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旅游景点景区好玩必去地方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靖州必去景点景区,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通道转兵纪念馆、怀化万佛山风景区、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皇都侗寨)、龙底河漂流、红六军团西征——小水突围战旧址、中央红军长征通道转兵旧址——宝庆会馆、恭城书院、中央红军长征通道转兵旧址——东岳宫、菁芜洲江口寨门、普修桥、马田鼓楼、迥龙桥、飞山方广寺、通道侗寨、坪坦村古建筑群、庚辰古侗寨、独坡八寨三省坡、北堆古寨、坪溪寨门、林源寨门,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通道转兵纪念馆
通道转兵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通道转兵纪念馆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北36公里的县溪镇罗蒙山下,由主题陈列馆、纪念广场、通道会议旧址恭城书院、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住址宝庆会馆、中国工农红军总政治部旧址东岳宫、游客服务中心、大型停车场等部分组成。  通道转兵纪念馆占地面积46200平米,陈展面积2900平方米。展示了中央红军长征在通道召开的中共中央负责人紧急会议和通道会议促成的通道转兵这一历史史实,以及1930年12月--1934年12月的4年间,红七军团、红六军团、中央红军过通道时发生的一些鲜为人知的人和事,是广大干部群众、青少年学生和部队官兵开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怀化万佛山风景区
怀化万佛山风景区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万佛山位于怀化市南端通道县,主要有丹霞地貌风景区94.4平方公里,保存较为完好的原始次森林和100万亩松涛森林风光,有马田鼓楼、百衣观、回龙桥等人文景观。1997年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万佛山丹霞峰林为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湖南省长沙规划设计院设计的《万佛山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获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怀化万佛山风景区位于通道县临口镇太平岩村,距离县城双江20公里,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发现的品相较为罕见的特大型丹霞地貌群,这里“万座丹峰拥翠环”,融峰、林、洞、水于一体,集雄、险、峻、秀于一身,一步一景,被誉为“绿色万里长城”。万佛山丹霞地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皇都侗寨)
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皇都侗寨)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皇都侗寨位于湖南怀化通道县,并坐落在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百里侗文化长廊”中心地带的黄土乡,现已建成为“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为国家AAA级景区。通道皇都侗民族文化村传说古夜郎国天子路过此地,被其浓郁的民族风情所迷恋,故建“皇都”城。皇都侗文化村由头寨、尾寨、新寨、盘寨四村组成,历史悠久,民风民欲最为完整亮丽。鼓楼里、凉亭内、风雨桥边,处处琴声悠扬,歌声如潮。要到侗寨必须先过一座名为普修桥的风雨桥,河对岸的山脚下有一座别致的寨门,六只铁炮依次鸣响,数十名侗家汉子吹着欢快的芦笙曲翩翩起舞,一群穿着节日盛装的侗家姑娘,端着一碗碗芳香四溢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龙底河漂流
龙底河漂流

