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庆的工作励志故事:前瞻性是一种战略眼光
方我少年时, 读书气嶙峋。常怀四海志, 放眼横八垠。
——张百熙
孔子曰 “人无远虑, 必有近忧。” 意思是说, 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考虑, 一定会有近在眼前的忧患。事物的发展是一个系统过程,当其中的一个环节出错的时候, 就会影响到其他的环节。因此, 我们在做事时一定要有一个长远的打算。
被誉为 “台湾经营之神” 的台塑集团创始人王永庆在刚开始投资塑料业时, 台湾对成分是聚乙烯化合物的树脂的需求量特别少, 台塑首期年产100吨, 而台湾年需求量只有20吨, 这对台塑打击很大, 甚至面临着倒闭的风险。
面对这一现实, 王永庆经过反复分析研究, 最后决定 继续扩大生产!王永庆认为与其守株待兔, 不如勇敢创造市场。只有大量生产,才能降低成本, 把售价压下来, 从而吸引更多的顾客。
在扩大生产的同时, 王永庆又创办了一个加工台塑产品的公司,即南亚塑胶工业公司, 专为台塑进行下游加工生产。按王永庆的说法,“当时真是骑虎难下”。经过不断摸索和总结, 台塑和南亚的业务开始好转, 奠定了他在塑料工业的基础。
这件事后, 王永庆也领悟到了许多经营诀窍。他认为, 凡是在产品滞销与市场萧条的时期, 正是企业锻炼拼搏的最好时机。越是在这种时候,经营者越是要沉着冷静, 不断改善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 这样才能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若有余力的话, 则可以拟订一个完善的投资计划, 掌握适当的时机, 做有效的前瞻性投资, 化危机为契机。
王永庆说 “卖冰淇淋的公司应该在冬天开业。” 其含义就在于冬天卖冰淇淋, 生意清淡, 必定促使卖者努力改善经营管理。那么, 夏天来临时, 就会比其他后来者拥有更多的、明显的优势。
有位哲人说 “有深谋远虑的才能, 就能计事于未来之中, 理事于未形之中, 决策于未萌之中, 立功于未知之中。倘若一个谋略, 令天下人识破, 那么这个谋略便不是上等的谋略。图谋大事之人, 必须有详尽周全的措施和高瞻远瞩的见识。”
也许很多人发现, 在早上上班时, 我们要想搭公共汽车去上班,那真是太难了。因为每辆车都是满的, 车里面人挤人, 挤得人气都喘不过来。可是如果我们能提前几十分钟搭车, 那么情形就不一样了乘客很少, 而且有不少空位, 在车上还可以看看报纸, 只是十分钟或二十分钟之差, 就会有那么大的差别。工作时我们也要像搭公共汽车一样, 任何时候都要抢先一步。
【感悟】
所以, 不管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 有先见之明很重要。先见之明能帮助我们避开面临的危险。它基于对现实的准确判断。一个人有先见之明, 他必定少走弯路。少走弯路, 自然能够较快成功。只有看得远, 才能走得远; 只有走得远, 才能做得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