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玉溪必去景点景区,云南省玉溪市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哀牢山陇西世族庄园、玉溪碧云寺风景区、鸣鼓营碑、诰封碑、元江妙莲寺、玉溪土主庙、文庙大成殿和文星阁、朱德委员长视察旧址、聂耳故居、塔甸瀑布、通海圆明寺、河西文庙、红塔工业区、玉溪玉泉寺、李忠碗窑遗址、江川文庙、甘棠箐遗址、它克崖画、聚奎阁、文兴祥商号旧址,云南省玉溪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陇西世族庄园,是清朝乾隆御封岩旺土把总世袭土司李显智末代传人李润之的宅地,位于哀牢山主峰地段戛洒镇耀南村大平掌,距县城120余公里,距戛洒集镇36公里,经恩水柏油公路可直达庄园。陇西世族庄园分主体建筑、花园、马厩三部分,占地面积4.2亩,共58间。庄园是陇西李世家族兴起、衰亡的历史见证。陇西李氏兴起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祖先李毓芳因征战有功,被皇帝诰封为“云骑尉”,其子李显智又被封为岩旺土把总,后来数代都为世袭土司。李有富,陇西世族末代传人,这位袅雄掌权后,采取黑吃黑、0贩盐、经商、办厂等手段,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完成了资本的原
碧云寺,在县城北约三十公里之翠峰乡明星村碧云山上。这里山明水秀,林木葱郁,远望如碧云突起。碧云山上左有洪钟石,以手拍击,声如洪钟;右有石硼,高宽数十丈,石笋嶙峋,壁上有天生观音一尊,形象宛然;山顶后有清泉一缕,聚而不流。碧云寺又名武当别院,据有关资料记载,建于清乾隆年间。正门八柱而立,有房屋殿宇三十余间,计有祖师、观音、猪神、黄君、三皇、土地等殿宇,并有望海楼等建筑。建筑古朴典雅,精雕细刻,布局严谨大方,巧夺天工。碧云寺前临抚仙湖,左有“青龙(山)展翅”,右有“白虎(岭)雄踞”,真是明如镜,秀似星,四时游人不断,特别是鱼汛季节,观山游
今藏于龙泉公园藏碑亭的鸣鼓营碑,是明代名将邓子龙的行营碑,也是新平县的建县标志碑在新平现存的碑褐中,是一块重要的碑石。鸣鼓营碑用料为沙石,高1.4米,宽0.7米,厚0.10米,四周纹饰清晰,文字为楷书阴刻,碑额角落已部分损坏,上题鸣鼓营三字,碑文计13行210字,一段为复制原文,段为重修跋文。复制原文是:“鸣鼓营(碑额)。破敌军山,平核桃等,焚白改寨,扫麻栗湾,擒斩力计。万历辛卯季冬二十三日也,钦命挂印副总兵,丰城邓子龙立”。重修跋文是:“余待命都内,闻邓将军名,朝臣内外,莫不尊亲。康熙五十年,余奉简佐新。凡份内巨细事务,靡不竭力替襄
距县城5公里的城北牛肩头坡顶丫口的古官道上,至今还矗立着一座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诰封碑。这是新平县土县丞杨宗周的第三代世袭传孙杨昌祚之后裔所立。诰封碑为石瓦顶、石基、石墙、石楹框建筑,碑亭高4.46米,宽2.06米,楹框内碑高1.67米,宽0.83米。外楹框对联为:“屡世殊勋万里君恩深似海,寸衷难酬一腔臣节重如山”,内对联为:“北网恩光大,南都气象新”。诰封碑内文为:“龙章宠锡。龙飞乾隆三十三年春二月吉旦立石,皇清诰授修职即云南新平县世袭土县承杨公讳昌祚神道碑,壬申恩科进士家眷世侄李云魁拜”。要了解诰封碑的寥寥文字,须得
妙莲寺大殿又称大佛殿,位于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西南部,距县城40公里的固元村太平山南麓,座北面南。据《元江府志》记载,妙莲寺始建于元代。明正清年间重修,后又多次维修,因改建中心小学,至今仅大佛殿较完整。大殿建在妙莲第三台基上,平顶歇山,庑殿屋顶屋面呈八余脊,山花向内收进,用方砖垒砌,花脊鸱兽宝顶,整体布局为正方形。面阔三间,进深三间,明间较大,间宽5.5米,侧间较小,间宽3.2米,面阔通宽13.3米。梁柱属穿斗结构,柱体粗大园体,柱脚粗,柱头略细,侧间柱脚外蹬,稳定性极好,斗拱硕大,较完整地保留了元代建筑的基本特点。明间为六扇五抹
土主庙位于玉溪市州城东北五公里处。庙的始建年代不详,明代后期(公元1506——1919年)重建。清代同治年间毁于兵燹。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又重建。现存的土主庙仍为重建结构。座西向东,为四合院。庙分前殿,两相,后殿。前殿三间,通面阔12.50米,进深9.30米,高约l0米,为单檐硬山屋顶。后殿三间,通面阔13.20米,进深10.70米,高15米许。单檐歇山屋顶,穿斗式构架。该庙自建国后就改修为李棋区粮管所仓库。前殿楼下储粮,楼上住人。后殿纯为粮库。庙内现有碑记一块--《重建土主庙碑记》,宽0.86米,高1.60米,厚10厘米。铺于
