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红色教育旅游基地

山西省太原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太原必去景点景区,山西省太原市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阳曲县烈士陵园、双塔烈士陵园、清徐县烈士陵园、太原解放战役野战医院旧址、小店区革命烈士纪念馆、晋西北会议旧址、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阳曲县委、县政府旧址、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部旧址、八路军太原办事处遗址、晋绥八分区旧址、滕嗣坤烈士墓、梅洞沟烈士陵园、郑村烈士陵园、李连寿烈士墓、景祭云烈士墓、红军杨,山西省太原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阳曲县烈士陵园
阳曲县烈士陵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阳曲县烈士陵园位于阳曲县城西北角。为安葬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在太原市境内风格梁、虎儿梁等地的烈士,1960年春,在阳曲县城西南处修建了阳曲县烈士陵园,安葬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牺牲的、全国17个省、市的革命烈士1214名,其中有名烈士676名、无名烈士538名。1988年3月,徐向前元帅为陵园题词“为解放太原而牺牲的烈士永垂不朽”。1995年,阳曲县委、县政府将搬迁陵园列为双拥重点工程,1998年主体工程完工并进行了搬迁。新建陵园坐北向南,主体建筑为东西对称的单层仿古建筑,总体布局分四个院,有展示抗日战争时期阳曲县人民生活和基层党组织发动群众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
双塔烈士陵园
双塔烈士陵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太原双塔烈士陵园,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双塔南巷甲字8号,始建于1954年,因毗邻“双塔”而得名。陵园占地面积21万平方米,分纪念厅、墓园两大部分。纪念厅是并立的三座高大水泥结构建筑,正厅三层,仿歇山式建筑为骨灰室。厅内有高君宇等革命烈士事迹展览。陵园墓区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主墓区安葬着刘天章等烈士遗骨,称“三烈士”墓。墓冢为汉白玉筑砌,呈球形。墓丘广场的对面建有用红色花岗石、汉白玉、墨玉砌成的象征世界永久和平的烈士碑。烈士墓区共2800平方米,安葬着为太原解放事业而牺牲的430名烈士,这里青松围抱,翠柏环绕,肃穆庄严。攻克双塔寺1949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
清徐县烈士陵园
清徐县烈士陵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清徐县烈士陵园位于清徐县清源镇平泉村、北营村之间。1948年6月17日至7月21日,为了保卫晋中麦收、解放晋中人民,徐向前率华北军区第1兵团发起晋中战役,共歼敌正规军七万余人、非正规军三万余人,俘阎锡山野战军赵承绶以下将官16人,毙敌师长以上军官9人,歼敌主力第7集团军总部及5个军部、9个师部、2个总队部,解放了孝义、汾阳、文水、交城、清源、晋源、徐沟、忻县、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等14座县城,为解放太原做好了充分准备。1958年,为将分散在全县各乡镇的烈士遗骸集中埋葬、供后人凭吊,始建清徐县烈士陵园,主要安葬在晋中战役中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
太原解放战役野战医院旧址
太原解放战役野战医院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太原解放战役野战医院旧址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西盘威、河上咀、东盘威、西洛阴、南郑村、东万寿等村。1948年7月晋中战役结束后,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第7旅、第10旅、第12旅、独3旅和陕甘宁边区警备2旅及晋中军区独1旅等部队先后开进阳曲,分别驻扎在东黄水、西殿等数十个村庄。随后部队野战医院也迁至阳曲。西盘威、河上咀、东盘威、西洛阴、南郑村、东万寿等6村有部队医院旧址316间、窑洞18眼,全部为当地村民房屋,基本保存完好。东黄水镇:阳曲县辖镇。1959年建东黄水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境东部,距县城10公里。面积164.2平方公里,人口1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
小店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小店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太原市小店区革命烈士纪念馆位于小店区人民南路34号。在革命战争年代,原清源、太原、徐沟三县地区,简称清太徐地区,是晋绥边区的前沿阵地,又是太行根据地通往周边的交通要道,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事业承载了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原太原市南郊区,位置对应于清太徐地区的重要部分。1987年9月起,南郊区委、区政府组织成立“南郊区革命烈士纪念馆筹委会”,动工兴建南郊区革命烈士纪念馆,1995年8月落成。革命烈士纪念碑刻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碑座上刻有625名原南郊籍革命烈士的英名。1998年太原市区划调整后,南郊区革命烈士纪念馆更名为小店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
晋西北会议旧址
晋西北会议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晋西北会议旧址位于娄烦县娄烦镇旧娄烦村西北,建筑面积87平方米。1940年2月上旬,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统一领导、团结一切抗日力量建设晋西北根据地的指示,中央军委参谋长滕代远在娄烦镇旧娄烦村主持召开会议,成立晋西北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晋西北党政军民工作。贺龙任书记,关向应为副书记。9日,成立了统一战线的晋西北军政-合委员会,贺龙任主任委员。2月24日,经中共中央批准,晋西北军政委员会正式成立。旧址现残存2孔土窑洞。娄烦镇:娄烦县辖镇,县府驻地。1958年建娄烦公社,1983年改镇。位于县境中部,面积56平方公里,人口1.6万。辖娄

