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自治旗旅游景点景区好玩必去地方

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鄂伦春自治旗必去景点景区,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景区、布苏里度假山庄、大兴安岭布苏里军事基地、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莫力达瓦山、伊敏河、四方山天池、斜仁柱、托扎敏乡、达拓跋焘森林公园、嘎仙洞遗址,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景区
布苏里北疆军事文化旅游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布苏里”鄂伦春语意为“森林茂密”,旅游区原为嘎仙沟军事基地,占地30平方公里,当时由每年上千名官兵历时30余年,耗资30亿元人民币,构筑了中国北疆最大军事基地。布苏里现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知名景点有元帅楼、北国第一哨、窑洞指挥所、陈列馆、地下油料库、军湖等。景区内还原始的大兴安林茂密森林以及如射击、水上娱乐、多人自行车、名族歌舞表演、篝火晚会等娱乐活动,还能体验鄂伦春民俗风情。历史厚重的军事文化、神秘浓郁的鄂伦春民族文化,零污染的自然环境,让布苏里旅游区成为集红色旅游、游猎民族文化游、养生休闲观光游、求新猎奇科考游为一体的精品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
布苏里度假山庄
布苏里度假山庄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布苏里山庄旅游区位于大兴安岭甘河支流的一条山河谷地内,原名嘎仙沟军事基地。为东北最大的综合后勤军事基地。1999年部队撤出军事基地,交付地方看管。由于区域内属典型的寒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以落叶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水草茂盛,各类飞禽走兽出没其中,山势浑圆挠曲变形,适合开发旅游。占地面积23.4平方公里,其中有5万平方米湖面,10万方米草坪,2万株野树,5000平方米宾馆,400平方米饭店,两处600平方米别墅,600平方米洗浴,两座宏伟壮观的欧式山门。现有客房床位110张,有可容纳200多人同时就餐的餐厅,另设有专门为游客娱乐的休闲俱乐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
大兴安岭布苏里军事基地
大兴安岭布苏里军事基地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大兴安岭布苏里军事基地布苏里军事基地位于大兴安岭甘河支流的一条山河谷地内,部队番号81932,代号607,占地面积23.4平方公里,隶属于沈阳军区。1967年,按照-部署,为了防范可能爆发的战争,由沈阳军区在大兴安岭原始森林深处进行规模浩大的国防工程建设施工,工程前后历经30年,总投资27亿人民币,前后有两个工程团、一个汽车团、若干民兵营投入工程建设的会战。这个战略后勤基地历经了冷战时期的风云变幻,对于威慑敌国,巩固边防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1989年,中俄达成友好协议,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999年沈阳军区发布命令,部队撤出军事基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
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
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国家级森林公园

最美的原始森林——相思谷原始林风景区相思谷原始林风景区是阿里河国家森林公园重要组成部分,距阿里河镇43公里。景区规划占地10.75平方公里,内有阿里河林区仅存的600多公顷原始林带。主要景点有:(1)鄂伦春风情园。以鄂伦春民族风情为主调,其具体由撮罗子,赛马场、弓箭射猎场、鹿园4个景区组成。(2)奎源度假村。以蒙古文化的成吉思汗行营,欧式建筑木屋群,露-场,林业生产示范观赏区4个景点组成。(3)森林小火车原始生态圈。全长5公里,沿途根据景观状况共分5个车站,即奎源、野猪林、狼窝掌、黑熊窝、相思谷车站。(4)乳泉溅游览区。以连心桥、木草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
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
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伦春自治旗嘎仙沟经营林场内,公园占地面积15819公顷,距阿里河镇10公里。2002年被评为国家AA级景区。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文明办、内蒙古自治区旅游局授予内蒙古自治区十大历史名胜风景区。作为全市十大公共公益项目的拓跋鲜卑民族文化园项目,是以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嘎仙洞森林公园为重点规划区,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嘎仙洞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石刻祝文为文物依托,按照“尊重生态、融入自然、善用文化、创造体验”的总体策划思路,展现“以拓跋鲜卑为代表的北方民族大历史、大兴安岭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生态文明”的设计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
莫力达瓦山
莫力达瓦山

以其山名冠于旗称的莫力达瓦山,位于自治旗北部山区的库如奇乡,距旗府尼尔基镇90公里,尼尔基至鄂伦春自治旗诺敏镇的干线公里在山脚下劈山而过,交通便捷。莫力达瓦山海拔455公尺,雄踞于激流汹涌的诺敏河左岸,山势险峻,惊涛拍岸,极为壮观。拾阶而上,直登山顶,见群山柞桦繁茂,山花烂漫;诺敏河谷,芳草如茵;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牛羊点点、牧歌声声。山上有亭翼然,登顶凭栏,极目四望,苍山叠翠,诺敏如带。1929年,爆发在莫旗北部山区的以反抗军阀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的著名的“莫力达瓦山起义”就以莫力达瓦山区为根据地。这里曾发生过与军阀军队徐子鹤部的多次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
伊敏河
伊敏河

