碌曲县
首页
碌曲县资讯
碌曲县特产
碌曲县景点
碌曲县学校
聚集行业
地方服务
碌曲县资讯
旅游景点首页
甘肃省
甘南藏族自治州
碌曲县
朗木寺白龙江峡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朗木寺白龙江峡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朗木寺白龙江峡谷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碌曲县,朗木寺白龙江峡谷为文化旅游景点
在郎木寺景区里,最具挑战性的一项活动就是“徒步白龙江峡谷”,全长8公里的峡谷是白龙江的源头。
上一篇
朗木寺纳摩大峡谷
上一篇
本方链接:
http://www.web258.cn/jingdian/show/i72119.html
碌曲县周边景点
郎木寺
郎木寺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甘肃省文物保护单位郎木寺为藏传佛教寺院,创建于公元1748年。其创始人即第一任赤哇嘉参格桑,11岁受戒出家,27岁前往拉萨学法,投拜名师潜心学法,成为出类拔萃的大学者,年届55岁时,任西藏噶丹寺赤哇八年,期间他广弘讲说。公元1747年,年届70岁的他经第七世0-格桑嘉措的允准,返回故里弘扬佛法,创建了郎木寺院。郎木寺经过历世-的创建、扩建,现有闻思学院、续部学院、时轮学院、医学院、印经院。寺院的佛塔主要有第一世-的肉身灵塔,据说该灵体的头发、指甲如新生长的一般。有以数万两黄金、白银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的历世其他-的灵塔,以及70余座大小不一、制作各异的
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
则岔石林
则岔石林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则岔,藏语称“则仓”,“则”意为羚羊,“仓”意为家(另有窝、巢穴之意),连起来解释就是羚羊的家园。因当年有人把“则仓”译为“则岔”,久而久之,就成为通称。这里有茂密的原始森林,珍禽异兽数不胜数,而人们视为高原精灵和吉祥之物的羚羊则满山遍野,故得名为“则仓”(则岔)。则岔石林位于碌曲县南部,距县城五十公里,其地山势巍峨陡峭,石林屹立云中,流水清澈见底,林木茂密葱郁,有众多珍禽异兽栖息出没。1992年,其地被列为甘肃省重点自然保护区,1998年,又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6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进入石林区,便要越过石门。
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
红石崖
红石崖是郎木寺东侧的一座山峰,是朗木寺绝佳的日落观赏点。舒缓的山体顶部突拔起高耸的红岩赤壁,夕阳残照里显示出赤红的色彩。观看红石崖的位置是与之对应的山坡,人们叫这里为花盖神山,也就是格尔底寺庙之后的山坡。在这里北望可以远眺郎木寺全景,而且是处在阳光的西照中;东向则是收尽朗木镇村落的红石崖山顶;向东南看去是一片浓密的森林烘托着裸露灰色岩石的山峰,那就是纳摩峡谷。地址:甘南州碌曲县郎木寺镇境内,郎木寺东侧类型:山游玩时间:建议10-2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
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
尕海湖
在碌曲县境内海拔三千四百米的尕海草原上,在空旷的天宇下静静地躺着一个碧波荡漾的湖泊,她就是尕海湖。尕海湖为甘南州第一大淡水湖,丰水季节湖面为一万多亩,枯水季节为七千多亩,水最深处约五米。湖四周为优良的天然牧场,河流纵横,植被良好。有各种珍禽异乌栖息于湖畔。1982年尕海湖被省上列为湿地类型候鸟保护区,1999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风和日丽的季节,尕海湖更是美得出奇。临高远眺,她象镶嵌在高原之巅的一颗蓝宝石,又如晨光中美女开启的一盘明镜,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褶褶生辉。走近她,你会看到雪峰绿草、蓝天白云层层叠叠倒映湖中,纤毫
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
西仓寺
西仓寺为文化旅游景点西仓寺,藏语称“噶丹曲科林”。位于碌曲县东。是碌曲县境内较为著名的格鲁派寺院之一,在安多藏区享有较高声誉。西仓寺是在当地原有的几座小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始建于1839年,由拉卜楞寺著名高僧第三世德哇仓·嘉央图丹尼玛主持建造。后寺院所属部落献寺于第三世嘉木样-,西仓寺成为拉卜楞寺子寺,政教属拉卜楞寺,管理由拉卜楞寺派“更察布”、法台、经师、僧官管理西仓寺及所属部落的一切事务。第三世嘉木样、第三世德哇仓、华日-、贡却坚赞等曾任西仓寺法台。西仓寺学院学规、节日法会等大都类同于拉卜楞寺。据《安多政教史》载,清朝皇帝曾赐寺额“般若洲”。西仓寺
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
碌曲县民俗博物馆
碌曲县民俗博物馆成立于2006年,位于碌曲县玛艾镇,隶属于碌曲县文化广播影视局。博物馆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展厅面积500平方米,馆藏文物45件,以民族民俗文物为馆藏特色。举办有“碌曲县民族民俗文物展”一个基本陈列,年接待观众2万人次。馆长:李玉明联系电话:0941—6621258
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
朗木寺白龙江峡谷
朗木寺白龙江峡谷为文化旅游景点在郎木寺景区里,最具挑战性的一项活动就是“徒步白龙江峡谷”,全长8公里的峡谷是白龙江的源头。
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
朗木寺佛塔
朗木寺佛塔为文化旅游景点甘肃的郎木寺拥有一座金碧辉煌的佛塔,以数万两黄金、白银和松耳石、珍珠等制作。
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
LINK
地方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