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达州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达州必去景点景区,四川省达州市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开江金山寺、宣汉庙安花果山景区、达州文笔塔、赵公神道碑、达州基督教堂、西圣寺、石冠寺、宝泉塔景区、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大风高拱桥、开江胡氏节孝坊、开江陶牌坊、李家俊故居、张爱萍将军旧居(张爱萍故居)、龙爪塔、大竹净土寺、冯焕阙、沈府君阙、三汇文峰塔、高观音岩摩崖造像,四川省达州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开江金山寺位于开江县宝塔坝乡金山山腰,距县城8公里。金山寺在当地系最高峰峦,四川开江金山寺地势高旷,其背面岗峦起伏,古木参天;左右土丘林立,联肩比翼,如护卫罗列;前方宝塔坝田畴似海,村落历历。金山寺始建于唐代天宝年间,明未毁于兵燹,清康熙乾隆年间募资重修。金山寺由正殿和藏金楼两部分组成。正殿座南朝北,藏经楼座东朝西,相距约百尺。金山寺在历史上是开江之丛林圣地,盛年时,拥有田产五百多亩,僧众二百多人,还办有一所佛门小学,其正副殿及塔林占地远超过达县真佛山,旧时金山寺系佛门净土,乾隆以来香火历盛不衰,每年要举行一次“孟兰盛会”和“腊八戒规
庙安花果山景区位于宣汉县庙安乡,距宣汉县城23公里,距达州市区21公里,毗邻洋烈水乡景区,是我市“春观光、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乡村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地。景区海拔350—890米,年均气温13.8℃,气候宜人。已建成万亩脆李示范园、红心猕猴桃基地、侧耳根基地、庙安西瓜地理产地;修建自驾车营地、乡村酒店、骑游道等旅游基础配套设施。庙安民风纯朴,人文厚重。史上有八庙,古墓古树古村落散落期间,错落有致的清代建筑保存完好。
文笔塔位于县城南6千米的明月坝乡美女峰顶,塔巍然雄峙,直插天际,状似一只饱蘸墨汁的毛锥,昔有《文笔升霄汉》赞诗,为古新宁县“八景之一”,塔体八边形,青石砌筑,通高24米,底层每边长2米,塔表呈黛色泽布,苔藓覆生,故俗称“黑宝塔”,文笔塔以其地势高标,造型优美,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赵公神道碑位于土溪乡碑帽村的公路旁,碑前右侧有一棵黄桷树,碑为一巨大青砂石建造,通高4.95米,宽1.5米,厚0.46米,为川东地区第一大碑石,神道碑为赵启贵之墓碑,顶为半圆形,坐北朝南,碑上铭文恭楷,书写圆润,雕刻细腻,右边为墓主人姓名、封爵、官职,中部刻“圣旨、皇清诰授武功将军赵公神道”14个大字,左为建碑者署名,落款“道光二十七年丁未十月上浣旦,敬上”。
基督教堂位于滩头街,光绪三十四年英籍人修建,1998年区政府在原地改建,新建教堂楼高10层,约32米,顶楼设置塔楼及十字架高约20米,建筑风格中西结合,外型美观,气势雄伟,巍峨挺拔,教堂设在3、4层,400多平方米,可容1000人左右,内设楼座呈u字型,其他楼层作牧师住宅、信徒活动中心、培训中心、办公、会议设施等。景点位置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滩头街
西圣寺位于达城之西2千米外凤凰山之麓,明万历年间建,明、清时极为兴盛,是达城8景之一,民国后于其地兴办军事学校,1958年改建为达二中,1996年在原址后侧荒坡上重建,整体规划按十方丛林建设,现已建成大雄宝殿,高3层23米,长30米,宽20米,殿内供缅甸汉白玉释迦像高约4米,重12吨,为全国最大的整体玉石像,18罗汉、24诸天、华阳3圣,各俱神态,栩栩如生,汉白玉观音像高近3米,重达6吨,吸引着无数的礼佛敬香之客,西圣寺因地势高,达城之外几十里之遥,都可见其雄伟壮观。
