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隆阳区必去景点景区,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太保山、龙王塘、云南公路馆、北庙湖、塘子沟遗址、保山光尊寺、保山青华海国家湿地公园、百花岭生态旅游区、芒宽双虹桥、北庙水库、隆阳抗日将士纪念碑、保山板桥古镇、保山博物馆、保山武侯祠、保山玉皇阁、保山玉佛寺、易罗池、保山卧佛寺、顺龙寺、保山千佛洞,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太保山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城西,或称太保山公园。南面有另一景点——易罗池。东方升腾的朝阳下,保山城的主大街保岫路由东向西逐渐升高,钟灵毓秀的太保山之东,保岫路日夜不停地续接着只可感知而不可听视的大山的脉息,大山的脉息是从太保山的层层石阶下喷涌而出的。太保山位于保山城西,海拔2257.3米,与城区的相对高度为580米,明代以前,因山上多松而称为松山,明嘉靖后易名为太保山。明洪武年间,太保山一度被城墙圈到了古城之内,成为了一座城内的山,今天,古代的城墙早已变成了低矮的土垣,但太保山在对古城的守望中依然生机勃勃,已经成为了保山的城市森林公
龙王塘又名玉泉,位于保山市北板桥乡郎义村龙溪山麓。明嘉靖年间(1522-1566年)永昌知府严时泰以当地水泉灌溉农田,经长期培修而成为风景名胜区,有秋水洞、龙王庙、公主泉等景以及广阔的水面,总面积0.83平方公里。这里古树森森,青藤飘拂,泉从石隙中涌出,激起轰鸣,百步之外可闻。泉水分三沟,流向郎义附近各村,直达保山坝中,灌溉着万亩良田。相传这一带原是十分干旱贫瘠的地方,善良的龙王三公主嫁到这里,与丈夫辛勤耕作,仍不得温饱。龙母拔簪刺岩,一股清泉随即喷涌而出。因此此泉又叫公主泉。人们为纪念龙母,为她塑像盖庙,这就是立于泉上的神龙祠。泉上
云南公路馆于2011年6月1日在云南省保山至龙陵高速路潞江坝服务区建成开馆。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公路为主题的文化馆。云南公路馆依托占地380亩的潞江坝服务区,融亚热带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公路文化和滇西抗战文化为一体,展示云南公路交通的历史与现在、自然与人文、公路与文化。运营以来按照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标准,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丰富景区内涵和提升接待水平,通过云南-的不断努力,成功打造了云南公路馆旅游景区。地址:云南省保山至龙陵高速路潞江坝服务区
北庙湖区最高海拔1912.1米,最低海拔1705米,平均气温15.7℃,年降水量1067.2毫米,坝址以上河源长15公里,控制经流面积119平方公里,多年平均经流量6800万立米。北庙湖总面积6平方公里,其中水面2.8平方公里,林面3.2平方公里。北庙湖以灌溉为主,兼防洪、发电、水产养、旅游等综合效益,现灌溉面积14万亩,防洪保护耕地5万亩,排涝2万亩,年发电量约500-700千瓦小时。北庙湖是保山具有吸引力的风景旅游区,登上大坝,可览湖光山色,浩淼波光;回首可一眼看到辽阔的保山坝。湖的四周广植云南松、思茅松、果松,建有茶园、葡萄园、
塘子沟遗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塘子沟村村旁台地,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文化层厚20-90厘米。1987年进行试掘,出土大量打制石器、骨器和动物骨骸,并发现柱洞、居住面等建筑遗存,经碳14年代测定,距今约8000年左右。该址为研究云南省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蒲缥镇:"位于保山市境南部,距保山市区32公里。是古代“南方丝路”上的重要驿站,现320国道穿镇而过,使蒲缥更显交通要镇之特点,为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蒲缥镇现辖蒲缥、罗板、石亩河、双
