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乐区旅游景点景区好玩必去地方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长乐区必去景点景区,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东湖数字小镇景区、南阳陈氏祠堂、高应松祠堂、仙岐古城、长乐蒋氏宗祠、闽海战役松下抗敌遗址、漳港抗敌死难同胞纪念碑、登文道码头、厚福地下交通站遗址、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和闽中特委龙卷墓根据地遗址、龙田党支部旧址、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玉田、桃源党支部旧址、琅尾港抗日伏击战遗址、东屿革命烈士陵园、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蕉岭烈士纪念亭、营前模范村纪念馆(瀛洲寺旧址)、沙京龙泉寺、琴江孝友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东湖数字小镇景区
东湖数字小镇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东湖数字小镇面朝15平方公里“东湖湿地公园”,其中水域面积约为6.1平方公里,是杭州西溪湿地公园的1.3倍!还规划有12850米环湖步道,将成为福州最长的环湖步道。东湖规划建设的12850米环湖步道,将成为福州最长的环湖步道。东湖数字小镇已有数百家优秀科技企业入驻,颇具未来感的办公建筑,为小镇带来如梦如幻的潮流体验。作为福州最大的湿地公园,更规划了令人期待的“东湖十景”,相信,小镇获评3A景区,更将带动游客对于东湖湿地公园的期待与想象!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南阳陈氏祠堂
南阳陈氏祠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阳陈氏祠堂位于福建省福州长乐市江田镇友爱村。始建于明永乐十六年(1418年),明万历九年(1581年)重修,占地面积6000平方米。前后3进,悬山顶,穿斗式木构架。一进为门厅,中间设戏台;二进为主厅;三进为祭祖厅。祠堂牌匾、楹联众多,其中有御赐“家传孝友,世笃忠贞”匾,以及其它众多历史名人如明大学士叶向高、刑部侍郎郑世威、近代徐世昌、萨镇冰等题写的匾额、楹联。江田镇:江田地处长乐东南部。东濒台湾海峡,南连松下镇,北接文武砂镇、古槐镇,西北毗罗联乡,西南与福清市接壤。南乡干线公路北(北山)福(福清)路经本镇,南通松下港(距离13公里)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高应松祠堂
高应松祠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应松祠堂位于长乐市古槐镇洋布村,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知县王遵道建,全称“锦屿高氏忠烈祠”。清代及民国时期均有修葺。前后两进,保留明代祠堂建筑规制,尚存牌匾10余块。1986年,长乐县(今长乐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高应松(1212~1276)高应松,字筼亩,屿头人,生于南宋宁宗嘉定五年(1212)。应松少时端重有志,勤奋好学。理宗淳祐元年(1241)中举人,开庆元年(1259)登进士。由衡州教授通判广德军,召为国子监丞,擢礼部员外郎,翰林院权直。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仙岐古城
仙岐古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乐仙岐村位于漳港镇南部,濒临大海,海岸线长达6500多米,仙岐村别名凤岐,古时传说建城时,天上仙人过七境至此定居而得名。仙岐城楼,又名石梁焦山城,位于仙岐村村前,古属十五都管辖,这里地处海港要冲。宋人有诗云:“石梁大地临边境,陂展旗形最奇胜。”描绘这里通海要津。故明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驻舟太平港往返时,仙岐也是他活动之地。清知县载时望为加强沿海设防,保民安宁于嘉靖二十一年(西元1542),发动民夫建城,古城石构,长达360丈,宽一丈二尺,厚一丈三尺,原有东、西、南三个城门。现仅存西门城楼,石构拱形城门,呈凸字形状,高3.25米,宽1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长乐蒋氏宗祠
长乐蒋氏宗祠

