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县
首页
威县资讯
威县特产
威县景点
威县学校
聚集行业
地方服务
威县资讯
旅游景点首页
河北省
邢台市
威县
王伯大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伯大墓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伯大墓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威县威县,王伯大墓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
王伯大墓为元代古墓葬,位于邢台市威县东关乡潘家庄村。 王伯大墓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一篇
南宫白氏家族墓地
上一篇
广宗王刘如意墓
本方链接:
http://www.web258.cn/jingdian/show/i4228.html
威县周边景点
广宗王刘如意墓
广宗王刘如意墓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广宗王刘如意墓为西汉古墓葬,位于邢台市威县洺州镇大高庙村。广宗王刘如意墓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
义和拳议事厅旧址
义和拳议事厅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义和拳议事厅旧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1898年)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位于河北省威县固献乡沙柳寨村,是近代义和团运动旧址,河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和拳议事厅坐北朝南,面阔五间,15.5米,进深一间,5.7米。东、西分别为耳房和带抱厦的清式民居。明间前廊挂匾,上书-“议和拳议事厅”。厅前有义和团首领赵三多塑像及纪念碑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沙柳寨村:沙柳寨村……沙柳寨村详细信息++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
义和团运动纪念馆
义和团运动纪念馆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和团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2000年10月,中国史学会、中国义和团研究会、山东大学和威县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纪念义和团运动一百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威县树立了“义和团运动一百周年纪念碑”,认定义和团领袖、威县沙柳寨村人赵三多1898年在威县蒋庄马场树“助清灭洋”旗帜宣布起义,为义和团运动正式开端,确立了威县是义和团运动发源地。为充分发挥义和团运动的纪念和教育两大功能,威县投资800多万元动工修建义和团纪念馆,它位于威县县城的义和广场南端,2003年10月建成并对外开放。纪念馆融地方特色、民族风格和现代建筑格调于一体。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
王伯大墓
王伯大墓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王伯大墓为元代古墓葬,位于邢台市威县东关乡潘家庄村。王伯大墓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
定陵古迹
定陵古迹为威县文物保护单位威县城西北八里有大高庙村,村西北一里有村名小高庙,两村之间有大土丘,高20米,周匝54米。此台为西汉广宗王刘如意的陵墓,称定陵。陵西原来还有一台,是他的嫔妃附葬的坟墓,后来逐渐消磨无存。定陵台上原有一座古庙,庙外丰碑巨碣,陵前俑马成列,华表高矗。另有一棵古柏,枝叶茂密,粗约3人围,相会为唐柏。“0”中,树被砍伐,庙宇碑石也都茫然无存。现存台上之庙,为今人所建。1984年定陵被列为县级重点文保护单位。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
鲧堤遗址
鲧堤遗址为文化旅游景点鲧堤是威县历史上有名的古迹之一。相传4000多年前,鲧治水时所筑,清代文献记载,长堤蜿蜒数百里,是先民御洪的屏障。南源自临西,沿经威县去至南宫。据康熙《威县志》载:“鲧堤自堂阳延入甘陵,经威县邵固集北,其村有名圈里者,三面濒堤。上宽二丈有奇,高二丈有奇”。在威县境内,鲧堤遗址长约20公里,自邵固村南经全礼村西,过孙庄至南仓庄,再向北折至团堤村,而后入南宫境内,现在邵固至孙庄一带,鲧堤遗址保存较为完好,大致规模十存五六,高7米,宽15米,虽经千百年风雨侵蚀,犹能显示出堤陡水湍的痕迹。也显示出威县先民御水抗洪的卓越奋斗和宏大气魄。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
王浚墓
王浚墓为河北省文物保护单位王浚墓为明代古墓葬,位于邢台市威县郭安陵村。王浚墓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
威县义和团发源地旧址
威县义和团发源地旧址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威县是义和团运动的发源地,义和团发源地旧址的几处重要史迹景点均在今威县境内。威县位于河北省南部,106国道纵贯南北;邢临公路横穿东西,交通便利,民风淳朴,历史悠久,人杰地灵。1999年,威县义和团旧址被河北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义和团运动是上世纪初在中国发生的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事件。它并不是单纯的民教冲突或文化冲突,而是在民族危机的强烈刺激下引发的一场反帝-。义和团运动是在中华民族陷于空前危机的情况下爆发的。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坦对生死,以血肉之躯与持有先进武器的八国联军进行了殊死搏斗,向侵略者显示了中国人民誓死捍卫民族独
河北省邢台市威县
LINK
地方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