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
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
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旧址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东黄水村,建筑面积90平方米。1948年10月,太原解放战役打响。为了保证部队的充足供应,中共晋中区党委第一地委决定,以专员薛同连、副专员彭伯州为首,组织成立支援太原战役后勤指挥部,负责动员所辖10个县的支前工作,指挥部驻地在阳曲县东黄水镇东黄水村。为同前线部队取得密切联系,做到及时供应,又成立了支援前线指挥部,由郭固邦任司令员、刘大煜任参谋长、郭守瑞任政治部主任兼安葬委员会主任。根据地委指示,中共阳曲县委也组建了阳曲县后勤指挥部,由县委书记华国锋任政委、县长张天槐任主任,驻地也设在东黄水村。在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
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晋源区姚村镇杜里坪村,占地面积276平方米。1937年11月8日,日军侵占太原,太原城沦陷。同月,山西省第四专员公署任命赵向荣(中共党员)为太原县县长、任悟僧(中共党员)为清源县县长,深入敌后,到清太地区建立抗日民主政府,两县合署办公。1938年1月,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在杜里坪村正式成立,任悟僧任县长。同年6月,根据党的统一战线政策,奉“战动总会”指示,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由阎锡山第八行政专员公署派人接管。1940年1月,根据晋西北文(水)交(城)中心县委和山西省第二游击区行署第八专署的指示,清太徐地区成立中共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
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
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48年地址:太原市阳曲县黄寨镇黄寨村中大街15号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是阳曲县解放前夕所成立的中共阳曲县委办公场所。抗战胜利后,华国锋任中共山西阳曲县委书记兼武工队政委,曾在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二进院上西房居住、办公。中共阳曲县委员会旧址原为当地刘氏民宅,1948年11月3日被征用作为中共阳曲县委办公场所,直至1953年政府迁至黄寨村南坪。原中共中央主席、中共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同志于1948年11月至12月担任阳曲县县委书记时在此办公、居住。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1386.72平方米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
阳曲县委、县政府旧址
阳曲县委、县政府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阳曲县委、县政府旧址位于阳曲县大盂镇原上村南巷,建筑面积500平方米。抗日战争时期,阳曲县东西两山分属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和晋西北(晋绥)抗日根据地。1940年2月,以同蒲铁路为界,铁路东成立晋察冀阳曲县抗日民主县佐公署(习称东阳曲县),同年改称东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驻今阳曲县温川乡麻黄沟,隶属晋察冀边区第一专署;同蒲铁路西成立晋绥阳曲县抗日民主政府(习称西阳曲县),县政府驻今古交市阁上乡狮子村,隶属晋西北第八专署。1948年8月1日,太原区党委、区行政公署成立(后更名为晋中区党委、晋中区行政公署)。为了更好地支援太原解放战役,东、西阳曲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
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旧址位于清徐县东于镇洛池渠村,占地面积822平方米。1937年11月8日,太原城及清源、太原、徐沟三县同时沦陷,阎锡山政权的清源、太原、徐沟3个县政府退守洛池渠村。1938年1月,中共清太县抗日政府在杜里坪成立,6月,根据国共合作的需要交由阎属八专署委任的县长接管,成立清太徐抗日民主政府。洛池渠村一度成为清太徐地区国共合作抗日的中心。1939年5月,“洛池渠惨案”发生,洛池渠抗日民主政府转移至杜里坪及其西边山区。直到1939年12月“晋西事变”后,中共重新组建了清太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建筑坐北朝南,东西37米,南北2

