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襄城区必去景点景区,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古隆中、襄阳唐城景区(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凤凰温泉、黄家湾风景区、萧楚女纪念馆、绿影壁、铁佛寺大殿、襄阳谯楼、庆元己末摩崖题刻、岘山寺摩崖题刻、襄阳学宫大成殿、隆中书院、三步两道桥遗址、诸葛亮故居(诸葛茅庐)、马跃檀溪遗址、李曾伯纪功铭、襄阳环城公园、襄阳王府、襄阳公园、隆中武侯祠,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襄樊古隆中位于湖北省襄樊市襄阳以西13公里的西山环拱之中。据《舆地志》记载:“隆中者,空中也。行其上空空然有声。”隆中因此而名之。历史上著名的刘备三顾茅庐的史事和兴汉蓝图“隆中对策”都发生在这里。境内有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襄樊学院。古隆中是三国时期杰出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17-27岁)隐居的地方。诸葛亮抱膝高吟躬耕陇亩长达10年之久。诸葛亮本是山东琅琊人,幼年失去了双亲,17岁随叔父来到襄阳隆中,躬耕苦读,留意世事,被称为“卧龙”。后来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全面分析了当时三分天下的局势,提出了一统天下的谋略,这就是著名的
中国唐城又名襄阳唐城影视基地,由襄阳智谷文化开发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襄阳文化产业园,位于文化底蕴深厚、自然风光秀美的岘山临江风景区,东连汉水,南眺鹿门,西依岘山,北接古城,依托襄阳建城2800年的厚重历史文化底蕴,将岘山、汉水、孟浩然、习家池等大批代表性襄阳文化元素注入景区,使其独具蕴含岘山文化、汉水文化、诗歌文化、史学文化、宗教文化、考古文化等在内的襄阳文化高地,为游人呈现“一枕春梦,浪漫唐城”的极致之旅。中国唐城既是影视拍摄基地,又是全国性旅游目的地;景区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进行规划建设,即将迎来由中、日、美三国合拍,国际著名导演
襄阳凤凰温泉度假区为湖北和兴集团旗下重点企业,湖北和兴集团创于1997年,十二年的发展,积累了深厚的商业经营理念和社会资源,在以董事长陈学强为核心的创业团队的共同努力下,现已发展为一家集房地产运营、生态旅游、商贸管理、农业化、传统文化等产业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围绕襄阳凤凰温泉度假区的建设,和兴集团致力于挖掘和弘扬襄阳历史文化,提升襄阳荆楚文化品牌的影响力和竞争力。项目由凤凰温泉、卧龙古镇和禅意养生区三大版块组成,包括“超五星”酒店、温泉浴城、休闲汤都、SPA水疗中心、美容整形疗养中心、网球中心、拓展训练基地、古商业街、现代婚庆基地、精
襄阳黄家湾风景区位于襄阳市西郊,占地面积约9.8平方公里,距襄阳市区和古隆中风景区各约5公里,是隆中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家湾景区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条件优越,旅游季节较长。景区内山水相依,层林叠翠,绿草如茵,湖光粼粼,风景如画。相传是诸葛亮的岳丈-----襄阳名士黄承彦的故里,诸葛夫人----华夏才女黄月英的出生地。黄月英像整个景区依托三国文化为背景,以诸葛亮和黄月英的爱情文化为主线,以黄承彦的隐士文化为辅线倾力打造。主要分为五个功能区:即综合服务区、阿丑文化广场、三国意境体验区、滨江度假区和休闲运动区。黄公祠景区内景
萧楚女纪念馆位于襄阳市襄城区内环路15号昭明小学院内西南角,是一座沿东西轴线布局的庭院式建筑,占地面积228平方米。纪念馆为传统四合院结构,灰墙灰瓦、红门红窗、风格古朴典雅,环境肃穆安静。我党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中国共青团创始人之一萧楚女曾于1920年和1924年两次来昭明小学,即当时的湖北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执教。纪念馆设置萧楚女生平简介、革命事迹厅、襄阳活动厅和校史陈列厅等,主要存放萧楚女进行革命活动的相关文物、照片、手稿等200余件,真实再现了萧楚女烈士短暂而光辉的一生,形成“景观式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
