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燕窝的介绍
燕窝又称燕菜、燕根、燕蔬菜,是指雨燕目雨燕科的部分雨燕和金丝燕属的几种金丝燕分泌出来的唾液,再混合其他物质所筑成的巢穴。燕窝按筑巢的地方可分为“屋燕”及“洞燕”两种,洞燕因其受矿物质影响导致颜色不同,有白燕、黄燕、红燕之分,而屋燕只有象牙白一种颜色。燕窝是中国自明代以来开始被食用的传统名贵食品之一。市面上的所谓“血燕”,据传是人工养殖的屋燕通过“鸟粪熏染法”而制成。
燕窝是雨燕科几种金丝燕分泌的唾液及其绒羽混合粘结所筑成的巢穴。主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及我国的福建和广东沿海地带.燕窝含有丰富的糖类、有机酸、游离氨基酸以及特征物质——唾液酸,具有滋阴、润燥和补中益气等功效,作为药食两用的高档滋补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燕窝的成份及功效
燕窝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其中有1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3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而人体需要的必需氨基酸有8种,条件性必需氨基酸有13种。
主要产地
燕窝主要产地东起菲律宾西至缅甸沿海附近荒岛的山洞里,以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山打根、新加坡和泰国等东南亚一带海域及我国南海诸岛居多。其中印尼由于天气和环境最为适合燕子聚居,因此印尼燕窝品质最佳,印尼燕窝产量也最大,其次是马来西亚。据统计,截至2010年底印尼燕窝占全球燕窝产量的85%-90%、马来西亚占5%-10%、泰国3%、越南、菲律宾等地2%左右(参考香港贸易署数年的资料)。燕南大洲岛上曾采到爪哇金丝燕的一个亚种,即Cfuciphagagem ani,可生产食用燕窝。短嘴金丝燕则在中国西南部及西蔵东南部有产,最早有详细记载的著作有《本草备要》和《本经逢原》。为雨燕科(Apodidae)金丝燕属(Collocalia)的多种鸟类分泌出的唾液与其羽绒混合凝结于悬崖峭壁上,或农家屋舍而长成的巢窝,可产燕窝的金丝燕有六种。
发展情况
燕窝行业在中国起步较晚,在90年代曾有一个发展的小高峰,但据相关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90年代中后期燕窝行业出现的小高潮主要是由于各商家看到燕窝市场有利可图,纷纷从其他行业转入燕窝行业市场,但由于资质参差不齐,且上游采购环节无法得到保证,大量的劣质、假冒产品充斥了整个市场,导致市场出现“昙花一现”的发展之后,行业信任危机逐渐浮出水面。
尽管燕窝市场开始进入了行业自律的健康发展阶段,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也对燕窝的了解深刻了许多。但是,燕窝市场前景的发展仍然任重而道远,行业信任危机仍然存在,传统的燕窝消费观念根深蒂固,而千篇一律的市场操作模式,对整个行业的深度发展起到了抑制作用,各燕窝业投资者仍然只能在旧有市场争份额,激烈的价格战导致了燕窝品质的下降,甚至以假冒真,这些因素必将引来新一轮的信任危机。
