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安徽必去景点景区,安徽省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天柱山、中国鳄鱼湖、铜陵市科技馆、合肥科技馆、芜湖市科技馆、马鞍山市气象局气象科技馆、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天长博物馆、蚌埠市科技馆、宣城市气象台、淮南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安徽省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天柱山,又名皖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因其主峰“一柱擎天”而得名。公元106年,汉武帝登礼天柱山“号曰南岳”,589年,隋文帝诏南岳为衡山,故天柱山又称古南岳。又因春秋时为皖国封地,山名皖山,水为皖水,安徽省简称“皖”即源于此,故天柱山为安徽的“源头山”。天柱山有雄峰奇石、幽洞秀水,绰约多姿,纯朴自然,居“南国第一”。1982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1992年又被批为国家级森林公园。天柱山有号称“花岗岩第一秘府”的神秘谷;有天下奇观石牛古洞、摩岩石刻;有中国第三大高山湖泊--“炼丹湖”以及禅宗第三代祖庭三祖禅寺等景
地处宣州区的中国鳄鱼湖是世界上唯一的扬子鳄自然保护区。现有扬子鳄近万条,有令人惊叹的鳄鱼表演。这里是一处岗峦起伏的丘陵,境内有高大乔木和灌木丛林,泽边草丛荆棘,植被覆盖良好。沟壑、池塘、山洼、水库贯串其间,连成水网,是一处适宜扬子鳄栖息繁衍的理想生态环境。鳄鱼湖始建于1979年,是我国最大的扬子鳄保护基地,占地面积100公顷。经过20年的人工饲养繁殖,扬子鳄数量已由当初野生收集到的140余条,增加到1万余条,并具备年繁殖1500条的能力,扬子鳄已渡过“濒危线”。这一成果获得了国际社会的肯定和赞誉。中国鳄鱼湖不仅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科研
铜陵市科学技术馆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设施,是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提高公众科学文化素养的基础性科普教育重要阵地。是国家AA级旅游景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青年文明号单位。铜陵市科技馆展教面积为2495.76平方米,一期工程于2004年12月20日建成开放。现有各类展品70件,主要展出内容包括:主楼一层为视觉、智力、机械展厅。主要有“磁悬浮地球仪”、“模拟驾驶”、“欢乐坞”等展品。附楼一层为力学和声光展厅。主要有“自己拉自己”、“腾空而起”、“无皮鼓”等展品。附楼二层为磁电、数学展厅。主要有“磁悬浮列车”、“混沌水车
合肥市科技馆主展厅建筑面积为5822平方米,外观像一艘乘风破浪的巨轮,象征着远航的科技之舟;主展厅东侧的球形展厅内设有全省唯一的天象及穹幕影院,建筑面积为1513平方米,外观酷似一只巨大的飞碟,象征着科技的无穷奥秘;主展厅西侧的学术交流、科技培训和办公区建筑面积为4502平方米。整个建筑外观效果随距离和角度而不断变化,给人们一种神秘变幻的美感。一楼都是卖的是纪念品,在二楼有四色定理。是为了提高科学,自己拉自己能让小朋友们锻炼自己的力量,在生活中找到乐趣。地理位置世纪之交,万象更新,在合肥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号角声中,一座合肥科技馆充满
芜湖市科技馆坐落于长江之畔,形似一艘大船,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综合性科普场馆。科技馆占地面积20010平方米,建筑面积1.66万平方米,展厅总面积8800平方米,陈列展品195件。馆内设有常设展厅3个,临时展厅1个,青少年工作室2个,大、小报告厅各1个,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重要场所。科技馆充分发挥科普教育阵地的作用,通过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形式,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科普教育中。通过组织集体参观、开设主题展览、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对青少年和广大市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科技馆先后推出“九天揽月—嫦娥探
2003年被马鞍山市科协授予“马鞍山市科普教育基地”;2006年被安徽省科协授予“安徽省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被中国科协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5年被中国科协再次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2014年——2015年,与县、区科协、学校、社区签订科普共建协议七十多份;年均外出开展防雷安全讲座、气象科普知识、防灾减灾常识授课十二场次,免费赠送科普刊物、科普知识10000多份;由市气象局制作的科普动漫短剧《雷雨天气》已在多所学校一百多个班级、社区播放,受众人数超过两万多人次;开展送气象科普进农村活动,根据不同的季节,组织科技人
安徽古生物化石博物馆内科普教育设施先进,软硬件配套齐全,总建筑面积27995平方米(其中老馆1500平方米,新馆26495平方米),馆藏标本达5万件。老馆位于合肥市中心地段芜湖路239号,设有矿物晶体精品厅、古生物化石厅、矿物岩石厅、奇石厅四个展厅。新馆位于合肥市政务文化区,常设有序厅、地球厅、生命演化厅、矿物岩石厅、资源与环境厅和恐龙厅六个展厅,陈列部分建筑面积16902平方米。它是一个具有现代化、高科技、独具安徽特色的地质古生物专业博物馆,是安徽省资源、环境、省情展示交流的“窗口”,是珍稀地质矿产标本收藏、研究中心,是国土资源知识
天长博物馆位于安徽省滁州天长市石梁西路,是皖东地区唯一一家综合性博物馆,欲为又一个“马王堆”。天长博物馆筹建于1992年初,1994年底落成并对外开放,占地12亩,建筑面积4500平方米,主体建筑为明三暗四仿古式建筑,内设保卫、陈列、群教、保管等组织机构。天长博物馆陈列展览分基本陈列和临时展览两个部分。基本陈列有罗炳辉将军生平事迹展和《天长汉墓出土文物精品》。罗炳辉将军生平事迹展主要以两百多幅图片和部分实物,展出了罗炳辉将军风雷激荡、波澜壮阔的一生。《天长汉墓出土文物精品》按照突出地方特色、重点集中展出的要求,汇集馆藏汉代文物之精粹,
蚌埠市科技馆于1984年6月正式开馆,是安徽省第一座科技馆,也是当时全国仅有的6座科技馆之一。多年来,科技馆坚持服务科普、服务大众、服务青少年的工作宗旨,通过组织中小学校学生来我馆免费参观、开设主题展览、开展主题活动等形式,对青少年和广大市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科学普及教育,年均开放250天以上。除了常设展览之外,先后举办了《知水、识水、话节水》、《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和《科学发展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篇》大型图片展,《宇宙奥秘》科普展,《节约能源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全民行动》大型专题展览,《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系列展览》,
宣城市气象学会其前身是1984年成立的宣城行署气象学会,2000年宣城撤地设市后,改用今名。学会设科技、咨询、科普、学术4个工作委员会,有会员单位六个,近200位会员。宣城市气象学会在宣城市科学技术协会和挂靠单位宣城市气象局的双重领导下,在气象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科技人才培养发现、普及气象知识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全方位的活动,对促进宣城市的气象科技进步、现代化建设和事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已成为在宣城市具有重要影响的科技社团。学会现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一个(宣城市气象台)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三个(泾县气象局、广德县气象局、
淮南市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淮南市中小学生教育实践基地(原淮南十八中),位于淮南市东部。北依淮水,南望舜耕,珠镶206国道,紧邻中心城区。区域内有上窑山4A级森林公园、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淮南市新四军纪念林、淮南市园艺农场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是青少年教育实践和技能拓展训练的理想场所。活动中心布局科学,设计合理。教学区分为主题教育馆区和实践活动区,共有功能活动室36个,各活动室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现有教职工47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5人,中学一级教师26人,大学以上学历者占98%。师资力量雄厚,完全满足教育教学要求。活动中心遵循“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