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山区旅游景点景区好玩必去地方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仓山区必去景点景区,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索佳艺陶瓷文化创意园、林瀚墓、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官邸、汇丰银行福州分行旧址、螺洲尚书第、鲁贻图书馆、美志楼、高湖龙院郑氏民居、福建美丰银行、美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乐群楼、陈若霖墓、玉屏山庄、赵新墓、林浦残桥、狮山瑞迹寺白佛、城门山石刻造像、怀安五帝庙、七星桥、狮山林尚书家庙,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索佳艺陶瓷文化创意园
索佳艺陶瓷文化创意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索佳艺陶瓷文化创意园,在福州市仓山区建新镇,是以家居陶瓷生产研发,陶瓷文化体验,陶瓷文化创意为主题;集休闲,娱乐,购物于一体的文化休闲旅游区,已入选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园区里涵盖了家居陶瓷生产研发、陶瓷文化创意、陶瓷文化体验等,可以休闲,可以购物,可以晒太阳,可以游学陶瓷文化,可以宅在咖啡馆享受静谧时光,也可以在户外攀岩,这里集陶艺、茶艺、花艺、咖啡、户外等为一体,在工业风集装箱式的背景里蕴含着文艺与文化氛围。索佳艺创意园区不仅成为了陶瓷文化者的聚集地,也给游览者提供了体验和享受的空间,并且可贵的是给海峡两岸众多的的创业者们也提供了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林瀚墓
林瀚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瀚墓位于福州市仓山区城门镇狮山村九曲山半山腰,为林瀚之墓。林瀚(1434-1519),闽县人,官至南京兵部尚书。墓原在福州城北玉泉山(俗称山头角)东南麓,1988年因建设需要,迁葬濂浦玉屏山麓,1996年因建高速公路,再次迁往九曲山山腰。原墓坐北向南,面宽8.6米,进深12.3米。墓坪与神道碑、翁仲、石兽已毁,墓室被盗。墓丘下有六个砖砌墓室,每两个墓室并列相连,呈“品”字形,林瀚及妻黄氏的墓室居中,左前侧和右前侧的墓室葬林瀚的三位侧室魏、王、朱氏。墓顶用三层条石叠砌,并用双重三合土夯筑而成。封门前竖一块高1.53米、宽2.67米、厚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官邸
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官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官邸位于仓山区公园路39号福州外国语学校(原三一学校)内,曾作为清代俄国驻福州领事馆的领事官邸。民国元年(1911),售予圣公会三一书院。1996年由原九中校友会捐资修复,并作为校友会活动场所。建筑总体保存较好,但在修复中错误拆除了原有的俄式木制门廊,并复制了附近的“必翰楼”(已拆除)门廊,改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民国元年(公元1911年),该馆舍卖给圣公会三一书院(现福州外国语学校)作为校舍。三一中学将原俄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改名为“二楼”,并在校园内新建了一批建筑。1952年,三一中学由政府接收,改名福州市第九中学,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汇丰银行福州分行旧址
汇丰银行福州分行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汇丰银行福州分行旧址位于仓山区梅坞路57号某楼盘院内(原为汇丰弄1号),建于清同治年间。时为汇丰银行在福州所设分理处,现存办公楼为二层(带地下室)砖木结构、殖民地柱廊式建筑。2009年修复,现为仓山区文化馆。2013年1月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清同治六年(1867年)汇丰银行在福州设分理处,行址设于南台大岭顶汇丰弄1号,同治七年(1868年)升格为分行,经理是英国人F·G·Walker,属上海汇丰银行管辖。抗日战争期间,该行于民国31年(1942年)迁往重庆市,抗战胜利后又迁回福州复业。汇丰银行系外汇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螺洲尚书第