2011年,国内爆发“假血燕事件”。燕窝消费者闻燕色变,随即中国即限制燕窝进口。不少燕窝品牌消失于市场,行业格局重新洗牌.2011年发生“毒血燕”亚硝酸盐超标和假冒伪劣事件后,中国曾全面禁止燕窝进口。这两年,燕窝进口才陆续恢复。2013年马来西亚成为首个获准输往中国的燕窝出口国,2014年11月20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质检总局关于进口印度尼西亚燕窝产品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准予符合检验检疫要求的印度尼西亚福临门燕窝产品进口,使印度尼西亚成为目前我国第二个对燕窝产品开放进口的国家。为了制定燕窝行业标准,中国卫生部与检验检疫总局专家组专赴马来西亚考察燕窝行业,造访了产业链最完整的燕窝庄,意给中国的燕窝消费者带来可放心食用的好燕窝。
燕窝的形成
燕窝是一种叫“金丝燕”的雀鸟,利用苔鲜、海藻和柔软植物织维混合他们的羽毛和唾液胶结而成的燕窝,作为藏身之所。人们把这种燕窝取下来,经过提炼、选拣就成为名贵的燕窝。“金丝燕”每年结巢三次,第一次结之巢厚而洁白,由于金丝燕经过漫长的冬季,有较长时间休养生息,体内储存了足够的养份,唾液质素较优,所以筑起来的巢较优较厚,形状特佳,而成盏形,故名为燕盏,是燕窝中之极品。燕窝中有一种名为“血燕”的,是一种名为“棕尾金丝燕”所筑成,这种燕子可能饮用的水质不同,又或因所食的饲料可能含有矿物质等因素,引至其唾液呈现红色,故筑出“血燕”巢。另一种名为“白燕”,多产于印尼,还有一种叫“毛燕”的多产于文莱及波罗洲。此种毛燕身较薄,色较暗,多羽毛和杂质,主要由一种名为“灰腰金丝燕”所筑巢而成,其他含杂质和羽毛太多的统称为毛燕。
优质燕窝的特征
燕丝细而密(一般都有天然缝隙);
盏形大而厚身(大约三只手指叠起一般大);
手感干爽(轻按容易折断);
盏内有小量细毛;
燕角较细;
内部囊丝较少;
燕窝浸水以后,平均可发大6倍至12倍;
燕窝的色泽呈象牙白或象牙色偏黄,有光泽。
主要营养成分:氨基酸的种类和含量
燕窝中的氨基酸种类丰富,富含苯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和精氨酸等.燕窝中的水解氨基酸含量达42.272%,且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42%;同时,呈鲜味特征的氨基酸(天门冬氨酸和谷氨酸)和呈芳香味特征的氨基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含量较高,表明燕窝的味道鲜美.食物营养价值的优劣主要取决于所含氨基酸的种类、数量和比例.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了食品中必需氨基酸参考模式谱,规定了人体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质量比以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质量比分别为40%和60%。
蛋白质
燕窝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但与其品种关系紧密.试验选用的马来西亚金丝燕燕窝,其蛋白质含量达50.26%.
唾液酸
唾液酸又称燕窝酸,是燕窝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在燕窝中主要以N一乙酰神经氨酸形式存在.据报道,一般燕窝的唾液酸含量可达7%以上,这也是初步鉴定真假燕窝的手段。
