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旅游景点景区好玩必去地方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介休必去景点景区,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绵山、张壁古堡、介公墓、古藤谷 溪水沟、蜂房泉 石乳泉 圣乳泉、绵山正果寺、一斗泉、介公岭、朱家凹、龙脊岭、介休炎车站、袄神楼、龙头寺、绵山天桥、介休城隍庙、云峰寺石佛殿、太和岩牌楼、秦柏岭风景区、虹霁寺、北坛塔,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绵山
绵山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它地处汾河之阴,距介休市区20公里,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境,最高海拔2566.6米,相对高度1000米以上,是太岳山(霍山)向北延伸的一条支脉。绵山,又称介山,在介休城东南20公里处,山势陡峭,多悬崖绝壁,苍松翠柏,自然景色非常优美,是省级风景名胜区。绵山的景观很多,有白云庵、光岩寺、云中寺、地藏殿、世姑庙、龙王庙、柏龙、说法台、棋盘石、五龙墓、舍身崖等。还有直径1米的铁锅水,水从崖壁流入,满而不溢,掬而饮之,味甚甘甜,叫做“一锅泉”。泉之南有一“之”字形石级,行500米,即达沟底深谷,又有“石洞水”与周围的青山怪石、奇树山花相映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张壁古堡
张壁古堡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壁古堡位于介休市城区东南10公里龙凤乡张壁村,背靠绵山,面对绿野,海拔1040米,周圆1300米,面积约12万平方米。整座古堡顺塬势建造,南高北低。从堡北向下俯视,左、中、右各有一条深沟向下延伸。堡南则有三条向外通道,堡西为窑湾沟,峭壁陡坡,深达数十丈。堡东居高临下,有沟堑阻隔,可谓“易守难攻,退进有路”。堡墙用土夯筑而成,高约10米。堡有南北二门,中间是一条长300米的街道。街东3条小巷,街西4条小巷,由街中向上延伸。北堡门筑有瓮城,南堡门用石块砌成,堡门上建门楼。街道两侧有典雅的店铺和古朴的民居;几座庙宇琉璃覆顶,金碧辉煌,点缀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介公墓
介公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说介之推母子被焚后,晋文公命随从收拾他们的遗物,依山为墓而建的。景点位置位于绵山介公祠上方百米处5公里的柏树岭下的圆形山丘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绵山正果寺
绵山正果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果寺内有八尊高僧、四位高道的包骨真身像,虽历经千年而骨架完好,颇有灵气,是研究绵山历史文化和地理气候的重要文物。此处还有通天云衢、五龙松、弥勒殿、圣母殿、观音殿、三大士殿、送子娘娘殿、五龙殿等,来历神奇,庙殿灵验。乾坤塔明七暗九层,高达69米,高出云霄,巍峨壮观,是我国高山寺院中最高的佛塔。门票门票:5元/人景点位置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一斗泉
一斗泉

一斗泉是绵山一大景区,是因为此地有一天然石泉,仅能盛一斗水而得名,这里本是玉清原始天尊的道场也称洞真宫,传说很久以前绵山缺水,元始天尊云游至此。用拂尘醮东海之水,往绵山洒了几点。绵山便有了很多泉水,将最后一点滴在此处,形成一斗泉。为此,在这里筑殿,供奉元始天尊。景点位置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介公岭
介公岭

供奉介之推、介母、解张。窟高22米,宽40米,深25米,由两根长半径4.5米,短半径3米的椭圆体大柱擎起,3尊塑像均为11米高,神态端庄,古朴凝重。绵山也叫介山,其根源就是因为纪念介之推,所以到了绵山,介公岭时一定要看的。虽然景色一般,但是十分有纪念意义。介公岭说的是介子推的传说。从这里坐索道上去。上面有个庙,陈列着28具包骨真身佛像。相传介子推的埋骨之地,岭上有介子推的墓,坐缆车上去,转一圈下来大概三小时。景点位置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朱家凹
朱家凹