伊敏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蘑菇山北麓,自南向北流,纵贯鄂温克族自治旗,穿过海拉尔市区,于海拉尔市北山下汇入海拉尔河,河长390公小,流域面积22725平方公里,本河流域处于呼伦贝尔草原东南部从山地向草原的过渡地带,支流多分布于右岸,自上而下较大支流有维纳川、苇子坑河、锡尼河等,伊敏河上游为山地林区,河宽20-50米,森林繁茂,是珍稀常绿树种樟子松的故乡,红花尔基以下,河流进入丘陵和草原地带,河宽50-80米,在中游右岸有著名的维纳河矿泉疗养院,在左岸有呼盟重要草原旅游区巴彦呼硕敖包山草原民族风情旅游点。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
四方山天池
四方山天池

四方山天池四方山位于鄂伦春自治旗诺敏镇西北30公里,毕拉河以南,诺敏河以西的群山之上,海拔933米。山顶东西长500多米,南北宽300多米,由火山喷发形成文武。山上有一个泉水和雨水汇积而成的天然湖泊——“天池”,水色碧绿幽深,四周都是蜂窝状的礁石,是火山岩浆冷却后形成的。由于四方山海拔高,自治旗在山上建造了望火楼,可随时发现方圆百里之遥的火情。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
斜仁柱
斜仁柱

斜仁柱鄂伦春人的传统住宅是“斜仁柱”。它是用30多根木杆搭成圆锥形的架子,夏天用桦皮或芦,冬天用狍皮做覆盖物,搭盖一个“斜仁柱”需要六七十张狍皮。门上夏天挂柳条穿的门帘,冬天挂狍皮或鹿皮门帘。“斜仁柱”前面用树干和柳条搭成晒架,晾晒肉干或野菜。后面小树上挂着桦皮盒,里面供奉着神偶。“斜仁柱”内部,席地铺床,床下铺干草,上面铺狍皮做褥子。对门正面的铺位叫“玛路”,是客人和老年男人的位置。左右两侧的铺位叫“奥路”,是中年夫妇和青年夫妇的席位。“斜仁柱”的中央是终年不熄的火塘。“玛路”席正中上方挂着四五个华皮盒,这是供奉“布如坎”(神偶)的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
托扎敏乡
托扎敏乡

看点历史上的鄂伦春人所用的容器几乎都是用桦树皮制成,但是现在没听说乡里有谁还在用了。介绍托扎敏乡又叫托河,还有个别号叫做猎民新村。托河之所以出名是因为这里居住着不少相对比较纯正的少数民族,在托河会看到整整齐齐的两排砖房,里面住的至少一半是鄂伦春人,乡里还有硕果仅存的一个撮罗子,是给外地人参观的。交通到达托河先要从阿里河镇乘客车到吉文,吉文每天有两班车开往托河。内蒙古呼伦贝尔托扎敏乡:托扎敏乡位于鄂伦春自治旗中部,距旗首府所在地阿里河镇100公里,全乡面积2800平方公里,人口1817人,该乡是以鄂伦春族为主体,由汉族、朝鲜、满7个民族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
达拓跋焘森林公园
达拓跋焘森林公园

看点嘎仙洞为我国国家一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拓拔鲜卑祖先最初居住的地方,嘎仙洞是一个天然的大石洞,洞内右侧的石壁上,有公元443年(北魏年号太平真君四年)拓跋焘派大臣李敞来此祭祖所留下的石刻祝文,大意是说拓跋鲜卑走出大兴安岭南迁,统一黄河流域入主中原的过程。介绍达拓跋焘森林公园是包括嘎仙洞在内的、以北魏皇帝“达拓跋焘”之名命名的森林公园,又称嘎仙洞森林公园。交通可在阿里河镇乘出租车前往内蒙古呼伦贝尔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
嘎仙洞遗址
嘎仙洞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嘎仙洞位于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阿里河镇西北方向9公里处,是鲜卑族人的发祥地。“嘎仙”是鄂伦春语,“猎民之仙”的意思。鲜卑族是中国古代东北的少数民族之一,世居中国北方。就是居住在嘎仙洞的拓跋鲜卑部落创建了北魏王朝,成为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大兴安岭北段顶巅,峭壁嶙峋,草木满山,溪水盈盈,嘎仙洞就坐落在这里一座高百米、长约千米的花岗岩峭壁上。沿人造梯而上,登高约25米就到了洞口。洞口高12米,宽19米,洞内南北长92米,东西宽27-28米,穹顶高20余米,犹如大厅,可容数千人。洞内正中有一块被称为“石桌”的天然石板,用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鄂伦春自治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