燕窝分类 产地分类
洞燕是采摘于野外山洞、沿海峭壁的燕窝,这是最原始的燕窝的存在形态。洞燕色灰色或黄色,羽毛及杂质较多,口感较为爽实。因早期的滥采,金丝燕生存环境遭到破坏,洞燕的产量逐年下降,洞燕出产量很低。随着环保呼声高涨,人们积极改变了金丝燕生存环境和燕窝采摘环境。随后,洞燕逐渐被屋燕取代。屋燕只是采摘的环境由山洞、峭壁变成了人工搭建、适合金丝燕筑巢的人工屋,而并没有改变金丝燕的生活习性。大自然的原始森林环境和人工屋技术的结合,有效解决了金丝燕保护和燕窝产量的矛盾,形成了独特的原生态屋燕,屋燕色较白,质松,毛少口感较滑软。如果燕子屋的卫生条件控制得好,屋燕窝会相对干净,色泽也较理想,而洞燕窝则可能会有较多的沙粒、泥土及其它物质。
颜色分类
燕窝是经过金丝燕喉部有很发达的粘液腺所分泌的唾液在空气中凝结成固体所形成的,是金丝燕摄食的昆虫、海藻、银鱼等物经消化后,吐唾筑建的鸟巢,呈白色,故称白燕,又称官燕,整个燕窝颜色较为白色,此白色为自然白且白中带点黄。黄燕:整个燕窝或燕窝大部分的地方颜色偏黄色,这是自然现象。从山洞采摘的燕窝也有部分呈现出不均匀的褐红色、血色、棕色或棕黄色,底部颜色较深,中间和边缘较浅。应该澄清的是此颜色并非来自燕子口中的血。其形成原因主要被认为是燕窝所处的环境如空气、湿度、岩石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尤其来自燕子栖息的环境及筑巢的燕洞壁含有高量铁质物质向燕窝的渗透。这部分燕窝被称为血燕。一般认为血燕的矿物质含量丰富,营养价值高于白燕,但并非所有矿物质都一定对人体有益。
形态分类
毛燕的名称是由于燕窝采摘后,未经过加工或处理,呈现出夹杂一些燕毛的形态而来的。毛燕主要被加工成燕盏、燕条和燕角。而草燕主要以尼龙草为主,可食用部分的燕窝多有杂质,口感粗糙。草燕主要被加工成燕碎、燕饼等。
销售分类
燕盏是毛燕经过清洗、挑毛、定型和干燥后达到少有杂质、可正常炖食标准的燕窝,其基本上保持燕窝最初的形状。由于燕窝行业没有统一的标准,不同商家将燕盏按品质分为不同的等级,如龙牙盏、龙头盏、一级燕盏、二级燕盏、A级燕盏、官燕等。
燕条、燕碎、燕饼、燕角有些是毛燕或燕盏在清洗、挑毛、定型或加工过程中形成的,其营养价值与燕盏相当;而有些是由草燕经过加工制作的。其营养价值与燕盏相当,只是卖相不同。
季节分类
燕窝的采收季节一般为每年的2月——10月。
2月——4月采收的燕窝,因雨水多,适合昆虫繁殖,金丝燕食物充足,唾液分泌多,故燕盏完整、光泽度好、少毛、我们常称之为“头期燕”。
5月——10月采收的燕窝,称之为"二期燕"、“三期燕”,此时是金丝燕的换毛期,故所筑出的燕巢较为疏松,盏形亦不及头期的燕盏,绒毛杂质亦较多。
燕窝鉴别
燕窝有采自天然的洞燕、人工饲养筑于室内的屋燕和加工燕三大类。此外还有用海藻制成的人造燕窝和用淀粉等制成的假燕窝。这种假冒品几乎可以乱真,所以鉴别燕窝首先要分出真假,再分品类,定档次。
采买秘诀
一是产地要固定:金丝燕生长的地方影响燕窝出产的质量,出产地工业发达,粉尘等杂质越多,空气污染严重出产的燕窝越黑,产地雨水及森林覆盖面积越高,出产的燕窝发头越好,品质越高。国内的许多知名燕窝品牌都是来自以上产地。
二是看燕窝的发头:不同时期采摘的燕窝亦有不同的“发头。三要看燕窝是否干净:越少细毛越好。
四是挑盏型:燕窝两端之头脚越细越靓。
五要看燕窝是否干爽轻身:以干爽含少水者为上品。优质燕窝手摸应有干爽的感觉。较湿的燕窝水份较多,存放不当会发霉。
