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台州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台州必去景点景区,浙江省台州市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台州府城墙、住溪苏维埃政府旧址廖家祠堂、灵鹫寺石塔、抗越名将王一卿墓、吴文简祠、巾山塔、詹宝兄弟进士牌坊、龙泉剑池遗址、陈诚故居、庆元廊桥、龙泉青瓷窑址、处州府城墙、松阳延庆寺塔、黄帝祠宇、三门宗祠群、东屏陈氏亚魁第、青田阜山清真禅寺、陈安宝烈士陵园、阜山周氏宗祠、河阳村乡土建筑,浙江省台州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台州府城墙平面呈方形,城墙周长6287米。西、南二面沿江城墙长2370米,现存高度一般为7米,下宽9米,上宽4米。保存有四座城门、瓮城及八座马面。城墙内芯为宋代原构,按城砖规格可明确区分宋代以后的历代加修层面。由于城区地面不断淤积,宋代城墙已有2.5米沉于地表以下。东墙1615米于1956年被拆除。北墙长2300米,系20世纪90年代在原墙基上重修。因灵江经城外西南两面东流入海,而海潮汛位亦达城西6公里,故在城墙修筑中极其注重防洪措施。如城门在大木门外侧设有防洪闸槽;城墙马面的迎水面做成圆弧形或斜形,以减少江水冲阻力;西南城墙外侧固以
住溪是我市重点革命老区,这里曾经是中共龙浦县委驻地,早在1934年,粟裕、刘英率领的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进驻浙西南就扎根于此,开展了影响深远的革命斗争,在这里建立了最早的县一级苏维埃政府。近年以来,为了更好地传承红色文化,发扬革命先辈的伟大精神,住溪村在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对住溪苏维埃政府——廖家祠堂和住溪苏维埃政府办公旧址——张家祠堂进行了修复,并与前不久投资40余万元建成红色文化广场。苏维埃政府旧址是全省、市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师生缅怀革命先烈、接受主题教育、举行各种纪念活动的主要集中地。镇、村积极结合特定的教育主题,组织社会考
灵鹫寺石塔建于南宋嘉定年间,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石塔通高四米余,平面呈六边形,中缀佛像,边衬以石刻装饰,塔身有铭文可考,现石塔坐落在丽水市万象山公园内,共存四座,其中二号塔保存完好。位于丽水城内万象山。共四座,自南向北依次编为1-4号,外观与结构大致相同。1、2、4号塔刹均损坏,3号塔较完整,通高4.2米,塔顶高2.0米。全塔由塔基、塔身、塔顶三部分构成。塔基为六边形,须弥座,塔身为椭圆形,中空,刻有狮子、莲花、宝相花、佛像、神将等。塔顶刹座六面挑檐,呈弧形,其上依次为覆钵、宝珠、受花、相轮(共五重)、宝盖等。原在丽水城东10公里灵鹫
王一卿,云和人,明万历年间出任广西按察史兵巡道兼云南军务。驻节苍梧,坐镇楚雄,为云、广三军统帅八年,大小数百战,击败安南犯敌,逝世后,朝廷赐以王公规格礼仪,在云和修成气势宏伟陵墓,额题“云广兵巡坊”。景点位置丽水市云和县龙泉溪畔石浦村尤头飞凤山上
名称:吴文简祠地址: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年代: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家族/来历:月山村吴氏家族吴文简祠位于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村口,与来凤桥相对,依山傍水。“文简”是因吴姓之祖吴翥曾受唐宣宗谥封为文简先生,后人为追缅先贤,建祠纪念。祠堂三进五开间,由大门牌楼、正堂、后堂组成。整体布局呈长方形,长33.4米,宽17.4米,整个建筑造型庄重古朴、美观大方。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因遭兵燹,后由族人募建,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立柱,康熙五年(1666年)。坐东南朝西北,面积约660平方
