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广东必去景点景区,广东省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东莞可园、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南风古灶、高灶陶窑、潮州广济桥、佛山祖庙、顺德清晖园、凤山祖庙旅游区、乳源云门寺、广东梅关古道(梅岭古道)、韩文公祠(韩愈纪念馆)、珠玑古巷、南岗千年瑶寨、叶挺故居(叶挺将军纪念园)、南社明清古村落、塘尾古村落、开平碉楼、立园、拉塔石炮台,广东省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海陵岛大角湾海上丝路旅游区,位于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闸坡镇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闸坡海陵岛主要景点有大角湾、马尾岛、闸坡海市。它是集海泳、度假、食海鲜、购海味于一体的综合型滨海旅游区,是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阳江市闸坡大角湾位于海陵岛闸坡镇东南,三面群峰环抱,面向浩瀚南海,滩长2.5公里,宽100米,因状似牛角,故名“大角湾”,是海陵岛最知名的景点。正所谓山无水不秀,峰无云不媚,湾内风和浪软,峰顶时有云雾缭绕。大角湾阳光明媚灿烂,沙滩均匀松软,海水清澈纯净,空气清新多氧是旅游度假的好去处。海陵岛闸波大角湾,面积14.7万平方米,大角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旅游区总面积达3.15平方公里,包括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古村、中山城、辛亥革命纪念公园、犁头尖山五个核心景区,全方位呈现了孙中山的出生和成长环境、革命活动及相关历史遗迹。为提升孙中山故里旅游区整体水平,创建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旅游区共投入3.5亿元对兰溪河进行整治和旅游公共设施的建设,目前包括翠亨大道两侧的整饰、停车场等在内的基础设施主体工程已经完成。中山市旅游局负责人介绍,景区创5A工作已通过了初检,“国检”有望在10月底到11月初期间进行。景区除了有设施的改造之外,还将打造服务景区
可园博物馆KeyuanGarden位于东莞市莞城博厦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清代广东四大名园(可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佛山梁园)之一,岭南古典私家园林建筑,始建于清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创始人为官至江西按察使的东莞博厦人张敬修。前人赞为“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园内亭台楼阁多以“可”字命名,如可楼、可轩、可堂、可洲……故名可园。可园临湖、傍江、风光幽雅、设计精巧、布局缜密、以小见大,把住宅、客厅、别墅、庭院、花园、书斋,艺术地融合在一起,在2204平方米土地上,亭台楼阁,山水桥榭,厅堂轩院,一应俱全,被誉为“
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在曲江区美丽的小坑国家森林公园盛装开园。这是韶关市认真贯彻落实广东省关于促进粤东西北跨越发展、建设国家级旅游产业集聚区取得的又一骄人成果。旅游是城市之窗,文化是旅游之魂。“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实现了温泉、森林的自然生态与禅文化的完美融合,是目前我市最大型的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旅游度假项目。景区占地面积约17公顷,内集禅修、温泉、度假、养生为一体,充分利用既有优质地热温泉资源、优美清凉山景,完整诠释韶关山水自然之美,突出以“禅文化”为特色的核心理念。“经律论文化旅游小镇·森林温泉世界”以禅修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服务为
南风灶窑址在广东省佛山市石湾镇日用陶瓷三厂西南角镇岗上,窑体依山势向南伸展而紧靠东平河畔,因窑向正南,故称。是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始建,沿用400余年至今仍在使用的国内罕见的古龙窑。古时建窑习俗,凡新窑启用,需择吉日良时,传说该灶首窑点火之日,正是明正德间澜石黎涌状元伦文叙宗祠落成“入伙”之时,果然此后烧窑不仅十分顺畅,还时有“宝物”烧出,相传曾烧出一套完美无瑕的“八仙”,为世人所称颂,是故世代窑工遂将其原因与此吉日联系起来。其始建之时为避常年水患,择址于山坡偏高处,又因此地紧靠东平河畔之高庙后,具大利于建窑之形胜,故窑
广济桥,即潮州广济桥,古称康济桥、丁侯桥、济川桥,俗称湘子桥,又称潮州湘子桥。在潮州城东门外,全长518米,横卧在滚滚的韩江之上,东临笔架山,西接东门闹市,南眺凤凰洲,北仰金山,景色壮丽迷人。湘子桥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世界上第一座启闭式桥梁,与赵州桥、洛阳桥、芦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该桥始建于宋乾道七年(1171),初筑石墩1座,置大船86只,架舟为梁,拴以大绳,成为一座浮桥。至明正德八年(1513)始建桥墩24座,其中,东段13座,西段11座。桥墩、桥梁均以巨石砌成,石梁长13米至15米,宽近1米,桥中间以18只梭船连成浮桥
