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梅列区必去景点景区,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碧溪乡农会旧址、红7军团19师团部旧址、红军路、洋溪乡农会旧址、红军井、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纪念碑、红19师强渡沙溪河战斗遗址,福建省三明市梅列区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碧溪乡农会旧址圆应庵位于梅列区陈大镇碧溪村村头。1934年1月,彭德怀、滕代远、杨尚昆等率领红军东方军攻打沙县期间,红3军团司令部设在沙县富口荷山,并在富口、盖竹、山肴、碧溪、渔溪、长溪、砂蕉一带活动,红军工作队帮助梅列区碧溪乡建立农会,发动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采摘大量草药救治红军伤员,为红军解放沙县作出了贡献。碧溪乡农会旧址原为碧溪村圆应庵。建于清末,坐西朝东,属依山而建的围笼式建筑,占地面积为420平方米。庵内由主堂屋、天井、戏台组成。平面呈正方形,正面有一大门和两个小门,通面阔18米,通进深20米。庵前有一古官道过地美通往明
红7军团19师团部旧址位于梅列区陈大镇砂蕉村布头土堡一民房内。1934年1月,红军东方军从明溪进军解放沙县期间,红军工作队到砂蕉村做宣传,筹粮筹款,驻扎于此。1934年5月,为粉碎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红7军团在闽西北苏区开展运动战,伺机消灭敌人,以支持配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红7军团19师57团由明溪过紫云村至砂蕉村,驻扎在砂蕉村。红7军团19师57团设置于布头土堡一民房内,团长王蕴瑞等在此居住和指挥战斗。红57团驻扎砂蕉村期间,在砂蕉和列西、城关、白沙、翁墩一带发动群众,筹集了大量战斗物资,为红军强渡沙溪河,消灭敌80师两
红军路位于梅列区陈大镇碧溪村北面。1933年冬,为支援红军攻打沙县,马凤城组织砂蕉、碧溪支部积极配合红军工作团秘密发动党员、群众收集草药,经过此路送往荷山村,以支持红军攻打沙县。红3军团攻下沙县后,碧溪乡农民纷纷响应党组织和农会的号召,有20多名农民群众沿此路到沙县帮助红军搬运战利品。此后,碧溪乡党组织和农会活动也更加活跃起来,组织群众起来参加革命斗争。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的1934年5月,中央苏区北线战局十分危急,地域日益缩小。国民党军东路第4纵队,构筑起连城至宁化的--线,向苏区步步进逼。为适应反“围剿”战争的需要,红7军团19
洋溪乡农会旧址位于梅列区洋溪镇上街村老街洋溪福音堂内。1934年1月,红军东方军攻打沙县期间,红军东方军一部向沙县南面进击,拓展红色区域到洋溪乡,驻扎在上街村民房内。红军向群众宣讲革命道理;在洋溪乡多处民房白墙和黑砖墙上留下多条标语,大力发动群众;帮助建立了洋溪农会,主席邓日福;洋溪乡农会成立后,在红军的帮助下,带领群众打击了洋溪一带的土豪地主,筹集了粮款,并发动群众采集草药运送到沙县前线,支援红军东方军解放沙县。红军攻下沙县后,组织群众到沙县挑运战利品。洋溪乡农会还在洋溪乡开展了扩红活动,动员青年人踊跃参加红军,为红军队伍输送了有生
红军井位于梅列区洋溪镇上街村凯头。1934年1月,红军东方军在攻打沙县期间,红军东方军一部向沙县南面进击。当时红军东方军一部就驻扎在上街村民房内。在紧张的战事中,红军战士不但秋毫无犯,而且还帮助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村民担水、砍柴。他们与村民共用一口水井,为解决饮水问题,红军扩建该水井。为纪念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铭记军民鱼水情,村民们将这口水井命名为红军井。红军井建于明末清初,井口为圆形,直径1.38米,井底直径约为2.5米,属上小下大结构,井深8米,受益人口1000多人。
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纪念碑位于梅列区洋溪镇洋溪中学内。1939至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从福州内迁,在洋溪设立校区。这期间,全省约有1000名学生先后考入这所学校,来到这里就读。因战时经费支出不足,一切因陋就简。学校借用民房作宿舍、教室,用竹蔑糊泥作墙,以树皮代瓦,校舍四面通风,无法避风雨。宿舍全是统铺,上下两层,用竹片编作竹床,一个房间住几十个人。尤其日军侵占福州期间,经济来源断绝,每日只能供糙米六小两,以两餐稀粥解饥。在此困境中,有十几位学生病逝,但全体师生仍刻苦求学。当年的洋溪乡亲对福建省立福州初中
红19师强渡沙溪河战斗遗址位于梅列区列西街道列西村的梅列门右侧。1934年5月27日,红7军团19师在师长周建屏、政委吕振球指挥下,参加建宁保卫战,建宁失守后,5月25日,红19师从建宁的石山经塔下山、黄舟堡转战宁化、归化(明溪),奔袭百余里,到达梅列区城列西(今市区)。此时,国民党军南有陈明仁80师驻莘口的239旅,北有驻沙县境内的238旅一部,有受到南北夹击之虞。为了跳出这一困境,返回中央苏区主战场,红19师需强渡沙溪河。当时,沙溪河对岸列东一带已有国民党军80师两个营和-民团把守。红19师和当地支部广泛发展群众,筹集40多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