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庆元县必去景点景区,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百山祖、龙湫灵液、复旦亭、马氏行宫、鸳鸯井、银屏西峙、文奎高阁、龙凤两桥、云泉晓钟、月山晚翠、宝塔东耸、虎胜奇岩、龙泉大峡谷、冰臼奇观、吴文简祠、步蟾桥、后坑桥(红军桥)、黄水长桥、咏归桥、大济双门桥,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浙西南闽浙交界的庆元县境内,属洞宫山系,由福建武夷山向东北伸展而成,主峰百山祖海拔1856.7米,为浙江省第二高峰。区内群峦叠嶂,峰岭逶迤,风光绮丽,气象万千。独特的地形和水文地理环境形成了中亚热带气候区中一个特殊的区域,使得这里-氤氲,生机盎然,荟萃了大量珍稀动植物资源,生态植被极为丰富,被称为“天然珍稀动植物园”、“华东古老植物的摇篮”、“华东最大的山村生态旅游区”。百山祖环境清幽,山水神秀,自然风光绝美。“云海日出”是著名景观之一,因山高雾多,云海成为百山祖的一大景观。夏日初秋,云海时如蛟龙翻滚,时如烈
诗曰:名山灵窟有龙湫,天际飞来喷瀑流,万点明珠光溅月,一条素练冷涵秋;虹霓贯日惊神鬼,蜃气腾空射斗牛。为旁朗星胡侍讲,封来三井壮南州。这首诗是古人对位于银屏山脚下的举溪八景“龙湫灵液”的赞美。经白云桥去云泉寺,游客至此必询龙湫,顺着山涧溯溪而上,过小桥,攀峰峦,只见峭壁奇岩,鬼斧神工。若是春天,还盛开各种山花:粉红的樱桃,清幽的兰花,各色的杜鹃,还有一些叫不出名的野花,在山崖、在路边开放得那么鲜艳;花丛里的蝴蝶、蜜蜂翩翩起舞,林中的小鸟欢快地唱歌,幽凉的山谷之中夹着一股花香扑面而来,让人气爽神清。走过了曲折回旋的石砌羊肠小道,空谷中传
复旦亭系本村先祖,明兵部司务吴懋修隐归故里倡建的,踞举溪与云泉涧水交汇处。因村形如月,需佐之以日,一日为旦,取日月长明之义,故名复旦。吴懋修当年事于明弘光帝与郑芝龙(郑成功的父亲),反清复明,后因兵败隐归故里,仍念念不忘大明江山社稷,在家乡构建“复旦”、“尊光”二亭,寓意双关,“复旦”即复明,“尊光”即尊明。2001年村民在原址上筹资重建。该亭双重檐结构,六角飞翘,亭内五面有亭凳,外有回廊,设一门,门檐上悬挂“复旦亭”匾额,亭内正上方挂“乐助琴鸣”的匾额,其余各面均有字画和建亭小记,顶部为龙凤呈祥的彩绘,亭之西侧上方悬挂一“壬水钟灵”
马氏行宫,又称湖山圣殿,位于如龙桥东侧桥头,座东朝西,始建于明代,于清同治十一年(1872年)改建,扩建两廊,形成现在规模。布局分前后二堂。前堂为戏台,后堂内供奉马氏夫人、庙祝大王等七位仙主。马氏行宫依山傍水,古木荫翳,飞檐翘角,正面为三间进,中辟一正,两侧有一站,顶部为三重檐歇山顶,重檐三间为木刻雕花窗装拼。从正门而入即为戏台,两侧各辟一厢房,为戏客居所,柱枋角处精雕细琢,采用镂空制作工艺,戏台顶部绘龙凤、八仙等彩绘,四周白粉墙上有古壁画,惟妙惟肖,整体建筑富丽堂皇。据村中老人回忆,在其年少时,曾见本村有名雕刻师吴陈器在其修理佛轿过
鸳鸯井位于银屏山北侧林海氤氲的大山上,海拔1000多米,距村庄有十余里的山路。该井面积有50余平方米,略呈三角形状,井壁光滑,井深不可测,井水常年不干,相传为古代采矿留下,山内还有多处矿坑被树藤遮蔽,人迹罕至。这些古矿坑如今淹没在崇山之中,四周层恋叠障,群峰连绵,古树参天,是揽胜探险的好去处。该山场内盛产牛肝菌,这牛肝被称为“山珍之首”、“食用菌之王”。如果时令巧合,在探险揽胜之余还可收获鲜美的山中之宝——“美味牛肝菌”。
银屏山,亦称云屏山、岩斗山,主峰海拔1300余米,其岩巍屹,山中危岩峭壁,壑谷幽深,雾蔼缭绕,四面陡峭,但顶部却很平坦。攀援其顶,“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之感油然而生,可观日出,可听松涛。环顾四周,群山景色尽收眼底,极目远眺,一面可见本县巾子峰,一面可见福安木场庵,一面可见峰岗,一面可鸟瞰举水全图。置身于兹,夏不知暑,绿树苍翠,花香鸟语,令人流连忘返。早在民国时期,庆元县第一位农民企业家季观远先生便以雄伟陡峭的银屏峰作为茶叶商标图案,利用银屏山独特的自然条件所生产的优质茶叶制作出的银屏茶,进行对外贸易。使举水产的茶叶走出国门,漂洋过
文奎高阁,又称逢源书院,建于康熙元年(1662),由里人吴如公倡建,嘉庆十一年吴念祖捐修。由文昌阁和奎楼组成,文昌阁曲水回廊,奎楼供奉文曲星像,整体建筑端庄、典雅,飞檐翘角,有诗为赞:“杰构巍峨一壮观,逢源书院偶凭栏。云飞嶂岫连天碧,阁聚星光带月寒。壁诏遥通胶序水,藜光远映紫徽坛。文缠牛斗奎还拱,秀毓英贤佩玉珊”。据《吴氏家谱》记载,清监生吴怀德(1841-1916)于1911废除科举制度后捐资改办为逢源镇高等小学,学校由乡贤吴师竹任校长。吴师竹早年毕业于丽水国语学校,所设的课程有修身、国语、算术、历史、地理、格致、体操、图画等。据吴
