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珠海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珠海必去景点景区,广东省珠海市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拉塔石炮台、珠海梅溪牌坊、共乐园、金台寺、桂山岛、沙湾古遗址、徐城斋墓、甄贤社学旧址、万山海战遗址、容闳故居遗址、古元故居、蚊尾洲灯塔、赤沙湾沙丘遗址、瑞芝祠、莲花山古井、南山村镇南楼、斗门革命烈士纪念碑、财星阁、乾北石桥、黄錀古墓,广东省珠海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拉塔石炮台
拉塔石炮台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拉塔石炮台位于拱北炮台山。清政府在第一次-战争中失去了对澳门的军事控制权以后,于1841年修筑拉塔石炮台,派兵驻守兼管关闸汛务。1849年8月22日,关闸龙田村发生了沈亚米等青年刺杀澳门总督亚马勒事件。25日,澳葡当局在英、法、美等国的支持下,悍然进攻关闸地区,并攻占了拉塔石炮台。1890年,广州府前山海防-蔡国桢面对葡萄牙人向前山、湾仔、横琴等地扩张及军事挑衅,不畏-,毅然领兵收复拉塔石炮台,随即加强陆地、水域的布兵设防。在此后清末民国的半个多世纪里,拉塔石炮台曾是边防军事重地,又是中国海关拱北关陆地缉私总部,1949年11月由中国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珠海梅溪牌坊
珠海梅溪牌坊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珠海“梅溪牌坊”被视为中国第一牌坊,该文物群已经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梅溪牌坊位于前山镇梅溪村,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和十七年(1891年)。现存3座,是光绪帝为表彰清朝驻夏威夷领事陈芳及其父母等人造福桑梓而赐建的,于1987年被列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梅溪牌坊分别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和光绪十七年(1891年)。其中,两座八柱三间三楼,高12、宽12.2米、深4.6米;一座四柱三间三楼,高10.1米、宽9.4米、深4.6米。牌坊以花岗岩构造,庑殿顶,立鸱吻、鳌鱼、火焰珠。阑额、角柱石和须弥座雕刻着花卉、瓜果、人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共乐园
共乐园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共乐园,位于唐家湾北面的鹅峰山下,为唐绍仪的私人花园。始建于1910年,曾取名"小玲珑山馆",1921年扩建时改名"共乐园",1982年扩建时再改名为"唐家湾公园"。其占地3.4万平方米,主要建筑物有观星阁、田园别墅、石门坊、六柱亭等,石门坊门额上"共乐园"三个字是唐绍仪手迹。1932年唐绍仪赠予唐家村,让村民休憩娱乐。1986年被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珠海市唐家镇鹅岭北麓的两座山岗之上。依山傍湖,亭榭相招,林荫蔽日,风景幽美,是一个富有特色和情趣的旅游胜地。它原是清末民初政界名人唐绍仪的私人花园,始建于清朝宣统元年。唐家共乐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金台寺
金台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台寺,原名金台精舍,位于黄梁都(今斗门县)黄杨山第二峰中腰(大赤坎村人称为乌苏峰),座南向北。南宋末年,宋军在新会崖门抗元失败后,承节侍郎赵时纵,大理寺丞龚行卿、翰林学士邓光荐等人为了逃避元兵的追杀,建寺在此隐居。清乾隆年间立寺并扩建,内有大块石横匾,刻着“金台寺”三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1958年-期间拆掉主体建筑物,1981年兴建发电站时彻底毁掉,现在只留下一片残址。现在所见之金台寺为1992年11月在黄杨山北峰之下“将军卸甲”处重建。1995年元月31日正式对外开放。经过十多年的建设,由当初是一片荒山坡,建设成为初具规模的佛教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桂山岛
桂山岛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珠海桂山岛位于珠海市东南方向的伶仃洋畔,岛屿面积约8平方公里,它地处中国四大群岛之一的万山群岛中,与北面的牛头岛成犄角之势,成为港澳航道中的屏障。桂山岛也是万山群岛中开发最完善、居住人口最多的岛屿,除了海岸风情,游人更可以在这里深刻体验到岛屿居民特殊的生活方式。桂山岛有着独特的人文历史价值,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英雄文天祥的雕像就在岛上凭海而立,仿佛依旧在见证着神州苍茫大地的沉浮;而岛上巍然屹立的桂山舰烈士纪念碑则记录了上世纪50年代初,在这里发生的人民解放军海战事迹,供后人瞻仰凭吊。1986年,桂山岛被列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现在已成为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沙湾古遗址
沙湾古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湾古遗址位于淇澳岛东部高出海岸的沙丘上,1984年文物普查中在这里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彩陶文物,成为广东省境内屈指可数的历史年代较早的古文化遗址之一。文物中有陶豆、夹砂釜、石球、水晶块和五六个品种的圈足盘,其中有一件由三道刻划缕点花作为装饰的圈足盘,为省内考古首次发现。据中科院测试,其所处年代距今4450多年。广东珠海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徐城斋墓