朱家凹都与明代朱家王朝有关。明太祖朱元璋的父亲朱五四曾在这里修行拜灵宝天尊。朱元璋称帝后,认为他当皇帝是天尊显灵的结果,于是偕堂妹上绵山祭拜。景点位置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龙脊岭
龙脊岭

龙脊岭位于石桐水之阳,扼涧水而虬曲龙蟠,绵延数里。夏日凉爽,寒冬温暖。即使三九严寒,别处银装素裹,冰凌雾淞,与石亭百步之隔的龙脊岭养生源,青松、翠柏、黄花、碧草、花香草荣、温暖如春,真有说不尽的神奇,解不开的谜。景点位置山西省介休市绵山风景区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介休炎车站
介休炎车站

介休站,山西中南部铁路枢纽之一,山西省第三大火车站,第一大货运站,山西县域城市第一大火车介休火车站离汽车站(有去王家大院的11路公交,半个小时一趟)很近,走路也就5分钟。自动售票机里买不到最近两小时的车票,得去人工售票厅里买。其实平遥和王家大院之间往来,坐公交+火车和直接坐汽车这两套方案的时间和花费都差不多,但火车和公交的频率比汽车要高。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袄神楼
袄神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袄神楼山西四大名楼(万荣的秋风楼、万荣的飞云楼、永济的鹳雀楼和介休的袄神楼)之一。在《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所在的“明教”,其前身就是古波斯的“祆教”,而介休的袄神楼即是国内仅存的一座祆教建筑。祆神楼外观重檐四层,内则为两层。该楼下层空阔,上层用平座加栏杆,屋顶为十字歇山顶。电话0354-7212372交通市内乘坐出租车起步价可达门票免费开放时间全天开放景点位置山西省晋中市介休市顺城街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龙头寺
龙头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绵山景观主要分布于岩沟东侧半山腰。从介休市区驱车上108国道东夏线,过秦柏所在地西欢村不远左拐,便是一条缓缓上升的12公里专用公路。再经有薄一波题写“绵山”匾额的山门牌楼,过光岩寺、朱砂洞、飞虎洞、楞严会旧址,便可到达龙头寺。龙头寺又名塔岩头,因岩下黄土坡原有空王塔院而得名。后因唐太宗来绵山朝山谢雨,见双龙显灵而改为现名。龙头寺有20余个景点。如《叶剑英元帅论绵山》、《介子推不言禄》、《屈原咏介子》等大型碑刻,以及百龙壁、赋诗亭、普救殿、南天门、关帝庙、龙门石牌楼等。从景区入口处拾级而上,过龙头寺牌楼匾额,往左侧山壁前一回头,就见有一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绵山天桥
绵山天桥

