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津区旅游景点景区好玩必去地方

重庆市江津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江津区必去景点景区,重庆市江津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四面山、陈独秀旧居纪念馆、聂荣臻元帅陈列馆、江津云雾坪景区、石门大佛寺、塘河古镇、江津黑石山、聂荣臻元帅故居、中山古镇、重庆滚子坪森林公园、石蟆清源宫、骆来山风景名胜区、重庆骆崃山、江津中学、聚奎书院、朝源观道教造像、石门大佛寺摩崖、莲花石题刻、灰千岩崖画、江津利济桥,重庆市江津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四面山
四面山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5A级

四面山位于江津市境内,距重庆市区140千米。四面山系地质学上所谓“倒置山”,因山脉四面围绕,故名。山势南高北低,最高峰蜈蚣岭海拔1709.4米,最低处海拔560米。占地240平方千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3.7℃,降水量1522.3毫米。景区景观以原始森林为基调,众多溪流、湖泊、瀑布点染于苍山绿树之间,丹霞地貌丰富其自然色彩,目不暇接的动、植物更为景区增添盎然生机。四面山的瀑布最为壮观。有大小瀑布100多处。瀑布倾泻激荡,掀起满天烟雾,轰然鸣响,数里之外也能感受到其威势。望乡台瀑布高152米,宽40米,居我国高瀑之首;水

重庆市江津区
陈独秀旧居纪念馆
陈独秀旧居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独秀旧居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几江街道办事处石墙村,距江津城区15公里。陈独秀旧居于2000年被列为重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12月被批准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旧居始建于清代同治三年(1864),原为清乾隆年间进士杨鲁丞的古宅,1939年5月,陈独秀寓居于此宅的东厢房。陈独秀旧居,为四合院布局,座南朝北,土、石、木结构,占地7亩,面积3300平方米。当年,陈独秀和夫人潘兰珍居住的三间东厢房由南至北,为卧室、客堂、书房。陈独秀旧居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风格,是全国唯一保存完整的陈独秀居住地。陈独秀寓居于此后,深居简出,潜心著述、清苦自持

重庆市江津区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科普教育基地

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位于中国重庆市江津几江城区西郊,距重庆市区43公里,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AAAA旅游景区(点),重庆国防教育基地;背倚青山,面临长江,交通便捷,风景优美。聂荣臻元帅陈列馆位于重庆市江津市城区西部,背倚青山,交通便利,距重庆市区43公里,由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相连,面临长江。-该馆和江津市艾坪山公园一期工程同时规划、设计、施工,共占地105亩(其中水面30亩)。1998年4月1日,陈列馆工程在-原聂帅办公室、国防科工委、重庆及江津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精心筹备,在城郊巍巍鼎山之麓隆重奠基并正式动工

重庆市江津区
江津云雾坪景区
江津云雾坪景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云雾坪景区位于重庆市江津区与永川区的交界处,距江津城区30公里,朱杨镇13公里,是国家AA级景区石笋山的核心景区、重庆市森林公园。景区面积约2平方公里,平均海拔约600米,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年均温度15℃,年降雨量1200mm。云雾坪属云雾山脉,伫立观景台上可眺望毗邻的男女石笋山,瞻仰他们传承千年的凄美爱情,亦可俯瞰山下湛蓝的孔雀湖。景区峰青岭翠,绿树成荫,奇峰异石,鸟语花香,白云缭绕,雾霭袅袅,好一个人间仙境。景区峰顶地势平坦开阔,四周却尽是悬崖峭壁,因地势险要,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军事要地。自宋元明清以来,直到建国初期,一直战

重庆市江津区
石门大佛寺
石门大佛寺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大佛寺位于石门镇平等场西南长江边上,成渝铁路平等车站东侧500米,大佛寺座北朝南,依山伴水,正面面临滚滚东去的长江,背靠着危崖绝壁,藏于茂林修竹之中。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是镶嵌在万里长江边的一颗明珠,寺佛一体,天人合一,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佛,这是长江沿岸不可多得的名胜古迹。据《江津县志》中所记载“大佛寺,距城百里,近石门场大江边,古凿大佛手岩上,高十丈许,左有石如净瓶,右如鹦鹉,寺依岩石建筑,高达十余丈,为楼七层。”清道光二十五年秋,里人刘绍宽游大佛寺时,在寺的左侧石壁上题诗一首,概括地叙述了大佛寺的地形,地貌。诗云:“古寺依岩立,

