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县
首页
兴县资讯
兴县特产
兴县景点
兴县学校
聚集行业
地方服务
兴县资讯
旅游景点首页
山西省
吕梁市
兴县
白崖沟遗址
白崖沟遗址位于山西省吕梁市兴县兴县,白崖沟遗址位于吕梁市兴县恶虎滩镇白崖沟村北,地处蔚汾河上游北岸的二级阶地上,时代为龙山时期,总面积约120万平方米。该座石城东、西、北三面筑城,南面环河,城墙保存较为完整,城内发现有多处居址区及墓地等,房址普遍存在地画,绘画内容丰富。
上一篇
白崖沟石城
上一篇
碧村遗址
本方链接:
http://www.web258.cn/jingdian/show/i7684.html
兴县周边景点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机关旧址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机关旧址为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机关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2年地址:吕梁市兴县蔡崖乡蔡家崖村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机关旧址是抗日战争时期晋西北政府及军区所在地,军区司令部驻扎在蔡家崖牛家大院。1942年晋绥军区司令部驻扎蔡家崖,军区主要所属机关及附属机关在此办公。该旧址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248平方米,建筑面积835平方米。现存为清代遗构,共有三院,均为砖砌。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机关旧址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政府及军区所在地,是抗战相持阶段领导边区人民进行艰难抗战、开展大生产、加强基层民主政权建设重要的实物见证。晋绥边区党政军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
石楼山风景区
介绍:石楼山风景区位于兴县县城以东13-25公里处,面积约30平方公里,包括石楼山、石猴山、仙人洞景区。景区内,峰峦叠嶂,林木蓊郁,植被完好,秀色宜人。石楼山,因其形似三层石楼而得名,海拔1770米,矗立于万山环抱之中,突起于群峰之上,远看象天外奇楼突兀而至。与石楼山隔河相望的石猴山,海拔1600余米,因峰顶有数块巨石酷似石猴而得名。山腰间现存元大德年间复修的道观遗址。主峰南侧的山脚下,有一天然石洞,名曰黑龙潭,潭内有两泉,一为神泉,一称人泉,常年不枯不溢。又山顶主峰巨石如莲花,而称其“莲峰石堠”,为兴县十景之一。仙人洞位于兴县县城以
交楼申仙人洞
仙人洞位于兴县县城以东13公里的交楼申乡仙洞口村。洞内,洞套洞,洞连洞,四通八达,曲径通幽。现已探明溶洞总面积约1万平米,其中50平米以上的中小厅10个,100平米以上大厅9个,最大厅面积1400余平米,堪称“华北第一”。前几年笔者曾到“仙人洞”一游,那洞口宽约2尺,高不过三尺,深不可测。因当时尚未开发,也没有贸然进洞,只是在洞口看了看,当时看那洞口感觉就不像是自然行成,因为那洞口四四方方像刀削过一样,可洞壁上却没有人工凿过的痕迹。当时就感到莫名其妙,心中总有一团疑云:那洞口是如何形成的呢?近日读清史,清人王士稹在《香祖笔记》卷五中写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
晋绥日报社旧址
晋绥日报社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晋绥日报社旧址时代:1940年地址: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高家村村内晋绥日报社旧址位于兴县高家村镇高家村村内。《晋绥日报》(原名《抗战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为了统一根据地宣传工作,中共晋西区党委于1940年9月18日创办了机关报——《抗战日报》,贺龙亲笔为之书写了“人民呼声”的题词。《抗战日报》于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内容主要是社论、国际国内新闻、地方消息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指导地方的工作。晋绥日报社下设部、总编室、采访通讯部、采买供给部和印刷厂。晋绥日报社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针,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
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晋绥边区革命活动旧址位于山西兴县蔡家崖乡,原为爱国人士牛友兰先生的宅院和花园,分三个套院,占地面积8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作为晋绥首府,晋绥党政军主要领导人贺龙、关向应、林枫、续范亭、李井泉、吕正操、周士第、牛荫冠等长期生活和战斗在这里。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任弼时赴西柏坡时曾路居这里。纪念馆现存“领袖路居旧居”、“晋绥干部会议会址(晋绥军区礼堂旧址)”、“毛主席对晋绥日报人员谈话旧址”、六柳亭等,此外还有贺龙元帅汉白玉雕像。199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
北坡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
北坡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北坡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旧址时代:1942年地址:吕梁市兴县蔡家崖乡北坡村内北坡晋绥分局旧址,位于兴县蔡家崖乡北坡村内。1942年8月,中共中央晋绥分局正式成立,驻北坡村,关向应任书记,林枫任副书记,委员有贺龙、周士第等人。晋绥分局成立后,对党政军民各级领导机构进行了精简,重新调整了行政区划,统一了党政军组织的辖区,实现了党的一元化领导,加强了党组织、政权和国防建设,为克服经济困难,加强对敌斗争,恢复和扩大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北坡晋绥分局旧址内的建筑均建造于清代,坐北面南,占地面积约30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982平方米,现存4处院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为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兴县蔡家崖,地处晋西高原,吕梁山西麓、蔚汾河北岸。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0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晋绥地区是我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它包括山西省同蒲铁路以西的大部。原绥远省黄河以东及平绥铁路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与陕甘宁边区联系的枢纽和唯一通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贺龙与关向应遵照党中央指示,率一二0师从陕北挺进抗日前线,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一二0师在给敌人沉重打击的同时,广泛发动武装群众,开展兵民结合的武装斗争。1938年,一二0师在太原以北展开了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
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晋绥边区政府及军区司令部旧址(第四批国保)时代:1939年地址:兴县城西7.5公里蔡家崖村抗日战争时期晋绥边区军政领导机关旧址,1940年2月,晋西北行政公署(后改为晋绥行政公署)在这里成立。120师和晋绥军区司令部也进驻这里,直至1948年下半年撤离南下。旧址原为晋绥开明绅士牛友兰的宅院和花园,抗日战争时期全部捐献抗日民主政府。坐北朝南,分东西两个相对独立的院落,并相互串通。总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80平方米。东院为四合式小院,原晋绥行署正副主任续范亭、牛荫冠长期居住和工作在这里。院子的正北面为倚山建造的石窑洞三孔,紧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
LINK
地方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