螺洲尚书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螺洲尚书第位于仓山区螺洲镇店前村江墘埕3号,悬“尚书第”横匾,是陈若霖故居建筑群的一部分。该建筑原为陈若霖三子、九江知府陈景曾的住宅,与赐书轩(江墘埕2号)之间有小门相通,庭院中有活动戏台。由陈景曾的后裔出资修复。店前村:店前村行政辖区面积为0.7平方公里,总人口数1792人,居住总户数610户,2010年全社会总产值为281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219万元,工业产值23340万元,第三产业产值4541万元;村财收入50多万元,人均纯收入5029元;作为福州市新农村建设“双百工程”示范村、市级卫生村及福建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这里风光秀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鲁贻图书馆
鲁贻图书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鲁贻图书馆位于仓山区麦园路13号(麦园路、立新路口),建于民国33年(1944年),占地369.2平方米;为前半部分一层、后半部分二层、带有维多利亚时期风格的近代建筑。建筑原为二层砖木结构民居。民国33年(1944年),江秀清等人为纪念黄展云而创设图书馆;当年10月,福州二次沦陷,至民国34年(1945年)5月光复,建馆工作停滞。民国34年(1945年)7月,鲁贻图书馆才正式落成开馆。图书馆在1960年代为“华侨幼儿园”使用;“文革-”期间被占用作为仓山邮电局。1991年维修,转为仓山烟台画院和仓山区文联办公用地。1988年公布为区级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美志楼
美志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美志楼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麦园社区的福州高级中学内,建于清末。原为鹤龄英华书院(现福建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的前身)建筑群的一部分,系为纪念英华书院第二任校长施美志先生(GeorgeBloodSmyth)而建造,故又名“施教室”。现为福州高级中学图书馆。占地面积535平方米,南偏西15度,殖民地券廊风格。建筑共三层,地下室一层。长27.54米,宽19.426米,高17.285米。2013年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81年,美以美会得到信徒张鹤龄(福建南安人,《福建美以美会年史》载为“鹭江人”)的办学捐款1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高湖龙院郑氏民居
高湖龙院郑氏民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湖龙院郑氏民居始建于明代,坐西朝东,偏北,东西两落并列。西落一进,为民国建筑,东落二进,为明代中早期建筑。西落面阔三间,进深五柱,穿斗式木构架,前后天井。东落前部设石板埕,一二进主厅均面阔五间,进深七柱,双坡悬山顶。一进主厅设前通廊,明间厅堂为抬梁做法的井字梁架,前廊为叠斗结构,厅内四椽栿上设驼墩叠斗,架平梁;前大小金柱间以丁头栱接一斗三升承托屋架的做法极为独特,其余缝架均为穿斗做法,为福州地区典型的明代木结构形式。二进主厅前轩廊为叠斗结构,屋身均为穿斗式做法。2018年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盖山镇:福州市仓山区辖镇。197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福建美丰银行
福建美丰银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美丰银行位于仓山区观井路29号弄5号,为烟台山早期西洋建筑之一。百年间,该建筑功用屡有变化,明确可考的包括裕昌洋行、宝顺洋行、同珍洋行、基督教青年会、福建协和大学、福建美丰银行、美孚洋行、福州制药厂等单位使用。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私立协和大学和福建美丰银行时期。建筑为二层砖木结构,平面呈正方形,边长24米,立面宽七间。原为典型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二层及屋顶后经改造,增加了带有中国传统建筑意味的出檐、翘角,但屋顶仍然有壁炉的烟囱突出。2013年1月,本建筑以“私立协和大学旧址”名义归入“烟台山近代建筑群”,公布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仓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美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
