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城步必去景点景区,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城步南山、龙胜南山草场、南山红军长征路遗迹、丹口苗文石刻群、城步白云湖、城步中山堂、杨氏官厅(杨氏宗祠)、蓝玉故里、高山红哨、城步南门城楼、清溪古民居建筑群、孔圣庙、城步蓝氏宗祠、金童山自然保护区、邵阳文昌阁、城步南山牧场、长安营古城遗址、城步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城步回龙桥、城步文庙,湖南省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南山,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西南部,绵延80余里,人称八十里大南山。她得天独厚,平均海拨1760米,象一块碧绿的翡翠,嵌镶在湘桂边陲的崇山峻岭之上。上有48坪,48溪,坪坪芳草茵茵,溪溪清流涓涓。既有北国草原的苍茫雄浑,又有江南山水的灵秀神奇。23万亩集中连片的草山草坡,被誉为“南方的呼伦贝尔”,建有南国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南山年平均气温11C,夏秋最高气温仅28C,炎炎盛夏,地无暑热;数九寒冬,亦无长寒。空气新鲜,土壤、大气、水质无任何污染和公害,是一处集天然牧场、奇风异景、疗养、避暑于一体的旅游风景区。南山景点众多,有的奇景异象,堪
有“龙胜屋脊”之称的南山,是一片地势平缓开阔的天然草场,龙胜最宽的一片高山平原。它位于龙胜北端,与湖南城步南山景区紧紧相连,一起被誉为“中国南方的呼伦贝尔”。龙胜南山草场面积5万多亩,海拔在1500-1700米之间。沿着“跃上葱茏四百旋”的南山公路腾云驾雾而上,进入高处的草坡地带,气象万千的云海蒸腾出一种“会当凌绝顶”的壮美与清高。山上四季并不分明,除了时间不长的银装素裹的冬季,几乎全是宜人的春秋气候,因此,南山是度假避暑的最好去处。门票·开放时间20元(身高1.00米-1.40米半价,1.00米以下免票)。全天开放。交通可从桂林汽车
南山红军长征路遗迹位于邵阳市城步苗族自治县南山风景名胜区黑山岭,年代为1934年。2019年,南山红军长征路遗迹被批准为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丹口苗文石刻群位于城步丹口镇陡冲头村,是2011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重要新发现。2014年6月至12月,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历时半年的系统调查和考古试掘,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埋藏性质、时代跨度、分布范围等多个方面均取得了突破进展,初步确认为“三体”苗文。2016年11月19日,湖南省文物局特邀文物保护与考古、民族、民俗、古文字研究等方面的专家,在城步召开苗文摩崖石刻群专题论证会,专家们一致认定石刻文字就是苗文,且分布集中,保存完整,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珍贵文化遗产。丹口苗文石刻群是目前全国范围内唯一集中发现的性质最明、年代最早、类型最多
包括白云溶洞群和白云湖,位于县城东南,距城区中心1.5—3.5公里。白云湖突起于百米高坝之上,湖面9.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0余米,总蓄水量3.6亿平方米,水源来自高山峡谷,水质清纯,无污染,五座花岛点缀湖中,形成五彩缤纷的自然景观,无数的峡谷水巷绵延18公里,环湖为原始次森林带,古藤虬蔓,林木苍劲,乘舟穿行,碧波倒影,水天一色,鱼跃鹰翔,渔歌互答,似置身千回百转的画廊之中,其乐无穷。
中山堂,城步县伪政府时期创办的乡村师范学校旧址。修建于民国31年(1942年),距今已有69年历史。两层砖木结构,外墙青砖砌筑而成,里面为木结构,底层原为讲台及授课、训话场所,中空采光,二楼两侧均为教师教学、办公、宿舍用房,四围连通走廊。中山堂正面嵌巨幅石刻“中山堂”和“文化之源”,为时任县长王强毅所题。
