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棱县
首页
丹棱县资讯
丹棱县特产
丹棱县景点
丹棱县学校
聚集行业
地方服务
丹棱县资讯
旅游景点首页
四川省
眉山市
丹棱县
李垕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垕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垕墓位于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丹棱县,李垕墓为丹棱县文物保护单位
李垕墓位于石桥乡麻柳村一组,年代为宋。2019年7月18日,李垕墓被公布为丹棱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保护范围:以墓葬外缘为基准,东至6米处,西至7米处,南至10米处,北至6.3米处。
上一篇
插旗山战场遗址
上一篇
冷箐沟摩崖石刻
本方链接:
http://www.web258.cn/jingdian/show/i60425.html
丹棱县周边景点
佛儿顶摩崖造像
佛儿顶摩崖造像为丹棱县文物保护单位佛儿顶摩崖造像于石桥乡黄山村七组,年代为唐。2019年7月18日,佛儿顶摩崖造像被公布为丹棱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摩崖造像岩石外缘为基准,南至3米处,东、西、北各至5米处。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黄金峡
黄金峡位于丹棱县城西24公里仁兴和和王场乡境内,座落在总岗山麓,下起仁兴乡罗河桥,上至王场乡继承桥,峡长7.5公里,是以自然原始景观为主的风景名胜区。自汉代起,名僧云集黄金峡,早在西汉新莽地皇二年就修建了黄金庙,又名博济庙。然后又修筑开通了黄金堰,造福于百姓。黄金峡两岸壁立,对峙如门,其崖笔立陡削起码插云天,形成雄伟壮观的“一线天”。"瀑布峰腰落,山根峡口横;虎狼蹲石影,戈与吼潭声;天自洞,人从岩缝行;到来幽趣处,时看白云生"。清代丹棱进土暨雅江书院贔长李昶的诗篇生动地描述出黄金峡的神奇,幽深和美丽。峡内著名的景点有:龙潭飞瀑、金峡湖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丹棱白塔
丹棱白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棱白塔建于唐代大中(847——860)年间的丹棱白塔,是为陪衬原丹棱白鹤寺建筑群而建的。历经1100多年风雨剥蚀,至今保存完整,是四川境内最悠久的密檐式砖塔,也是眉山市境内最古老的建筑艺术精品。塔起源于印度,东汉时期随佛教传入我国,自汉至隋,塔的地位很高,寺院的建筑都是以塔为中心布局的。唐代,寺院建筑开始以礼佛诵经参禅的殿宇为中心,塔成为佛寺的陪衬,或者建于寺后,或者建于寺旁,或者另建塔院。丹棱白塔通高27.5米,(其中塔刹高2.2米),为正方四角砖尖14层密檐式塔。塔中间设有蹬道,可盘旋达顶,造型雄伟,与今西安小雁塔,乐山唐代灵塔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李垕墓
李垕墓为丹棱县文物保护单位李垕墓位于石桥乡麻柳村一组,年代为宋。2019年7月18日,李垕墓被公布为丹棱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墓葬外缘为基准,东至6米处,西至7米处,南至10米处,北至6.3米处。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老峨山
老峨山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老峨山原名“老峨眉山”,是峨眉山的姊妹山,民间传说先有此山,后有峨眉山,故名“老峨山”。位于眉山市丹棱县张场镇、王场乡、顺龙山辖区内,最高海拔1142米,山中名胜古迹如金顶、舍身崖、九老洞、万年寺、伏鹤寺、一线天等,皆与峨眉山“同名同姓”。老峨山自然景观绚丽多姿,有雄、秀、奇、险、幽之美,森林覆盖率高达97%,素有“天然氧吧”之称,植被四季常青,风景如画,山灵水雅,气候宜人。澄怀湖碧波荡漾,雅致清幽;泉水成溪,潺潺入耳;鸟鸣虫叫,令人心旷神怡。春赏山花,夏享绿荫,秋看红枫,冬赏雪景,四季不同景色,都让人留有余韵。老峨山人文内涵韵味深厚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幸福古村
丹棱县顺龙乡幸福古村(即幸福村四社)古称赵桥,距县城12公里,有农户31户,人口123人。整个村子依山而建,面河而立,以苍翠的山林为基调,以红砂石为根基,以民居、古道、古村、古桥为代表,是四川乃至全国少有的保存相对完整的古村落,村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拥有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四大类21小类的旅游资源。自然景观有千年银杏“夫妻”树、“龙抬头”、青蛙石、鹰嘴崖等;人文景观有石渠灌溉系统、始建于康熙年间的赵桥、始建于清光绪年间的观音桥、盐铁古道、文革时期修建的学寨堰、幸福堰等;民俗文化有传统的农耕民俗、迎亲、牛儿灯
九龙山森林公园
九龙山位于丹棱县杨场镇境内东南端与夹江、洪雅、东坡区接壤,距丹棱县城约13公里,因金牛湖两岸有九座山峰延绵起伏,远看犹如卧龙汲水,近观青山映绿水、碧波荡群山而得名,山环水绕,山水相依,享有“天然氧吧”、“水上迷宫”的美誉。2003年,被评定为“省级森林公园”。九龙山省级森林公园海拔450-692米,面积5700亩,其中核心区1500亩,山中年降雨量1130毫米,年平均气温18.5度,森林覆盖率高达86%,气候温和,空气清新,幽雅静溢,鸟语花香,景色宜人。区域内有寨子崖、古佛岩、一线天、竹林烟月、金牛湖等自然景观,其中“竹林烟月”是丹棱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郑山·刘嘴摩崖造像
郑山·刘嘴摩崖造像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山·刘嘴摩崖造像在郑山和刘嘴之上,各有几块形态各异的大石包,就在这几块大石包之上,雕刻着一龛龛精美的唐代佛像,密如蜂房,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大石包造像。1984年,丹棱县文物工作者在全县的文物普查中,发现了这两处规模较大的摩崖造像群,由于郑山、刘嘴相距不过里许,因此,将这两处造像统称为丹棱郑山——刘嘴摩崖造像。2013年5月,郑山·刘嘴摩崖造像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郑山摩崖造像保护范围:东以第23龛造像外延80米,西以第39龛造像外延20米,南以第37龛造像外延80米,北以第40龛造像外延80米。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向
四川省眉山市丹棱县
LINK
地方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