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漳平必去景点景区,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漳平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漳平市博物馆、漳平南洋国家湿地公园、漳平上林排坑水库水利风景区、台湾农民创业园水利风景区、漳平永福樱花园、上界村、北寮村、杨美村、永福民俗馆、漳平上林水库、杨美红军留言墙、九鹏溪水岸茶园、九龙江景区、天台国家森林公园、泰安堡、双洋麟山白塔、漳平市图书馆、漳平文庙、虎符祖殿,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漳平象湖红色革命旧址群位于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拥有多处珍贵的红色革命旧址,其中荣福堂墙壁上至今完整保留着1929年朱德率红四军出击闽中途经杨美村时,红军战士购买大米写的留款信。这封留款信是全国现有保存最完好的唯一一处,是当年红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的历史见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漳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该红色革命旧址群的保护和开发工作,把保护利用与旅游开发作为实施“旅游兴市”战略的重中之重的工作抓紧抓实。景区聘请三明市文物古建筑修缮工程处,按照《文物法》及“修旧如旧”原则,编制《荣福堂抢救性修缮工作规划》;聘请高校专家组编制《象湖镇旅游发
漳平市博物馆是市(县)级综合性博物馆,成立于1988年。新建的馆址座落在风景优美、环境幽静和具有历史文化象征意义的东山公园风景区内。新建的漳平市博物馆建筑面积4223平方米,总投资430万元。其基本功能是:藏品收藏保管、科学研究和陈列展览。它将成为漳平市文化教育、旅游观光和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新的文化展示旅游区。漳平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丰富,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新建的漳平市博物馆内拟设立漳平历史陈列馆、漳平革命史陈列馆、漳平建设成就展览馆、王景弘纪念馆、陈性初纪念馆,知青情缘馆等专题展览馆,将市博物馆建设成为向广大市民进行爱国主义和革
漳平南洋国家湿地公园地理位置优越,生物多样性丰富,湿地类型多样,湿地特征典型,湿地景观和历史文化价值高。公园作为中国南方丘陵山区河岸带退化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福建西南部以河流为主体的典型的复合性生态系统和九龙江流域上游水资源与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在保护、恢复湿地资源的同时,展示漳平丰富的水仙茶文化、红色文化和花乡、画乡、茶乡“三乡文化”。湿地公园的建立,对普及湿地知识,促进生态文明、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漳平南洋国家湿地公园位于漳平市南洋镇境内,涉及南洋镇梧溪、南洋、利田、党口、暖洲等5个行政村。公园北
漳平上林排坑水库水利风景区坐拥高山盆地,花盛茶香,山清气爽;田园村落星罗棋布,文脉艺韵延绵,当代陆台缘文化源远流长。风景区集水文景观、天象景观、生物景观、人文景观、工程景观等众多景观于一体,拥有清亮的静夜星空、清澈的水库湖泊、清新的林间空气、清幽的山林茶园,旅游资源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深厚。“山抱水,水映山,山衬水”,山水相连,水0融的自然景观,是整个漳平上林?排坑水库水利风景区的核心资源。上林水库四周群山环绕,烟雾笼罩,宛若高山天池;排坑水库雾霭重重,云海层层,宛如瑶池仙境,周边山峦堆叠,茶林遍野,茶中有林、林中有茶,掩映湖中,清新爽
台湾农民创业园水利风景区位于龙岩漳平市,依托上林水库和排坑水库而建,面积15.47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0.97平方公里,属于灌区型水利风景区。排坑水库为小(一)型水库,上林水库为中型水库,灌区面积1.16万亩。景区管理单位从防洪排涝、生态保护、除险加固等方面对水库进行综合整治,在水资源和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文化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景区拥有清亮的静夜星空、清澈的水库湖泊、清新的林间空气、清幽的山林茶园,坐拥高山盆地,花盛茶香,山清气爽;田园村落星罗棋布,文脉艺韵延绵,当代陆台缘文化源远流长。
