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梧州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梧州必去景点景区,广西梧州市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骑楼城-龙母庙景区、梧州市中共广西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冠盖总庙、珠山烈士墓园、广法寺遗址、长洲东华寺、子村惠封庙、谒袁崇焕督师庙、灵济寺与园雕石佛、龙母庙遗址、中和窑址、太平天国四王故里、龙头李氏祠堂、陆超故居、韦竹平故居、梧州中山纪念堂、太平天国永安活动旧址、梧州英国领事署旧址、四恩寺、袁崇焕故里,广西梧州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骑楼城梧州素为广西水上门户,上个世纪20年代后,原来的坊式房已不能满足日益繁荣的商业发展的需要,骑楼逐渐取而代之。梧州地处岭南,北回归线经过其间,旧时为了结合南方潮湿多雨及多洪易涝的气候特点,梧州建筑多采用骑楼形式,临街楼层可作商铺,楼上可住人。骑楼多为三四层,临街店铺二楼以上部分凸出来,二楼罩着的空间成为人行道,远远看去,像“骑”在人行道上一样,故名“骑楼”。骑楼形式既方便行人上街时遮阳挡雨,又可扩大楼房面积。骑楼的背后是内街,民宅大门一般开向内街内巷,内街成为居民交往的“公共大厅”,充满浓郁的人情味。这种有层次的沿街檐廊复合空间,
梧州市中共广西早期革命活动旧址包括中共梧州地委旧址、中共广西特委旧址等,位于梧州市万秀区,目前保存较为完好,中共梧州地委旧址和中共广西特委旧址已辟为免费开放场所向社会免费开放。梧州市中共广西早期革命活动旧址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广西领导和开展革命活动的重要遗址,是中国共产党广西党组织的诞生地,对研究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史特别是广西党史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以此为契机,梧州将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讲好中国故事、让文物说话。目前,梧州市有关部门已与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中心联系对接,计划对地委、特委旧址进行进一步修缮,为进一步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力度,
冠盖总庙位于龙圩区大坡镇,建筑年代无考。历史上,大坡所在地曾叫冠盖乡。整个建筑物分山门、正殿和后殿。庙前有一对石狮子,左雄右雌。山门由72支莲花托砌建,正殿供奉欧、莫、李三相侯王,有八仙过海和十八罗汉等雕塑,同时带有道教和佛教的色彩。解放初期,冠盖总庙被拆毁,所供奉的神像、石狮子、铜鼓全被丢进河流。现在的冠盖总庙是1989年村民集资筹建的,从建筑工艺上看,比不上原来的庙宇精雕细刻,佛教的十八罗汉也是重建时加上去的。重建的冠盖总庙更富有香土气息,每天都有很多村民和市民来烧香和燃放鞭炮,香火十分之旺。游客可感受浓重的道教和佛教色彩。大坡镇
在广西梧州市河滨公园内的白鹤山上,矗立着革命烈士纪念碑。它们记录了梧州人民反帝斗争的精神,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先烈前仆后继,英勇斗争的历史。1999年1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1925年10月,广西第一个中-支部——梧州支部成立。从此,具有反帝反封建斗争精神的梧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员领导下,为新中国的建立进行了不屈不挠斗争。1927年9月,中共广西地委书记廖梦樵和地委组织部长黄士韬等19位同志不幸被捕,受尽酷刑。但他们始
宋代时,镡津县宁风乡人(今藤县)出了个“诗如老杜”、“千年犹可照吴邦”的契嵩。契嵩被宋神宗任命为僧录司僧正(相当于现在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宋仁宗时又赐予契嵩“明教大师”称号。契嵩受业、修持的广法寺(其遗址在太平狮山的观音座莲附近)一时成为全国佛教研究的中心、教徒们最向往的寺院。