绿影壁在襄阳市襄阳城东南隅。因全用青绿色石料刻砌而成,故名。明正统元年(1436年)襄王朱瞻墡,自长沙徙封是邑,营造宫室,此壁就是当年王府门前的照壁。崇祯十四年(1641年)王府全部被毁,唯照壁保存至今。高7.6米,宽26.2米,厚1.6米,系仿木结构,面阔3间,均以汉白玉镶边。中间刻有“二龙戏珠”,左右各刻巨龙飞舞于“海水流云”之间。四周边框精雕小龙64条,姿态各异。影壁造型庄重,雕刻华美,风格豪放,生动雄伟,是石刻中珍贵的艺术品之一。壁用绿色砂岩块浮雕云龙海水,然后拼砌而成。合壁雄伟壮观,壁的主画面,以及壁座、壁顶、壁脊雕龙百条,
铁佛寺大殿位于襄樊市襄阳城西门外500米,清代。是供奉铁质释迦牟尼佛的殿堂,为单檐歇山式,六柱五开间,构架为楠木,又称楠木大殿。(第四批)
襄阳谯楼位于襄樊市襄城区襄阳南街中段西侧,清代。砖木结构,重檐硬山顶式,面阔五间,进深三间;谯楼券洞壁上镶嵌有武周宰相张柬之家族墓志10合,是著名的十志斋墓志铭。(第四批)
庆元己末摩崖题刻位于襄樊市襄城区胜利街郑家山北麓。刻于庆元五年(1199)。幅面高0.9米,宽0.6米。阴刻楷书5行33字:“庆元己未寒食日率兵将官以下遍祭战殁将士于岩亭之野酒焚币成礼而去清明日复携家来此遥睇松楸用修时祀河阳赵淳题”。字径0.05米见方。对研究南宋抗金战争及风俗具有参考价值。(第三批)
岘山寺摩崖题刻位于襄樊市襄城区岘山北麓岘石洞外。共7处,刻于宽约20米、高4.5米的山体崖壁上。其中题字摩崖2题,题记摩崖4题,崖体下端存碑1通。(第三批)
襄阳学宫大成殿位于襄樊市襄城区积仓街中段北侧。襄阳学宫始建年代不详,唐代位于城外,北宋庆历五年(1045)迁至城内,明代曾5次重修,崇祯末年毁于战火,清顺治年间、康熙十二年(1673)复建,后不断扩修。现仅存大成殿,建于道光二年(1822)。面阔五间17.8米,进深三间11米,重檐歇山琉璃瓦顶,中部抬梁式构架,两山穿斗式构架,前壁设格扇,有檐廊。(第三批)
隆中书院,位于湖北襄阳隆中风景区,据《襄阳府志》载,“隆中书院在城西三十里隆中山”,“元建书院以祀”。有人说隆中书院建于元至正年间,不知何据。到明代成化年间,吴缓视师荆南,重修武候故居时,写了一篇《隆中书院记》,但记中未言及教学事宜。后毁,1987年重建,有静砺堂、致远堂、古隆中陈列馆等建筑。隆中书院的主体,是诸葛亮与襄阳古隆中陈列馆,馆外悬挂着李先念手书的“诸葛亮纪念馆”牌匾。馆内用沙盘、雕塑以及声光电形式解析了诸葛亮所处的历史背景、三顾茅庐和隆中对策的细节。由华中科技大学制作的动画片在编剧、置景、音乐、配音上都堪称上乘之作,许多游
三步两道桥遗址位于襄城区欧庙镇赵山村南1公里,新石器时代遗址。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文化层厚1·5米左右。暴露出灰坑、红烧土。采集有石斧和陶片。陶片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红陶次之,有少量蛋壳彩陶和泥质黑陶;纹饰有弦纹、附加堆纹、刻划纹;器形有鼎、豆、杯、碗、罐、盆、钵、盘、缸、壶形器及纺轮等。属屈家岭文化。(第三批)
诸葛亮故居位于襄城区隆中山。为三国时期我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青年时代躬耕居住地。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重修。依山势而建,占地面积约2平方公里。自前往后有“古隆中”牌坊、抱膝亭、武侯祠、三顾堂、草庐亭、“卧龙深处”等建筑。存石牌坊四十八通。相传诸葛亮曾与其叔父诸葛玄在此居住过。现存有武侯祠、梁父岩、三顾堂等遗迹。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本人在上奏后主刘禅的《出师表》中提到,“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姓名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裴松之注《三国志》注引“汉晋春秋曰: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西二十里,号曰隆中。”