杨氏官厅杨氏官厅(杨氏宗祠)(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儒林镇大竹坪村,明末崇祯五年(1632年)开始修建,其名始于明隆武二年(1646年)。钦命太僕寺少卿、湖南巡按监军监察御史杨乔然由京奉旨还乡祭奠竹枝坡、邓公冲、婆子冲先茔,偕七户子孙修建次祠堂,而奏请以题名。直到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先后分三次才建成。官厅为宫殿式建筑,古朴庄严。内立“杨氏世勋”石碑,载有杨乔然奉旨还乡祭奠竹枝坡的始末。一直为当地杨姓后裔祭祀之地。
蓝玉故里位于县城西南11公里处的丹口镇太平村,小地名为“棕树园”,其东面是凤凰山和皮冲界,南为本村松树林,西南有丹口区公所及下团村,城绥公路自北而西绕故里而过,扶城河由西南向东绕故里穿过太平桥入沉江渡。蓝玉故里座北朝南,一正两横,前厅正中为戏台,左右两边为厢房,有侧门可出入,左厢房安置有“黔国先茔”等石碑,整个建筑面积667平方米,故里东西有横跨扶城水的太平桥。据道光《宝庆府志》载:“蓝玉,佐明太祖有大功,洪武二十一年(1388)封凉国公,二十六年二月乙酉诬以谋反,灭其族,玉之侍妾有身,西平侯沫春以与凉国同手,不忍其绝世,匿侍妾于府中
“高山红哨”系南山防空哨所的誉称,座落于牧场西山山顶,海拔1860米,为当时中南五省所建的海拔最高的哨所。环顾四周,“八十里南山”尽收眼底。哨所设施完备,结构坚固,由营房、碉堡、地道、战壕、篮球场等5个部分组成,总面积3456平方米。现为邵阳市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清乾隆十年,宝庆二府曾在此修建鸣炮台,以报平安。1934年冬,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第六军团也先后经过此地,并挖筑战壕阻击敌军。解放初期,境内一小撮国民党顽固分子企图将南山作为-基地,并妄想得到台湾当局的空运救济。为防止海外-势力的空投空降,1963年6月,广州
南门城楼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南门街。它始建于原诸葛城旧址上,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由县官范山监修。城围五里三分,高1丈八尺,阔八尺,上覆楼二百二十间。明嘉靖二十二年重修。隆庆二年改名为“临江门”,清顺治十六年改临江门为临江楼,后倒塌。在嘉庆、道光年间曾两次进行全面维修,名国八年由知县吕佐文主持维修,并改名为“利济门”,嵌石碑于城楼拱门之上。南门城楼为双层建筑,系石构件和木构件组成,拔地而起,气势雄伟。基地成“凹”子形,总面积733.3平方米,建筑面积505.3平方米。底层是拱形城门,全为石构件,用大条石砌成,独成体格。城
清溪古民居群位于城步苗族自治县东北角,距县城10公里。历史上,这里曾拥有过享誉一方的政治地位。城步杨家氏族名将众多,据不完全统计,自宋以来从这里走出去的将官就达五十多位。据《杨氏族谱》记载,清溪始祖为杨再思第六世孙杨应魁,南宋开庆元年(1259年)时由禀生,任职绥邑莲荷巡检司,后下籍清溪,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聚居村民1500来户,人口2150余人,苗族人口占80%,且多为杨姓,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约占20%。全村现保存较完好的明清古民居有110余栋,完整的四合院落18座。该村总占地面积约3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4.2万平方米。清溪
