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新平必去景点景区,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沐浴花腰傣文化生态旅游村、新化古州野林、大槟榔园、新平县龙泉公园、哀牢山陇西世族庄园、彝寨小黑达、商号富昌隆、鸣鼓营碑、诰封碑、白鹤石头村、接仙桥、米尺莫粗榧、新化古州茶马古道、香泉、扬武广场、扬武温泉、鲁奎露天铁矿、扬武李氏民居、哀牢山自然保护区,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部,地处云南高原南部边缘,哀牢山,元江河谷以东,距离昆明市204公里,新平县城20公里。1989年经国家林业部批准,于1993年5月完成规划设计。公园占地75平方公里,海拔1260米至2614米,年平均气温15℃,四季温暖如春。公园的森林覆盖率为94%,含大面积的松树针叶林,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高达22,000-26,000个,相比较城市房间里的负氧离子浓度每立方厘米100个而言,这里成为了人们休闲度假,保健养性的理想场所。磨盘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东南部。距新
大沐浴傣语为“情人约会的地方”,位于漠沙集镇北边红河西岸,属龙河村民委员会,共有104户人家,440余人,离漠沙集镇4公里,离新平县城68公里,玉溪154公里,昆明258公里。大沐浴村历史悠久,何年何时建寨,已经无法考证,1987年,在漠沙大沐浴大象山上,出土青铜器羊角编钟四只,被鉴定为东周时代文物,证实了大沐浴是新平古老的花腰傣村寨之一。大沐浴是花腰傣人民传统花街节的发祥地,是情人们约会的地方,居住着热情好客、纯朴善良、谦逊勤劳的花腰傣人,这里是全省最大的槟榔种植园。村寨掩映在槟榔、芒果、荔枝和翠竹之中,滔滔南流的漠沙江、古朴典雅的
新化古州野林位于新平县城西北部新化乡新化村,宋为他郎甸,元为马龙他郎甸长官司,明为新化州,乃古时新平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故名古州。古州野林有高等植物300余种,至今有700多年的原始森林历史,这片古树距新化集镇仅有1公里之遥。北鼎六祖山,南界沙帽山,面积约2.5公里、海拔1870米至2550米之间,古林中呈高湿度、高落叶层、高覆盖率,覆盖率高达90%以上,是同类海拔地区距城镇较近的、连片面积较大的、保存完整的针阔叶混交群落风水林,是远近闻名的原始森林风景区。景区内林木茂密,古树参天、苔藓似毯,古藤如林。整个风景区被大自然划分为3个
大槟榔园村寨掩映在酸角树、芒果树、荔枝树和攀枝花树构成的树林之中。花腰傣的住房,和西双版纳的傣家竹楼不一样,是别具一格的土掌房,这种“一楼一底”的平顶房屋,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造型十分别致。穿过村寨,就到了元江边。宽阔的沙滩,高大的攀枝花树,滚滚南流的江水,两岸绿色的山峦、稻田、蕉林、果园,还有时时闪现的傣家妇女,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画卷。作为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村,大槟榔园是游客必到之处,也是每年花街节的举办地。村里组织起妇女们,平时为游客展示花腰傣的各种风俗,包括织锦、刺绣、染齿、文身等等,运气好的话,还能看到村民们祭龙树等活动。染齿
玉溪新平龙泉寺在新平县城南的照壁山腰,海拔1658米,距县城公路6.8公里,人行山道一条,有石阶666级,两旁种植香柏、花木、果树等。据民国<新平县志>记载:“其地多巨石古木,有泉水自石隙中流出,于山凹处积水成潭,潭中产鱼虾。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于潭畔建寺,名‘龙泉寺’。”县人李济光赞云:“龙泉寺内吐龙泉,寺自清幽水自鲜。不仅平山欣仰戴,尤分余润到南天。”原寺已毁。1984年重建龙泉寺,建有云南省玉溪市新平盘龙桥、凉风台、济公亭、长寿亭、南天门、三圣宫、望峰阁、观音殿、先圣殿、-殿、玉皇阁、卧龙岗、八仙祠、忠烈亭、草堂、水