徐城斋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城斋墓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年代为清。荒草掩映下,一个7层高的大墓豁然出现在加林山半山腰。阔大的形制,足以媲美一座城堡,这就是“中国买办之父”徐润的祖父徐诚斋的大墓。2015年12月10日,徐城斋墓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为第八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甄贤社学旧址
甄贤社学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甄贤社学旧址位于珠海香洲区南屏镇甄贤小学。870年,回到中国15年的容闳不断推行他的教育计划,15年来他一直兴致勃勃地寻找强国之路,他找过很多达官贵人,最后被打动的是曾国藩,他决定和他的学生李鸿章一起上奏朝廷派遣子弟出洋学习。清政府为了自身的需要批准了。第二年容闳在自己家乡香山南屏建成了“甄贤社学”,“甄贤”乃培养选拔贤良之意。他希望通过这所学校选拔人才送往美国学习。■甄贤社学是中国最早的侨校1870年,容闳多年的愿望达成,清政府同意送学生去美国学习。然而,有着上千年仕途观的人们,对于西方的科学几乎闻所未闻,更不用说还要远涉重洋去学习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万山海战遗址
万山海战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山海战遗址位于珠海市香洲区桂山镇桂山岛。1950年5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了解放万山群岛的战役——万山海战,解放军“桂山号”舰艇在桂山岛抢滩登陆成功,与国民党守军展开生死搏斗,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桂山号”大部分战士壮烈牺牲,埋骨在此。战士们的英勇战斗为后继部队的最后胜利开辟了道路,被赞扬为“人民海军首次英勇战例”。目前,桂山岛已经成为国防前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桂山岛不仅有历史人文景观,更有着秀丽的海岛风光及鲜美海味。每逢节假日,便会有不少游客登岛观光,来此放松身心。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桂山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容闳故居遗址
容闳故居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容闳故居遗址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南屏镇南屏村。2010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六批文物保护单位。容闳(1823~1912),字达萌,号纯甫。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1828年11月17日出生于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少入澳门马礼逊学堂。道光二十七年(1847)赴美留学。后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咸丰四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后加入美国籍。咸丰五年(18……容闳详细信息++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古元故居
古元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元故居位于珠海唐家湾镇那洲村的村口。据记载,那洲村古姓始祖于明朝景泰年间的古瑜保,是从新会县古劳乡迁入这里开村定居的。现已免费对外开放。古元的父亲古万建年轻时生有一女古庆云、一子古俊。其妻病逝后,正好遇到巴拿马开凿运河的工程,古万建便跟随同乡漂洋过海到巴拿马谋生,在一间华侨经营的商店做杂工。几年后,他用自己积攒下来的工钱在当地开了一间小杂货店,又娶了一位黄姓婢女续弦。1912年,古万建因思乡心切,把商店留给两个子女经营,自己偕黄氏返家乡定居。在那洲村口盖起了两间瓦房,购买了几亩田地,又过起耕种生活。后来包括古元在内的六位兄弟姐妹,就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蚊尾洲灯塔
蚊尾洲灯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蚊尾洲灯塔位于佳蓬列岛的一个小岛屿上,始建于1890年,塔高18米,灯高43米,射程15海里。白色、方身、球形顶,结构错落有致,造型独特,宛如一座神秘的古城堡,是保存较为完整的百年老灯塔。蚊尾洲岛是珠江口外突向南海前沿的一座孤立小岛,扼守由东南亚一带往香港、澳门及黄埔港等地的航道,地理位置十分险要。英国人建蚊尾洲灯塔,不是出于善心,而是居于掠夺中国资源的考虑。据渔民张树德(68岁)讲,早在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就发现了离蚊尾洲5海里左右的北尖岛上,有丰富的云母矿,英国人挖了几十年。灯塔建成后,运矿轮船的密度增加3倍以上。1937年,日本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赤沙湾沙丘遗址
赤沙湾沙丘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横琴岛赤沙湾沙丘遗址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前段,1968年发现,1983年12月试掘,出土陶器有釜、罐、圈足盘及彩陶圈足盘,纹饰有细绳纹、刻划纹、彩绘等,圈足盘上还有镂孔装饰。部分圈足盘施白陶衣,石器有斧、锛、球、砺石等,是研究珠三角海洋文明的物证。珠海沙丘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生活工具和生产工具,出土了许多房屋的遗址,破碎的陶片,零落的青铜器,精美的玉器,都隐藏着许多远古的信息,还有石斧、石刀、石锛等生产工具,尤其是大量出土的捕鱼用的石网坠,都说明了珠海这片土地与海洋的密切联系。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瑞芝祠