六炖:当然就是指炖制燕窝了,好燕窝耐炖,纯手工挑毛的燕窝不容易出现化水状,炖完后会有一股浓郁的蛋白清香扑鼻而来,这是真假燕窝的一个重要指标。假的燕窝是不会有这种清香的蛋白味的。化学加工的燕窝在炖煮过程中时间过长就容易化成水状。
燕窝的贵贱与好坏之分在于六大指标:边角料修剪程度、产地、发头、完整程度、清洁品质、口感。
漂白燕窝
将经过漂白的燕窝浸入水中即取出,约半分钟后,用拇指及食指擦摸数次,手指会粘有化学药品的臭味且漂白的燕窝炖煮后涨率不大,易化水,无天然的蛋清味。
将其它深褐或杂黑颜色的燕窝全部或部分漂白,令燕窝表面看起来比较光亮、厚密。鉴别方法 将燕窝浸入水中即取出, 约半分钟后, 用大拇指及食指擦摸燕窝数次, 手指如粘有化学药品的臭味, 即是经过漂白的燕窝, 炖煮后涨率不大, 易化水, 无天然的蛋清味。
涂胶燕窝
燕窝在制成盏以后, 由于把中间的细毛拣了出来, 因此表面有不少小洞, 不法商人就利用这些小洞, 将涂料( 如木薯粉、鱼胶粉、鸡蛋、树胶、浆糊等) 涂于燕窝盏表面, 令燕盏表面看起来光亮厚密,而且重量也增加。鉴别方法 将燕窝浸入水中即取出, 约半分钟后用大拇指食指擦摸数次, 手指会感受到粘性, 有时会嗅到化学味道, 即是涂料燕窝。如用显微镜观察, 取燕窝少许, 用水浸软, 捣碎, 用水装片观察半透明的碎块。用水合氯醛装片观察杂质。正品燕窝呈不规则形状, 表面具平行纹理, 偶见燕毛, 而涂胶燕窝表面平行纹理不清晰, 呈粘连状, 致密, 纹理间无空隙。同时表面的绒羽由于涂胶的存在而粘贴倒伏于燕窝表面。
染色燕窝
燕窝颜色呈现象牙白,或象牙白偏黄,存放时间过长或者日照时间较长的燕窝会呈现偏黄色。
染色燕窝, 多是以低价的白燕染成红色或黄色, 当作高价的血燕或黄燕来卖。这类假血燕、假黄燕在未湿水之前较难分辨。但一经浸泡、炖制即可辨认, 因为真正的血燕及黄燕, 由于是天然的颜色, 所以浸泡、炖制后, 不会变色。染色燕窝由于色素溶于水, 清水随即被染成红色或黄色。且炖制1—— 2 小时后, 染色燕窝一入水,其质地软烂如白燕, 而水却呈红色或黄色。海藻燕窝
多见于燕饼或燕丝, 利用廉价的海藻丝充填其中, 真假混合。鉴别方法 天然燕窝条色泽通透稍带黄, 有光泽, 无异味。而海藻燕窝颜色实白, 少光泽, 质粗坚硬, 有海藻味。
含水燕窝
正常燕窝为了在市场流通环节中不易破碎以保持完整性, 其含水量要比其它中药材高, 一般在12%——15%之间。但为了增加重量, 市场上有很多含水率很高( 通常在25% —— 40% , 甚至高达60% ) 的燕窝,这种燕窝价格极其便宜。鉴别方法 一般每盏燕窝只有6—— 7g 左右( 除去特大特厚种类) , 如大于此数,应考虑含水率高。此外,也可将燕窝放入真空干燥箱内, 待干燥后称重计算水分, 如水分大于15% 以上者, 即为含水燕窝。
替身燕窝
燕窝的种类随燕子的分类分为三种 官燕、毛燕和草燕。其中官燕是燕窝中的上品, 价值较高, 毛燕、草燕价值较低。由于官燕盏内凹面有一层网状的官燕窝条,不法商人往往会用外形非常相似的毛燕或草燕的燕条替换掉。鉴别方法 官燕习惯以纯唾液筑成燕巢, 所以杂质较少, 其色泽微黄, 呈丝瓜络样,在灯光下观看呈半透明状, 加水后变软, 吸水力强,且能膨胀7—— 8 倍。毛燕习惯用羽毛混和唾液筑巢,草燕喜以杂草混和口水筑巢, 因此含大量杂质, 颜色较暗, 在灯光下观看透明性较差, 吸水力较弱。
非实验室鉴别燕窝要点:
看:燕窝中间为丝状结构,燕角部位是片状结构;纯正的燕窝无论在浸透后或在灯光下观看,都不完全透明,而是半透明状。
闻:燕窝有特有馨香,类似石灰味道,但没有浓烈气味。
摸:取一小块燕窝以水浸泡,松软后取丝条拉扯,弹性差,一拉就断的为化学加工货;用手指揉搓,没有弹力能搓成浆糊状的也是化学加工货。