美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美国驻福州领事馆办公楼位于仓山区麦园路84号省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内,为美国领事馆旧址。原址建筑可追溯至19世纪中叶。美国领事馆约于1930-1937年间迁入。根据建筑形态和现存资料,建筑可能经过改建。2013年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领事馆办公楼是一座两层带地下室的砖木结构建筑,正面朝南,立面两开间,以方形仿罗马塔司干柱式分隔。东开间呈弧形突出,在中央窗户两侧有两棵半圆形倚壁塔司干柱式;西开间为两层柱廊,中央两棵圆形罗马塔司干柱式。柱式上置额枋,上为仿希腊式檐口,上为组合型四坡顶小青瓦屋面,弧形墙部分有女儿墙。因地形缘故,地下室的东面及北面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乐群楼
乐群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位于仓山区仓前街道麦园路社区的乐群路8号,由仓前山附近各外国领事馆集资兴建,以英国为主。抗战期间,为日本人霸占。乐群楼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854年),1859年落成,为二层砖木结构,殖民地券廊式风格建筑;建筑平面东偏南12度,占地面积约619.69平方米,宽19.83米,长31.25米,高18米。乐群楼是中国最早的西式娱乐建筑和洋人俱乐部,乐群路也因乐群楼而得名。其英文名“FoochowClub”非常著名,常见于英文书籍、记录和往来信件中。2013年,乐群楼作为“烟台山近代建筑群”的一部分,公布为福建省级文保单位。始建于清咸丰四年(1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陈若霖墓
陈若霖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若霖墓位于仓山区盖山镇北园山头岭东麓,为清乾隆年间进士、曾任两广总督、湖广总督、刑部尚书的陈若霖墓地。原有墓亭、牌坊、翁仲、石兽等,在文革中均被毁。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年政府拨款重修,将墓室封闭。墓坐西向东,偏南20度,如意形。墓为三合土夯筑,三层墓埕。面宽约14米,深33米。封土内五室并列,陈若霖居中,两侧为妻、妾、子、媳。封土前墓碑高1.25米、宽1.33米,青石质,楷书:“清大司寇望坡陈公墓。道光十二年岁次壬辰冬十一月二十日立。”碑座有动物花卉图案。供桌与墓碑之间有狮子戏珠浮雕。祭桌前沿雕琢八只蝙蝠和一“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玉屏山庄
玉屏山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屏山庄位于仓山区盖山乡阳岐下村,为清代邳州知州、诗人叶大庄的故居。环玉屏山而建,占地面积1万多平方米,规模宏大。原有20多座房屋,有鱼池假山,具有园林风貌。叶大庄死后,家道败落,山庄被分割,一些房子己毁坏,部分房屋己改建。现保存最完整的是山南的游氏家(木材商人,为冯宅游氏大厝主人游乐雍后裔)。该屋为砖木结构,由门廊、披榭、夭井、大厅、厢房、后庭等组成,占地面积1120平方米。正座(大厅及两侧厢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穿斗式减木式木构架,双坡屋顶,两边设封火墙。厢房为二层0-,厅前廊檐、柱均为楠木。门墙用青砖清水砌,上设女儿墙,形似城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赵新墓
赵新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新墓位于仓山区建新镇劳光村下店自然村的九龙山,墓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坐西北向东南。墓丘平面呈“风”字形,三合土夯筑,双重护墙,三级墓坪,面宽12米,进深28米。弧顶封土堆前立青石墓碑,高0.85米,宽1.27米,上刻楷体:“江夏,清诰授荣禄大夫二品顶戴、陕西督粮道詹事府左春坊左赞善、翰林院检讨又铭赵公、偕配梁夫人、叶夫人、男侯选郎中少铭,媳福恭人寿域。光绪已卯年菊月谷旦造。”墓碑两侧各立三块石屏。右屏楷书“□□□□,□□□精。□□□□,□□先生。□□□□,百有余年,□□□始,人无间然。方公之隐,河汾礼乐。及其既仕,揄扬殿阁”。左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林浦残桥
林浦残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浦残桥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邵岐村,又名“林浦断桥”,俗称“三门桥”,建于南宋绍兴三年(1133年)。石构平梁桥,南北走向,两墩,三孔不等跨,已圮一孔。残桥全长22米,面宽2.8米。桥本体桥面石梁上刻:“绍兴三年戊申作,都管斡林康、林元钧泊诸劝首等”,楷书,字径0.15米;引桥桥面石梁上刻:“林应见舍小梁三条,林应郎舍大梁一条”、“郑谦僧光儒各舍小梁一条”。桥面上设有马相公庙,东西环抱2棵榕树。1983年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门镇:福州市仓山区辖镇。1956年置城门区,1958年改公社,1970年改城门乡,1992年改镇。位于市郊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狮山瑞迹寺白佛