长乐蒋氏宗祠坐落在长乐市古槐镇屿头村定山东麓,高接董峰。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始修,构筑后座366平方米。民国16年(1927年)续建,占地1870平方米,建筑面积1125平方米。祠前后二座及回廊、天井、东厢房、西厢房。后座,为木结构,有寝室与享厅。寝室安放历代祖宗神位牌。前座,有大戏台、戏台藻井封顶,两侧有化妆楼,贵宾楼。东西厢房,为族务办事处、书院及“义姑祠”。1974年改建钢筋混凝土二层建筑,辟为屿头敬老院。祠正门上方横额“蒋氏宗祠”青石浮雕为中轴,左右对称以“入孝”、“出悌”人物浮雕。外墙前伸作翼状,摆放青石雕狮,顶端鹊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闽海战役松下抗敌遗址
闽海战役松下抗敌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闽海战役松下抗敌遗址位于长乐市松下镇松下村大王山麓。1941年4月19日,日军48师团所属400余众官兵由长乐牛头湾寨下滩登陆,向福清方向窜犯。松址乡副乡长陈俊盛组织丁壮联合松下水警分队警兵在日军必经¬之道——鹿山北岭头与日军浴血激战,陈俊盛等三十一人壮烈牺牲。1943年3月各界在松下大王山麓建“闽海战役松下抗日阵亡军民公墓”。墓面海,坐北向南偏西30度,依山而建。墓表为三合土夯筑,墓埕宽8.47米,深18.4米。整个公墓由墓葬和纪念碑两部分组成。墓埕前为围屏,封土前嵌有青石墓碑,高1.95米,宽0.98米,上刻“闽海战役松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漳港抗敌死难同胞纪念碑
漳港抗敌死难同胞纪念碑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漳港抗敌死难同胞纪念碑位于漳港社区崇贤公园内。民国33年(1944)“祭灶节”前夕,日寇小队长广赖鬼雄率亲弁数人,闯入渔村,图奸掠,激起萧宗星(邦灿)等愤慨,奋起丛殴。狡敌诈死遁脱。农历十二月二十一日(1944年1月16日),驻鹏程村日队长井上率队报复,经¬由百户、演屿、西丘各村,包围漳港,沿途烧杀,血洗渔村。萧宗星、萧宗勤、萧宗玉、王依宝、萧文孝、张木凎、张盲峰、林海荡、林光光、徐草俤、郑芋柄、张金官等十二人力战身亡。次年8月,福建省政府拨款建立“抗敌死难同胞纪念碑”。碑为塔式石砌三层,高约5米,碑底座边宽4米,碑立在漳港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登文道码头
登文道码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登文道码头位于长乐市潭头镇文石村北侧海边,为郑和到长乐修建天妃庙时登陆的地方。码头由条石铺成,长约99.73米,最宽处有3.44米。登文道码头也是古代长乐客商出远洋的始发地,也是本地读书人进京赶考的出发港。读书人若中举返乡,便捐一块石头,并在石头上刻上自己的名字,这就是“登文道码头”名字的由来。文石村:文石村文石村位于闽江口南岸突出处,俯临大海,地势盘旋。流则万浪朝宗,峙则六山拱秀,曰:马、牛、龙、豹、蛇、狮。马山突出江浒,曾是海防要塞,建有文石寨,又是明清时朝廷使者出使硫球等国,祭海出洋的港口。文石历史上曾经十分繁荣,富甲一方。村内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厚福地下交通站遗址
厚福地下交通站遗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厚福地下交通站遗址位于长乐区潭头镇厚福行政村过透自然村。1933年5月,连江红军迅速壮大,国民党加紧对红色区域的--,部队的给养与-械供给发生困难。为了解决运送-械问题,闽中红军游击队第1支队派谢四妹、陈灼司到长乐厚福乡开辟海上交通线。谢四妹在厚福乡过透村找到了可靠忠厚的贫苦农民林迟迟,接着又发展林永灶、林永栋、林地地、林春嫩、林琛琛等7人,组织了运输队,用林迟迟的“扒蛤”船为连、罗红军运送-枝弹药。1933年9月,经谢四妹、陈灼司提议,连江县委同意,陈灼司陪同陈咸恒、杨依好来到厚福乡检查工作,在林迟迟家宣布正式成立交通站,林迟迟任站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和闽中特委龙卷墓根据地遗址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和闽中特委龙卷墓根据地遗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福建省委机关和闽中特委龙卷墓根据地遗址位于长乐、福清、闽侯三县交界处的龙卷墓农场。遗址与福清梨洞、长乐南阳、闽侯鸭笼顶山路相通,分别距云居里4公里,玉田镇7公里,其中心千亩山地坡度平缓,宜于农垦,四周群山环抱,地形险要,可攻可守。早在土地革命时期,这里就是我党组织活动区。1941年4月,日寇犯闽,根据中共福建省委指示,组建了一支以陈亨源为队长的抗日游击队,这里成为抗日游击区之一。1942年,根据组织安排,潜伏在国民党第70军内的党秘密工作者郑乃之“请假”回家乡活动,邀同抗日游击队员郑春敏,组织创办龙卷墓农场,名为“保证责任长乐玉田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龙田党支部旧址