龙底河漂流被称为“南国第一漂”,通道龙底生态漂流景区位于通道木脚乡境内,由于地理位置独特,龙底河至今仍保持了古朴、原始、神奇的生态资源特色。龙底漂流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漂流全程落差150余米,漂流河段10公里,漂流时间3-4小时,共有大小急滩48处。急流深潭相互交错;两岸古树参天,映蔽河面;清流碧溪,时而汹涌急下,巨浪扑面,时而平如明镜。游人乘坐橡皮艇顺流而下,任意嬉戏浅滩,冲刺激流,有惊无险,心旷神怡。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红六军团西征——小水突围战旧址
红六军团西征——小水突围战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六军团西征——小水突围战旧址位于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溪口镇。年代为1934年。2019年,红六军团西征——小水突围战旧址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溪口镇:杉木桥乡、溪口镇成建制合并设立溪口镇通道侗族自治县溪口镇位于该县北部,东与杉木桥乡相连,西与江口乡毗邻,南与菁芜洲镇、临口镇交界,北与靖州县接壤。境内峰峦叠翠,溪河交错,位于北部最高点的野羊洞山峰,海拔809.9米。羊须河及其支流流经全乡南北,菁杉公路穿越南北,林道四通八达,村村寨寨通公路。建有小(二)型水库2座,有坪头水电站,有以木材加工为主的个人及乡……溪口镇详细信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中央红军长征通道转兵旧址——宝庆会馆
中央红军长征通道转兵旧址——宝庆会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央红军长征通道转兵旧址——宝庆会馆位于怀化市通道县县溪镇,年代为1934年。宝庆会馆为毛泽东王稼祥张闻天住址。2019年,中央红军长征通道转兵旧址——宝庆会馆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县溪镇:江口乡、锅冲苗族乡、县溪镇成建制合并设立县溪镇县溪镇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西北部,东傍菁芜洲镇,西连锅冲苗族乡,南界地阳坪,北临江口乡。从宋崇宁元年(1102)建县至解放后的1958年,一直为县治所在地。1984年9月,社改乡时,与县溪公社合并,组建新的县溪镇至今。枝柳铁路、209国道和渠水支流通道河、与播阳河交汇于镇,构成水陆交通网。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恭城书院
恭城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恭城书院原名“罗蒙书院”,位于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罗蒙山下,始建于宋1105年,占地面积2830平方米,后被大火烧毁。清乾隆57年,即1792年,侗家的能工巧匠将“罗蒙书院”在原址重建,更名为“恭城书院”,这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侗族古书院。这座经历了210年风雨历程的古书院,由门楼、斋舍、讲堂、通廊4个部分组成,建筑群完整而有序,两层木楼建筑以一条中轴线排列在一起,中有通廊串联,四周青砖护墙,院外有桂花树两株。。飞檐翘首的门楼雄伟壮观,布满青苔的石阶散发着古朴的气息,拾级而上,进入书院就是长长的走廊,两边对称地分布着6栋斋舍,上下两层,每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中央红军长征通道转兵旧址——东岳宫
中央红军长征通道转兵旧址——东岳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34年底,长征初期,湘江战役后,残存的三万红军来到湘南通道界内。此时中国红军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挫折,而另一方面,红军又不得不遵从共产国际不容置疑的指示。毛泽东以其睿智的军事洞察力,敢于担当的道德勇气和天才的行事风格挑战权威,争取了张闻天、王稼祥和周恩来、朱德的支持,在争取紧急召开的通道会议上力挽狂澜,从而使红军放弃北上的原定方针,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使蒋介石在湘西消灭红军的计划破产,史称“通道转兵”。风雨飘摇中,毛泽东带领中国红军走出了困境,找准了“通道”,揭开了我党历史上第一次伟大转折——遵义会议的序幕...2019年,中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菁芜洲江口寨门
菁芜洲江口寨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菁芜洲江口寨门位于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年代为清至民国。2019年,菁芜洲江口寨门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菁芜洲镇:菁芜洲镇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中部,东与临口镇,下乡相邻,西与地阳坪、县溪镇毗连,南与双江、牙屯堡镇交界,北与江口、溪口镇接壤。辖兴菁居委会;菁芜洲、地朗坪、车控、地连、水南、里勇、寨头堡、銮塘、小江、马头、地会、八路、老王脚、江口、曹家冲、蒋家堡、九龙桥、芙蓉、坪溪19个村委会。境内群山起伏,溪河环绕,海拔600米以上的山峰有5座,高峰塘头岭,海拔76……菁芜洲镇详细信息++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普修桥
普修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普修桥坐落于湖南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治西南10公里的黄土乡坪坦河上。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后毁于洪水,清嘉庆八年(1813)重修,1984年复修。桥全长57.7米,宽4.2米,等分成21廊间。桥廊两侧设置通长直棂窗,四柱三间排架。桥身为重檐长廊,分设三座桥亭,桥两端各设一座桥门。桥门为重檐歇山顶,屋脊和檐角泥塑龙、凤、鸡等动物。两边桥亭为三重檐,方形平面歇山顶式。中间桥亭有七重密檐,下三层为方形平面,上四层为八角攒尖葫芦顶,顶尖泥塑青鸟一只,能转动,迎风鸣响。桥亭檐角饰狮、凤、卷草等,起翘高挑,雕塑精致,曲线优美。桥廊脊泥塑两组双龙戏宝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马田鼓楼
马田鼓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清代。位于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坪阳乡马田寨,侗族鼓楼在建筑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马田鼓楼,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高18.72米,宽12.5米,南北19.2米,占地面积240平方米,纯木结构,四角攒尖顶。其制作工艺全部以榫卯结构衔接而不用任何金属构件。鼓楼系正方形,边长8.4米,立面四角九层,顶部一层为八角攒尖葫芦顶。1984年,在原主楼的南北两侧各增建了一间两层楼房,使主楼两层与新架空偏楼持平,平面构成长方形,南北对称。偏楼为歇山顶,其顶部檐口与第二层平行,而下一层檐口与主楼第一层连接,造成底层空间。二层戏台,使偏楼与主楼浑然一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迥龙桥
迥龙桥

