绛县旅游景点景区好玩必去地方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绛县必去景点景区,山西省运城市绛县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紫云寺、景云宫玉皇殿、东华山、东华山滑雪场、沸水风景区、太阴寺、绛县博物馆、横水成汤庙、车厢故城址、绛北大峡谷、南柳泰山庙、南樊石牌坊及碑亭、横北倗国墓地、董封戏台、绛县文庙、晋文公墓、晋献公墓、周家庄遗址、晋灵公墓、绛县石碑坊,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紫云寺
紫云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云寺位于山西省绛县境内“十大景”之一“沸水濂波”的紫云岭上,系人文与自然有机结合的古老佛寺。东南与中条山相望,西北与紫金山相承。南依绛县、垣曲,北靠曲沃、侯马,东临翼城、沁水,西跨闻喜、夏县,占地200余亩。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环境至美,气候宜人,佛事兴盛,绵延不断,是晋南一带著名的佛教圣地。紫云寺历史悠久。据记载,始建于北魏,每逢佛节,常有“紫气缭绕”、“紫云映日”之瑞,故寺以“紫云寺”名之。唐宋时期,随着建筑规模的扩大,寺前沸水淙淙,寺顶佛塔巍巍,寺内香火袅袅,松柏绕寺,花林扶疏,移步换景,古朴典雅,引无数善男信女虔诚朝拜,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景云宫玉皇殿
景云宫玉皇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云宫玉皇殿位于绛县城西南横水镇东灌底村景云中学校园内。景云宫始建于唐代,原先规模宏大,今日仅存主殿玉皇殿一座,其余建筑均已荡然无存。玉皇殿为元代木构,建在低平的阶基上,五间悬山顶,前檐斗拱五铺作,后檐斗拱四铺作,脊槫上留有清康熙四年(1665)的维修题记;柱础为素平的圆础,时代或许早于元代;建筑外观古朴端庄,继承了宋代建筑的秀丽风格。玉皇殿内尚存有完整保存的唐碑一通,文物价值很高。电话:0359-6522767地址:山西省运城市绛县东灌底村:我村位于中条山下,速水河畔,北临二级路沿线,交通便利,地势平坦。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东华山
东华山

东华山,又名子华、小华山,位于绛县卫庄镇张上村南条山之上。当年小沉香在西岳华山“劈山救母”,神斧劈下之时,只听得“轰隆”一声,天崩地裂,石块飞溅,其中一块迸落到绛县东南的中条山上,就成了今日的东华山。东华山来历之说当属神话,人们之所以称其华山,主要还是因为它与西岳华山有许多相似之处。东华山游览区方圆二十多里,主峰海拔一千七百余米,奇峰九座,峻岭十八,山势巍峨,山道险峻,颇具西岳挺拔的气势。阎王嘴是东华山著名的险道,在这里攀援直上,举步如登云梯。眼前古壁陡峭,耳边山风呼啸,鸟鸣深涧,松涛澎湃,令人惊心动魄。老弱妇孺望而却步,不少青壮也临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东华山滑雪场
东华山滑雪场

东华山滑雪场是由哈尔滨市沃特司诺有限公司和绛县碧水蓝天公司合作建设,成立于2014年12月20日。它位于绛县陈村镇东荆上村,距离运城市90余公里,距离县城10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总投资1.5亿元,一期投资3800万元,占地100亩,遵循低碳建设原则,前期规划六大区域:滑雪区、戏雪区、安全停止区、雪上冲浪区、儿童乐园、接待功能大厅;分别设计建成初、中、高级滑雪道各1条,戏雪滑雪最佳容量为3000人/每天,日接待最大量为4000-5000人,一雪季总接待量为10万人。娱乐项目:单板,双板,雪上飞碟,雪地摩托,悠波球及其他儿童娱乐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沸水风景区
沸水风景区