詹氏兄弟进士牌坊在松阳县城东下马街,建于明弘治九年(1496),为成化丙戌科进士詹雨、弘治丙辰科进士詹宝兄弟立。青石雕刻,仿木结构,四柱三间石楼,歇山顶。坊高8.52米,面阔6.9米,额榜两面分别阴刻“兄弟进士”、“父子贤科”。牌坊结构宏伟、工艺精致,为省级文保单位。景点位置丽水市松阳县西屏镇城东下马街类型: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20-3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
剑池湖在龙泉城南约1.5公里的秦溪山边。古有七井,如北斗星形分布,明代以后余一井,至今犹存。相传春秋战国时,铸剑名匠欧冶子在此铸成“龙渊”、“秦阿”、“工布”三剑,龙泉剑遂名扬天下。北宋的《太平寰宇记》中说:“昔人就水淬之,剑化龙去,故剑名龙泉。”清《一统志》载:“浙江龙泉县南有水曰‘龙渊’,唐时避高祖(李渊)讳,改曰‘龙泉’,宋又改曰‘剑池湖’,相传欧冶子铸剑于此。”剑池湖遂成为龙泉置县的标志。现已在剑池旧址重建剑池亭,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位置浙江省龙泉市剑池西路183秦溪山边
陈诚(1897-1965),字辞修,出生于青田高市乡,小时候在高市度过,曾为副总裁、行政院院长等。现在其家乡高市保留有他出生及小时候居住的房屋一幢,为典型的浙南传统民居;后于1934年4月将此屋赠予给高市小学作图书室、俱乐部和办公用房。另外在石门洞省级风景名胜区中有别墅一幢;在青田县城新寺巷保留有陈诚前妻吴舜莲居住的砖木结构房屋两间。开放时间8:00—18:00景点位置丽水市青田县高市乡外村
龙泉青瓷始于南朝,盛于宋元,当地的哥窑,为南宋五大名窑之一。龙泉窑为烧制年代最长、窑址分布最广、外销范围最大的历史名窑。-物普查,现已于龙泉境内发现历代窑址350余处。位于龙泉市小梅镇大窑村的大窑古窑址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市的源口古窑址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背景知识:龙泉窑创烧于北宋早期,盛极于南宋晚期,主要烧制盘、碗、壶等日用品和仿玉、仿铜瓷器及塑像等。产品制作工整,普遍使用了刻花技术,釉层较薄,釉色青中泛黄。龙泉窑发展至元代,开始普遍烧制大件器物,这是制瓷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明代中期以后,由于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龙泉窑开始走向衰落
处州府城墙位于浙江省丽水市,城墙始建于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处州府城墙历史悠久,始建年代明确,布局具有鲜明山区府城特色,砌筑技术科学合理,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墙发展历史和古城布局的实物例证,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始建于唐,元至正二十七年(1290年)割旧址之半而新筑之,设望京,岩泉、行春、南明、括苍、通惠六门,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知府张大韶重修加筑,易砖以石,后于明崇祯、清康熙、雍正年间多次重修加筑。现存南明门及城墙、望京门砖砌告示墙、万象山西南麓城墙、洞天楼、行春门以北城墙、城壕等。南明
延庆寺塔从塔身构造到木构出檐都没有发现后人修缮的痕迹,是江南诸塔中保存最完整的北宋原物。步入塔院,一条鹅卵石大道延伸至塔底,两边树木葱郁,鲜花怒放。前面就是那座0式砖木结构的斜塔,六面七级,中空,每层设有平座回廊;斗拱瓦镏作双卷头,出檐舒展平缓,颇具唐风,铁质塔刹相轮为卷草图案,曲线流畅。延庆寺塔经历了一千余年的风雨洗礼,眼下,塔身出现倾斜,上世纪八十年代修缮古塔时,延庆寺塔塔身已倾斜2°12",偏心距一米多,人们将其称为东方比萨斜塔。这样一来,古塔反而增添了另一种魅力。古塔第一层最高,挑出的阁檐也最宽,越往上登塔,每层的高度越来越低