龙田党支部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龙田党支部旧址位于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1930年9月,中共六届三中全会批评了李三立“左”倾错误;11月,中共福建省委要求各地方党组织立即撤销行委,恢复原有党、团组织系统。根据中央的指示,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把工作重点放在恢复发展党组织工作上,1931年6月,中共福州中心市委派共产党员林文腾带领3个学生往返于福州、长乐两地,深入群众,宣传马列主义,传播革命思想,开展革命活动。1931年12月,郑长贺在福州由林文腾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一二月间,郑长贺受福州市委派遣返回家乡古槐龙田村开展农运。郑长贺回乡后积极宣传减租、减息,发动群众,组织了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
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福建省委南阳旧址位于福建省长乐区江田镇南阳村。南阳村是福建著名的革命基点村。南阳村位于长乐、福清、闽侯三县市交界处,从长乐江田至南阳村,高山夹峙,一径深入,途中有三道隘口,地形十分险要。1944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机关由永泰县龙屿乡官烈村兔耳山迁移到长乐南阳村。闽中特委机关及闽中游击队和省委武装队伍也随着进驻南阳村。距村五里许的九坑山(笔架山)山洞,是当年省委机关安放电台和召开秘密会议的地点。省委机关在南阳村期间,领导全省地下党组织,开展抗日反顽武装斗争,召开省委干部会议,组织学习毛泽东《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报告,举办两期党员干部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玉田、桃源党支部旧址
玉田、桃源党支部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玉田、桃源党支部旧址位于长乐区玉田镇玉田村郑氏宗祠和玉田镇桃源村郑氏支祠内。1926年6月,福州协和中学党小组派郑乃之、赵忠英、郑寅等在榕学生回玉田发动农民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反对国民党发行“金库券”,在玉田宗祠召开群众大会,斗争--污吏吴梓卿,追回了被0-的款项,这一斗争取得了胜利。1927年4月3日,福州发生--事变,福州地区共产党人被屠杀殆尽,党组织惨遭摧毁。10月间,中共中央特派员刘谦初来福州整顿恢复地下党组织,同时发动玉田地区农运。1928年2月(春节后),福州市委又派出江木煊、郑乃之、孙健、付炳恭、赵忠英、陈仁材到玉田地区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琅尾港抗日伏击战遗址
琅尾港抗日伏击战遗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琅尾港抗日伏击战遗址位于长乐区玉田镇琅峰村。1941年4月19日,日军马(尾)营(前)地区守备司令中岛中佐,率日兵100多名,分乘两艘汽艇从营前往蕉岭视察。长乐抗日游击队得知消息后,当日中午在大溪村制定伏击方案,决定挑选48名熟悉地形、英勇善战的游击队员,组成敢死队,配备一挺捷克式机-、40多支-和一批手-,下分3个战斗小组,埋伏在日艇必经的琅尾港南岸橘树林里,伺机袭敌。日军中岛中佐视察工事后,率所部返航,第一艘日艇首先驶入游击队的伏击圈。霎时,我方游击队机-、-齐射,几十颗手-一齐向日艇倾泻。日军遭此意外袭击,乱做一团。敌艇遭重创下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东屿革命烈士陵园
东屿革命烈士陵园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东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长乐区的大象山麓的峡漳路营前街道东屿村路段一侧。东屿烈士陵园是中共闽中地委福长林中心县委(后改名闽中地委福马工委)陈大鹍(组织部长)、林坡(组织副部长)、陈定波(工委组织部长)、林大猷(区委书记)、林象玉(村支书)、严章(游击队员)、林景国(游击队员)等7位烈士长眠之地。1949年,福州即将迎来解放,3月18日、7月27日、8月12日-派在长乐闽侯围剿偷袭与搜捕中共地下党员时,上列7同志中6位先后不幸被捕,1位阵亡。陈大鹍、林坡在长乐城关不幸被捕,押往江田,刑讯中,大义凛然,抗辩终日,宣传爱国民主;深夜临刑,两烈士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
