, 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那只跳蚤放进杯子里, 并且在杯口加了一个玻璃盖, 跳蚤在向上跳的时候重重地撞在玻璃盖上。跳蚤又跳了几次,但依旧一次次地撞到玻璃盖, 渐渐地, 跳蚤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 最后就只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这时, 实验者把盖子轻轻拿掉, 跳蚤还是在原来的那个高度继续跳。一天以后, 实验者发现那只跳蚤还在那里跳。跳蚤再也没有跳出来过, 已经变成了一只可悲的 “爬蚤”!
跳蚤变 “爬蚤”, 并非它已失去跳跃的能力, 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 失去了生命的张力, 变麻木了。
在现实生活中, 有不少人都像 “爬蚤” 一样, 常喜欢将 “不可能完成” 之类的话挂在嘴边。然而, 其实这些事情有可能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但是由于自我限制,结果真的变成了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 当有欲望的时候, 你应该把80%的力气放在去做上, 而不是想 “我能不能成功”、“我以前真的没有经验”。这些想法就是阻碍你发挥潜能的壁垒, 会直接左右你的行动。
如果你想有一个幸福美好的未来, 那么就要从现在开始, 打破自己心中的 “壁垒”, 告诉自己 “我能行”, 并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 让自己拥有前进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