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兴区
首页
东兴区资讯
东兴区特产
东兴区景点
东兴区学校
聚集行业
地方服务
东兴区资讯
旅游景点首页
四川省
内江市
东兴区
大治永兴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治永兴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治永兴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东兴区,大治永兴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
大治永兴寺(东兴区)
保护范围:东至永兴寺村6社原学校围墙,西、南、北各至永兴寺村6社公路。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上一篇
鹭澜洞崖墓
上一篇
内江般若寺
本方链接:
http://www.web258.cn/jingdian/show/i59778.html
东兴区周边景点
内江大佛寺
内江大佛寺为文化旅游景点内江市东兴区大佛寺座落沱江东岸挂榜山右侧,连接大千城市广场,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大佛寺庙始建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占地七百多平方米,原有殿堂在内共十三间,三百多平方米。建筑规格系砖木结构串架毛屋、常年有僧人居住,香火顶盛。解放后政府关闭寺庙,改为居民住房。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逐步落实党的宗教政策,1996年经政府批准开放。根据我国的宗教政策,和广大信教群众的要求经内江市东兴区民族宗教事务办公室批准,由信教群众集资,重新改建大佛寺,在办理完建筑手续后,于1998年6月10日开工改建,2000年8月10日竣工,现有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
内江般若寺
内江般若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般若寺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三溪乡松柏寨,寺始建于唐朝,被誉为“川中胜景”,因曾珍藏全国仅三部《般若经》之一而得名。历史上的般若寺,规模宏大,庄严清净,寺庙原有七殿四廊,僧人多达百余人,后因战乱、历史原因,寺庙损毁严重。松柏寨·般若寺被誉为川东圣景之一。系清朝咸丰年间甲辰科举人张德元、郭肇林、李世猷等倡建,属高桥镇般若村管辖,其寨墙周长十里三分比当时的内江县城九里三分还略高一筹。寨内以七山、七堰、八景闻名。寨墙、寨依然遗迹犹存,自然风光与宗教文化融为一体。般若寺位于松柏寨东北面,始建于唐肃宗和代宗年间,经过宋咸淳时的扩建,明万历的重修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
内江西林寺
内江西林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西林寺位于内江市东兴区沱江岸边的西林山上,始建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明末焚毁,清嘉庆三年(1798)重建,民国二十七年(1938)改住比丘尼众30余人,寺庙主体建筑由观音殿、文昌殿和大雄殿三重殿组成,均系翼飞式顶,屋脊刻彩色人物、兽、龙图像,付属建筑现有禅房、祖堂、观堂、精舍楼等,寺内有明代石坊一座,单门两柱,造型古朴。保护范围:以现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10米。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
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
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范长江是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出生于东兴区田家镇赵家坝。1991年,为弘扬长江精神,中宣部专门设立了新闻工作者最高奖项——“范长江新闻奖”。2006年8月,经中共中央办公厅秘书局批准,同意修复范长江故居并作纪念馆。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以范长江故居和赵家坝新农村综合体为核心,覆盖周边1.5平方公里,是集“长江文化博览、故居田园风光、果蔬农耕体验”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区,距内江城区12公里、距成渝高铁内江北站8公里,S426旅游专线实现了城区10分钟直达园区,旅游交通十分便捷。俯瞰范长江文化旅游园区,地形宽阔、迂回起伏,小青龙河穿流而过。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
大治永兴寺
大治永兴寺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大治永兴寺(东兴区)保护范围:东至永兴寺村6社原学校围墙,西、南、北各至永兴寺村6社公路。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延30米。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
东兴老街
东兴老街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东兴老街位于沱江之滨,地处内江主城区内,交通便利。原建东兴老街、横街、三圣宫,属典型的清代建筑群,沿街为串架结构房屋,距今已有千年历史,是内江城市的发祥地。2010年,东兴区按“修旧如旧、传承历史文化、重现原始风貌”的原则进行改造。改造后的东兴老街全长250米,保持老街原街巷尺度和院落功能,保留茶肆、酒馆、川剧座唱等传统商业形态,是目前内江城区唯一条展现内江历史文化缩景的老街,与老街毗邻的凤窝街、农校街在风貌改造后以特色餐饮、土特产品、特色旅游商品等业态为主,充分体现东兴区的历史文化和古街、古镇特色。老街戏楼作为川剧灵魂的载体,定期有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
高桥陡坎瀑布
坎瀑布,距离内江市东兴城区约8公里。由于陡坎地处东兴街道办事处新华村六组、高桥街道办事处陡坎村五组、郭北镇、新江街道办事处红旗村等地的交汇外。流经这里小青龙河被一道石坝拦住,河水漫过拦河堰,形成一道大瀑布直泻而下,轰鸣的水声,在幽深深的峡谷中回荡。陡坎之名由此而生,同时它也素有“小黄果树瀑布”的美称。陡坎瀑布结构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在河流上方,地势低缓,形成一条宽约80米的河床;河水由静而动翻过拦河水堤,地势陡然高耸,形成了一道窄窄的峡谷。谷底,怪石嶙峋,河水经过三级跌落后在这儿汇入一个碧玉般的水潭。而在水潭右边不远处的山崖壁下则有一个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
普陀岩摩崖造像
普陀岩摩崖造像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东兴区高梁镇清溪村一组的普陀崖上,有一处长约15米、高约5米的石壁,石壁上有近300余尊雕刻精美、布局合理的摩崖造像,历经风吹日晒后,看上去依旧雄伟壮观。普陀岩在当地又被村民称为“狮子山”,和它紧紧相连的两座山峰,当地村民分别称其为“大锅盖山”和“小锅盖山”。在大小锅盖山的崖壁上,也零星地分布有一些摩崖石刻造像,它们和狮子山上的摩崖造像共同构成了清溪村里的摩崖石刻造像群。作为摩崖造像中一颗闪耀的明珠,普陀岩摩崖造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而被列入了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村民文学才柴山地,南至清溪村1社曾凡成柴山地,西至
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
LINK
地方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