在玉溪市东南隅玉溪军分区后院正中。始建的时间与费用为“肇于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已丑七月十一日讫于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癸己十一月十五日……用金凡四千七百三十两用夫一十五万八千六百九十七人”。①当时文庙的建筑规模甚为雄伟,计有“启圣宫三间。大成殿五间。两庑东西各七间。大成殿门三间。敬一亭、神器库各三间。名宦,乡贤祠各三间。省牲、更衣亭三间。棂星门五间,頖池圜桥,甃之以石。德配天地坊一座,道冠古今坊一座。左书室三间,明论堂三间,魁星阁三间,大门三间。右文昌宫桂香殿五间,后寝殿三间、大门三间。环之以垣,广十二亩六分九②。康
朱德委员长视察旧址在玉溪市东风水库大坝的正中间。一九六二年六月七日下午二时至五时-委员长视察水库时就坐在这里。当时-委员长曾说:“建这样大的水库不容易,要建管并重,搞好配套挖潜,扩大灌溉效益,开展综合利用,增加生产,增加收入。一定要保证水库安全,周围要搞好绿化,防止水土流失。”一九七九年玉溪被评为全国十个水利建设先进县,县委领导同志去北京开会时参观了十三陵水库建筑受到启发,以水库为基地,开辟为公园。由县财政拔款六万八干元,在-委员长视察旧址修建长廊,由李棋建筑队施工,一九八四年七月竣工。长廊全长90米,宽3.6米,廊檐至地面高2.9米
聂耳故居位于玉溪市北门街3号,是一楼一底木结构建筑,临街面楼下原为半截砖墙,外有护板,上部为活动木板窗,开为铺面。街面楼下房檐上仍有半截依稀可见的浮雕图案。聂耳1927年初中毕业后,曾随母亲彭寂宽回玉溪,于农历6月22日至7月10日在此复习功课。聂耳故居系聂耳的曾祖父聂连登于清未所建,传至聂耳的父亲聂鸿仪。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聂鸿仪去昆明行医,留给聂耳的大嫂王静珍居住。1984年9月,聂耳故居被玉溪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3月,玉溪市人民政府将其修复一新,并建造聂耳塑像,设立管理机构,正式对外开放。
塔甸瀑布此瀑布位于云南玉溪由岔河乡通往塔甸乡的塔甸坡畔。这一带层峦叠嶂、连绵起伏、烟云迷漫、翠林如涛、河流纵横、公路蜿蜒,是峨山大好山水的又一所在。塔旬爆布的水源自瓦哨宗经九龙村至塔甸坡头飞流直下,一泻千尺,至箐底溅起数丈银花,更以它豪放的气派和险峻的奇观,使这一带风光平添画彩。传说:这塔甸瀑布,是龙王派来造福于山里人的两位管水神仙洒下的清泉。在爆布斜对面的山腰里,有一个高大深邃的仙人洞,就是他们常住的地方。岔河乡:岔河乡处于峨山县境中部,县城西北面,东经102°9’—102°19’,北纬24°14’—24°22’之间,东面临峨山县双
圆明寺(WonmyongTemple)位于通海县城以西14公里的善应山麓,始建于元代,清光绪年间重修,内设大雄宝殿、玉皇阁、天王殿等建筑。1964年该寺被定为对外开放的旅游景点,1988年11月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圆明寺建于元至正年间,清咸丰年间毁于兵患,光绪年间重建。位于距通海县城14km的河西镇,东接九龙池公园,西北与新蒙蒙古族镇相邻。周围环境优越,绿树掩映,小桥流水,是宗教文化旅游的极佳场所。已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0年代以来,政府对大雄殿、玉皇阁、瑞莲池进行了维修。附近乡神投资30余万元对大雄宝殿的十八罗汉、匾联、释加
河西文庙:位于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县河西镇内东南部,于明成化七年(1471年)治所迁此后重建。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大修。占地9000多平方米,大成殿,五间通宽19.2米,进深11.3米,高11米,单檐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檐下坊雕刻花鸟图案,古狮古柱,文明坊为牌楼式样,高8米,宽13.5米,四棵飞天圆柱直承屋顶,中间两础石上前后有石雕狮子、麒麟各一对,青石雕刻护栏板夹柱,屋架用小型斗拱叠架支撑,宏伟壮观,2001年4月30日,列为市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西镇:一、地理位置河西镇位于通海县西
红塔工业区为文化旅游景点。介绍:玉溪市内有一座石塔,山因塔起名为红塔山。就在这座红塔山下,兴建了玉溪卷烟厂,烟以塔而得名,塔因烟而生辉。如今红塔集团已成为业界的骄子,世界级的明星企业,也已成为中外游客一定要参观的地方。交通:在市区内,步行就可以到。云南玉溪
玉溪玉泉寺玉泉寺巍峨庄严,规模宏大,共由大雄宝殿、天王殿、祖师殿、药师殿、地藏殿、五百罗汉堂、财神殿等七座殿宇组成,大雄宝殿供奉由檀香木雕刻成的释迦牟尼佛座像,高26.8米,是东南亚最高的室内座佛。