介绍又称风雨桥、花桥。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乡坪日村小溪河上。始建于清代,曾两度被水冲毁。此桥为1931年重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身是石墩木梁,长62.4米,桥面宽3.75米,高4米。桥廊两侧有栏杆和木凳。上面覆盖重檐屋顶。桥两端及中部复造楼阁共3座,中为文昌阁,两旁楼阁额题“迥龙桥”三字。阁为三层檐,东0北面廊房内及走马板上有题词和山水花鸟等彩绘。全桥除桥墩为石结构外,全部用杉木拼接而成,没有一颗铁钉和其他铁器,体现了侗族的建筑艺术风格。门票/开放时间20元湖南怀化市坪坦乡:坪坦乡通道侗族自治县辖乡。1951年由绥宁县八区半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飞山方广寺
飞山方广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方广寺,于宋代建于靖州城西之飞山,背靠山巅之宝鼎,坐西朝东。寺前植古柏和银杏,周围平坦开阔,良田千亩,林木苍翠。寺院南北长79米,东西宽34米,总建筑面积852.8平方米,中轴四进:第一进为山门,门内有一小院,两侧为碑廊。第二进为过厅,为三开间歇山式木构建筑,其明间为通道,两次间供四大天王,两侧有卷棚顶厢房,中间为院场。迎面是第三进为正殿,计7间,重檐庑殿顶,四周有廊,殿有月台,大型祭祀活动就在这里举行。这是寺之中心。第四进为后殿、厢房。寺院宽敞,殿宇气势雄浑。大殿后,有灵官殿、玉皇阁、皮卢寺;并有半山亭、小天门寺、大天门寺、磨针庵等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
通道侗寨
通道侗寨

通道侗族自治县蜿蜒的坪坦河边,就是百里侗文化长廊,三五里一个大寨,马田的鼓楼、阳烂的银饰、坪坦的芦笙、黄都的侗歌,特别是坪坦河上的普修桥、普济桥、回龙桥、回福桥,座座都是文物,整整一百里丰富鲜活的侗文化。其中的双江镇芋头村,距县城9公里,其古建筑群,保存了侗族古村寨的传统风貌并表现了建设上精湛的技艺。寨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后遭大火,寨内现有建筑大部分为清中期、末期的建筑,占有11.6万平方米,计有鼓楼4个、风雨桥3座、门楼1个、古井2口,萨岁台2个、驿道1.6公里,吊脚木楼78幢。2001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这是其它侗寨都没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坪坦村古建筑群
坪坦村古建筑群

坪坦村古建筑群位于通道县坪坦乡坪坦村,由坪坦鼓楼、孔庙、飞山庙、高坪鼓楼及坪坦鼓楼的附属文物南岳宫、戏台等4处共6栋建筑物构成。2010年由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坪坦鼓楼始建于清同治年间(有题梁可鉴),为纯木穿斗构架。五层檐,均施小青瓦,其中一层和第五层为双坡屋面,二至四层为四角四面倒水,四角分别有翼角弯月起翘。鼓楼后方建有一座南岳宫,内供奉神像。鼓楼西南面10处有一座戏台,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纯木构架。孔庙位于坪坦鼓楼南面,始建于民国23年,为纯木结构建筑,双坡屋面,原为供奉孔子之处,后辟为学校,现做为仓库使用。后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庚辰古侗寨
庚辰古侗寨