黄帝祠宇是仙都景区的灵魂,是我国南部祭祀、朝拜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主要场所,为中国古代道教活动中心地之一。位于鼎湖峰右侧,步虚山山脚,中间由练金溪相隔。该建筑具有盛唐风格,气势恢宏。黄帝祠宇再现了中华民族共同始祖黄帝的神采,重叙了充满神奇魅力的遥远故事,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纪念意义。黄帝祠宇的重新建成,使仙都风景名胜区重新成为中华民族子孙寻根问祖的重要场所。每年这里都隆重举行大型祭祀黄帝典礼。背景知识:黄帝祠宇的前身称为缙云堂,约建于东晋成帝咸和——咸康年间(公元326-342年)。天宝七年(公元748年)唐玄宗李隆基敕改缙云山
三门宗祠群包括吴岙吴氏宗祠、娄坑俞氏家庙、祁家祁氏宗祠、王家王氏宗祠、亭旁镇杨家杨氏家庙、海游街道悬渚俞氏家庙、珠岙镇石马郑氏宗祠、香山汪氏宗祠、任家任氏宗祠和路上周周氏宗祠。这些宗祠大都建于清康熙、乾隆年间,历史悠久,做工讲究,雕刻精细,在台州沿海地区较为难得。三门宗祠群和罗适墓、仙岩洞摩崖石刻、健跳古长城等均是该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屏陈氏亚魁第位于横渡镇东屏村“上新屋道地”内,因陈式栋于清乾隆庚子科中式武举亚魁,“亚魁”匾额刻于上新屋道地台门之上,故又名亚魁道地,宅随地势建造,保存较好;亭旁镇义丰路160号民居建于清光绪七年,建筑砖木结构,四合院式,前后两进,木构件雕刻精美;仙岩洞摩崖石刻洞内石雕雕凿于明清两代,留有明嘉靖四十二年建“文信国公大忠祠”时留下的“八仙”“三世尊”等石刻浮雕。
阜山清真禅寺属县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百座名寺之一。寺庙主体建筑以中轴线为标准,依次为山门、钟鼓楼、放生池、一进门台、二进白衣丞相殿、三进观音殿、厢房,西侧配殿有夫人殿,总占地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山门为砖混仿古建筑,重檐歇山顶,首建于1985年。门额匾“泽被侨乡”为沙孟海于1991年题写,过山门左右两边为钟鼓楼,平面呈正方形,8.2米见方,三重檐四角攒尖顶,楼内分别置巨形钟鼓各一。天井中处为放生池,并建“吉祥桥”,放生池面积约200平方米,1987年修建。一进门台面阔七间20.9米,进深三柱4米,五架檩,中柱分心双步梁。二进白衣丞相殿,面阔
陈安宝烈士陵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路桥区横街镇凤凰山。1995年9月,路桥区人民政府为烈士修建陵园,时任国家主席李先念-为陈安宝烈士墓题写了“抗日阵亡将士名留青史”碑文,张爱萍题额“陈安宝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2800平方米,正面镶嵌着巨幅将军面像铸铁浮雕,面像浮雕左下是一巨型铁拳雕塑;面像浮雕右下面是8发-,象征8年抗战;陵园右边是张爱萍将军题词碑刻:“为国捐躯,名垂青史”,左边是郑洞国将军题词碑刻:“气壮华夏,国魂永存”,陵前另有朱德、刘少奇题词碑刻。从陵道向上,是陈安宝墓。墓的右前方矗立着高10米的墓碑,为三棱柱式,上刻有--题额
周氏宗祠位于距县城约25公里的阜山乡周宅村,是一座三通四围的四合院。前筑戏台,中是大厅,后是迎龙书院,柱子上,贴着对联,多有寄厚望于后代子孙能大有作为,光宗耀祖等之意,可谓千秋佳句,脍炙人口。在这里能见到古祠内的雕刻精美的木雕等和传统的房屋走廊等,有一种清雅、幽静之感,也有传统宗祠的韵味。宗祠内保存着完好的周氏族谱,记载着历代周氏人。周氏人家于宋高宗年代搬至阜山居住,于11代时修建了周氏宗祠,在宗祠内盖了迎龙书院,供子女读书学习,以激励家族人更加勤奋的学习。在周氏家族中历来文人辈出,直至现在,阜山姓周人氏中有周松波等两位比较突出的博士
时代:明至清地址:位于浙江省丽水市缙云县新建镇河阳村该建筑群为朱氏血缘村落建筑群。河阳村三面环山,一面临水,东西长约730米,南北宽约500,面积约0.4平方公里,始建于五代,元代规划重建。其乡土建筑历史悠久、规模宏大、布局合理、风格独特,是研究血缘村落选址、规划、建设、管理以及乡土建筑、宗族礼制、风俗文化的重要实例,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与科学价值。河阳村乡土建筑整体保存较为完整,现存水系、街巷基本延续了元代重建时的布局,保存有明、清、民国时期的建筑一千五百余间,保存完整的古民居三十多处,祠堂十多处-。1995年列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