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全国I卷高考作文优秀范文大全
导语:你笔下拥有一个色彩绚丽的世界:愿你,也相信你,拥有另一个笔下灿烂的'图景。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0全国I卷高考作文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唯才是举,以利天下
各位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我发言的题目是《唯才是举,以利天下》。
齐桓公、管仲和鲍叔的故事非常感人,尤其是管鲍之交更是成为千古美谈。两人曾经各为其主,在战场上生死相搏,但后来内战结束,两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为了齐国的共同利益,成为知己,共同辅佐齐桓公,终成一代霸业,“齐桓晋文之事”于是成为后世史家津津乐道的话题。在这其中,鲍叔知人善荐,主动让贤,管仲当仁不让,敢担重责,无疑都值得大书特书。不过,让我最心折的还是齐桓公。
在春秋时期,君与臣的关系虽然还不像战国之后那么等级森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有为而强势的君主在大臣面前无疑有着绝对主导权。齐桓公即位后,面对有着“一箭之仇”的管仲,兴兵讨伐并将其擒杀几乎易如反掌,但他却不计前嫌,不但不予追究,反而给予绝对信任,将治国之权悉数赋予,这不但体现出他胸怀广阔,而且从中可以看出他目标高远,以天下苍生为念,加上知人善用,作为一个国家领袖,可以说集众多领袖必备美德于一身。这样一个“明君”,后来能成为“五霸”之首,并非偶然。
同样的故事,在春秋时期还有另外一个版本,那就是晋平公时,祁黄羊举荐自己的仇人解狐担任南阳令,这一义举被孔子称赞为“公”。不过解狐只与祁黄羊有仇,并非与晋平公存在宿怨,因此虽然都是听从属下对仇人的举荐,齐桓公要比晋文公更为难得。
春秋战国是一个大动乱的年代,也是一个统治者普遍重视人才、真正能够做到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的年代。这一用人传统在后世得到了很好的继承。例如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正式提出“唯才是举”的口号,他的竞争对手孙权和刘备实际上也是这样做的。蜀国的五虎将里,马超和黄忠原来都是刘备的敌人,因为刘备不计前嫌,先后归顺,为了蜀国江山浴血奋战。刘备虽是一位“仁君”,但倘若他没有“光复汉室”的伟大志向,恐怕也很难做到这一点。凡是胸怀天下的君主,既要有雄才大略,同时也需公私分明,大公无私,方能成就一番事业。
当然,我们现在身处的是社会主义新时代,传统的君臣关系不复存在。不过,古人在用人方面留下的宝贵经验,其中的合理成分并没有过时,仍须传承。当今世界风云变幻,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来自科技实力的竞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人才则是一个国家最宝贵的财富,科技兴国的实质是人才兴国。希望我们的各级用人单位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多向齐桓公学习,以对民族和国家高度负责的精神,善用人才,重用人才,这样我们一定能迎来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我的发言完了,谢谢大家。
篇二:
“问人间谁是英雄?……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天下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在悠悠的元曲声中,你羽扇纶巾,峨冠博带,踏着那个豪杰争雄的时代的风尘,带着几分自信和从容,带着几分凄苦和无奈,向我们走来了。对耶?错耶?悲耶?喜耶?你摇头笑而不语。“生前身后名,全交与后人评说”。但你永远在历史的星空中,闪烁着耀眼的光华,激励着多少后世豪杰!