重庆市江津区
塘河古镇
塘河古镇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塘河古镇位于重庆市江津县。这座古朴苍劲的小集镇,以其光辉灿烂的古建筑文化,朴实无华的民俗民风,风光如画的优雅环境,成为重庆市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镇。塘河古镇位于重庆江津市西南渝川结合地带,重庆市(省级)风景名胜区黑石山----滚子坪境内,东北面与白沙镇毗邻,紧靠成渝铁路和长江黄金水道,西南面与四川合江接壤。规划中的渝滇大通道穿境而过,距江津65公里,重庆112公里。塘河古镇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就有人类聚居,明朝自建王爷庙开始,陆续建房成为集镇,至清朝乾隆时期趋于兴盛,因塘河绕场而过得名。塘河一直为江津所辖,清代属思善里,民国十年属十

重庆市江津区
江津黑石山
江津黑石山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黑石山风景区是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市级森林公园,位于江津区西南部,距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江津白沙镇4公里。黑石山风景区,列入了美国旅游辞典,是一个奇特秀丽的风景胜地。近百年来,孕育了诗人吴芳吉、国画家张采芹、书法家邓少琴、科学家周光召等,陈独秀、冯玉祥、肖湘、周浩然、吴宓、佘雪曼、于右任、陈立夫、欧可平等众多名人雅士也在此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景区内各种题刻多达60余处。黑石山上景点以九曲池为中心,依托“函谷”、“双蛙对语”等自然石群,建有“鉴止”、“夜雨”、“问梅”三亭,“镜”、“蝙蝠飞”“仙鹤”三桥,聚奎三绝(吴芳吉、张采芹、

重庆市江津区
聂荣臻元帅故居
聂荣臻元帅故居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聂荣臻元帅故居位于江津吴滩镇郎家村,原名石院子,占地面积5630平方米,建筑面积630平方米,坐西向东,共有房屋17间。聂荣臻青少年时期在此生活了15年,1914年聂荣臻随父亲到附近院子佃居,1919年离开江津赴法国勤工俭学。1923年秋,石院子故居遭土匪焚烧,仅存西北角两间偏房。1988年7月1日,中共江津县委、县人民政府为修复聂荣臻故居隆重举行了奠基仪式,是年国庆节竣工对外开放。修复后的聂荣臻故居整体构造属四合院土木建筑,仅有一重堂(原为三重堂),分内院和外院两层,青瓦土墙,古朴庄重。庭院墙外广场宽阔,道路通达,四周环绕着沃土良田

重庆市江津区
中山古镇
中山古镇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这是一幅多么古朴自然的水墨画哟在一层层青石垒砌的河街堡坎上,悠然排列着一长溜木板青瓦吊脚楼房,自然蜿蜒而下,高低错落有致,像蛰伏着的长龙,安恬地卧于青山绿水怀中。而紧傍着老街的笋溪河水,清澈静幽,舒缓流淌,涟漪微漾,给这古色古香的境界凭添了几多画意诗情。中山俗称三合场,又名龙洞场,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四面山一脉相连。古镇背山临水,场镇建筑靠水而建,由龙洞、荒中坝、高升桥三条小街连接而成。以前,三合场曾是繁华的水码头,为川黔山区的商品集散地,目前尚存的南宋题刻共82字,记叙李脊用、鱼子仙等泛舟游览一事境内还有汉代古墓葬枇杷岩墓群。古镇

重庆市江津区
重庆滚子坪森林公园
重庆滚子坪森林公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滚子坪位于重庆市江津区西南面渝川结合部的塘河镇境内,总面积25平方公里,距重庆主城区100公里,渝合高速公路可直达。景区最高海拔916米,四周均为悬崖峭壁。她集山、水、林、洞、瀑为一体,融雄、秀、幽、险、奇于一坪,气候凉爽,风光绮丽,为名家学者和游人青睐,被评定为重庆市级风景名胜区、重庆市级森林公园。滚子坪风景区流霞飞瀑令人心醉神迷。景区内主要瀑布有倒流水、九重天、水口庙等16挂。这些瀑布终年流水不断,四时水声不绝,大都内隐岩洞,形成别具一格的水帘洞天。鸳鸯湖、太平湖水光潋滟、港湾静美,塘河风景河段清幽碧翠,急缓相间,是荡舟漂流的极佳