山西省太原市清徐县
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部旧址
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部旧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司令部旧址位于迎泽区郝庄镇捐子村西,占地面积657.20平方米。1948年10月,小店镇战斗结束后,西北野战军第7纵队进抵太原东山地区和太原以北地区,司令部驻扎在捐子村。在7纵的统一指挥下,先后取得风格梁、牛驼寨战斗的胜利,解放了黄寨、泥屯、兰村等地区。在战役转入围困休整阶段后,7纵司令部政治部展开对阎军的瓦解争取工作。彭绍辉司令员在这里直接领导了对阎第33军71师起义的争取工作。1949年2月,第7纵队番号改为第1野战军第7军,4月,参加了太原外围作战和城垣的总攻,共歼灭国民党军一万余人,为太原的解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
八路军太原办事处遗址
八路军太原办事处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八路军太原办事处遗址位于杏花岭区坝陵南街。1936年5月25日,毛泽东致信阎锡山,向其提出联合中共、抗日反蒋、建立共同战线的主张,并派出红军将领彭雪枫赴太原与阎锡山秘密洽谈。彭雪枫到太原后,由南汉宸陪同与阎锡山会晤,递交了毛泽东的亲笔信。后经双方商定,红军在太原建立秘密机构,联络站办公地址确定在首义门内“基督教青年会”后院6号。1937年3月,经阎锡山同意,彭雪枫在新满城街30号设立电台,全体工作人员组成一个家庭,对外称“彭公馆”。中共北方局迁来太原时,刘少奇、杨尚昆等一度也住在新满城街30号联络站内。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红军改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晋绥八分区旧址
晋绥八分区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晋绥八分区旧址位于古交岔口乡关头村西,原为明嘉靖年间村庙,存有正殿、配殿15间,占地600平方米。八分区是晋绥根据地的南大门,是陕甘宁边区通往各抗日根据地的交通要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1942年11月,罗贵波调任晋绥八分区司令员兼政委、第八地委书记,第八分区地委、专署、分区机关随后移驻关头村。1943年冬和1944年2月,彭德怀、刘伯承、陈毅等路经关头村小住。1944年9月间,盟邦记者团前去参观,在关头逗留数日。同时,黄河日报社、印刷厂、分区电台曾移驻关头村。作为交通要道,八分区在抗日战争时期完成了运送伤员、粮食、弹药、文件等艰巨任务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
滕嗣坤烈士墓
滕嗣坤烈士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滕嗣坤烈士墓位于娄烦县娄烦镇大夫庄村灵堂湾范补兰后菜园西北角。滕嗣坤(1913-1941),曾用名滕代吉,湖北麻阳人。1938年奔赴延安,经滕代远介绍,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奔赴抗日前线。曾任八路军120师第358旅第7团第2营第6连排长。1941年秋,第358旅第7团第6连在大夫庄村驻扎时,与进村“扫荡”的日军激烈战斗,滕嗣坤等八路军战士英勇牺牲。据村民回忆,战斗结束后,当地民兵将牺牲的烈士掩埋在村南和村北的灵堂沟,未用棺材,也没有作任何标记。20世纪90年代,村民在开垦果园时发现烈士的遗骸。2010年,在开展革命遗址普查过程

