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州市
首页
连州市资讯
连州市特产
连州市景点
连州市学校
聚集行业
地方服务
连州市资讯
旅游景点首页
广东省
清远市
连州市
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连州市,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为连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连州中学东170米。始建于1958年,是为纪念连州市在历次革命斗争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1997年扩建后迁建于现址。
纪念碑坐北向南,由基座、碑座、碑身组成,外贴花岗岩瓷片,碑身上镶“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铜字,基座周围设汉白玉栏杆。连州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列为清远市爱国主义传统教育基地。1996年连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范围:以文物建筑本体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范围: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
上一篇
燕喜牌坊
上一篇
城隍街水井
本方链接:
http://www.web258.cn/jingdian/show/i51319.html
连州市周边景点
大云洞摩岩石刻
大云洞摩岩石刻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大云洞,位于连州市连州镇城西3公里,其摩岩石刻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洞中有岩溜点滴,四时不涸,状如滴翠,故称“秀岩滴翠”,为古“湟川八景”之一。岩洞中镌有宋代周敦颐、张浚(南宋宰相)等许多历代名流的石刻。其中有镌有:“何人凿破池中天,鬼斧神工不记年。欲觅仙床寻蝶梦,闲敲石鼓震龙眠。洞垂滴乳晴仍雨,岩峙江头水带烟。此日重游风景好,雪泥鸿爪话前缘。”的诗文,诗中可见,大云洞风景奇特秀美,真不愧是历代游览胜地。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巾峰山摩崖石刻
巾峰山摩崖石刻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北宋连州巾峰山摩崖石刻位于连州市连州镇东郊巾峰山麓。北宋熙宁元年(1068年)周濂溪游巾峰山题“廉泉之源”四字,高0.96米,宽4米。正书,字径0.75米。《粤东金石略》载文:“周子为广东提刑游巾山,刻‘廉泉之源’四字于石壁,结构朴拙而笔笔不苟,穆然有道气象,令人起敬。”周濂溪(1017~1073年),名敦颐,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北宋哲学家,宋代程朱理学(即道学)的创始人。曾任大理寺丞,太子中舍签书、广东转运判官等官职。著有《太极图说》、《通书》和《周子全书》等。1981年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7月17日,被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君子池
君子池为连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南宋绍兴年间,连州知州陈奕为了纪念北宋时的著名理学家周敦颐,在燕喜亭前修建“君子池”。唐贞元二十年(804年),因韩愈在此作“燕喜亭记”,载“池曰:君子之池”而得名。原池浅小,九十年代连县人民政府拨款凿疏成现状。2011年连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范围:以文物建筑本体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范围: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中国刘禹锡纪念馆
中国刘禹锡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坐落在连州中学燕喜山的刘禹锡纪念馆,飞檐斗拱,采用朱红色的支柱,无不透露出中国古典式宫廷建筑风格,显得古色古香。古朴雄伟的纪念馆经精心布展后显得魅力四射:灯光、壁画、诗词、铜像等场景的搭配,烘托出一种丰富多彩的历史厚重感。一楼内设刘禹锡雕像、诗词文章、遗址展览等,特别是其中十多幅精美的中国画,是结合刘禹锡在连州留下的诗歌精选进行创作的,历时两个多月,用形象手段反映刘禹锡在连州的历史是其中的亮点。整个一楼通过艺术手法系统地复原了刘禹锡在连州4年半时间所带来的变化和功绩,二楼则是全面介绍连州历史文化的展厅,三层是连州现当代成就展。纪念馆开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丰阳古道
丰阳古道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丰阳古道位于清远连州市丰阳镇丰阳村西北部,这里毗邻广西和湖南两省,自古便是三省边界最重要的商贸通道,更是南粤古驿道六条线路中肇雷古驿道文化线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丰阳古道是明、淸时期人们从连州走陆路前往湖南省蓝山县、宁远县、永州的一条交通要道,古道往北延伸至广西北部。现在残存的古道长约6公里,位于广东省淸远市连州市三水瑶族乡左里村委三江口自然村东面,古道路面多数路段用鹅卵石铺成,宽1.2至1.5米。沿途还留存有凉亭、石桥等设施。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岭南的发展,广东与其他省份的贸易也逐渐繁盛。丰阳古道也因此成为了南粤通往湘南和桂北一带的通道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燕喜牌坊
燕喜牌坊为连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古朴深重的燕喜牌坊竖立在燕喜亭北侧约二十米,它是原燕喜书院的大门(燕喜书院创办于清朝的光绪年间,是燕喜中小学校的前身,而燕喜中小学校后来并入了连州中学),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校长杨芝泉主持兴建。牌坊中门顶上绘有原燕喜中小学校校徽。校徽为平顶三角形,里边上部画有巾峰山轮廓,下部有通心美术字“燕喜”二字。校徽为书画家杨芝泉所设计。校徽右侧有一“燕”,左侧有一“喜”。牌坊右门的顶上有“戈飞”二字,左门的顶上有“鹏搏”二字。中门两侧对联分别为,上联“吏部文章高北斗”,下联“连州水石冠南陬”。上联旁边小注为“明进士福宁游太初燕喜亭诗刻亭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铁城亭
铁城亭为连州市文物保护单位铁城亭始建于中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现存为1982年在原址重建的建筑。1938年冬,省长吴铁城拨款修葺保护燕喜古迹,校长杨芝泉兴建了铁城亭并把“多难兴邦”碑置于亭中。文革期间铁城亭和石碑被破坏。2011年连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连州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保护。保护范围:以文物建筑本体为中心向外延伸30米;建设控制范围:从保护范围向外延伸30米。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骑田岭古道
骑田岭古道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骑田岭古道位于清远市连州市大路边镇顺泉村。虽然没有大庚岭那么热闹,但年龄却比大庚岭更老。这里拥有五岭里最早的古道。对封建时期的兵家来说,它的战略意义也十分重要,甚至岭上的阳山关还用天险地势挡住了汉军的进攻,成就了南越王赵佗的皇帝梦。骑田岭秦汉古道,是内地通往岭南的最早官道,中原先进文化的先声由此“咽喉”传递而来。赵佗率领的秦军是开山之祖,东汉章帝时,大司农郑弘奉命拓宽此道。“此路一开,中原之声近矣,然后五岭以南人才出矣,财货通矣,遐陬之民俗变矣。”(《资治通鉴·郑弘传》)如今连州市大路边镇顺头岭上还完好存有八千八百多级古道石阶以及南天
广东省清远市连州市
LINK
地方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