沸水风景区位于绛县北侧,南跨绛县,北临曲沃、侯马,东望翼城,西瞰闻喜,是一处山青水秀、风物优美、胜迹独特的旅游佳地。到了景区,我们先到紫云寺,这是一个清代建筑,紫云寺坐东朝西,山门坐落在坡度为32度和48级台阶之上,据说是为了纪念佛祖释迦牟尼的生日(农历四月初八)。寺内殿宇嵯峨、庙堂古朴,碧瓦朱檐、雕梁画栋。大雄宝殿内横世三佛造型优美,栩栩如生,释迦牟尼端坐其中,似从沉思中醒来,右边的药王佛微启唇角,像在传递着祛病强身的秘方;左边的阿弥陀佛衣袖带风,有一种飘尘出世的无为之感。这里香火不断,游人络绎不绝。传说,八国联军进北京时,慈禧太后


太阴寺
太阴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阴寺始建于北魏时期(公元386至534年),北周天和三年(公元568年)、唐永徽元年(公元650年)、金大定二十年(公元1180年)、元大德元年(公元1297年)都曾进行过大修。原建筑气势磅礴,碑刻林立。北殿民国五年被烧毁,现北殿是从附近整体搬迁来的一座家庙。现存南大殿,建筑风貌为金代遗构。太阴寺坐南向北,属于阴向,因而得名“太阴寺”。寺内存有我国最大的独木雕卧佛。据元代碑文记载,这是金大定二十年云公、法澍(佛龛西侧有其塑像)等重修太阴寺、补雕《赵城金藏》时雕刻的一尊佛祖涅槃像,同时雕刻的还有三士佛像。历代刊刻大藏经中流传至今最早最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绛县博物馆
绛县博物馆

绛县博物馆为绛县唯一一座综合性的历史类博物馆,隶属于绛县文物局。本馆始建于1981年,原馆址位于绛县文化馆院内,1989年迁至绛县文庙内,占地面积4180㎡,建筑面积1304㎡,总投资130万元。建馆迄今历任3任馆长,分别是:赵树铮(1981年-1992年),郭尔夫(1992年-2008年),苏文芳(2008年至今)。博物馆建有108平方米文物库房,配备有监控,防盗等安全技术防范设备。文物库房为新建,内设15个陈列柜,其中12个为普通木制陈列柜,3个保险柜为珍贵文物陈列柜,库房内设置简易通风设施及防潮设施,藏品按等级分类排列。博物馆共


横水成汤庙
横水成汤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横水成汤庙(第五批省保)时代:明、清地址:运城市绛县横水镇横东村东北横水成汤庙,创建年代不祥,乾隆十四年(1749)重修,十六年(1751)重妆圣母全身,十八年(1753)重修戏楼;清嘉庆十九年(1814)创建文昌阁;清咸丰二年(1852)重修并创建山门、北房、门楼。全庙坐北朝南,现存为两进院落布局,东西宽34米,南北长89.2米,占地面积3033平方米。原平面布局保存不完整,中轴线上现存建筑自南向北有献殿、汤帝殿、圣母殿,圣母殿东、西两侧建有马王庙和财神庙各一座。其中,献殿为明代遗构,其余均为清代遗构。另保存有药王庙和孔庙基址。献殿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车厢故城址
车厢故城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车厢故城址(第五批省保)时代:春秋地址:运城市绛县古绛镇南城村车厢城在绛县城南5公里处,因其形如车厢,故称为车厢城。现存古城墙高约15米,长150米,全部由夯土层构筑。车厢城地处中条山东段北面,被深约30米的东、西两沟夹峙其间。城南北长约400米,东西宽为50米,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在车厢故城址的保护范围内,留存城墙、烽火台等遗存,全部由夯土构筑,地表散落有大量陶片,城址内发现大量灰坑。“车厢古迹”、“晋大夫士蒍故里”、“晋旧都”三块石匾和“绛县师”石像分别存放在南城村和绛县博物馆内。史载车厢城为晋献公尽杀群公子之处。《左传》载:晋庄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绛北大峡谷
绛北大峡谷