狮山瑞迹寺白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狮山瑞迹寺白佛位于仓山区城门镇狮山村九曲山,据宋梁克家《三山志》记载白佛始凿于唐大中六年(852),又名雷劈观音,为岩石上浮雕.高1.36米,宽0.60米,南偏东15度。其前建有长方形石亭,面宽2.93米,进深1.5米,高2.3米。石门额上阴刻“雷劈观音古迹,天启丙宣年季春”。白佛附属于瑞迹寺。1983年8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城门镇:福州市仓山区辖镇。1956年置城门区,1958年改公社,1970年改城门乡,1992年改镇。位于市郊东南部,面积54.5平方公里,人口6.8万。324国道贯穿全境。辖城门、敖峰、胪雷、浚边、龙江、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城门山石刻造像
城门山石刻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城门山石刻造像位于仓山区城门镇城门村城门山巅飞来石,西南面500米为城门中心小学。该造像系于一块风动石下的础石上凿造佛龛,龛内有地藏王、泗州文佛、侍者等四尊浮雕造像,地藏结跏趺坐于莲座,手秉禅杖,高0.74米,宽0.41米,泗洲文佛高0.71米,宽0.34米,侍者高0.61米,0.19米。两边镌刻“绍兴壬午(1162)梁全造”等大字。在此块石头的台基上还刻有“元丰五年(1082)夏月初十日石”。1983年8月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该石刻造像对于了解研究当地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提供实物参考。城门镇:福州市仓山区辖镇。1956年置城门区,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怀安五帝庙
怀安五帝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怀安五帝庙位于仓山区建新镇的怀安半岛,为供奉福州民间传统信仰的五帝(张元伯、钟仕秀、刘元达、史文业、赵公明)的祠庙。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约为608平方米,内有戏台、天井、钟鼓楼(龛楼)、正堂、后殿、侧院等。大门为牌楼式,上有卷书;戏台歇山顶;正座封火墙二坡顶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架,部分构件为明代遗迹,面阔三间,进深五柱。游廊两侧瓦面挡水墙上有泥塑人物浮雕,雕刻精美。2015年公布为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怀安五帝庙供奉的是福州民间传统信仰的五帝,即张元伯、钟仕秀、刘元达、史文业、赵公明五人。庙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具福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七星桥
七星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七星桥位于仓山区盖山镇郭宅村,建于宋代,石构二墩三孔平梁桥。东西走向,横跨白湖河。长33.5米。面宽3.6米,不等跨,已淤塞一孔。墩呈长方形。桥面每孔用4根石梁铺成,其中一根石梁上有“天圣十年”(1032)题刻,桥面现已改造为水泥并拓宽。桥面上设四角亭,木构,单檐歇山顶,80年代改为水泥亭,供三位国公(地方神)。桥栏已从木构改为水泥。该桥是具有明确纪年的宋代石梁桥墩重要实例,具有一定的文物价值。1992年11月被确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郭宅村:村的位置福州南大门,闽江(北港)与乌龙江之间,南台岛中部,距离福州市中心约8公里四至范围东临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
狮山林尚书家庙
狮山林尚书家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狮山林尚书家庙位于仓山区城门镇林浦狮山村,又名宫保祠,系明代南京兵部尚书林瀚建造的家族祠堂,为闽中望族林氏家族“三代五尚书”、“七科八进士”的纪念物。建于明正德十三年(1518年),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重修,1987年再次重修。庙为木结构,坐东北向西南,由门楼、厢房、戏台、回廊、大厅、天井组成,占地669平方米。门楼为牌楼式,檐下用如意斗拱出跳,重檐四坡顶。额匾书:“世宫保尚书林公家庙”。门墙上嵌一碑石,上刻:“宫保祠,民国廿九年重修。”门楼内侧至天并设戏台,上覆以木构四角亭。大厅面阔五间,进深用七往,穿斗式木结构,两边设封火墙

福建省福州市仓山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