石冠寺位于城南5千米。右方山峰劈裂为数罅,若鱼嘴形,名鲤鱼嘴,三列片石堪称奇绝。昔凿通道,组以短栏,建成有古寺名石冠寺,寺中有路,仅容足趾,攀缘而上,盘旋而下,莫不目眩神骇。登高俯视,群石偃蹇,累如卵,削如壁,两崖对峙,如相吞噬;入夏水流激湍,急如鼓音乐。民国时期修筑汉渝公路,从这里穿洞而过,三隧洞连贯,相距咫尺。下洞顶额石刻“石冠寺”为许肇鼎书,上洞顶额石刻“秦川锁钥”和上行500米的大岩窝陡崖上石刻“蜀道何难”均为赵祖康手迹。
宝泉塔位于县城西北7千米的宝塔坝一石丘上,与金山寺遥遥相望。因塔体白色,又有“白宝塔”之称。塔方圆数里之内,有金山寺、文笔塔、飞云温泉及古牌楼、石亭相对应,遂成开江城周若比肩连且各具特色之胜境群,是达州至万州三峡黄金旅游线上一道亮丽的景观。宝泉塔为七级楼阁式砖塔,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培修,塔体八边形,座北朝南,通高30米。其境高古,造型典型,华丽壮观。“宝泉塔”是一座砖石结构七级八边楼阁式塔,始建于明代,清初培修,至今保存完好。
罗家坝巴人文化遗址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进行了首次发掘,发现了文化堆积非常深厚的巴人文化遗址,文化堆积为11层,文化层最深达2.75米,涵盖了两汉、周、商、夏、新石器时代晚期。这次发掘,使罗家坝遗址名声大振,并和成都金沙遗址、成都商业街古蜀大型船棺独木棺葬遗址一道,被称为“继三星堆遗址之后古巴蜀文化的三颗璀璨明珠”。至2004年,已发现生活遗址区和墓葬区共2万多平方米,灰坑24处,墓葬23座,这些墓葬具有典型的巴人墓葬特点:集中排列有序,墓向或坐北向南偏东,或坐南向北偏西,均是狭窄竖穴土坑墓,仰身直肢葬,
高拱桥位于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大风乡政府所在地街头,东西横跨明月江,是连接大风、檀木等乡的交通要道。远处看去,形如弯弓,近处相观,桥水倒影,若初月悬天,雄伟壮观,一百多年前被誉为“郡诸桥之冠”。高拱桥建于清同治7年(1866年),筹资建桥时,“麋米万元”,故又有“万元桥”之称。该桥为单拱大跨度飞架石桥,桥长45米,高27米,面宽10.3米,均用青石砌成半圆形拱。从桥头上拱顶,两端共有石梯76级,坡度六十五度。桥两侧石栏高1米,为糯米和石灰拌浆交错相连,至拱顶化为弧形。拱顶桥面呈瓦背形,宽9米,长6米。桥两头的引桥是用石板铺成的8×9的平
胡氏节孝坊位于四川省开江县县城南20千米的甘棠镇五福桥村,建于清道光甲辰年(1844年),为砖石坊木结构,四柱三门三重檐牌楼式建筑,东西朝向,通高15米,面阔12米,坊壁厚0.8米,建筑占地面积45平方米。国务院命名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节孝坊俗称“雷家院牌楼”。传说清雍正年间,河南灵宝县雷家村有一乡绅,姓雷名代朝,府上颇有田产,在当地也算得一望族。这雷代朝性本良善,又满腹才学,却清高淡定,不肯为官,自号“钓月处士”,过着一种田园牧歌式的隐逸生活。其妻胡氏,四十余,丰韵美貌,温婉娴淑,勤劳孝顺,且又粗通文墨,颇受代朝眷爱。虽
任市陶牌坊位于开江县城南35公里的任市镇街口,始建于光绪八年(1882年),是清朝廷诰援清制五品奉政大夫张九封为其妻妾所建。牌坊坐南进北,四柱三门牌楼式建筑。牌坊周身用数十块烧铸陶件拼并而成,梁柱铆榫对接油灰凿打,不用铁活。四根方形柱,十道方横梁构成坊梁,三道门为拱形顶,柱底是雕有仰莲、去雷纹的须弥座,其上的坊柱前后和牌坊两则,是镶雕有如意、花草的陶鼓,衔接牢固,雄伟稳重。牌坊里外各部位雕刻了多姿多彩的图案,每柱的柱顶和陶鼓顶上,有镂空镌刻的卧狮,牌坊中脊高浮雕“云海双行龙”,脊下牌楼里外两面雕有“圣旨”坚匾,四周雕塑“五龙捧旨”,匾
李家俊旧居位于万源市旧院镇固军乡厚坪村南400米处,三合院布局,当年李家俊与战友在这里多次密谋完成了固军起义的各项准备工作。现建筑照1926年李家俊设计结构复修,占地932平方米,房屋为一楼一底,平顶屋面,面阔五间共24.5米,进深四间共18米,通高6.5米,底层高3.2米,当心门楣悬挂“李家俊烈士故居”黑漆镏金木匾。故居内有李家俊烈士的、全身塑像及修复简记和李家俊生平事迹陈列室,房屋各间内还陈列有原有部分家具。1987年时任国务委员兼-长张爱萍题写了“李家俊故居”馆名。