东华寺,位于梧州市区12公里左右的长洲镇龙平村大宕组东华山半山腰。相传,明崇祯年间寡妇张氏始创庙庵并置业供给。当时住持僧募化铜以铸佛像,适逢一采樵老妇给其布施一文铜钱,僧嫌其少而亵弃于池塘。在冶炼时炉中之铜跳跃而不熔,僧悔悟,跳下池塘搜回所弃之币,投入炉中,佛像才顺利铸成。同治年间佛像左肩上宛然有铜钱形藏于衣袖间。长洲镇:长洲镇位于梧州市西南部,南与苍梧县城隔江相望,北临梧州规划中的西部城区,西与苍梧县人和镇接壤,东连梧州市洒西区,距市政府不足3公里。镇区含“三洲两岸”―长洲岛,泗化洲岛,洒思洲岛,北岸龙平,西岸龙毕,长洲镇总面积36
子村惠封庙子村惠封庙(惠封学堂)始建于明代初期,清雍正年间重修,是朱元璋称帝时特封所建之庙,故名曰“惠封庙”。惠封庙位于下小河畔,山水相连,气势磅砣,风景秀丽。清代地理大师雷友兰四处寻找回龙顾祖穴地,于1696年春来到惠封庙,曾留下千古绝唱的赞赏诗篇:四耳岭顶起0,二十四山龙随龙。金龙随弯顺水下,回龙顾祖是惠封。前屹文笔架峦峰,后有猛虎山相从。九曲潺流相环抱,左右旗鼓更威风。狮象鱼虾把水口,英雄将相靠此功。惠封庙两侧有教室,既是庙宇又是学堂。李济深六岁时师从其舅父-初在惠封学堂读书,因此,惠封庙(又称惠封学堂)是李济深的启蒙学堂。19
谒袁崇焕督师庙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是广西藤县人,他为抗击后金含冤而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惨案。为纪念袁崇焕,国民初年广东东莞仁士张伯桢在北京建有一座袁督师庙。袁督师庙又叫袁公庙,位于北京龙潭公园内肃穆的松柏丛中,是一座灰砖砌成的清末风格,约100多平方米阔的庙宇。从袁公庙正面,远远就能在松柏隙中看见正门-“袁督师庙”的石刻阴字。拾十多级台阶而上,只见正门右旁嵌着汉白玉石“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袁崇焕祠、墓和庙。北京市人民政府1984年5月24日公布”的牌匾。正门两旁有康有为题写的楹联:“其身世系中夏存亡,千秋享庙死重泰山,当时乃蒙大难,闻鼙
灵济寺与园雕石佛灵济寺遗址在塘步镇(原赤水乡)大元村石银岭北坡的半山腰平台上。2000年4至5月,广西博物馆对灵济寺遗址进行抢救挖掘,初步整理文物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认灵济寺遗址出土的圆雕石佛造像比例协调,面相丰满、圆润,线条流畅,形神俱佳,反映建造灵济寺的古人有较高的审美情趣和精工雕刻艺术,应是唐宋时期的产物,说明佛教曾在当地风行,这个灵济寺在广西是极为少见的。
龙母庙遗址龙母是古代西江流域的保护神,她治病救人,带领百姓抗洪救灾,治理自然灾害,有功于国、有德于民。她以“利泽天下”为最高理想,受万民敬仰和爱戴。龙母庙遗址在龙母的诞生地——古代藤县一都水东街孝通坊,现在的藤州镇胜西村、西江大桥南桥头。藤县龙母庙历史悠久,1108年宋代的微宗皇帝曾赐额为“孝通庙”,宋代国家地理志《太平寰宇记》记载有藤县的龙母庙。藤县龙母庙是与广东省德庆县悦城镇龙母庙、梧州龙母庙并名的庙宇。现在的龙母庙是在原址新建的,庙里存有龙母庙印章、蛇身狮首兽一尊、莲花柱石墩,以及刻有“龙母娘娘”字体香炉等文物。每年农历五月初一
中和窑址中和窑址是北宋后期到南宋晚期生产以外销瓷器为主的民窑。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于1981年8月25日公布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窑址在藤县藤州镇中和村(原城关乡、潭东镇中和村旧称老鸦塘),距县城约10公里的北流河东岸,20多座瓷窑主要分布在中和村委会附近,北流河沿岸长约2公里,宽约0.5公里的小山丘上,如今,烧瓷器的模具—匣钵,仍然堆积如山,遍地皆是。过去当地用匣钵作建房材料和铺路的现象,也随处可见。大量的遗物,无疑是昔日大量生产最好的例证。中和窑的结构,为斜坡式龙窑,依山势而建,呈长方形。分窑门、火膛、窑床、烟囱四部分。
太平天国四王故里太平天国四王故里位于藤县西北部的大黎镇,是中国历史上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耒王陆顺德、侍王李世贤等四王的故里,又是0湄江游击队的革0据地,故被划定为革命老区。四王故里,钟灵毓秀,美丽神奇。当年太平天国在金田村起义,后挥军北上,从平南进入大黎,清咸丰元年(1851年)罗大纲所部屯兵大黎一个月,招兵买马,养精蓄锐,然后直取永安州。李秀成、陈玉成和李世贤等参加了太平军。他们对天国革命忠心耿耿,为推翻清王朝的反动统治,抗击外国的侵略,驰骋沙场,浴血奋战。四王骁勇善战,成为天国后期的支柱。天国革命期间,藤县
龙头李氏祠堂龙头李氏祠堂位于文圩镇大明村龙头组,建于清嘉庆年间,因年久失修,现仅保留祠堂门楼一角,其因香港著名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的启蒙老师,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文学家、经学家、教育家、书画家、翻译家饶宗颐教授曾于1944年到此处进行讲学、梁羽生在此求学而出名。