绛北大峡谷旅游风景区,位于山西省绛县么里镇境内,观赏面积20平方公里,目前景区开发多个旅游项目,是晋南地区最集中的以吃、住、游、玩为一体的生态旅游境地。绛北大峡谷旅游风景区森林覆盖率达百分之九十五以上,并有多处原始森林,整个景区主要以核桃园、香菇种植、森林、湖泊为主体;以晋南民俗为基调;形成山、水、情、天人合一景观特色,自然与人文水0融,相辅相成。绛北大峡谷旅游风景区四大特色:最刺激的峡谷漂流:漂流河道总长5.2公里,落差204米,是华北地区落差最大的漂流景点,悠闲时泛一叶轻舟,吹河上之轻风,在无惊无险中领略自然的温柔与优雅,陶冶心灵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南柳泰山庙
南柳泰山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柳泰山庙位于绛县南樊镇南柳村西南约1千米处。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342.8平方米。庙院始建年代不详,据有关史料记载:明代和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雍正十三年(1735年),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曾多次修缮。庙内原有戏台、献殿、正殿、钟鼓楼、廊房、阎王殿、道士房、后土殿、牛龙马王殿、廊房、娘娘殿,虎头门、圣母殿、火神殿。现仅存有正殿、道士房、后土殿、牛龙马王殿、阎王殿、虎头门、圣母殿、火神殿和娘娘殿。现存正殿、后土殿及圣母殿主体结构为元代建筑。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檐下柱头施三间大通额。其上置柱头与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南樊石牌坊及碑亭
南樊石牌坊及碑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清地址: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南樊镇西堡村。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年),是时任山东盐运滨乐分司司运的贾宗洛奉圣旨旌表为其祖母诰封中宪大夫贾凝端继妻李恭人所建的节孝牌坊。牌坊为石质仿木构结构,南北向,双面六柱五门三重檐,高12米,阔8.50米。正门两端各开二合八字门,两面的石条台基各长4.63米,宽2.23米,高1米。牌坊上雕“圣旨”和“旌表”石匾,从基座到顶部均浮雕走兽、花卉、人物。牌坊夹杆石为圆雕石狮,其额枋,斗拱,阑额等部位,有内容多样,形式多样的石雕装饰,基本反映并代表了当时最高水平的石雕工艺。右侧附设石碑楼一座,内有石碑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横北倗国墓地
横北倗国墓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西周横北倗国墓地位于绛县县城以西约11公里的横水镇横北村北约1000米处。墓地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75米,面积约35000平方米。2004年12月至2007年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主持进行了大面积发掘。共发掘墓葬1326座,其中西周早期偏晚一直到西周晚期墓葬1299座。在发掘区域内共发现西周时期的车马坑或马坑35座。出土文物有带有“倗伯”铭文的青铜器和先秦史籍《周礼》中记载的“荒帷”。以及大量的鼎、簋、甗、盘、盉、鬲、盆、觚、爵、觯、尊、壶、卣、方彝、钟等青铜礼乐器,鬲、罐、豆、盆、簋、尊、壶、瓮、瓿、杯等陶器,豆、壶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董封戏台
董封戏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封戏台董封戏台(第六批国保)时代:明地址:绛县安峪镇董封村戏台坐北朝南,砖砌台基,石条压面,高0.9米,面宽、进深均三间,平面近方形,建筑面积102.4平方米,单檐歇山式屋顶。檐口施用粗大的额枋,五铺作双下昂斗栱,当心间施五铺作双抄斗栱,后檐斗栱五铺作双抄。四架椽屋用三柱结构,四椽栿上施月梁式平梁。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绛县文庙
