汾西县旅游景点景区好玩必去地方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汾西县必去景点景区,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姑射山风景区、师家沟古建筑群、汾西真武祠、追封吉天英碑、师家沟民居、汾西凤凰生态公园、师家大院、汾西观音阁、姑射山仙洞、小善坡古生物化石点、寺沟摩崖石刻、要里石佛崖石窟、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神符战斗遗址、神符真武庙、潺峪观音庙、前王堤佛庙、下团柏九天圣母庙、牛洼庄张家宅院、吴家岭吴家宅院,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姑射山风景区
姑射山风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姑射(音夜)山位于汾西城西部边界,距县城30公里,海拔1890.8米。风光绮丽,四季宜人,山峰叠翠,树木葱茏,鸟鸣泉泠,松涛啸吟,大片的原始森林展现了大自然的原始风貌。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瞑,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春秋时节登高揽胜,可壮观天地一消胸中块垒。夏季清爽宜人,是避暑的胜地。冬天山寒水瘦,银装素裹,好一幅北国风光图。看云卷云舒,叹造化无常,油然而生“青山秀色亘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之慨,而耸峰幽谷的自然景观最能淡泊人的心境,感红尘渐远,心灵澄碧,萌生“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论世务者,窥谷忘返”的流连之情。姑射山又名石孔山,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师家沟古建筑群
师家沟古建筑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师家沟古建筑群(第六批国保)时代:清地址: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村落居于三面环山、一面临沟的向阳坡地上,村中砖构的窑洞式宅院依山势而建,高低错落,环村一周的石板路将村庄围入其中,村中的宅院均为师氏家族所有。路外散布着师家的祠堂、节孝牌坊、油房、染房、酒醋房和长工院等,整个主体建筑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师家沟民居建于半山坡上相连的两个台地上,总体平面近于方形。院落的组合以中国传统的四合院为主,结合地形的变化和窑洞式建筑的特点,出现了一些与四合院组合的三合院和立体组合的二层多进合院形制。四合院的组合以封闭对称式平面为特征,宅门位于院落的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汾西真武祠
汾西真武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武祠真武祠(第四批省保)时代:元、明、清地址:汾西县姑射山创建年代不详,金大定年间(1161一1189年)改称青山龙王庙,元大德二年(1298年)改称青山庙,延祐二年(1315年)、明洪武二年(1369年)均有重修,清顺治十一年(1645年)创建真武祠,改称真人庙,现存主体建筑结构为元明清建筑。庙依山而建,中轴线建有南门戏台、看亭、韦驮殿、真武殿、文殿、铜殿、玉皇楼,文殿两侧建有库房院、禅院。庙内保存有元碑1通,明清重修碑、记事碑70余通。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追封吉天英碑
追封吉天英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追封吉天英碑(第四批省保)时代:元地址:汾西县城东门外是吉祥之子吉天英、吉天益、吉天弼立石记载朝廷追封吉天英两代先人的缘由及其父吉祥生平之碑。碑为青石质,璃首,龟跌,通高2.80米,首高0.70米,跌高0.50米,碑身宽0.91米,厚0.35米,元至治二年(1322年)立石。碑阳额题篆书“大元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冯翊郡侯吉公墓碑铭”,首题“大元赠嘉议大夫、礼部尚书、上轻车都尉,追封冯翊郡侯吉公墓碑铭并序”。碑文楷书碑阳23行,漫行54字。碑阴额篆“口口吉氏谱系之图”,正义9行,380字。记录古氏族谱。赵孟頫撰文并书丹。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师家沟民居
师家沟民居

师家沟民居位于汾西县僧念镇师家沟村,冬日的天气清冷干燥,同行的汾西县博物馆馆长王玉富先生很是健谈,对汾西的文物古迹如数家珍,当年行驶在汾西县城东南大约5公路处时,路旁的一个指示牌指向旁边的一条路,王馆长说这条路就通向师家沟村。过了不久,坐落于黄土高原山地的师家沟,以它古老、神秘、幽静的魅力展现在我们面前……矗立在村口的清代牌坊首先映入眼帘,在瑟瑟的寒风中依然保持着它的肃穆与伟岸。据王玉富先生介绍,师家沟属于清代民居,创建于清乾隆34年(1789年),扩建历经80余年,占地面积10余平方米。与乔、王两家大院不同的是,这里的地形地貌与建筑


汾西凤凰生态公园
汾西凤凰生态公园

凤凰生态公园坐落于汾西县城。县委、县政府大院门前的府前广场,占地面积l0000余平米,总投资358.8万元。该工程是2007年该县年初确定的城建重点工程的头号工程,是县委、县政府全面落实临汾市“蓝天碧水”工程的一大举措。是建设“山区经济特色县、生态优美县、社会和谐县”大政方针的具体体现,是听民声、顺民意的一大民心工程,是继科普生态园工程以后为汾西人民建设的又一个修身养性、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该工程规划设计结合了汾西县的人文环境及文化内涵,集“福、禄、寿、喜、和”为一体,充分体现了“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该公园主要由乔灌花草绿化、微型