佛山祖庙建筑群位于祖庙路二十一号佛山市博物馆内,由祖庙、孔庙、碑廊、陈列馆和园林组成,占地18600平方米,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省文明旅游区示范点、佛山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祖庙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历经20多次重建和扩建,现存以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等明清建筑为主,具有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万福台建于清初顺治十五年(1685年)。建筑以歇山顶、不用斗拱、面宽三开间、进深二开间。分前后台,前台三门敞开,是专供演戏用的戏台。灵应牌楼是明景泰二年(1451年)将祖庙“敕封”为灵应祠时
清晖园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大良镇华盖里,为我国南方古典园林艺术的杰作,素有岭南四大名园之一的盛誉,已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布局既能吸取苏州园林艺术精华,又能因地制宜,环境以清幽自然、秀丽典雅见称。著名作家朱千华先生在园林文化随笔集《雨打芭蕉落闲庭·岭南画舫录》中,对顺德“清晖园”有详尽描述。清晖园清晖园,位于广东省顺德区大良镇清晖路,地处市中心,故址原为明末状元黄士俊所建的黄氏花园,现存建筑主要建于清嘉庆年间。园取名“清晖”,意为和煦普照之日光,喻父母之恩德。园林经龙氏数代龙应时、龙廷槐、龙元任、龙景灿、龙渚惠等五代人多次修建,逐
凤山祖庙旅游区位于汕尾市区东南面,是粤东旅游黄金海岸的主要景点。凤山虽不高,但以形似一凤凰展翅而得名。汕尾人祖籍多为福建,明末清初在风山下建“凤山祖庙”,凤山祖庙也就成了汕尾人民、旅居台港澳同胞及海外侨胞寻根问祖的圣地。同时凤山祖庙作为汕尾港历史沿革的佐证,反映了当地古、近代的渔业、农业、商业贸易、交通运输以及文化艺术、传统习俗和民间信仰,是汕尾港的发祥地。公园那风山顶峰有一座高达16.83米的全国最高的天后圣母石像,是由468块来自妈祖家乡的优质花岗岩石雕刻而成,著名文学家冰心女士为石像题写了“天后圣母”四字。凤仪台妈祖石像高达16
云门山大觉禅寺,俗称云门寺,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城东北6千米的云门山慈悲峰下,创建于五代后唐同光元年(公元923年),由云门始祖慧能七传弟子文偃禅师所建,距今已有1080多年,是我国佛教禅宗五大支派之一云门宗的发祥地,也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云门寺占地面积12000平方米,整座建筑物庄严雅静,风格独特,寺庙香火鼎盛,除放生池外,殿厅堂楼等共180余处连成一体。寺内保留着一批国家重点保护文物,较为著名的有距今1000多年的《大汉韶州云门光泰禅寺院故匡真大师实性碑铭并序》。云门寺前有观音山,后有桂花潭,每到金秋时节,这里桂花遍地,一派灿烂景象
梅关古道分为两个景区,南边的广东南雄市的梅关古道景区,门票30元,北边的是江西大余县的梅关古道景区,门票25元。梅关古道设关始于秦朝,后来关楼为战争所毁,所以从汉至唐,梅岭只有岭之称,而无关之名,宋嘉佑年间建关楼后,才有梅关古道之称。梅关古道梅关古道位于广东省南雄市约30公里梅岭顶部。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一的大庾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庾岭。“梅岭”其名相传源于战国末年,越王后人梅绢率越人南迁居此拓荒筑城,并在岭上广种梅树,因而得名。得文人过客传诵,梅岭山中十里梅花终为世人所知,名传至今。梅岭古道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古道约6
潮州韩文公祠是潮州八景之一“韩祠橡木”的所在地。也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完整、历史最悠久的纪念唐宋八大家之一韩愈的祠宇。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韩愈,字退之,因自称郡望昌黎,又名韩昌黎。他是我国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对后世颇有影响的教育家。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韩愈以自己杰出的创作实践,一扫六朝以来蘼丽的文风,开创了中国散文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代,并且对后代产生巨大和深远的影响,故世人赞颂其是“文起八代之衰”。韩愈公元768年出生在河南省孟县一个有着浓厚的儒家正统思想和文学气氛的小官吏家庭里。少年时期就勤力读书,并立下了积极
珠玑巷位于南雄市北9公里的沙水村,原名敬宗巷。据传唐敬宗宝历年间,敬宗巷孝义门人张昌,七世同堂,朝庭闻其孝义,特赐与珠玑绦环,为避敬宗庙讳,就将敬宗巷改名"珠玑巷"。珠玑巷珠玑巷全长1500米,南起驷马桥,北至凤凰桥,路面用鹅卵石砌成,宽约3---4米,古驿道穿巷而过,巷内南、中、北三座门楼为清初所建。南门内约二十米处有一座元代古塔,"叫胡妃塔"(建于公元1350年),塔旁有一古井,传说当年胡妃就投进自尽于此。关于胡妃,宋史有一段记载:胡妃原是南宋度宗皇帝的妃子,因遭当朝宰相贾似道陷害,被令出宫为尼。后胡妃逃出寺庙,四处流浪,在杭州被