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
梅洞沟烈士陵园
梅洞沟烈士陵园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梅洞沟烈士陵园位于古交市邢家社乡新华村梅洞沟自然村北300米处。1948年11月16日,中央军委向太原前线发出“将外围据点再攻占若干,并确实控制机场,即停止攻击,进行政治攻势”的指示,太原战役前委命令晋中军区3个独立旅投入西山作战。在西山作战中,晋中军区部队付出了较大的伤亡代价,独三旅第42团两个主力营伤亡过半,第43团1营伤亡七十余人。1949年1月19日,阎军对晋中部队西山一线阵地进行反扑,守卫位于古交、太原交界处的狼坡山的晋中军区“秦河部”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连续击退阎军的反扑,保障了兵团炮兵阵地的安全。战斗结束后,晋中军区部队

山西省太原市古交市
郑村烈士陵园
郑村烈士陵园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郑村烈士陵园位于小店区黄陵街道办事处郑村社区西峰街25号。1948年10月5日,华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发起小店镇之战,拉开了太原解放战役的序幕。10月15日,小店镇之战结束后,解放军挥师北上,由南北插入东山西侧的孟家井,以切断东山之敌归路。经过两昼夜战斗,完成了切断东山之敌归路的任务,粉碎了阎军经营多年纵横数十里的坚固防御体系。1960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决定建立郑村烈士陵园,将孟家井、王虎梁、北格等地散葬的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烈士的遗骨迁此安葬,奠基树碑。烈士墓分布于墓区北部,建有墓冢1265座,共安葬烈士1531名,其中280

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
李连寿烈士墓
李连寿烈士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李连寿烈士墓位于阳曲县北小店乡梁庄村东。李连寿(1916-1943),阳曲县北小店乡梁庄村人。12岁跟随在太原做买卖的舅舅在太原校尉营小学上学,1931年考入太原国民师范,1935年入上海大学学习钢铁冶炼,1937年毕业分配到太原炼铁厂任技术员。1937年11月,他回到家乡成立了战地动员委员会。1940年后,李连寿先后任西阳曲抗日民主政府公安科长、财政科长和建设科长。1943年阴历七月,李连寿到龙王堂村征收粮草,因汉奸告密被日军抓捕,关押到太原日军司令部监狱。在狱中,李连寿受尽了敌人的严刑拷打和精神折磨。但他坚贞不屈,在狱中墙上写下了

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
景祭云烈士墓
景祭云烈士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景祭云烈士墓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河北村南500米处,占地面积2.5平方米。景祭云烈士1916年生,1936年参加革命,职务为武工队侦察员,1947年4月在忻县井沟村战斗中牺牲。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准发《革命烈士证明书》,1986年娄烦县人民政府给予换证。马家庄乡:庙湾乡位于县城东部,汾河水库东岸,南靠古交、北靠岚县、静乐、西靠县城、西南与杜交曲镇相邻。总面积15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680公顷,下辖21个行政村,23个自然村,现有2340户,8876人。庙湾乡土地宽广,地势东高西低,东部有广阔的森林、草坡;中部有上千亩平坦坡地四处;西部有水

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
红军杨
红军杨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杨位于娄烦县天池店乡韩家沟村的随瓜子沟。1936年3月,徐海东、程子华率领的东征红军左路军从古交进入娄烦,路经韩家沟村时遭到阎锡山飞机的袭击,有两名红军战士被击中,倒地牺牲。红军走后,韩家沟的群众将他们掩埋在村后随瓜子沟的山坡上,拢起墓堆,并在墓旁栽下杨树作为标记。这些杨树被当地老人称作“红军杨”。多少年来,老百姓每年都要在这里栽植杨树。如今,原来的那几棵杨树已经没有了,但这道沟里杨树已成林。韩家沟村:韩家沟位于天池店中上游,全村152户,545人,耕地面积1200亩,退耕面积1135亩,低保户57人,五保户3户,老年养老金领取人

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