瑞芝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瑞芝唐公祠位于珠海市香洲区唐家湾镇山房路,建于清朝光绪年间,是著名买办、民族企业家唐瑞芝的家族祠堂;上世纪30年代曾经是中山县政府所在地,日军侵华时作过日-备司令部,解放后长期为当地中学使用。瑞芝祠坐西向东,硬山项,青砖墙,中轴线结对称布局,抬梁与穿斗混合结构,有石雕、砖雕、木雕、灰雕和鎏金等装饰。总面阔25.5米,总进深28.88米,建筑面积736。4平方米。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
莲花山古井
莲花山古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山古井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乾西村莲花山南麓,建于宋末元初乾务开村后村场扩展时期,清道光辛卯年(1831)重修。井深5米,直径1.36米,重修时井上端砌青砖护井壁,另以四块花岗岩条石将圆井口改成方井口。据资料记载:重修时井台侧置有一花岗岩条石,长1.15米,宽0.45米,上阴刻“道光辛卯春阖里立石”,条石今已佚。莲花山古井是斗门区已发现的历史久远的古井之一,目前保存较好,结构完整、稳定,基本没有遭受大的破坏,水清洌,长年不竭,至今尚供村民使用。古井对研究宋末元初先民在斗门地区的繁衍生息、生产生活活动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莲花山古井于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南山村镇南楼
南山村镇南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山村镇南楼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南山村南基山上,建于民国14年(1925),由当地旅外侨胞捐资建造,建造费当时白银一万一千两,属防卫性护村岗楼。岗楼坐西北向东南,占地面积644平方米。楼高六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首层行楷楣额“镇南楼”,五层正面外墙行楷匾额“南乾锺瑞”,一至五层四壁分置四方形和八角形状窗口。楼顶悬挂示警用铜钟一座。该钟铸于民国十六年(1927),外壁阴刻楷书“南山旅雪梨广崇敬送民国十六年铸”等中、英文字体。镇南楼保存较好,在南山村历史上意义重大,具有很浓郁的地方特色,对当地研究当地旅外侨胞的历史具有一定价值,同时对研究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斗门革命烈士纪念碑
斗门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斗门区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井岸镇龙西村霞山北麓,建于1980年,是斗门县(区)人民政府为纪念斗门地区在各战争时期和保卫祖国、建设祖国、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的斗争中牺牲的烈士而立。纪念碑坐西向东,由花岗石建成,占地面积约1100平方米,包括碑体、碑坪、栏杆、步级、坪道等部分。碑体分碑身和碑座两部分,通高11.50米;碑身呈四棱柱状,正面阴刻楷书泥金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是研究斗门地区革命先烈的实物史料,于1988年被核定公布为斗门县(区)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财星阁
财星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财星阁位于珠海市斗门区斗门镇大濠涌村,属于岗楼式建筑,建于民国11年(1922)。岗楼楼高五层,坐北向南,占地面积约150平方米,通高14.6米,顶层南面花岗岩石匾额阴刻“财星阁”;岗楼呈四方形,夯土墙。一至五层四壁共分置25个射击孔。大濠涌财星阁作为民国时期村民抵御外部侵扰、守护家园的设施,是斗门区迄今为止已发现的保存较好的岗楼之一,一直以来受到当地人民群众的爱惜和保护,历经90多年风吹雨打仍基本保存完整。2011年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乾北石桥
乾北石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北石桥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乾北村,为东北西南走向石桥,建于明末(1641左右),当地人称之为“石桥头”。石桥横跨在龙漩窟(土名,山溪源头)及附近几条山溪的汇流段,由两块各长5.7米的花岗岩石板并排组成。每块石板的一侧边沿,均匀分布有50个开采石材时留下的半边方形楔孔。乾北石桥是斗门区迄今为止已发现的历史最早的古石桥,历经300多年,结构仍完整、稳定。2011年被核定公布为珠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
黄錀古墓
黄錀古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錀古墓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乾西村后山蛤婆岭,属重修墓,始建于明代正统六年(1441),原为明代进士黄錀的祖父黄宏道之墓。崇祯十五年(1642),宏道后人将其子黄隆及孙子黄鉴、黄錀、黄铎、黄钺,曾孙黄延珪等人的骨殖迁移至此墓合葬,称之为“五子陪葬”。1988年重修,重修墓坐北向南,占地面积245平方米,为抄手墓,由墓碑、垄环、挂榜、拜台、月池等部分组成;以混凝土灰沙花岗石混合构筑。墓前两侧置立原石狮,高0.96米,两狮相距14米。1988年被核定公布为斗门县(区)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