陇西世族庄园,是清朝乾隆御封岩旺土把总世袭土司李显智末代传人李润之的宅地,位于哀牢山主峰地段戛洒镇耀南村大平掌,距县城120余公里,距戛洒集镇36公里,经恩水柏油公路可直达庄园。陇西世族庄园分主体建筑、花园、马厩三部分,占地面积4.2亩,共58间。庄园是陇西李世家族兴起、衰亡的历史见证。陇西李氏兴起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祖先李毓芳因征战有功,被皇帝诰封为“云骑尉”,其子李显智又被封为岩旺土把总,后来数代都为世袭土司。李有富,陇西世族末代传人,这位袅雄掌权后,采取黑吃黑、0贩盐、经商、办厂等手段,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完成了资本的原
小黑达是新化乡一个古老的彝族村寨,紧靠莽莽古州野林距乡集镇2公里,距县城27公里。村内有3棵巨大的百年老树和不少石碑、匾额,刻下古州文化的印迹,记载着古州的历史与沧桑。小黑达民风古朴,热情好客。全村有80户人家,房子紧密相连,不歇气即可串遍全寨。村里的彝族青年都身着聂苏服饰,进村就见古树下、土掌房上彝族姑娘正三五成群的在刺绣,小伙子们趁闲暇之时弹奏着弦子,吟唱着“石榴开花叶子青,要学要耍趁年轻……”。夕阳西下,月亮升起,歌声、弦子声在这月明之夜,随着晚风飘荡。村里有“望夫石”的传说。有一对恩爱的神仙夫妻路过小黑达村歇脚,赶路时,妻子发
县城桂山镇中街18号民居,解放前是李润之名冠迤方的商号富昌隆。富昌隆,建成于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占地面积278平方米,建筑面积650平方米,由大小房23间构成。富昌隆为两进院,第一院坐西向东,一楼一底三开间,三铺面,用以经商。穿过第一院是宽敞明亮的第二院,二院坐北面南,两楼一底六开间,是李润之在县城的宅居。整座建筑均为土木结构,青瓦顶,显眼的位置饰以少许水泥(当时称红毛泥)。李润之,名李有富(1886-1950年),陇西世族庄园世袭土司岩旺土把总李显智末代传人。民国初年,李润之依仗0威势,抓住云南军阀混战时机,招兵买马,亲率武
今藏于龙泉公园藏碑亭的鸣鼓营碑,是明代名将邓子龙的行营碑,也是新平县的建县标志碑在新平现存的碑褐中,是一块重要的碑石。鸣鼓营碑用料为沙石,高1.4米,宽0.7米,厚0.10米,四周纹饰清晰,文字为楷书阴刻,碑额角落已部分损坏,上题鸣鼓营三字,碑文计13行210字,一段为复制原文,段为重修跋文。复制原文是:“鸣鼓营(碑额)。破敌军山,平核桃等,焚白改寨,扫麻栗湾,擒斩力计。万历辛卯季冬二十三日也,钦命挂印副总兵,丰城邓子龙立”。重修跋文是:“余待命都内,闻邓将军名,朝臣内外,莫不尊亲。康熙五十年,余奉简佐新。凡份内巨细事务,靡不竭力替襄
距县城5公里的城北牛肩头坡顶丫口的古官道上,至今还矗立着一座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诰封碑。这是新平县土县丞杨宗周的第三代世袭传孙杨昌祚之后裔所立。诰封碑为石瓦顶、石基、石墙、石楹框建筑,碑亭高4.46米,宽2.06米,楹框内碑高1.67米,宽0.83米。外楹框对联为:“屡世殊勋万里君恩深似海,寸衷难酬一腔臣节重如山”,内对联为:“北网恩光大,南都气象新”。诰封碑内文为:“龙章宠锡。龙飞乾隆三十三年春二月吉旦立石,皇清诰授修职即云南新平县世袭土县承杨公讳昌祚神道碑,壬申恩科进士家眷世侄李云魁拜”。要了解诰封碑的寥寥文字,须得
石头村,位于县城北面新峨公路35公里处,全村113户、419人。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1385年,这里就有人居住,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历史。石头村,因石头多而得名。石头村分大小寨,相距约10米,村后山势峻峭雄伟,山体多为风化岩,树木以云南松为主,夹杂着一些阔叶林。这里古树参天,遮天蔽日,常年青翠碧绿,林间古藤缠绵,千姿百态,典雅幽静。村前一汉碧水,就是白鹤池塘,池塘周围景致,“四时之景皆不同”,波光粼粼的秀水,把彝家村寨点缀得更加迷人。在这湖光山色里,有着一个美丽动人的传说.以前,石头村连年干早,村里的男人很笨,女人却个个心灵手巧。女人
接仙桥,是旧时新平从古官道上省城路过的第二座桥,出了城邑东关厢的回龙桥,便要过接仙桥。接仙桥坐落在桂山公园东北300多米的马家箐,为单孔石拱桥,桥长8.5米,宽3.5米,高3.4米,桥东北沿数级石阶而上接古上省官道。石阶正北面生长着一棵古木万年青树,树根脚用石头砌着圆形围台,树干得4个成年人排手相围。树干下部还长着一个能容纳两个儿童的树洞,万年青树华盖常年青黛,桥两旁的山箐修竹低垂,古桥、古树、修竹相映,形成一片幽古奇观。接仙桥修建于清朝乾隆十二年(1747年)。据传,当时从土官箐方向下来的马家大箐雨大常发洪水,对从官道上来往的官宦商