【鼓楼】当你步人庚辰侗乡,你会惊奇地发现,这里村寨都有鼓楼、甚至有的一寨多座。庚辰全境现有各式鼓楼26座,多建于寨子中央或寨旁,它既是聚众议事的政治中心,也是休息和娱乐的场所。鼓楼自古至今都是各村寨百姓自愿投工、募款和献料修建的,鼓楼整体全系木质结构,以杉木凿榫衔接,不用一钉一铆。鼓楼是以楼冠、楼颈、楼身、楼座四大部分构成。它酷似巨杉形象,前后、左右、上下都是对称均衡和谐的统一体。在结构上,圆与方,垂线与弧线,檐方与翘角,边柱与中柱、副柱之间,穿枋纵横交错,组成各种几何图形,错综复杂,变化无穷,但没有丝毫的凌乱之感,而是错落有序,体现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独坡八寨三省坡
独坡八寨三省坡

三省坡,被称为侗族的“香格里拉”,是侗族的精神家园,侗语称“弄三升”(LonglSampSens),坐落在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贵州黎平县三省(区)交界之地,是雪峰山、越城岭和苗岭过渡地段的最高峰,主峰海拔1336.7米,主峰之下有4座海拔1000米以上山峰,整个三省坡群峰罗列,雄伟壮观。坡之东是享有“天然公园”美誉的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独坡乡;坡之西是享有“中国侗族第一县”的贵州黎平县平架乡;坡之南是享有世界四大古桥之一——“程阳风雨桥”的广西三江县独峒乡。围绕三省坡及三省坡逶迤的余脉所延伸到有7个县,即湖南侗族自治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北堆古寨
北堆古寨

北堆是个人杰地灵、民风淳朴的地方,这里古木参天,翠竹掩映,流水淙淙,云蒸霞蔚,气候温和湿润,村中的古桥、古井、古祠、古碑、古寨门,流传着许多古老而神秘的传说。【寨门】沿着古老的石板路进入北堆村,要经过一口古井。这里井水甘冽清甜,周围的风水树参天而立,郁郁葱葱,将古井遮盖得严严实实,是人们夏天避暑的最佳场所。古井对面就是北堆寨门,它们之间仅隔一条小溪,小溪上一座石板桥将二者紧紧相连,所以这里也是人群聚集的活动场所。北堆寨门兴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北堆村遗存年代最久远的建筑。整个建筑为纯木质结构,宽约5米,高约4米,寨门两侧为一人高的石质围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
坪溪寨门
坪溪寨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坪溪寨门为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始建,距今已有397年历史,是迄今为止全国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侗族古建筑。坪溪寨门位于通道侗族自治县菁芜洲镇坪溪村,座北朝南,西临金殿河,东靠枫木山。由前门、二道门和偏楼组成,建筑占地面积125平方米。前大门始建于明万历四十年(1612),二道门始建于清雍正四年(1726),偏楼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有题梁可鉴。上述建筑均为穿斗抬梁木构架,双坡披檐覆小青瓦。附属文物有进士匾1块,禁约碑1通,永古千秋碑1通,永垂不朽碑1通,石屋土神庙1座等,都具有较高的人文和民族史学价值。2004年怀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
林源寨门
林源寨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源寨门位于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铺口乡林源村境内。寨门由上寨门、中寨门、下寨门构成,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林源团寨巷道纵横,分五纵二横排列,族人分上寨双鼓门、中寨桂花门、下寨狮子门三门族居。团寨中现存水塘、水井、石板路、土地庙、清代窨子屋、乾隆五年修路碑以及一些残存的团寨古围墙等遗迹。寨门是村民的公共文化广场,也是村民议款、议事、开会、休闲、乘凉的地方。村民十分爱护村寨,历史上三个寨门连着围墙,将团寨围在其中,既安全又集中,显示出团结、端庄、古朴的气息。林源寨门历经四百多年历史和多次维修,其建筑形态和建筑工艺基本保持原状,主体构架和建筑特征

湖南省怀化市靖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