地点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世科村后山梁建设时间唐天宝二年(743年)特点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庙宇简介该寺坐东向西,依山建成七进五院,共有建筑物23幢,占地9000平方米。建筑物样式分为三类,其中由西至东分别为山门、过厅(附厢房)、文昌宫(北附翠微楼)、大宝殿(附厢房)、观音殿、斗老阁、瑶池楼、戏楼为抬梁架重檐歇山顶殿宇,其余建筑物均为穿斗架硬山顶平房。这些建筑物多数用材粗大,且不事雕琢粉饰,既给人以高大雄奇的印象,又处处显示出粗犷古朴的韵味,是保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古建筑群。集中了保山乃至整个滇西汉族地区自元、
青华海湿地公园位于隆阳区东部,哀牢山下。早在3世纪,青华海便是哀牢文化的发祥地,是哀牢古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百年以前,这里是一片水乡泽国,水域面积达50平方公里。岸边的人们以打鱼为主,现在的地名如“打渔村”、“东海子”等反映出当年渔民的生活。青华海自然风光优美,集山水、田园风光为一体,是城市居民及周边群众休闲度假的理想场所。青华海地处保山城市中心位置,是保山跃动的“心肺”。据史料记载,保山坝子原为沼泽、湖海、汪洋之地。自明代开始垦殖,民国时期,今保山城东的青华海还依然存在——东至大官庙,西到红花村,南至汉庄,北到板桥,南北长约1
百花岭是一个让无数摄影爱好者神魂颠倒的地方,光是听名字就已经够有吸引力了。百花岭位于距离芒宽乡镇约35公里的地方,紧靠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它集三峡的险峻,黄果树的雄奇,九寨沟的幽静于一体,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自然风景区。地址: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百花岭村类型:山游玩时间:建议1小时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免费开放。
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芒宽乡怒江上,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永昌知府陈孝升倡建,民国12年(1923年)重建。芒宽双虹桥是铁索桥,桥跨怒江江面,在江中礁石上建墩,将桥分成两孔,遥望如双虹,故名。桥东段跨径67米,西段38米,宽2.8米,总长162.5米。分别由15、12根铁链构成,桥两端建关楼,现存东关楼,穿斗式土木结构。为西南丝道上的重要桥梁。199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位置云南省保山隆阳区芒宽乡芒宽彝族傣族乡:"在神秘美丽的怒江大峡谷深处,有一个自然环境清秀旖旎,民俗风情独具特色的地方,她就是一九九九年被国务院授予
距保山城20多公里的北庙水库景区,既是维系着保山坝“粮仓”的兴衰和农业的命脉,又是人们观光游览的景点。北庙水库始建于1958年,1962年蓄水浇灌,居当时全国同类工程的第二位。大坝横亘两山之间,现坝高73米,副坝高10.6米,总库容7350万立方米。滋润着保山坝12万多亩良田。北庙外侧基部由巨石铺筑而成,其上由四条平行线和若干条相垂直的线条,把五级大坝分成一块块绿色的芳草地;中间有一条砌有500多级台阶的大道直通坝顶;方块形的花草丛中“北庙水库”四个大字,在一里之遥也看得清清楚楚。电话0871-3520027景点位置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隆阳抗日将士纪念碑位于易罗池公园内,在园区南面。景点位置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易罗池公园内
保山市隆阳区板桥古镇,既是五个省级历史文化名镇之一,又是云南省六十个旅游小镇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是南方丝绸古道上的重要驿站。历来是滇西交通要塞,兵家必争之地,商家云集之地,文人雅士游憩之地。历史上有“梅花古渡”、“北津烟柳”、“板桥孔道”之称,遗留下来取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迹。青龙街老式店铺林立,古道风貌犹存,各行“堂”、“店”、“号”、“记”悬挂街面,共387个铺面。有所谓“万家的顶子、马家的银子、赵家的牌子、戈家的饼子、董家的包子、丁家的馆子”和“板桥米线”之说。用时参考1天交通保山市内乘坐32路公交车可直达。景点位置云南省