师家大院
师家大院

在三晋星罗棋布的旅游景点中,祁县的乔家大院与灵石的王家大院已成为“晋商文化”的宝贵遗迹和缩影。近来在晋南又发现了一个鲜为人知的师家大院,这就是汾西县师家沟清代民居群。“北观乔家堡,南游师家沟”,这是清末游人对师家沟清代民居群恢宏的气势、巧妙的构思、独特的风格的高度赞赏。师家大院位于汾西县城东南5公里的僧念镇师家沟村,在霍州市西北,距大运路5公里。这个庞大的建筑群,创建于清乾隆34年(1789年),扩建历经80余年,占地面积10余万平方米。与乔、王两家大院所不同的是,这里的地形地貌与建筑特点巧妙结合。放眼望去,建筑群依山就势,北高南低,


汾西观音阁
汾西观音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观音阁原名“兴源寺”,位于汾西县城北10公里的李安庄村,始建于唐代,现存均为明清建筑。观音阁依山势而建筑,分前、中、后三进院落,各有传奇。前院正面“宝阁”,正塑观音,端坐莲台。0结构严谨、古朴、浑厚,造形美观,玲珑别致。中院砖窑3孔,两窑供老君、地藏金像,一窑龙泉水顺石灰岩层哗哗流出,清澈甘甜,能治百病。后院为四合院落,楼上雕有“灵泉宝阁”四字,檐下砖雕“神洞”门额。“神洞”石灰岩自然生成,天地平广,高丈余,深无测,洞内风声呼呼作响,神话传说是通往五台山的隧道,门口对联曰:“观音神洞八百里,五台北峰正对门。”电话:0357-51228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姑射山仙洞
姑射山仙洞

位于临汾市区西20公里处的姑射山内。相传为尧王夫人鹿仙女诞生地,因春秋时期著名哲学家庄子的《逍遥游》中有“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之语而出名。有北仙洞、南仙洞两部分。北洞有兴佛寺、云雾寺、王母阁等;南仙洞有兴隆寺、神居洞、碧岩寺、观音阁和戏台等庙宇寺观。现存铁铸、铜铸、木雕、泥塑等各种塑像200多尊。壁画、碑碣都有一定历史和艺术价值。仙洞创建于唐武德年间,历代曾修葺扩建,现有建筑40余处,共有房屋庙堂120多间,石窟洞70多孔。亭、台、搂、阁,大小殿宇,多数依山背洞,靠崖面沟,就势构筑。奇峰异洞,苍松翠柏,青山环抱。其间一条数百米深谷,