李忠碗窑遗址位于易门县浦贝乡下浦贝村东北约1公里的陆家箐,县城以南9公里。在当地制陶艺人杨建宏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人踏上了这片载有厚重历史的遗址,一块石碑出现在视野中,走近细看,刻着“李忠碗窑遗址”字样,且注明早在2005年6月27日,该遗址就被列为易门县文物保护单位。单扣碗、双扣碗、马蹄碗、坯子青釉碗……这些样式不一的碗几乎成了世人对易门陶瓷的最初印象。说起来,易门陶瓷的兴盛,和一个叫“李忠”的人有极大的关系。据考证,李忠是第一个在易门开办碗窑的人,史称“李忠碗窑”。此后三百多年的时间里,易门陶瓷生产经历了明末清初的初创时期,清末、民
江川文庙,是中国云南省江川县的孔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位于江城镇北的钟秀山南麓,今为江川二中的所在地,占地31亩,是江川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文庙是中国传统的宫殿式砖木结构建筑群,中轴式对称,由棂星门、泮池、戟门、大成殿、东西庑和四祠组合而成,还有附属建筑崇圣宫、钟秀书院。现主体建筑尚存。江川文庙是玉溪市保存较为完整的文庙之一,也是江川县规模最大的古建筑群,文庙在江川二中校园内。文庙与学校合二为一,有其特殊的渊源,-战争后,林则徐由广东赴新疆,途经云南时到过江川文庙,为其题词“钟秀书院”,从此,文庙成为清政府培养人才、灌输统治思想的基
江川甘棠箐旧石器遗址,云南江川甘棠箐遗址位于云南省江川县路居镇上龙潭村西南约1.5公里处。1984年文物普查时发现,1989年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和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初步判断为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它云南省继元谋人遗址之后发现的又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早期旷野遗址。最为重要的是发现了木制品和用火的遗迹。由于木制品极易腐烂,世界范围内关于人类早期的木制品发现亦属凤毛麟角。该遗址中木制品的发现不仅填补了该领域国内研究空白,也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木制品。该遗址发现的用火遗迹,似篝火遗存,基本原样保存
它克崖画1985年发现的它克崖画经专家考证,成画年代为距今三千年前后原始社会晚期,画面描绘了古代人类的图腾崇拜以及生产、生活情景,是少见的艺术珍品和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料。崖画位于青龙厂镇它克村东北的扎营峰南麓。崖画长19.5米,高3米,绘各种图象92个,画用赭红色画成。崖画之上200米,有一个水平溶洞,当地人称“阴宾洞”。洞内高大宽敞,幽深,洞口向阳,避风,干燥,适宜穴居,推断为崖画人居住过。崖画画面反映的是人类对太阳、星星、天体、自然的崇拜和对人类始祖——母亲的崇拜和性崇拜。崖画中蜥蜴是中国人的祖先——“三皇五帝”之一的重要图
位于通海县城中央,阁为攒尖顶式四方单体三重檐建筑。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历清·康熙时一次大火被毁,继而恢复。至清·光绪二年,因民屋起火,阁又被焚毁,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重建而成并保存至今。占地226平方米。因为建聚奎阁时所需木料都采用了南方铁栗树,并且是中国营造法式的榫铆结构。建阁至今135年间,通海曾发生过两次大地震(公元1915年、1970年),城中大部份民居都垮塌,而聚奎阁却安然矗立城中,这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结构的科学性,当然也包括用料的珍贵。上世纪1993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
文兴祥商号坐落在玉溪市棋阳路与人民路交叉口,占地面积715.29平方米,是玉溪人郭兴民在上世纪30年代建造并用来做棉纱换布生意的一个商号,它是中西结合的“五天井天台”的建筑代表,是玉溪市唯一保存较完整的近代优秀建筑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2003年“文兴祥”商号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3月5日,文新祥商号被被列为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