绵山天桥是一处长300余米,宽不足1米的世间奇特的云中栈道。上离山顶200余米,高出云表;下距沟底300余米,悬于半空。多云天气漫步桥头,人从桥上过,云在脚下涌,平步青云,飘飘欲仙。此处不仅有绵山龙王化作柏龙驻足悬壁、神兔助高僧志超通过断崖的神奇景观,更有中国最险绝的军事要塞石勒寨和唐太宗李世民为感恩太上老君所建的洞神之宫。正殿主要有“三洞大教主”之一的神宝君塑像。两侧为“南北五祖”、“七真人”及众仙殿。桥下长洞内塑有老君历世应化身,以及我国古代四位发明家的造像。真武殿、天蓬殿、三官殿、水母殿、二郎神殿塑像均为唐宋风格。汉高祖刘邦的谋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介休城隍庙
介休城隍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至清地址:山西省介休市北关街道东大街275号介休城隍庙位于介休市北关街道东大街275号。坐北朝南,一进院落布局。创建年代不详,据庙碑记载,明弘治八年(1495年)、隆庆六年(1572年)及清代均有重修。占地面积3415平方米。城隍庙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戏台、正殿,两侧为钟楼、鼓楼、配殿及耳殿。现存正殿为明代遗构,余皆为清代建筑。戏台建于高1.35米的砖砌台基上,面宽五间,进深五架,单檐卷棚硬山顶,前台明、次间出歇山顶抱厦一间,三踩单昂斗栱,后台明间出卷棚歇山顶抱厦一间。正殿面宽五间,进深三间,四面出廊,重檐歇山顶,黄绿色琉璃脊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云峰寺石佛殿
云峰寺石佛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明至清地址:山西省晋中市介体市绵山云峰寺位于介休市东南25千米绵山镇绵山抱腹岩。据碑载,云峰寺又称灵官仙窟、大云寺。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649年),宋、元、明、清历代均有修葺。占地3932平方米。坐北朝南,建筑分上、下两层布局,并以石梯栈道相连,上层寺院现存建筑石佛殿为明代遗构。下层全部为1995~1998年复建。云峰寺石佛殿坐北朝南,石木混合建筑,面宽三间,进深一间,歇山顶。两山与后檐包砌石墙,前檐明间施两扇小板门,次间施槛墙与直棂窗。檐下柱头科三踩单昂斗栱,斗栱与梁架不对位。明间平身科一攒,大斗之上出45°斜昂。次间平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太和岩牌楼
太和岩牌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和岩牌楼位于山西省介休市城东北20公里北辛武村。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建造。因它通身包砌精美华丽的琉璃饰件,而被当地人称之为“琉璃牌坊”。太和岩牌楼,原是该村真武庙前的门前坊,其坐北向南,占地27.7平方米。据传,该牌楼为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北辛武村晋商巨富冀氏家族冀以和在对村内的七座庙宇进行补修时,在真武庙中轴线之山门前所新建。虽然现在只剩下了牌楼这个单体建筑,但是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当年真武庙的气势,在明间西侧柱底有“光绪丁酉年(1897)年造立”的题记。此牌楼为四柱三楼歇山顶琉璃砖石结构,坊高8.5米,长9.65米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秦柏岭风景区
秦柏岭风景区

秦柏岭位于素有“三贤故里”美称的山西省介休市,古晋贤人源缘于此,也是中国目前主要的传统节气——寒食清明节的发源地,位于距介休市区只有9公里的绵山镇西欢村,108国道旁边。秦柏位于介休市西南15公里处的西观村柏树岭,相传为秦初植种,距今有2200多年的历史。树根部围长16.7米,树冠高16米,主杆高2.6米,距离地面1.5米处的树围11.8米,之上分有10各树杈。每个枝杈平均周长3.1米,最粗一枝周长4.75米。现仍枝繁叶茂,常青永翠,树荫覆盖面积近300平方米。秦柏比陕西黄陵轩辕柏(树围10米)粗了1.8米,其周长围全国柏树之最。属于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虹霁寺
虹霁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虹霁寺又名滚钟寺,位于介休市城西10余里的义棠镇师屯南村的银锭山巅,寺内有虹霁寺塔、滚钟坡、天王殿等。史料记载,该寺建于唐贞观十三年,唐太宗破刘武周于汾州,立寺。该寺自唐初建,明万历年重修,清康熙年间复修,乾隆金妆,后几经战乱。银锭山巅古塔,系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山前流过汾河,景同延安宝塔山,百姓称“小延安”。1993年,介休市加大开发旅游资源力度,虹霁寺如枯木逢春。当地除修复寺庙外还新增了寺牌楼、人工瀑布、得月亭等旅游景点。站在几里之遥,人们就可看见矗立在银锭山巅的虹霁寺古塔,雄伟的古塔同山前流过的汾河交相辉映。2005年由于一些煤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
北坛塔
北坛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坛塔北坛塔位于介休市西北的绿野上,为一座七层八角楼阁式砖塔,又名史公塔。清乾隆十三年(1748)为介休人纪念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任介休县知县史记事兴学赈饥而建。

山西省晋中市介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