陆超故居陆超故居座落在文圩镇大明村大明粮仓内,现基本保存完整。陆超,抗日战争时期任修(仁)、荔(浦)、蒙(山)三县民团指挥部少将指挥官。
韦竹平故居韦竹平故居位于文圩镇道义村,为蒙山著名民间拳师韦竹平故宅,是今县境内唯一保存较完好的清光绪年间的民宅建筑。故居为整体结构,分前后两座,每座为一厅两房,前后座之间有左右横廊相连,构成一个四合院。总可居面积1000平方米左右,青砖墙壁,瓦木盖顶,极其牢固,虽经历百年之久,但仍无甚损坏。屋前厅檐下,有木雕花鸟5幅,千姿百态;有7幅泥塑动物图案,塑鸟、狮、鹿、犀牛等动物20多只;形象逼真,栩栩如生。此外,厅堂饰画还有各种书法和山水画等。后座厅堂正梁底下的两边墙上各有一幅3平方米的山水鸟壁画,天井廊檐有以手工制作的穿花门及经过精心雕刻
中山纪念堂位于梧州市中心的中山公园内。孙中山为了筹备北伐,曾于1921年至1922年先后3次驻节梧州。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在北京逝世后,梧州善后处处长李济深倡议集资在北山公园内筹建中山纪念堂。1926年1月29日,举行奠基典礼。1930年10月,建成。是我国最早建成的中山纪念堂,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纪念堂占地面积达1630多平方米,坐北向南,素白色的外墙与四季常绿的古树相映衬,寓中山精神万古长青。纪念堂前的广场中央立有孙中山先生全身塑像,纪念堂门前两旁有石狮子,花坛等。纪念堂前座是四层塔式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蒙山县(古称永安州)城区、321国道旁,距桂林市143公里。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军在桂平金田起义之后攻占了第一个州城——永安州。太平军在永安州留驻了半年,他们在此开创新朝,分封诸王,制订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各项制度,粉碎了清军数十次武装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永安州因此留下太平天国遗址26处,太平天国文物1500余件。这里是全国太平天国文物储存真品最多的地方,是中外学者旅游、考察、观光太平天国历史必到的理想圣地。太平天国永安活动旧址历史人文景观特色突出,分布集中。以天朝遗址(今蒙山
英国领事署旧址位于梧州市白鹤山上河滨公园内,是梧州市区著名的清代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1897年,梧州府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仅以“二十四千铜钱的地价”买下白鹤山三个山头,在山上建立领事署。1925年夏,广州沙基惨案发生,梧州学生在英国领事署前举行声势浩大的-活动,所有在英领署工作的华人全都辞职,英国驻梧领事-坐军舰退回香港,再没有回来。领事署没有人管理,一天天的荒芜起来。1928年底,广西省府主席黄绍竑在广州同英国驻广州总领事毕约翰达成协议,英国索回房屋建筑费2.5万港元,将领事署交回广西。1932
四恩寺是广西唯一出家人受戒道场,华南现代第一大寺。坐落在白云山半山腰处,背靠五岭山脉的白云山,西江象玉带一样在前面不远处自西北向东南蜿蜒流过。四恩寺的前身是建于1939年春、位于钱鉴的紫竹林寺,因梧州市修建东环路而搬迁到白云山重建,于佛历2545年(公元2001年)八月初六日奠基,总投资约7000万元,由中国佛教协会派释成清大师来梧州指导建寺。规模宏大的大雄宝殿已于2005年落成,东厢房、西厢房、钟楼、鼓楼、牌坊、山门、天王殿、法堂、素餐馆等将陆续建成,于2006年9月27日举行盛大的佛像开光仪式。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为新寺题名“四
袁崇焕故里位于广西藤县天平镇新马村,距县城42公里、梧州市区100公里,经南宁至梧州二级公路可到达。是抗击后金入关保卫京师的民族英雄明末兵部尚书、督师袁崇焕的故里。小贴士:袁崇焕(1584-1630),藤县四十三都莲塘村(今藤县天平镇新马村)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进士。天启二年(1622年)进京朝觐,被破格擢兵部职方主事。后升兵备副使,再晋右参政。他统率辽军对金兵作战,先后获宁远、宁锦、京师三次大捷,击退了当时称王并向南扩张的努尔哈赤和皇太极,立下了卓著的功勋。崇祯元年(1628年)任督师等职,二年十一月,金军入侵京都,袁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