小善坡古生物化石点
小善坡古生物化石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善坡古生物化石点位于汾西县邢家要乡小善坡村,时代为旧石器时代,类别为石刻及其他。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00米,面积2万平方米。发现有树杆化石一个,海生软体动物化石2处。小善坡古生物化石点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100米。南北长约462米,东西长约272米,面积125714平方米。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200米,南北长约863米,东西宽约673米,面积579942平方米。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寺沟摩崖石刻
寺沟摩崖石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寺沟摩崖石刻位于汾西县邢家要乡寺沟村,时代为元大德元年(1297年),类别为石刻及其他。砂石质,东西宽0.45米,高0.7米,面积0.4平方米。中间刻一“佛”字,下刻莲花,左侧刻一元宝,右侧刻一枚铜钱。并有“元大德元年”、“石中宝”等记载。寺沟摩崖石刻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底座为界,东、西、南、北各向外延伸100米。南北长约200米,东西长约200米,面积40283平方米。建控地带:(因与寺头遗址、邢家要遗址、寺沟遗址距离较近)以寺头遗址等三处、寺沟元代石刻保护范围为界,向北延伸200米,以寺沟元代石刻、寺沟遗址保护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要里石佛崖石窟
要里石佛崖石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要里石佛崖石窟位于汾西县佃坪乡要里村,时代为待定,类别为石刻及其他。坐北面南,自西向东排列共3窟,分布面积约7.8平方米。西窟平面长方形,三辟三龛,正辟像已风化,西壁塌落,东壁存供养菩萨1尊。中窟平面呈马蹄形,正辟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其余壁面均风化不清。东窟残,覆斗顶,正辟像头部残缺,东西壁存弟子像。要里石佛崖石窟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50米。南北长约129米,东西长约143米,面积18416平方米。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北向外延伸至578县道南沿,东、南、西各向外延伸200米。南北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
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位于汾西县对竹镇刘家庄村,时代为1937年——1946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马王庙、义和桥、贾在中等29个革命故居及民居院落,游击支队医疗驻地(野火台28孔土窑洞),七沟八梁一面坡上零星分布的土窑洞67孔。汾西县抗日游击队活动旧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刘家庄马王庙文物本体外墙为界,北向外延伸600米;东向外延伸260米;南向外延伸270米;西向外延伸740米。南北长约929米,东西长约1020米,面积941093平方米。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北向外延伸1020米;东向外延伸467米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神符战斗遗址
神符战斗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符战斗遗址位于汾西县永安镇神符村,时代为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和代表性建筑。战斗遗址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约200米,面积6万平方米。神符战斗遗址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因与神符真武庙、神符任家宅院距离较近,合在一起划定)以神符战斗遗址文物本体为界,东、北各向外延伸100米,南向外延伸104米及道路中心。以神符真武庙文物本体外墙为界,西向外延伸45米,南北长约397米,东西长约550米,面积199193平方米。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南、西、北各向外延伸200米,南北长约792米,东西宽约1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神符真武庙
神符真武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神符真武庙位于汾西县永安镇神符村,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占地面积888.75平方米。坐北面南,一进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正殿,两侧存东西耳殿(砖窑各1孔)、东西配殿;山门建于院东南。正殿一层为砖窑3孔,二层为木构,面阔三间硬山顶,既(玉皇楼)。戏台面阔三间,东西配殿均为二层,一层砖窑3孔,二层面阔五间。神符真武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因与神符战斗遗址、神符任家宅院距离较近,合在一起划定)以神符战斗遗址文物本体为界,东、北各向外延伸100米,南向外延伸104米及道路中心。以神符真武庙文物本体外墙为界,西向外延伸45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潺峪观音庙
潺峪观音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潺峪观音庙位于汾西县对竹镇潺峪村,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坐东面西,占地面积733平方米。一进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正殿,两侧存南北配殿,山门建在院西北,戏台北侧存砖窑1孔。正殿和南、北配殿均为二层,下层砖窑3孔。潺峪观音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外墙为界,东、北各向外延伸至道路外沿,南向外延伸至道路北沿,西向外延伸20米。南北长约38米,东西长约57米,面积为1666平方米。建控地带:以保护范围为界,东向外延伸100米及道路东沿,南向外延伸至道路南沿,西、北各向外延伸130米。南北长约166米,东西宽约19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前王堤佛庙
前王堤佛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前王堤佛庙位于汾西县对竹镇前王堤村,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坐东面西,占地面积887.6平方米。一进四合院布局,中轴线上建有戏台、正殿,两侧存南、北配殿,山门建在院东南。正殿二层,下层砖窑5孔,上层砖窑1孔,南、北配殿均为二层,下层砖窑3孔。前王堤佛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以文物本体外墙为界,北向外延伸25米,东向外延伸50米,南向外延伸5米至道路南沿,西向外延伸40米。南北长约73米,东西长约123米,面积9189平方米。建控地带:(因与前王堤合谋堂旧址、前王堤碉堡旧址距离较近,合在一起划定)以文物本体外墙为界,东、南、北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下团柏九天圣母庙
下团柏九天圣母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团柏九天圣母庙位于汾西县下团柏乡下团柏村,时代为元至清,类别为古建筑。占地面积2724.3平方米。坐北面南,二进四合院布局,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建有影壁、山门、戏台、中殿、后殿,两侧存东西配殿、东西厢房。下团柏九天圣母庙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因与蒋鸣龙祠距离较近,合在一起划定)北、东、西至九天圣母庙、蒋鸣龙祠外墙为保护范围,南至8米处影壁-及道路-。南北长约70米,东西长约30米,面积为1902平方米。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牛洼庄张家宅院
牛洼庄张家宅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牛洼庄张家宅院(包括张向云院、积善之家院、张家宅院)位于汾西县和平镇牛洼庄村,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占地面积7000平方米。包括张向云院、积善之家院、张家宅院。牛洼庄张家宅院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北以牛洼庄张家宅院4文物本体外墙为界向外延伸20米至道路南沿,东以牛洼庄张家宅院2文物本体外墙为界向外延伸20米,南以牛洼庄张家宅院2文物本体外墙为界向外延伸20米及道路南沿,南以牛洼庄张家宅院2文物本体外墙为界向外延伸20米至房屋外壁和道路南沿,西以牛洼庄张家宅院1文物本体外墙为界向外延伸5米至道路西沿。南北长约137米,东西长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
吴家岭吴家宅院
吴家岭吴家宅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家岭吴家宅院位于汾西县永安镇吴家岭村,时代为清代,类别为古建筑。占地面积653.76平方米。坐北面南,二进前后院布局,现存大门、、二门、正房、前院东西厢房、后院东西厢房。前院东、西厢房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三椽。后院正房和东、西厢房均为二层楼阁式建筑,正房下层东西两侧均设有石梯可登上层,上下均砖窑5孔窑。吴家岭吴家宅院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因与吴家岭1号宅院、吴家岭2号宅院、吴家岭3号宅院、吴家岭门楼距离较近,合在一起划定)以吴家岭吴家宅院文物本体外墙为界,北向外延伸7米至道路北沿,以吴家岭吴家宅院文物本体外墙为界,东向外延伸

山西省临汾市汾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