南岗瑶寨位于连南县城20公里的南岗镇,它是一个比较古老的瑶寨。寨中街道横直有序,民居古朴整齐,整个寨子的格局十分完美,因而有“大哥排”、“首领排”之称。寨旁的千顷梯田由山脚向山脊层层延伸,景象很动人。这里一向是摄影爱好者和画家们采风的胜地。南岗千年瑶寨位于连南县城西南,海拔803米,鼎盛时有民居700多幢、1000多户、7000多人,被称誉为首领排。此寨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一千四百年的历史。据专家考证,南岗千年瑶寨是全国乃至全世界规模最大、最古老、最有特色、保存最为完好的瑶族山寨,整个千年瑶寨占地面积129亩,景区占地面积250亩。现居
叶挺故居: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市爱国主义和党史教育基地。叶挺故居是其祖父叶沛林所建,有1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得到人民政府的保护,于1978年被列为惠阳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0年7月1日经维修后正式开馆。1989年6月26日,省政府批准叶挺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叶挺故居为了加快叶挺故居的保护、开发和利用,2001年9月惠阳成立了叶挺故居修缮领导小组,启动了修缮、扩大绿化叶挺故居工程,并积极筹措资金,大力抓好故居修缮工作和配套道路建设:修通了秋长镇至周田会水楼村的将军路,建成了占地2000平方米的叶挺故居广场,在广
南社古村位于茶山镇,为明清古村落。整体造型像一条船,节庆有传统婚庆表演。这里的交通也很方便,里面也有吃饭的地方。这里是有着800年历史的南社明清古村,雕花翘檐式古旧建筑栉次鳞比,古建筑群保存良好,没太多后期添加,小资情调兼顾,乍一看还真有时光倒流的感觉。古旧的深巷,看不见尽头,望不见出处。村道旁枝叶繁茂的古榕树下有一口大池塘,两旁是青砖建造的旧式老房子,小桥流水,杨柳依依,古建筑倒映在水中,池水不起一丝波澜,分外安详。古村内有许多古老的祠堂,雕工精细犹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每座祠堂都是家族对前人开枝散叶的感谢,及与对后人光宗耀祖的期待。
塘尾明清古村落是东莞现存较好,规模较大的古代村落。古村内共有书院19间,古榕树21棵。李氏宗祠气势雄伟,历史悠久;建于明代的围墙,是东莞市现存最完好的古村围墙。塘尾明清古村落对研究明清时期珠三角的建筑风格、社会文化、风土人情,以至于岭南文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塘尾明清古村落依自然山势缓坡而建,围前三口鱼塘一大二小,分别代表蟹壳与两只蟹钳,围面两口古井代表两只蟹眼,仿生喻意一只巨蟹守护后面的村落和前面的千亩良田。古村落布局合理,由围墙、炮楼、里巷、祠堂、书室、民居、古井、池塘、古榕等组成很有特色的聚族而居的农业村落文
开平市内,碉楼星罗棋布,城镇农村,举目皆是,多者一村十几座,少者一村二三座。从水口到百合,又从塘口到蚬冈、赤水,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蔚为大观。这一座座碉楼,是开平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见证,它不仅反映了侨乡人民艰苦奋斗、保家卫国的一段历史,同时也是活生生的近代建筑博物馆,一条别具特色的艺术长廊。可以说,开平作为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她的特色在碉楼上都得到了鲜明的体现。对碉楼资源进行保护和挖掘,对于研究华侨史和建筑艺术,对于开发旅游资源和开展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乐天楼(立园)林庐(马降龙)碉
立园,位于开平塘口镇北义乡,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为11013.99平方米。它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先生于二十世纪20年代回来兴建的,历时十年,民国25年(1936年)初步建成的。云眉立园既有中国园林的韵味,又吸收欧美建筑的西洋情调,将其巧妙地糅合在一起,在中国华侨私人建造的园林中堪称一流,也是中国目前发现较为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名园。微碉大观泮立楼泮立楼立园的布局,大体可分为三部分:别墅区、大花园区、小花园区。三个区用人工河或围墙分隔,又巧妙地用桥亭或通天回廊将三个区连成一体,使人感到园中有园,景中有景,亭台楼榭,布局幽雅,独具匠心,令人
拉塔石炮台位于拱北炮台山。清政府在第一次-战争中失去了对澳门的军事控制权以后,于1841年修筑拉塔石炮台,派兵驻守兼管关闸汛务。1849年8月22日,关闸龙田村发生了沈亚米等青年刺杀澳门总督亚马勒事件。25日,澳葡当局在英、法、美等国的支持下,悍然进攻关闸地区,并攻占了拉塔石炮台。1890年,广州府前山海防-蔡国桢面对葡萄牙人向前山、湾仔、横琴等地扩张及军事挑衅,不畏-,毅然领兵收复拉塔石炮台,随即加强陆地、水域的布兵设防。在此后清末民国的半个多世纪里,拉塔石炮台曾是边防军事重地,又是中国海关拱北关陆地缉私总部,1949年11月由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