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文安县必去景点景区,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大围河清真寺、文安龙潭、廊坊文安洼、小王东遗址、张仁宪神道碑、文安唐王坟、滩里清宁寺、文安古城墙,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大围河清真寺大围河清真寺始建于明朝(1403)永乐年间,清朝乾隆年间重修。古寺经过历代修缮,尤其是最近重大修后,更加气势雄伟富丽堂皇。迎门大殿中六柱耸起,四面挑角做为脊楼。脊角梁头镶有龙头、等兽头装饰,花纹绚丽,玲珑剔透,基本保持了乾隆年间的建筑风格。据寺中碑文记载,乾隆宠爱的维吾尔族妃子名香(传说她不用香料而自带清香),宫中赐号“容妃”,人们喜欢称她为“香妃”。她随乾隆出巡时,委派回族曹姓太监到此亲自监工,精心修建清真寺。乾隆皇帝亲书“正大光明”,并制成蓝地鎏金字匾,挂于大殿正门。后曹太监定居围河,死后葬于该‘村,至今寺里保留他的墓
文安龙潭在文安鹿町村村北,有一水塘,丰水年面积达300亩。因其坑大水深,大旱之年也无干涸过。由于此塘年代入远,故流传着很多传说。潭心有海眼,与东海龙宫相通,龙王每年都要通过海眼到这里巡视,故人称“龙潭”。有传说潭里的大粘鱼与潭边饮水的大黄牛较力等故事。这些传说在此周围数县都能听到,并且越远传说越神。由于这神奇的传说,曾打动过北洋军阀大总统冯同章。据说冯国章从北京返于河间时,曾亲赴鹿町水塘察看,见水面一望无际,水清透彻,传说中的“仙人岛”浮于潭中,四周柳荫茂密,浅水处荷花盛开,风景如画,确是“卧龙藏仙”之地,便想购买下来据为己有。当年,
廊坊文安洼简介地处北京、天津、保定、沧州、廊坊中心地带,全县幅员面积1028平方公里。宽阔、清澈的海河像一条玉带环绕县域北部,丰水时节,河面上白帆点点,两岸烟柳迷蒙顺流东下可直达天津,逆流而上与白洋淀联为一体。文安东部,地势低洼,素称东淀,是河北省八大洼淀之一。河北廊坊市
小王东遗址为商、周古遗址,位于廊坊市文安县大留镇小王东村。小王东遗址为河北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安张仁宪碑是唐朝张仁宪之孙兰陵郡王张仲武为其所立,距今将近1200年。位于文安县城关镇相公庄村北300米,为大唐张仁宪神道碑,根据碑文记载,该石碑建于唐大中二年(公元848年)。石碑为汉白玉石质,由碑首、碑身、碑趺三部分组成。全碑通高4.27米、碑身宽1.44、厚0.53米。碑首雕四龙交蟠,龙首垂于碑侧,阳面天宫篆额“大唐故赠工部尚书清河张公神道之碑”;碑身阳面满刻方格,格内阴刻隶书碑文,共29行,满行62字,由于风化有些字迹已无法辨认。碑文主要记载了张仁宪家族的世系、官职,还详细记述了其嗣孙张仲武的战功。碑阴、碑侧均无字;碑趺为石
唐王坟位于安县姜庄子村,为古墓葬。1982年7月23日,唐王坟被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清宁寺位于文安县滩里镇安里屯村村东,据文安县志记载,滩里镇安里屯村自古就有清宁寺。当地村民介绍,古清宁寺据传说始建于唐代,清末民初被当成学堂,至文革时期被彻底破坏,佛像全部被毁或填埋地下,寺庙原址已不复存在。2006年,当地佛教信众决定重建清宁寺,振兴当地佛教,造福一方,并在村0土一尊石雕阿弥陀佛立像。这尊佛像原位于古清宁寺藏经阁,高约2.9米,在我国现存同类古代石雕佛像中极为罕见,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价值,在当时曾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清宁寺自2006年底开始动工建设,历时三年半时间,其间受到了天津、河北及全国各地佛教组织和信
文安古城墙,有1500年的历史,是中国北方现存比较完整的古城之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古城池呈长方形,(东西长南北短)周围绵绵一千二百七十五丈五尺,计七里一分,约合3.6千米,城高二丈五尺(约八米)。城墙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文安古城墙完全是围绕“防御”战略体系而建。城上可以跑车和操练。墙体是用石灰、桐油、米汤汁混合夹浆,固若金汤。屹立千百年巍然无恙。古城墙包括护城河、吊桥、闸楼、箭楼、正楼、角楼、敌楼、炮台、垛口、女儿墙等一系列军事设施组成。五城门:东曰“迎恩门”,西曰“永定门”,南曰“来薰门”,北曰“拱辰门”,小南关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