重庆市江津区
石蟆清源宫
石蟆清源宫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在重庆江津西面,有一座被人们称为津西明珠的古镇——石蟆镇。古镇西北侧有一座至今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庙宇——清源宫。根据《石蟆乡志》和碑文记载,清源宫始建于明代正德五年(1510年),继建于清代嘉庆18年(1813年)培修于清代道光元年(1821年)。始建距今已有500年历史。清源宫座北向南,占地8000多平方米,系传统建筑,风格独特,呈复合院布局。整个庙宇的两边有10米高的风火墙相隔。抬梁式砖木石结构,镂刻浮雕,工艺精湛,飞檐翘角,青砖绿瓦,板石铺地,三殿一院,加戏楼。两边对称式的男女宾楼分左右对峙。前正后三殿共有32根大圆石柱支撑,颇具

重庆市江津区
骆来山风景名胜区
骆来山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骆来山位于江津区东部,李西路建成通车后,连接渝黔、渝合高速路,距重庆市区60公里,距江津45公里,以风光秀丽的骆来99峰而得名。景区于2003年被评为国家AA级风景区。骆来山突兀拔起近千米,顶部形成一个方圆万亩、相对高差大多仅数十米的独特山峦群。包括骆来山、紫荆山、龙登山、天台湖和五通庙古墓群五个分景区。景区各具特点、旅游线路相连。是集险、绝、幽、深、秀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名胜。主峰海拔1032米,终年云雾缭绕,景色迷人。山上盛产名茶,其中“骆来迎春”、“绿玉甘露”、“来山云雾”等品牌享誉中外,被誉为茶中珍品。在莽莽苍苍的骆来99峰上,花

重庆市江津区
重庆骆崃山
重庆骆崃山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简介骆崃山位于重庆市江津区境内,距江津城区63公里,距重庆市区78公里,为市级风景名胜区。骆崃山是雄踞在丘陵平坝间的一座孤山,四周峭壁岩,东、西、南、北四座寨门把峙。古代骆崃山以产马闻名,从远处观看这座山被99座山峰衬托,状如一群奔驰的黛色骏马,向北昂首扬蹄,因其腾空疾行的雄竣气势,故得名骆崃山。骆崃山属云贵高原娄山山脉向北延伸的余脉,因受远古时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山势突兀拔起,陡峭、奇绝,整座山东西长约3公里、南北宽约2公里,海拔1032米。骆崃山景区由骆崃99峰、龙登山、紫荆山和天台湖等景区组成,龙登山曾是明代建文皇帝避难之

重庆市江津区
江津中学
江津中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市江津中学校(JiangjinMiddleSchoolofChongqingCity)位于长江之滨,鼎山之麓,是重庆市首批重点中学。学校创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共招初中3届,高小5届,速成师范1班,课程融西学、重体艺;江津知县蔡承云率先捐廉银三百两,筹集白银二万余两兴学,同年8月,立案批准办中学堂,定名“官立江津中学堂”。宣统元年(1909年),学校有教师9人。宣统二年(1910年),四川省提学使司改校名为“江津县立中学堂”,颁校印一枚,4月22日启用,校庆日据此确定。民国时期民国14年秋(1925年),学校改行新学制

重庆市江津区
聚奎书院
聚奎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聚奎书院,位于重庆江津区白沙镇黑石山,是重庆市保存最完整的的书院园林建筑,始建于光绪六年(1880)。正中为讲学厅,后为孔子堂,两侧为学生自习室,周围为教师住所。教学除授“四书”、“五经”、《春秋三传》、《孝经》外,还课以《汉四史》、《方舆纪要》、《文献通考》等。白屋诗人吴芳吉曾就读于此,辛亥革命烈士卞鼐曾为学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聚奎学堂。民国后相继建立小学、初级中学、高级中学。抗战后,举行建院60周年纪念,台静农教授赞道:“聚奎能屹然一隅,延续至六十年之久者,诚我国近代教育史所罕见。”陈独秀、吴玉章、冯玉祥、黄炎培等均到