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长乐区吴航镇塔坪山。1958年3月,为纪念为革命捐躯的革命先烈,中共长乐县委员会和长乐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并建造了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占地面积900平方米,碑体为花岗石和水泥沙浆砌成,方塔式,顶端浮雕五星。碑身阴雕碑文,南书“长乐县革命烈士纪念碑”;西书“继承革命先烈的光荣传统为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落款中共长乐县委员会;东书“为革命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叶飞手迹;北书“英勇顽强毕生忠于党和人民事业的先烈永垂不朽”,落款长乐县人民委员会。碑后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公牺牲的烈士墓群。长乐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9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蕉岭烈士纪念亭
蕉岭烈士纪念亭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蕉岭烈士纪念亭位于长乐区罗联乡蕉岭自然村青闸路旁,北负牛桶山,面对笔架山。1947年3月,根据中央指示精神,中共闽中地委在长乐玉田龙卷墓农场召开部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以上干部会议,会议结合闽中地区实际,决定发动武装暴-动-,进一步发展武装力量。会后,中共福长平(福清、长乐、平潭)工委书记陈振先在闽中地委的武装协助下,一起发动群众,并制定暴-动-方案,长乐工委书记兼长乐游击大队政委陈亨光也积极投入龙高暴-动-的准备工作。次月,龙高暴-动-因保密不严,被-派“围剿”,革命武装受到重创。1947年5月,陈振先了解福清龙高暴-动-基本情况后去福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营前模范村纪念馆(瀛洲寺旧址)
营前模范村纪念馆(瀛洲寺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建筑原始名称无考,瀛洲寺应该是俗名。据《长乐六里志》载:以浮峰山为主,环山有村曰营前,又称营田,又呼瀛洲。寺因地名而立匾(营前古名“瀛洲”、“瀛前”),而地名因寺而传布。瀛洲寺始建于乾德二年(西元964年),原名不详。据载,明代戚继光入闽平倭,曾屯兵在营前(所谓营前,指地在戚参将军营之前),于是这片田被称为营田,又称“瀛洲”、“瀛前”,寺也被称为瀛洲寺,代有兴废。民国16年(公元1927年)12月,黄展云等在营前镇创办“营前模范村”,作为全省示范,禁,-禁毒等。民国十七年(1928年),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王荷波(已殉难)的弟弟、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沙京龙泉寺
沙京龙泉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泉寺在鹤上镇沙京莲花山麓,占地面积10000平方米。在保持原貌的基础上重修、扩建,重建和新建大雄宝殿、天王殿、山门、法堂、钟鼓楼、达摩祖师堂、藏经楼、斋堂、放生池、观音堂等。前殿单檐悬山顶,大殿垂檐歇山式,均为木构,殿内竖立12根双人合抱的石柱,柱础、础盘保留唐代构件;屋顶部分保持清代重建时的原貌。寺周层岩叠石,风景幽美,还有“流米佛”、“中丞石”、“龙井”等古迹,并保存有许多古代名人题刻。原名西山寺,《淳熙三山志》龙泉院条目载:「时有僧师邑人曰怀海,甚谨,一日令浣巾,久之,师语诘其由,曰:「适见青黄二龙戏井中」。仍以钵往贮,以示师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
琴江孝友坊
琴江孝友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琴江孝友坊位于长乐市琴江村北门大街中段,为清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七日,为褒奖赖通照孝亲爱友而建的石牌坊。2013年6月公布为长乐市不可移动文物。坊分三层,坊顶雕一石葫芦。上层刻有双龙合抱“圣旨”一面,两侧立有龙柱各一;中层三面石板,中书“孝友”二大字,左书“福州驻防汉军正黄旗通奉大夫赖通照立”,右书“同治元年十二月十七日蒙礼部题请旌奖”等字样,背面亦然。中、下层间均系双面镂空雕刻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人物,刀法细腻。四根石柱上都刻有楹联。建于清同治元年(1861)。文革-”中受到部分损坏。2001年8月,琴江乡亲捐资按原貌修复此坊。2013年6

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