绛县文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绛县文庙绛县文庙(第四批省保)时代:明地址:绛县城内振兴西大街文庙路1号绛县文庙位于绛县古绛镇文庙路。庙院坐北朝南,南北长95米,东西宽44米,占地面积4180平方米。据清乾隆版《绛县志》和有关碑文记载,绛县文庙始建于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元、明、清历代分别进行了重修和扩建。现仅存大成殿和明伦堂。大成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式屋顶,属厅堂型构架,仍保留有元代建筑的特征。明伦堂,面宽五间,进深六椽,前檐内廊,单檐悬山顶,现为清代遗构。绛县文庙保存完整,具有较为重要的历史价值。2013年5月,绛县文庙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晋文公墓
晋文公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文公墓,在山西省曲沃与绛县交界的安屿镇的下村侧,墓高40米,圆形,周长200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主晋文公(前697-前628),春秋时晋国国君,名重耳,晋献公之子。-在外逃亡19年后归国即位,励精图治,使晋国成为实力强大的霸主。晋献公墓位于绛县南樊槐泉村东岭。墓高百尺,无祠孤寝,墓形似无柄之木铎。他是春秋时晋国武公之子,名诡诸,始建都维(山西绛县)。晋文公献公初娶贾氏为妻,无子。继娶齐姜,生秦穆公夫人及太子申生。后再娶二女于戎,生重耳、夷吾。在讨伐骊戎的战争中获骊姬,生奚齐。献公宠爱骊姬,常听其谗言,先逼死太子申生,又欲加害公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晋献公墓
晋献公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献公墓位于绛县南樊槐泉村东岭。墓高百尺,无祠孤寝,墓形似无柄之木铎。他是春秋时晋国武公之子,名诡诸,始建都维(山西绛县)。献公初娶贾氏为妻,无子。继娶齐姜,生秦穆公夫人及太子申生。后再娶二女于戎,生重耳、夷吾。在讨伐骊戎的战争中获骊姬,生奚齐。献公宠爱骊姬,常听其谗言,先逼死太子申生,又欲加害公子重耳和夷吾,以达到让奚齐继位的目的。献公在位二十六年。献公殁后,因其生前昏庸无道,暴戾成癖,不列入祭典,以示彰善弹恶。献公墓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晋文公墓在绛县卫庄下村。文公系春秋诸侯,晋献公次子,太子申生之弟,名重耳。献公宠爱骊姬,杀太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周家庄遗址
周家庄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家庄遗址(第一批省保)时代:新石器地址:绛县横水镇周家庄村东位于中条山脉西侧山前坡地上,地势北高南低,南临涑水河。遗址50年代发现,现存面积10万平方米。发现的遗存、遗迹有灰坑和墓葬两种。遗物主要是陶器。陶系以泥质红陶为主,其次为夹砂红褐陶和泥质灰陶。泥质陶以素面和彩陶为主,夹砂陶则以绳纹最常见,彩陶颜色均为黑色,花纹的体裁一般采用连续的弧线三角或勾叶纹构成图案。器型有鼓腹盆、双唇口尖底瓶、壶、敛口罐或瓮等。从出土陶器的质地、颜色及形制特征看,具有典型的仰韶庙底沟文化类型的特征。近年发现的龙山期遗迹包括壕沟、房址、陶窑、灰坑、墓葬等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晋灵公墓
晋灵公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晋灵公墓(山西省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春秋地址:山西省绛县磨里镇南刘家村晋灵公名夷吾,耽于酒色,荒于朝政,后被赵穿所杀。墓冢如馒头状,长50米,宽40米,高30余米,五花土堆成,未发掘。保存基本完整。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
绛县石碑坊
绛县石碑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绛县石碑坊,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南樊镇南樊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1996年1月12日,授予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古建筑及历史纪念建筑物南樊镇:山西省绛县南樊镇是绛县北大门,同时又是绛县、曲沃县、翼城县三县交界地和交通要塞。省道纵贯南樊全镇,县乡公路四通八达,五四一铁路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捷。移动、联通、程控电话覆盖全镇,有线电视已覆盖12个行政村,通讯联络快捷。自古至今,就是晋南地区闻名遐尔的商品集散地,素有“小北京”之雅称。一、南樊镇基本情况南樊镇共有18个行政村,34000余人……南樊镇详细信息++

山西省运城市绛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