有的说用烧的,燕窝在中国发展史上,80年代初期,燕窝刚刚进入中国市场,由于人们对燕窝的认知及认识严重不足,有很多不法的商家运用淀粉及麻薯粉制造伪造燕窝,鉴于淀粉与蛋白质在燃烧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不相同,那时候可以使用燃烧的方法对燕窝进行鉴别。在燕窝发展的今天,人们对燕窝的认知度不断提高,市场上假燕窝的情况基本不可能存在,但黑心化学加工的燕窝充斥着整个市场,虽然是化学加工,但没有改变燕窝的物质成分,蛋白质在燃烧过程中都能产生相同的物质,所以基本是不能鉴别燕窝的真假或者是否存在化学加工。
辩真假:
单盏燕窝的重量超过10克以上极少,高品质的燕窝单盏重量约6——8克
真正的燕窝浸泡水后无油渍亦无粘液
真正的燕窝煮后形状呈丝条状,长短粗细不一或结块状且不规则
真正的燕窝煮后有淡淡的蛋白腥味
真正的燕窝煮后口感滑嫩
真正的燕窝煮后颜色呈膨胀及半透状。
血燕事件 事件概述
将普通的白燕窝放在装满燕子粪便的箱子中,大约十天之后燕窝就被熏成了红色变成了血燕,或者直接使用食用色素进行染色,通过染色的“血燕”颜色鲜艳且均匀,有时呈暗红或大红色,然后充当“血燕”销售。
多年以来,燕窝一直被认为是高档滋补品,尤其是"血燕",更是珍品中的珍品。但是2011年8月份工商部门的抽检,却使血燕成了社会关注的新闻热点,先是 查出了血燕的亚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不合格率达100%,接着,血燕身份和来源也遭到了质疑,市场上的血燕下架停售。
“血燕”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走私燕窝的泛滥。走私燕窝无需检验检疫部门的严格检验,逃避了政府的监管,违法成本的低廉让大量商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根据中国传统的“吃啥补啥”的养生理念炮制了“血燕”。燕窝走私进来后,商家采用“挂羊头卖狗肉”的手法,少量正规进口部分燕窝,大量销售走私的低质量或假燕窝,消费者也无法分辨究竟是正规进口的燕窝还是走私进来的质量无法保障的燕窝,工商部门也无法监管控制,最终导致了大量的燕窝制假售假的行为泛滥,“血燕”也大量充斥市场。
进口燕窝
2015年3月,首批进口自印度尼西亚的燕窝已经通过检验检疫,不久将正式上架进入杭州市场。这也是2011年发生“毒血燕”事件后首次进口印尼产燕窝。
杭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对一批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燕窝进行检验检疫,该批燕窝共70公斤、货值14.3万美元,经检验检疫合格后检验检疫人员对该批燕窝进行了放行。
宁波口岸检验检疫首批解禁后马来西亚燕窝
一盏一码
2011年“血燕门”之后,中国停止了一切燕窝进口。直到2013年,随着我国进口注册燕窝及追溯体系作用的逐渐完善,燕窝进口才陆续恢复。
对于进口燕窝,新的监管要求可以用严苛来形容。进口燕窝区别于以往无法溯源和维权追责的散装进口状态,需要有独立包装,外包装上有中英文注明的品名、重量、燕屋名称、加工企业名称、地址、产品储存条件和生产日期等信息。而且,每一片燕窝都需要有验证码,可以追溯燕窝的源头。