景区内以种植成片的高山有机茶为特点,便在茶园步行道周围引种近10万株樱花树。每逢春季,茶园内樱花竞相开放,形成一簇簇雪白红艳的樱花之景,便会引来无数的游人前来景区赏花。1、樱花永福茶园的樱花,一般在每年的春节前后开放,还会举办一年一度的樱花节,吸引八方游客前往参观。2、茶田一块块高山茶园,层层递进,相当的养眼。3、大湖离景区不远的最佳旅游时间:春节期间(约2月初)的【中国红】、【绯寒樱】是大红、桃红色,花期大约20天,花开在春节假期间十分应景。2月底粉色的【富士樱】和【吉野樱】开放,花期大约15天。还有一些【白色樱花】品种规模较小。2
上界地处拱桥东南部,与永福大坂和新罗岩山交界。近观古民居错落有致,房前屋后荷花塘,出淤泥而不染,映日别样红。微风摇曳,婀娜多姿,令人心醉神迷。远眺青山绿水环抱,层峦叠嶂青翠欲滴,古树衬毛竹,瓜果飘香。秀色可餐一路痴迷不知返矣。村子的四周被黑绿的大山环抱着,一条笔直的大道在村子正前方横穿而过,路边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潺潺流过。村子的建筑,多是老式的四合小院。水塘里、大田上,小院的周围全都种上荷花。近年来,拱桥镇坚持绿色发展,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注重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逐步形成了以莲子为主导产业的特色农业。拱桥莲子属于天然环保的“绿色食品”,
在闽西深山中,有这么一处地方:它是著名的漳平水仙茶之乡,被誉为“中国水仙茶第一乡”。北寮村位于福建省龙岩市漳平市南洋乡西北部,距市区27公里,有“中国水仙茶第一村”的美称,永漳国防战备公路沿村而过,与漳平市九鹏溪4A级景区接壤,是一个省级革命老区村。全村土地面积2.7万亩,其中山地面积2.6万亩,耕地面积425亩,北寮村土壤肥沃,宜茶环境得天独厚,非常适宜水仙茶种植,目前北寮村水仙茶种植面积3600余亩,现已开发了北寮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区。游走在茶山里,满眼青翠的茶树,青山蓝天,这里的空气可比雾霾笼罩的城市好多了,到了这里,就赶紧做个“
杨美村在象湖镇中北部,与镇驻地象湖圩直距3公里。原辖杨美(含上甫山、奔坂)、店尾(含前厝、许坑)、下溪坂、对坑、宽田、半华等自然村,村委会设杨美。至1990年1月,宽田、半华同时析出,另立村委会。现辖总面积约14平方公里。地处溪南溪(感化溪)上游两岸宽谷地带,民居略呈兜肚状。
民俗馆是一座老房子,坐落在十里花街的右侧山脚下。房子具备永福人建房的特色:土木结构,红瓦白边,里面四周盖瓦,中间有走廊,走廊两边各有天井,采光良好。房屋外观形低矮抗风,具有冬暖夏凉的特性。虽说是一座村级民俗馆,但却很有创意,布局简单,却腾出大量的空间让游人走动。陈列展出的是从附近农家收集来的风车、砻、碓明代家具等。看到这些陈旧的物品,老人浮想联翩,年轻人感到好奇。
上林水库位于永福镇清源村上林自然村,拦蓄下浙溪源头之水。始建于1959年10月,原设计为小(一)型水库,后遇国民经济困难,于1961年8月停建。1976年5月续建,扩建为中型水库。1980年12月建成,1981年3月开始蓄水。上林水库是新中国建立之初建设的一个蓄水工程,主要功能在于解决永福镇高山上的用水难问题。一座栏河大坝拦蓄下浙溪源头之水,湖面上波光粼粼,在烈日的蒸腾下淡淡的水气袅袅上升,湛蓝天空上飘浮着一朵朵悠闲的白云;水库边青山苍翠,红瓦小屋点缀其间,偶有水鸟在湖面上惬意地飞翔,眼睛盯着的或许是渔排里养殖着淡水鱼……。此情此景仿
杨美红军留言墙位于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年代为1929年。简介:位于杨美村的民居“荣福堂”。1929年8月20日,朱德率领红四军进军闽中大田途经杨美村,因当地老百姓不了解红军,见兵就躲,纷纷逃出村外,那时正值中午时分,红军战士买不到粮食,只好在民居“荣福堂”左侧辅厝的房间里取了26斤大米,留下大洋二元,托身残体弱,无法“逃命”的苏观泗老人转交物主苏和,并在房间的墙上墨书留言:“老板你不在家你的米我买了廿六斤大洋二元大洋在观泗老板手礼红军”。这幅留言字幅高0.55米,宽0.35米,全文共4行,30个字,没有标点符号。这幅题壁留言简单明了,
九鹏溪水岸茶园九鹏溪水上茶园种植面积100多亩,海拔600--800米,空气清新,水质纯净,雨雾充沛,独特的绿色生态环境非常适宜水仙茶和铁观音的种植。茶山一年四季景色宜人,特别是到了清明时节,茶山云雾茫茫,采茶女采茶于茶树之间,茶歌悠扬,茶客们上山问茶、品茶,可谓别有一番茶山情趣。南洋水仙茶好喝好用,这与她生长的地理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常言道:高山云雾出名茶。极品水仙正是用生长在常年云雾缭绕、光照适度的高山坳里的茶叶精致而成。