米尺莫粗榧珍稀植物生长群落,坐落在新化乡米尺莫村西北方一个叫仙人洞的山箐里,有林区道路可通到仙人洞南方崖头。山崖中段有流泉从崖头迭落,形成百米瀑布,景致独特优美,其附近地气潮湿,米尺莫粗榧高低错落有致地生长在靠崖一方,许多粗榧甚至贴着崖壁生长。悬崖附近还生长着连片的竹林巨大的树包石奇观及石门,是难得一见的胜景。粗榧,是国家二级保护的三尖杉科珍稀濒危植物,也是2000年国家林业部重点规划普查的新世纪90种珍稀濒危植物之一。粗榧木质优良,树形优美,其类似水杉的枝叶如孔雀羽下垂,可作为绿化观赏树,同其它的三尖杉科植物一样,其树皮和枝叶中,可
新化古州茶马古道,位于新化乡鹦哥坡,距新化乡集镇约12公里,东面下王石匠坡从昌沅直抵新平城邑,南面从海味、蒿枝地、戛洒直达迤方,西面从鲁尺拉河、小铺子可通古南安州,北面通过迤阻山主峰和新化古州野林相连。鹦哥坡,新平县年纪稍长的人们无人不知,旧时的马帮商旅无人不晓。传说三国时代的诸葛亮率军南征至此,兵士们到坡上口渴无耐,实在走不动路了。诸葛亮即用拐杖在岩栈上杵了杵说:“天不亡我也即此出水!”顿时岩栈下涌出一股泉人,即当今鹦哥坡上的小水井。兵士们喝了清凉的水,士气饱满地进行南征了。为此,诸葛亮在鹦哥坡上立“诸葛孔明镇山碑”以示纪念。此碑至
香泉,又称山顶香泉、白沙井,位于新化乡集镇后坡约2公里的古州野林里传说是诸葛亮南征时挖掘的,因泉水独特的香甜味而得名。香泉突出展示了云南“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特点,有三处泉眼,每处约一平方米大小,其中有两处较为显眼。泉边,山草从生,花枝低垂,令人心醉。远在道光《新平县志》中,香泉就已列为新平县八景之一,清人韩绍雍留下两首写香泉的诗:其一:细草藏泉脉,回沙抢水痕。一泓如许洁,习习腋风清。其二:寒泉冽冽信堪夸,步入山巅兴转奢。一种清香尘外赏,携来带月共烹茶。亲临香泉,才能领略到“一种清香尘外赏”的佳境。香泉水果然有一缕清香,丝甜味,据说
扬武广场,建成于2000年,建设面积47.3亩。主要建筑有高30米的高杆灯,两条走廊形如双龙戏珠,具有民族文化历史价值的扬武之光浮雕;广场中绿树茵茵,芳草萋萋,广场视野开阔,层次分明,种有桫椤树等国家珍稀植物,樱花、梅花等芬芳吐艳,是集休闲、娱乐、健身、游览为一体的大型广场。据调查了解,扬武广场是云南省少见的乡(镇)大广场。
早期鲁奎露天铁矿的开采冶炼始于清咸丰年代。当时以原始土法开采和冶炼。由于扬武熟铁属于球磨铸铁类快口铁,用其打出的镰刀、弯刀、斧头、菜刀等器具淬火后刃口特好,深得地方人们喜爱,这种土法开采冶炼延续到1956年合作化年代。1958年大炼钢铁,国家为了探测鲁奎山铁矿的储量,派地质局304队投入钻探;1968年至1975年,国家派地质5队进行了为期8年的高密度的深度钻探,探明鲁奎山铁矿为高品位,铁矿石储量在2500万吨的中型铁矿床;1983年在全国兴起大办乡镇企业的热潮中,扬武乡党委和乡政府组织民工进行初步开采,年开采矿石8万多吨,卖给昆钢和
扬武李氏民居,建于20世纪40年代初,原为建国前扬武区伪区长李亚东所有,后收归人民政府所有。1949年7月在此成立了新平县第一个人民政权一扬武区人民政府。此处先后发生过两次激烈战斗,区长董天明等28人遭到方晓清为首的土匪围攻而壮烈牺牲。但建筑物至今基本保存完好,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红色建筑物。扬武老街三台楼,位于扬武镇中心地段,原是扬武有名富商胡秉族私人住宅。胡秉族,生于咸丰三年(1854年),1946年胡秉族在地下党的-政策影响下,以经商的合法身份,支援部队,提供0弹药,为党和人民做了不少工作,属开明人士。三台楼始建于1946年,房
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哀牢山脉中北段上部,行政上隶属云南省景东县、镇沅县、新平县、楚雄、双柏县等五县市管辖。其地理位置在东经100°54-101°30,北纬23°36-24°44之间。海拔2080—3165.9米,总面积50360公顷。主要保护:种类丰富,成份复杂的动植物资源;众多的以云南特有种类为优势的森林类型;明显的山地植被垂直景观;完整而稳定以亚热带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为主体的森林生态系统。该区不仅具有保护种源、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维护环境等重要作用,而且在植物学、生态学、森林学以及环境科学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986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