“更方便的是,现在燕窝实行‘一盏一码’,即每一盏燕窝上都有一个二维码,这是国内检验检疫部门提供给出口企业的CIAQ溯源标签。消费者只要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知道每一片燕窝的身世,确保产品是正品。
术语解释
发头
“发头”按重量计算,燕窝在浸透后,在重量上与干身时的差异,倍数越大,即“发头”越好,一般优质燕窝有6倍以上的“发头”。泡发率是衡量燕窝品质优劣的最基本特征。燕窝的产地、部位、采摘季节、加工过程、干湿度、浸发季节、室温水温、甚至早晚的不同,发头都会不同。但有些劣质燕窝会闻到一股刺激的化学气味,取一小块涨发后竟然膨胀数百倍,呈固体粒状,实在可怕。
完整程度
为采摘下的燕窝除毛清洁,既要保持燕窝清洁、又要保持燕窝的完整程度,谈何容易。《玉觞》中梁亦清为了雕刻郑和带回燕窝的宝船,花了三年心血,最后体力不支一时失手,前功尽弃。燕窝优质品牌的洗燕者同样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一个好的巢工厂洗燕师往往从小接受训练,不仅要练就精雕细琢的指上神功,而且要象宝石雕刻师那样讲究“眼到、手到、心到”。优质特等燕盏只挑选头生燕盏,完整饱满,纹理密实,色泽晶莹,是优质生活艺术的极致享受。最清洁、最完整、最优质的燕窝,一定是最用心的燕窝。
清洁品质
如果没有仔细清洁过的燕窝,无论燕盏、燕条、燕网、燕角、燕碎等等都是有燕毛的,可能还有蛋壳、甲虫等杂质。买这种有毛的燕窝,就像买回钻石要自己切割,消费者实在会花钱买罪受。燕窝清洗费时费力,除了耐心手工挑选外别无他法,生手一天一盏也挑不了,熟手一天也只能挑三四盏。”甚至有人回答“懒人的办法,把毛吃下去。”有些商贩用药水清洗,用棒一搅,燕毛立即浮上水面,但这样的燕窝更加没人敢吃。最好的办法就是买国际品牌的优质清洁燕窝。大的燕屋工厂往往拥有洗燕师数百名,天然、安全的洗燕方法是:一名熟练的洗燕师一天用清水和镊子挑7——8盏燕窝。
口感
优质燕窝口感细腻爽滑。炖燕窝的水如有粘性,往往是涂过胶或加过增稠剂。
不同等级品种的燕窝有不同的口感:
1、特等燕盏Q滑柔顺、极致享受。
2、燕网是燕窝内侧的网状结构部分,是支撑蛋只及小燕的纤细网状物,口感细腻润滑,较容易消化吸收。
3、燕角是金丝燕用来固定燕窝两端部分,是燕窝的“承重梁”,所需炖煮时间较长,比较难炖开。
含水率
市场有很多含水率很高的燕窝,这种燕窝价格极其便宜,但鱼龙混杂,真燕窝的含水率最高也可达40-60%,即使放入木盒或防潮箱内储存仍会变质,如同《卖柑者言》中所谓“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优质燕窝即使不放在木盒内储存也是不会产生霉变的,买燕窝时用手捏一下,看是不是能听到清脆声方可辨别。
真正足干的燕窝用手把燕角两端轻压,不会出现弯曲现象,如力度加大会出现断裂现象。
即食燕窝
即食燕窝是采用 瞬间灌装,因为燕窝中的主要成分蛋白质和燕窝酸,高温高压会使其营养成分可能在瞬间遭到破坏,这是即食燕窝和鲜炖燕窝最大的区别。
海草也叫做海底燕窝或者琼脂,纯的即食燕窝的营养成分中不应该还有琼脂。
燕窝泡发
又称浸发、发料。以水为助发溶剂,将干料浸至膨胀、松软、柔嫩后供烹调用,干货原料重新吸收水分后,能最大限度的回复原有的鲜嫩、松软状态。
水发按水温情况分为:
冷水发(温水发)。水温一般在40摄氏度左右,夏季为常温,冬季为温水。
热水发(建议救急才用)。又称泡发、煮发、焖发。可以通过将燕窝干料浸入热水中,升温加热,提高水分子的渗透速度,达到干料充分膨胀,以达到用常温水难以达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