九龙江景区九龙江景区:漳平是九龙江源流汇聚之地,江面开阔,水量富足。两岸高楼林立,街街纵横,绿竹苍翠,古榕如幄。各种服务设施集中,旅游产品丰富。游客可观赏九龙江两岸的旖旎景色,也可以泛舟江上,满足亲近大自然的天性。
天台国家森林公园天台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漳平市北部。永(安)漳(平)公路贯穿全境,北可以与闽中景区相承接。2004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设立国家森林公园。
泰安堡泰安堡,座落在漳平市灵地乡易坪村。始建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建成,工程历时13年。创建者许国榜,易坪村许姓十二世祖。泰安堡坐北朝南,东西宽37.3米,南北长37.3米,占地面积2000平方来,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是一座围廊式土木结构的厅堂院落式城堡建筑。古堡呈前方后抹圆平面,据悉,是福建省仅存的两座前方后圆式的土楼之一。外墙用厚石垒砌基座,厚3.5米,高3米,基座之上夯土墙、墙体四周顶部设有34个瞭望窗和射击孔,远远望去,拔地而起,突兀耸立、青瓦粉墙的泰安里背倚苍翠葱郁的风景林,以中轴线为
双洋麟山白塔双洋麟山白塔(圆觉塔)位于漳平市双洋镇南向的麒麟山上,祝圣寺大雄宝殿之后。塔高七层,呈八角形,砖木结构。踏内有木梯可盘旋通达顶层,踏高23米,底层每面墙宽3.2米,每层四向均开有落地半圆窗,另四面外向有神龛,安佛像。该塔建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清康熙十八年(1679)重造,光绪元年(1875)重修。塔门朝西,两边墨书楹联。塔身呈白色,俗称白塔,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漳平市图书馆成立于1985年,1992年搬迁至新馆,是一个集图书借阅,宣传辅导,信息咨询,二、三次文献资源开发利用为一体的文化事业机构。现有在岗职工18人,其中15人取得大专以上学历。馆舍面积2000cm2,阅览座席300多个,藏书7万余册,订阅报刊300余种,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技、历史、文学等多个领域。目前,我馆各项业务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图书实行全开架借阅,年外借图书8万余册,年流通数7万人次,年代检索课题20项,年解答咨询数量800条,年开展读者活动和各种讲座、报告会10次以上。开馆时间为:每周一至日上午8:00-11:30
漳平文庙位于漳平市菁城街道八一路。始建于明成化七年(1471),几经重修。坐北朝南,由棂星门、泮池、戟门、月台、廊庑、大成殿(先师殿)等组成,占地面积2900平方米。大成殿,平面呈方形,面阔五间,进深五间,东西宽19.4米,南北长19.2米,抬梁式梁架,重檐歇山顶。文庙结构独特,具有鲜明的地方建筑特色。菁城街道:菁城街道位于漳平市中部。辖7个社区。鹰厦、章龙、漳泉肖铁路漳平枢纽编组站设此。省道福三、岭和公路过境。菁城街道系漳平市所在地,是漳平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地处九龙江北溪上游北岸,地势西高东低,地貌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17
虎符祖殿位于龙岩市漳平新桥镇南丰村。宋代始建,明嘉靖十六年(1537)重建。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平方米。主殿歇山顶,穿斗抬梁式木构架。厅堂设斗拱、藻井等。殿内道坛供奉张法主。2009年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南丰村:南丰村位于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新桥镇西北部,距集镇所在地10公里,海拔650米,被称为高山上的小平原;现有土地面积62695亩,耕地面积1667.33亩,毛竹5000亩,茶山20亩,果林30亩;3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342户,总人口1134人,其中,0党员31人,村民代表35人,村两委干部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