但我却一直不懂,为你那人生的抉择。你本是南阳一耕夫,在那秀美的山色田园之中,你完全可以自给自足,怡养人生,尽情去过人人钦羡的归隐生活,而你却毅然出山,随刘备征战颠沛、操劳毕生;你本可以在刘备的任性出兵而导致的惨败后,面对残局飘然而去,或者“自立为成都”,但你却选择了无怨无悔地接手这个烂摊子,智退五路来敌,稳定了疲弱的蜀国;你本可以悠悠然高居丞相之位,颐指气使,享乐安逸,但你却又选择了六出祁山,为了先帝遗愿,为了那缥缈的复国之志,你鞠躬尽瘁、积劳成疾,面对老奸巨滑的司马懿,你无奈地倒下了,倒在秋风瑟瑟的五丈原,倒在蜀国子民的恸哭声中……
在一个个人生的岔路口上,你无悔地选择了你自己的路。或许有人不解,甚至讥笑你的“愚忠”,或许有人对你的选择感到茫然,但历史湮没了该湮没的一切,也证明了该证明的一切,因为那都是你心灵深处的抉择,都来自你那颗经世济民、报效知遇的赤诚之心。你心中没有丝毫的名利、宠辱、享乐之心,你有一颗包容了天下苍生的为公之心。抉择,发自内心便无悔。当一切淡去,你的抉择为你树起一座不朽的丰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古谁堪伯仲间!”这便是历史给你的评价!
历史不会忘记,你“一烧博望,二烧新野、三烧赤壁”的雄才伟略;历史不会忘记,你“三分天下,一分西蜀,一分江东”的宏业伟绩;历史更不会忘记,你“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人格。在一次次人生,更是心灵的抉择中,你升华为历史星空中最亮的那颗星!
这便是在五丈原瑟瑟秋风中永生的诸葛孔明先生!
篇三:
华阴老腔,在几年前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曲目。然而,这样一个小众甚至是默默无闻的老腔,却让陈忠实先生情难自禁,沉醉其中,不可自拔。不禁很好奇,“老腔”究竟何以令人震撼?
也许是那一声声铿锵有力、直击人心的嘶吼,也许是那一段段百转千回、悠扬婉转的曲调,也许是台上台下演员的倾力演唱、人们的激情感染……或者,是藕断丝连的缕缕乡愁,是深结于心的归属与认同。前三者自不消说,确实打动了很多人,却难以让人有更深层次的、发自心灵的震颤和共鸣——这种共鸣,是需要共同的记忆和情感的。陈忠实生于关中,长于关中,他了解并几十年如一日地热爱着它;而在老腔中,在极富感染力和冲击力的表演中,他不能更加清晰地看到了故乡的面目,听到了自己引以为豪的土地的神灵之歌。
这才是老腔之所以让人震撼的原因。这种深刻而广阔的民族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让我们在与西方文明接轨、渐渐西洋化、渐渐遗忘了民间小调的时候,可以被一曲乡音震得泪流满面。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又可悲的事情。喜的是,像老腔一样的民间文化依旧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悲的是,像老腔一样的的民间文化居然可以轻而易举地引起我们的感动和震撼。难能方为可贵,都是越不容易得到,才越发觉得珍贵,觉得眼前一亮。本应深植于日常生活的风土民俗,什么时候竟到了能涤荡神魂的地步?
现在的人们,是不是已经走得太远,以至于都要看不见回家的路了呢?
两年前,坐在课桌前的考生们面对着“北京老规矩”的茫然无措依旧历历在目。家家户户四合院、七折八拐胡同湾的景象已经不复存在,似乎连带着那些陈旧又充满温情的习惯也跟着一同去了。听得别人提起,才会恍然大悟,惊喜非常:就应该是这样的啊!老腔是如此,老规矩是如此,甚至连大名鼎鼎的国粹京剧,也不知道有多少个孩子有过完完整整听一出戏的经历。这片土地记忆的格调,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更改;这片土地文化的精粹,就在我们这一代中逐渐被掩埋。偶然听到、看到、感受到,所带来的震撼终究是短暂的,短暂之后又是长久的遗忘;而我们需要的,从来都不是遗忘。
在追逐更加多样的未来的时候,有时也需要停下来,多看看来时的路。即使登上顶峰,一个没有自己独有回忆的人也不是一个完整的人;即使快速发展,一个没有自己独特文化的国家也不是一个值得尊敬的国家。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我们领略到和老腔类似的民间艺术时,不会再如此“肤浅”地被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