重庆市江津区
朝源观道教造像
朝源观道教造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源观道教造像位于江津市四面山镇,含朝源观,时代为明。在重庆江津区四面山的深林中,藏着一座千年之久的古老道观——朝源观(又名朝元观),上世纪九十年代,四川文史馆王家祐先生曾撰文《江津县朝元观》,首次向学术界介绍了这座具有重要文物价值的道教宫观,对其中的摩崖造像、碑记、楹联和历史人物等进行了初步的考证。时隔二十多年的岁月变迁,这座隐藏深山里的千年道观,虽然早已破败荒废,然而那些日渐剥落风化的丹台、石壁与造像,依然笼罩着神秘的面纱,在遗留下来的石迹之间,娓娓诉说着川东道教曾经繁盛的历史。2000年,朝源观道教造像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

重庆市江津区
石门大佛寺摩崖
石门大佛寺摩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门大佛寺摩崖造像,位于重庆市江津市石门镇白坪村(原凉亭村)。大佛寺座北朝南,依山伴水,正面面临长江,背倚崖壁。大佛寺总建筑面积720平方米。东西各有一条石曲径从崖上到河边与寺院相连。大佛寺里面是三合院布局,左右为厢房,中间是正殿,依次分为送子殿、观音殿、雷神殿,寺内石刻造像是一尊通高13.5米的观音造像。正殿为七重檐山式顶,琉璃瓦铺顶,正中饰宝瓶,翼角均装饰有鸱吻,抬梁式梁架。左右厢房为石木结构,硬山式顶,小青瓦铺顶,穿斗式梁架,六柱四穿。整个山门依山崖而建,结构严谨,雄伟壮观。石门大佛寺建筑为七重檐山木结构建筑,是中国清代典型的高

重庆市江津区
莲花石题刻
莲花石题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石题刻位于江津市几江镇南长江中,时代为宋至清。莲花石水文题刻位于江津区几江东门外长江航道北侧江水中,距几江长江大桥约100米左右。它由36块大小礁石、38段题刻组成,高180.89米,全露面积可达800余平方米。因其宛若一朵盛开的莲花而得名。由于石上题刻记录了近800年的长江枯水位情况,因其地处长江重庆段最上游,是长江上游方年水文的重要参考资料。同时,石上的诗词、书法、镌刻艺术等均有研究价值。2000年,莲花石题刻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

重庆市江津区
灰千岩崖画
灰千岩崖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灰千岩崖画位于江津市四面山镇洪洞村东,时代为汉以前。四面山具有悠久的人类历史文化遗迹,敦煌有莫高窟,重庆有大足石刻等古代石刻艺术鼎盛时期的杰作,在四面山,虽无这些石刻艺术的巅峰杰作,却有一块历史文化价值丝毫不逊于这些石刻杰作的灰千岩摩崖壁画。灰千岩摩崖壁画的产生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它是原始巴人劳动、生活和文化的结晶,不但填补了巴渝地区摩岩壁画的空白,还把重庆原始巴人的历史及巴蜀文化上溯了一千多年,是南方罕见的具有北方草原体系的刻制岩画,改写了过去南方无刻制岩画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这幅凝聚着原始巴人智慧与勇

重庆市江津区
江津利济桥
江津利济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津利济桥位于江津市朱杨镇茨坝街,时代为清。在重庆市江津区朱杨镇境内板桥场,有一座历经180余年风雨的古桥——利济桥,又名“万古桥”,当地人习惯称其为“板桥”。此桥横跨溶溪河上,完全用石头建成。利济桥桥形雄伟壮观,桥面雕栏玉砌,堪称一大奇观。利济桥于清朝乾隆末年由乡人募谷筹资修建,于清道光六年(1826年)竣工落成。桥长84米,宽8.8米,高13.2米,闻名于江津、永川二区,是重庆市级重点文物之一。桥头竖有杨氏节孝石牌坊,两侧石栏凿有图案花纹,民间传说的“神仙石”仍镶嵌在桥面中部。虽历经百年雪雨风霜与急流狂涛,其雄奇与壮美仍旧令世人惊

重庆市江津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