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外延1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位于达渝高速公路罗江入口处旁的张爱萍将军旧居已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达州地灵人杰,英雄辈出,尤以通川区罗江镇最盛。“木有根,水有源。”张爱萍将军故居在今罗江镇高石村,先祖南宋末年即为当地望族。今北外镇青杠村明月龙王潭畔有明代将军墓,即是张家早期为国培养的栋梁明威将军张翼龙。张爱萍官至副总理、国务委员兼-长,其弟张灿明官司外交部副部长、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尤其令人关注的是张灿明在任副部长期间曾负责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谈判工作,为中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做出了贡献。地址:中国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G65包茂高速罗江镇高石村中国人民解放军上
龙爪塔,又名白塔。位于达州市西外镇塔沱村北80米的玉印山上,东临州河,西面山口有一石砌券拱门通向山下,占地约1500平方米。该塔外观身白檐黑,砖石结构,九级楼阁式八角攒尖顶。塔刹为生铁铸就,塔身呈八角锥形,层层上收,各层均错位开券拱窗。塔檐微翘,出檐甚短,由六层青砖安砌。底层南、西、北三面开券拱形龛门。东面开券拱门进入塔内。塔内每层建木楼,设木栏踏道。旋转而上,通至塔顶。顶为弯窿顶。塔基座为八边形弥座,座高0.25米,周长28米,塔体通高30米。据文物部门考证,该塔建于唐朝年间,颇具唐代风格。乾隆十二(1747)年增刻本《达州志·舆地
净土寺位于大竹县城东郊,距县城竹阳镇5公里,其前身为唐武则天天授二年(即公元691年)兴建的复兴寺,后复兴寺因年久失修及文革时期的严重损毁,已荡然无存。2002年9月,高僧释德道云游至此,看到此处地势独特,山青水秀,实为难得的一方净土,便在此重建庙宇,取名净土寺。气势恢宏“净土寺”净土寺以其建筑气势宏大、流光溢彩,佛教文化广博精深而著称,目前已成为川东地区最大佛教中心,在川东地区的宗教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影响。全寺目前占地面积100余亩,山门全长达116米,也是目前亚洲最长的山门,整个山门气势恢弘,古朴典雅,展示了“仰望晴空无际,
位于四川省达州市渠县北土溪赵家坪。据《汉书》记载:冯焕,东汉安帝时人,为幽州刺史,延光元年(公元121年),被诬下狱,事虽辨明,已病死狱中,安帝“赐钱十万,以子为郎中。”冯焕阙即目前仅存东阙,子阙已废。阙身正面铭文下刻一饕餮,铭文为“故尚书侍郎河南京令豫州幽州刺史冯使君神道,”此阙大约建于建光元年或后一年。冯焕阙风格稳重朴素,雕刻精致简练,造型生动优雅,独具一格,显示了汉代高超的建筑艺术,是中国建筑艺术史上的珍品。-1961年3月国务院批准冯焕阙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构造阙为双体,东西各一,现仅存东阙。高4.38米,由阙
沈府君阙位于四川渠县城北34公里的水口乡汉亭村燕家场,是汉阙中唯一的双阙幸存者。约建于东汉延光年间(122~125年),但其子阙已经毁废。两阙东西相距21.62米,阙高4.84米。东阙之内侧有青龙浮雕,利吻紧咬玉环下之绶带,挣扎上仰,奋欲腾云。西阙之内为白虎浮雕,隆准短身,四足五爪,尾长而刚健,口亦紧咬玉环绶带,跃跃欲奔。阙周遍布反映汉代社会生产、生活的人物、动物和作物的浮雕,如独轮车、农商贸易、猎射、戏兔以及牛、羊、马诸畜和果树、水草等等。西阙铭文“汉新丰令交趾都尉沈府君神道。”其书法独匠,乃汉隶之佳品,其中之“沈”字肆意运笔之飘逸
三汇文峰塔(渠县)保护范围:塔体西、北至渠江,东、南各外延2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南各外延10米。
高观音岩摩崖造像年代:宋2019年,高观音岩摩崖造像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