月山的先人们是把月山村作为仙乡灵地来设计的,有龙翔凤翥的祥和景象,故在村庄的布局中精心设计了“龙凤两桥”。从此,如龙桥和来凤桥便成为举溪八景中很具特色的景点。如龙桥系木拱廊桥,全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桥横跨于举溪,呈南北走向,因其态势与后山脊的古松林依稀相连,桥似龙首下倾,故名,始建于明朝天启五年(1625年),桥内由数根粗大圆木纵横组合铆接而成,形成架设廊屋的拱骨平面。桥长28.20米,拱跨14.10米,桥宽5.09米,拱高6.80米,上盖庑廊11间,以木板铺垫,两次间设有木凳供行人小憩。桥北端建钟楼一座,南端设桥亭,当心间设
云泉寺由大雄宝殿、华光庙和观音阁及钟鼓楼联构而成,占地三亩多,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它的来历还是一个谜,相传云泉寺是明末清初由吴懋修首倡修建的,寺内大雄宝殿右侧菩萨厅的梁上也有“建于大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等字样,这与吴懋修兵败归隐故里的年代亦相吻合。但目前寺内的铁钟上铸有“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的字样,比顺治十七年早了半个世纪。再从举水村《吴氏宗谱》记载看,在吴氏宗族第九代传人吴延岳(约出生于1205年)的事迹中有“公舍落岭东源尾等田,入云泉寺出家,法名如山”云云。因此,假如谱上所指的“云泉寺”就是指该寺的话,历史已
月山村背靠一片半圆状的竹林,村庄民居也为半月形,溪水环绕,两个半月组成半翠半苍的圆月。黄昏时分,半月形的村庄已是炊烟袅袅,半月形的竹山显得格外宁静,山上那苍老的古松群和茂密的修竹,紧围着村庄,后山上的林木在淡淡的晚霞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明净,如水的月光洒在树叶上,还透出鲜翠斑驳的景子,那些漂亮的楼台像是在月山这面金镜里,苍松翠竹像是栽在这美丽的画图中,附近的如龙桥、来凤桥,似乎让人们对这仙乡月境更近了,面对如此美丽的景色,借一缕银光,登上后山的岭上,观赏月山村全景,真有说不出的闲情逸趣。如此“渔舟遂逐桃花去,莫向他人道此城”的桃花源,对
兀突玲珑宝塔高,凌云文辇耸江皋;前临举水遥岑府,后控敖阳爽气豪。恰是星躔罗巽位,排来秀曜峙东曹;知君定是擎天柱,宿雨餐风势不挠。这首诗是赞美“举溪八景”之一——宝塔东耸的“荐元塔”,它是庆元县境内唯一的古塔,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先人建塔藉此激励后人行善勤学,取“自古文章出状元”而名为荐元塔,又名“文明塔”。塔高18米,六面七层,内有回廊可上,占地36平方米。座落在月山村南部水尾的梅花岭上,与步蟾桥遥遥相对。桥侧有一石岭,蜿蜒崎岖通往荐元塔,岭中有一亭,名曰“听鹿亭”(现仅存遗址)。相传古时村里有一老者喂养一只梅花鹿,鹿居此亭
虎胜奇岩位于村首数百米。峭峻兀峙,形如斑虎伏山中,其四周有欲腾空而起的“天灯岩”、惟妙惟俏的“船岩”、锋利无比的“刀锋岩”、耸人听闻的“棺材岩”,怪石嶙峋,景象各异。云雾起时,忽隐忽现,恍如逢莱仙境。岩缝中有一股清澈的泉水溢出,壁崖上有酷似甲骨文的“天书”,“天书”是古人雕刻还是天然形成的,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察研究。但民间相传“谁人识得此天书,宝藏洞门自然开”。崖壁上还真有看似一道门的石洞。最为奇特的是,“天灯岩”石壁底部有一石洞,石洞顶壁上有酷似龙鳞的七色石,强光一照,五彩斑澜,像是彩龙附身,令人不禁赞叹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在壁下有一
龙泉山位于浙江省龙泉市百山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其主峰黄茅尖海拔1929米,为江浙第一高峰。这里的海拔和气温都于与云贵高原相类似,形成了高原湖泊、高山草甸、云海雾松等众多高原特有的自然奇观。目前已开放龙泉大峡谷、荒野山庄、绝壁奇松、七星潭、黄茅尖、瓯江源等六大景区。那奇松异石、深潭飞瀑、云顶佛光和上千米高的自然天成的龙泉大佛无不给人以震撼。景区内有着环形游步道,漫步山间,若是在春夏季节,60多种的百年杜鹃花竞相争艳,美不胜收,宛如走进了仙境。地址:丽水市庆元县百山祖乡境内类型:峡谷山游玩时间:建议2-3小时开放时间:8:00-17:0
