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哲理小故事及感悟:懂得舍弃,要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成功者就是胆识加上魄力, 温州人的成功就在于三个字—— “胆子大”。这其实就是胆识, 而拿得起, 放得下, 就是魄力。
——俞敏洪
非洲纳米比亚沙漠的南部几乎永不下雨, 全年降雨量不足60 毫米。在这么一个严酷的环境中, 却生长着一种名为箭袋树的植物。这种植物的生存方式非常有意思, 每当它的水分蒸发过量的时候, 就会自我截枝, 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它能够自断枝叶, 并将断口封住, 断下来的茬口暂时不会再生长出叶片, 然后等到情况改善, 再发出新芽。正是依靠这种 “自断手足” 的方式, 箭袋树在这片沙漠地带顽强地生活了下来。
古人云 “毒蛇鳌手, 壮士断腕, 非不爱腕, 非去腕不足以全一身也。” 意思是说, 一个人如果手腕被毒蛇咬伤, 那么应立即截断手腕。并不是说他不爱惜自己的手腕, 而是因为不舍去手腕, 就不能保全整个身体。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的范仲淹以刚直不阿、直言敢谏闻名, 是一个有壮士断腕勇气的人。
当他在任职副宰相期间, 有一次在对官员进行考核的时候, 看到监司簿上的一位官员品行不好, 而且也不称职, 便想划去他的名字,免除他的职位。这时候, 为正宰相的富郑公富弼就劝他说 “你一笔划掉是很容易, 可恐怕被免职的官员一家人都会哭啊!” 但是范仲淹回答 “免了不称职的官员是一家人哭, 留下不称职的官员是全国老百姓一起哭, 哪个比较严重呢?”
富弼听了这话无言以对。
壮士断腕用哲学的术语说, 是 “舍” 与 “得” 的辩证法。老子说 “名与身孰亲? 身与货孰多? 得与亡孰病? 是故甚爱必大费, 多藏必厚亡。” 意思是说, 名誉和生命相比哪一个更亲切? 生命和财产相比哪一个更贵重? 获得名利和失去生命相比哪一个更有害? 过分地受名利就必定要付出更多的代价, 过多地聚敛财富就必定会招致更为惨重的损失。人生的命题在于不断取舍。
对许多人来说, 舍弃是件不容易的事情。“难舍”、“割舍”、“舍不得” 等词汇, 体现了人们面对舍弃时的痛苦和无奈。但是, 经验告诉我们, 一些东西如果不舍弃, 那么势必成为一种负累。正如诗人泰戈尔所说 “当鸟翼系上了黄金, 鸟儿就飞不远了。” 勇于舍弃是一种现实需要, 善于舍弃是一种处事艺术。
善于舍弃, 包含了审时度势的智慧和当断则断的勇气, 反映了一个人的素质和能力。两利相权取其重, 两害相权取其轻, 我们要学会为了全局利益舍弃局部利益, 为了长远利益舍弃眼前利益。
福特公司曾是二十世纪世界上利润最高的汽车制造商, 对整个汽车行业来说, 只有10%的价值来自于汽车制造, 其余的来自维修、二手车销售、配件、保险、租赁以及金融服务。于是为了将自己从一个单纯的制造商转型成一个多元化的消费产品公司, 福特买入了很多服务导向的业务。
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这些服务配套业务非但没有给福特带来丰厚的利润, 反而使原本希望增长的核心业务出现了严重的衰落, 福特曾一度年亏损达到了数十亿美元。
于是福特公司毅然决定砍掉投资了近百亿美元的服务配套业务,专心汽车制造, 这样才使得公司重新扭亏为盈。
一位哲人曾说过 当我们无法再拥有的时候, 放弃也是一种智慧。在很多时候, 适时的舍弃胜于盲目的执著。放弃不该放弃的是无能,不放弃该放弃的则是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