孔圣庙又名文庙,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民国三十四年增建魁星阁,系砖木结构四合院,庙北朝南,前后四进,依次为大成门,大成殿,后殿,魁星阁,两侧为厢房,大成殿前有四柱三门石坊,题为“櫺星门”。1990年公布为邵阳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0年公布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孔圣庙位于县城儒林镇南侧,巫水北岸,处东径11°10′。北纬26°12′。距省会长沙市436公里。孔圣庙的东、西面是雪峰山余脉黔峰山和马鞍山。南与巫水河距100米。北面是城南路和印刷厂。座北朝南,北高南低,庙周围紧邻的是学校和居民区,整个建筑呈梯形状态修筑。孔圣
蓝氏宗祠时代为明至清。位于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丹口镇太坪村。宗祠始建于明隆庆五年(1571)。民国21年至23年(1932—1934)曾先后扩建。门联曰:“创立功成继续黔旺,重光伟绩绍恢汝南。”门面及外檐墙壁上饰有彩绘图案,进前厅为戏楼,中厅左侧竖有“国先茔”石碑,上厅中间为宫殿式神龛,上有飞檐楼阁及横匾两块,一曰:“数宁宗功”,一曰“灵爽贰凭”。占地面积1234平方米。祠堂系三正两横砖木结构的四合院。台基长方形,总面阔15.2米,总进深46米,建筑面积699.2平方米。此为祭祖、议事、宗法、读书、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建筑。此祠布局合理,
湖南城苗族自治县境内的湖南金童山自然保护区,地处越城岭山脉与雪峰山脉交汇地带、南岭山脉北缘。地理坐标为东经110°5′18″~110°33′36″,北纬26°06′03″~26°20′06″。保护区分为两个片区,第一片区是金童山,该片区的南部与南山牧场相连,北部与湖南城步两江峡谷国家级森林公园毗邻,金童山主峰最高海拔1784.1米。第二个片区是明竹老山片区,东与广西资源县交界,东北与湖南新宁县接壤,最高峰二宝顶海拔2018米。两个片区直线距离约19km,土地总面积为18466公顷,其中国有林面积10491公顷,集体林面积7975公顷,
文昌阁在岩寨乡岩寨村。建于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原供有“文昌帝君”。阁为砖木结构,分三层十六柱构成,每层四角均为四柱,各有交叉挑枋负重檐角和阁顶。底基长宽均为八米,各层依次缩小,成方形宝塔状。层层翘角飞檐,脊背彩绘粉饰。阁顶四面倒水,中有球状尖顶。下层周围砖墙,南有大门,门上挂有文昌0匾。上两层为木柱板壁,绘花草虫鱼,中嵌雕花窗格,具有浓郁的侗族建筑风格。
城步南山牧场位于城步县城西南80千米处,从县城乘车可直达山顶。景区位于雪峰山脉南段,绵延80余里,人称八十里大南山。她得天独厚,平均海拔1760米,象一块碧绿的翡翠,嵌镶在湘桂边陲的崇山峻岭之上。上有48坪,48溪,坪坪芳草茵茵,溪溪清流涓涓。
柳舞清风、青山含黛、水光涟漪、山色空濛、犹在白云深处。湖南城步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境内,主要包括常水位下白云湖水面及周边部分林地,以及白云湖大坝流经至县城区的巫水河段和"十万古田"。公园主体由北向南呈树形结构伸展。地理坐标为:东经110°17′40"~110°23′15",北纬26°14′43"~26°21′30",规划总面积1198.6公顷。公园内湿地主要有永久性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和库塘以及拥有苔藓、草本、木本植物等完整演替系列的"十万古田沼泽地",湿地面积为856.6公顷,占公园总面积的71.47%。共同形成
城步文庙位于湘西南边陲的城步苗族自治县儒林镇。现存的城步文庙建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为湖北郧阳总兵花如提督龚继昌回原籍时倡修,其将文庙从城北迁移、扩建于宋代的普和寺原址上。于清光绪十五年(1889)建成。光绪十七年(1891)迁“棂星门”于大成门前。1935年又将原文庙的魁星阁迁至庙后,最后形成现在的规模。城步文庙为砖木结构建筑,依山势而建,坐北朝南,建筑面积2828平方米。现存建筑自南而北依次为:照壁、棂星门、大成门、大成殿及东西厢房。崇圣祠及魁星阁于1974年倒塌。文庙仿山东大成殿和故宫太和殿建造。庙后魁星阁仿苏州寒山寺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