马跃檀溪遗址就在襄阳城南1.5公里的龟山(又名真武山)北麓。据传东汉末年,走投无路的刘备投奔荆州牧(治所在襄阳)刘表,为蔡瑁所妒,被其设计欲暗杀之。刘备为了躲避蔡瑁等人的暗害,逃离在襄阳城设下的“鸿门宴”,驰马出门西逃,被数丈宽的檀溪所阻。在追兵渐近时,刘备纵马陷入檀溪,眼看追兵即至,刘备大呼:“的卢:今日厄矣,可努力!”的卢一跃三丈,遂得过溪,飞奔至水镜庄。马蹄之处留下两个深坑。现真武山脚下山石上有巨大马蹄印记,为襄阳市文物保护单位。檀溪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襄阳市,又名檀溪湖,在襄阳城西真武山北面。因刘备的卢“一跃三丈”而“跃马檀溪
李曾伯纪功铭位于襄阳市襄城区檀溪街道城西龟山东麓。摩崖呈方形,高4.7米,宽4.4米,面积约20平方米,刻写于南宋宝佑二年(1254年)正月一日。铭文共79字,字径0.3米,碑文宽正,阴刻楷书,整篇作品颇为厚实,字体方正宽博,遒劲有力,刻工技艺高超,字字清晰,保持了书体的原有神韵。四边以阴刻图案装饰,体现了摩崖的端庄肃穆。其上横额双钩体“襄樊铭”3字与铭文字体不同,疑为后人所加。铭文为阴刻楷书,竖排11行,99字,字径30厘米,除个别文字稍有漫漶外,一般较完整。前7行为铭序,文为:“大宋淳佑十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京湖制置使李曾伯奉天子命
座落在汉水之滨的襄阳环城公园,环绕具有2800年历史的襄阳古城墙(“铁打的襄阳古城墙”基本保存完好,城墙平均高8.5米,宽5-15米,全长7322米,气势恢宏,雄伟壮观),依托号称“华夏第一城池”的襄阳护城河(平均宽度180米,是全国最宽的古代人工护城河)而建,由长春、文荟、岘秋、安和四大景区构成,晋代荀灌娘坠城遗址、望岘楼、五杰亭等名胜尽在其中,是一座集名胜古迹、园林艺术、水陆游乐、动物观赏、水产养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所辖园林景点首尾相接,形成了一个颇具特色的环城风光带,总面积1479亩,水面800余亩,树木9000余株,植物
位于古襄阳城中心的襄阳王府,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始建于公元1436年。明崇祯十四年,张献忠破襄阳时,因不满皇帝的封建统治,放火焚烧其第五子襄宪王府宇,襄阳王府遭毁灭。1993年,襄樊市政府为恢复古城风貌,再次投资重建。重建的襄阳王府高大雄伟,气势恢宏,吸引着中外游客。襄王为明仁宗朱高炽第五子朱瞻善。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王府由长沙迁移襄阳城内东南隅,重新营建,占地约4万平方米,有正厅3间,后堂5间,大门、仪门各3间,左右榜房18间,建筑规模宏大,气势非凡。崇祯十四年(1641年)王府全部被毁,唯照壁保存至今。高7.6米,宽
襄阳公园位于襄城东门桥地带。上世纪70年代,为给市民增加更多的公共休息场所,政府开始筹建襄阳公园,1975年免费对市民开放。这是襄城第一家公园。1992年,襄阳公园、原阳春门公园、原国营渔场三址合并。形成市区面积最大的一家公园,每年接待游客达到40万人次,是一家集名胜古迹、园林艺术、水陆游乐、动物观赏、水产养殖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公园。景点位置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环城东路1号
隆中武侯祠始建于晋朝,位于襄阳市隆中风景区内。明初,荆南道观察使吴绶对隆中武侯祠进行了一次全面维修。清康熙三十八年,观察史蒋兴芑将武侯祠从东山洼里移建到东山梁上,即三顾堂的东侧,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隆中武侯祠为四进三院的层台建筑,各殿依山势逐次升高。祠堂正前方的台阶下有一块空地,两旁各有一尊石狮。西侧竖着一块碑,刻着历史学家谭其骧关于诸葛亮躬耕地的论断:“诸葛亮躬耕于南阳郡邓县之隆中,在襄阳城西二十里,北周省邓县,此后隆中遂属襄阳”。空地正中有一香炉,供游人拜祭之用。祠堂的墙体由青砖所筑,由于风雨的侵蚀,已露出斑驳之象,却更显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