2005年1月6日,中国地质科学院韩同林教授来电说根据笔者邮寄去的相关资料和拍摄的图片分析,肯定了这些罕见的“坑洞”就是第四纪冰川运动的遗迹,科学名称叫“冰臼”。与月山村相邻的后坑村溪谷地带,分布着造型奇特的、形如舂米用的石臼的石洞,“口小、肚大、底平”,有的大小和模样就如澡盆一样,有一个有1米多深,有村民曾在此洗澡;有的口径只有40多厘米,但“肚子”比口大;还有的如碗口粗,但有30多厘米深。村民说是古时就有,但可以肯定不是人为的。村民还发现在河谷附近还有不少这样洞。冰臼研究权威韩同林教授断言是冰臼无疑。据韩教授介绍,这些属于河谷冰臼
名称:吴文简祠地址: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年代: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清康熙五年(1666年)重建家族/来历:月山村吴氏家族吴文简祠位于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村口,与来凤桥相对,依山傍水。“文简”是因吴姓之祖吴翥曾受唐宣宗谥封为文简先生,后人为追缅先贤,建祠纪念。祠堂三进五开间,由大门牌楼、正堂、后堂组成。整体布局呈长方形,长33.4米,宽17.4米,整个建筑造型庄重古朴、美观大方。始建于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因遭兵燹,后由族人募建,于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立柱,康熙五年(1666年)。坐东南朝西北,面积约660平方
步蟾桥,位于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水尾,始建于明永乐年间,现存建筑为民国六年(1916年)重建,系大跨度石拱廊屋桥。石拱券,半圆形单孔,中跨度16.8米,矢高8米,全长52米,面阔5.5米,有廊屋十八间,廊屋当心间和东西桥头各一间为重檐歇山顶,当心间设神龛,上额书“步蟾桥”古匾。距上游50米处河床当中,有一块形状如蟾的巨石,桥因此得名景点位置浙江省庆元县举水乡月山村水尾
后坑桥又名红军桥,位于庆元县竹口镇大泽村与枫堂村之间,东西走向,始建于清康熙十年(1671年),全长36.2米,净跨28.5米,矢高6.05米,面阔5.45米,有廊屋15间,后坑桥不但在型制上有着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重大的政治历史意义,经第一次文物普查确定为革命遗址,1982年9月列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丽水市庆元县竹口镇大泽村与枫堂村之间类型:桥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10-2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
黄水长桥位于庆元县合湖乡黄水村,南北走向,全长54.3米,净跨17.45米,矢高8.7米,面阔4.9米,有廊屋21间,是全国现存廊屋最长的单孔木拱桥,始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同治十一年(1872年)迁建现址,2003年因建电站,整体升高1.7米,2003年拟报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地址:丽水市庆元县合湖乡黄水村类型:桥历史建筑游玩时间:建议20-3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
咏归桥,位于庆元县,是当地有名的五大古桥之一,桥名出自《论语·先进》“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听上去还真的很诗情画意呢。这座桥至今有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元朝,是典型的木拱廊桥外观,历经火灾、洪水,只留下了架在石龟上的左半边桥梁是原貌,随后屡次重修,有了今天的样子。如今的桥东设有设二重檐二层楼,西桥台设桥亭,集亭、台、楼、阁于一体,廊屋8间,为重歇山顶,造型典雅有气质。地址:丽水市庆元县松源镇咏归路游玩时间:建议10-20分钟开放时间:全天开放门票信息:无需门票。
双门桥坐落在庆元松源镇大济村济溪上,系木拱廊桥,长11.15米,宽4.5米,始建于1049年。大济肇基始祖吴崇煦的两个儿子吴榖和吴毂分别于宋天圣二年(1024年)和宋景佑元年(1034年)同登进士,十年内伯仲双双雁塔题名,时称“一门双进士”。蒙皇上恩准,里人建廊桥以纪盛事,因桥屋有双重门楼,桥连芳坊,双坊护桥,又称“双桂联坊”。景点位置浙江省庆元县松源镇大济村济溪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