保山博物馆馆舍建筑仿中国古代南方铜鼓造型,外表以反映保山历史文化为题材的“九龙传说”、“丝道双虹”、“永昌象耕”、“强渡怒江”四幅大型浮雕装饰。博物馆共设7个展厅、展线总长400余米。展出内容分为“史前文化”、“哀牢文化”、“永昌文化”、“滇西抗战”、“历代人物”、“民族文化”、“五十年建设成就”和“自然资源”共八大专题。全部展览共采用各类文物和自然标本663件(套)、资料图片762幅、绘画图标58幅,以图文物结合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展示了保山自旧石器时代晚期以来数万年间的社会发展演变历史及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地址: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
保山武侯祠太保山上的保山武侯祠建于明朝嘉靖年间,武侯祠占地4700多平方米,由前殿、中殿、正殿组成三进两院,坐西向东,布局在一条中轴线上。武侯祠的正殿,是该祠的主体本地人也称为诸葛亮殿,大殿四周被百年大树所包围,是一个安静的地方,走进大殿,只见正殿中间端立着诸葛孔明的大型泥塑彩色像,羽扇纶巾,仪态端庄,仿佛还在运筹帷幄,面容气定神安,两目炯炯有神。诸葛亮前方还分别站立着两个书童,一个掌剑,一个抱琴,侍立左右,神态可爱。在正殿诸葛亮的塑像两侧,左边还塑有蜀汉时期,诸葛亮的武将永昌太守王伉,右边是云南太守吕凯。在武侯祠大殿内的南北两面墙壁
玉皇阁位于保山城西太保山的右山腰。该阁建于明洪武年间,为3层重檐斗拱建筑,由36根高大的圆柱支撑,顶部全是梁架斗拱,渐次往上收拢成八卦形,至屋顶为太极图。屋顶系金黄琉璃瓦铺就,外观飞檐翘角,看上去端庄大方,气势雄伟。楼内有精美的壁画,泥塑和浮雕,楼前有两亭一台,还有3棵枝繁叶茂的大青树,旁边有太清仙境、玄帝观、文昌宫等建筑,为保山的八景之一。玄妙的是,玉皇阁的第二层挂有一块匾,从正面看是“至诚无息”朱黄色大字;从左边看是“龙飞凤舞”红绿色大字;从右边看则是“海晏河清”褐红色大字,实为奇中之奇,至今无人能说得清其中的奥妙,充分反映了古代
云岩山“干岩竞秀,一窍通灵”,寺依山就洞而筑,分前、后两院。正殿为一石洞,深数十文,洞分内外两重,洞中种乳倒悬,怪石嶙峋。洞内雕有一长约5米,重约10吨的释迦牟尼佛像,横卧岩下,面东背西,头南足北,一手微曲就枕,安祥而眠,为释迦佛涅磐像,俗称“卧佛”。相传为南沼僧砦岛“广为功募、廷请工匠三百人,精心制作,七年乃成”。
因有涌泉九股,故又名九龙池。池水面积近2000平方米,深三至四米,池畔四周垂柳环绕,红桃成片,素有“绿柳锁烟波,红桃翻锦浪”之誉。池中建有明代万历年间永昌参将邓子龙修建(后重建)的湖心亭(也叫濯缨亭),地西塔盘山耸立着近年重建的具有唐代建筑风格的文笔塔(又名慈云塔)。塔呈锥形,黑白相间,层次分明。塔高近50米,倒影映入池中,为易罗池增辉不少。池、亭、塔及附近的保山城,被古人喻为墨、砚、笔、纸四绝,形象生动,妙趣横生。作为保山市风景名胜之一,易罗池不仅以一池春水成为保山胜景之一,同时,它还是保山市民长期以来的水源供给地,有保山的“母亲池
卧佛寺位于保山城以北16公里的云岩山麓,寺内因拥有全国最大的巨型卧佛而闻名中外,卧佛长6米,重达10吨,据称是全国最大的玉佛,始建于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卧佛寺依山傍岩,洞口倚悬崖竖石柱,架石梁,垒石墙,搭石椽,并利用自然延伸的岩石雕凿成斗拱式,上绘彩色图案,艳而不俗,洞殿相接之处,为藤萝全掩,远看起来,与山石俨然一体。寺前明一清池,池广约一亩,深约三尺;池边垂柳依依,青翠欲滴。池水清澄如镜,水自寺下的石罅中涌出,池中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池中有亭,为两层六角水榭,名曰:“禺山阁”。
顺龙寺在保山市河图乡河西村。顺龙寺始建年代不明,现存建筑为清光绪年间(1875-1908年)重建。顺龙寺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依次排列有山门、三圣、三教和观音殿。正殿观音殿单檐歇山顶,穿斗式木结构,通面阔12.1米,通进深9.35米。举架高大,殿内绘龙虎壁画。
千佛洞上下共九层,也有人称之为九层溶洞,为钟乳石溶洞。千佛洞高约20米,深约500米,主要有三厅(千佛聚会厅、万年国画厅、八仙醉乐厅)和五室(吉祥室、聚会室、仙壁室、宝剑室和醉仙室)组成。“千佛聚会厅”由千余尊形似小石佛的画面组成,“万年国画厅”由三大幅10米见方的壁画组成,一幅如江河奔腾,一幅如天马行空,另一幅则有山有水,有亭榭楼阁,色彩、层次均搭配得当,天工巧作,令人叫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