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山西省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山西必去景点景区,山西省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孙文龙纪念馆、长子北高庙烈士陵园、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朔州塞北革命烈士陵园、吕梁汉画像石博物馆、刘胡兰纪念馆、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百团大战纪念碑、八路军“一二九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太原解放纪念馆、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平顺西沟展览馆、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平型关烈士陵园、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高君宇故居、堆云洞、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晋绥日报社旧址,山西省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4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麻田八路军总部纪念馆景区位于革命老区左权县麻田镇,距左权县城45公里,距山西省会太原195公里。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目前,景区分八路军总部旧址和八路军总部纪念馆两部分。总部旧址占地总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于1980年对外开放。2011年以来,投资2000余万元,本着“修旧如旧、以期恢复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旧貌”的理念,对总部大院、邓小平旧居、左权旧居进行了修缮,并对中共中央北方局、野战政治部、后勤部、北方局党校、鲁艺学校、《新华日报》报社等旧址进行了恢复,让游客真切

山西省晋中市左权县
孙文龙纪念馆
孙文龙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曾经有这样一位人物,他思想超前,在阳城县寺头乡这片土地上开创了种植苹果的先河,给当地人民栽上了摇钱树;他树旗标帆,栽桑养蚕,使阳城成为“山西之首,华北之冠”;他敢为人先、大胆创新,高寒山区试种棉花成功,受到周总理的接见与赞扬。他就是山西省阳城县河北镇孤堆底村人--孙文龙。他,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了人民解放军,1957年响应党的号召,主动申请返回阳城支援农村建设,先后任乡长、公社书记、县革委会主任,连任阳城、武乡、屯留三县县委书记。1982年因公殉职,当地人们为了纪念他,修建了孙文龙纪念馆。景区地址山西省阳城县河北镇孤堆底村最

山西省晋城市阳城县
长子北高庙烈士陵园
长子北高庙烈士陵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长子北高庙烈士陵园坐落于长子县城北关外的北高庙遗址上。因该庙坐落在古城北,地势高昂,故统称为“北高庙”。北高庙顶部海拔1080米,为全城制高点,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抗日战争时期,曾被日本侵略军占领。抗日战争胜利后,阎锡山部队于1945年8月22日抢占长子,占据北高庙,9月13日,作为上党战役主战场之一的“北高庙攻坚战”在此打响。为了纪念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缅怀先烈业绩,中共长子县委、县民主政府于1946年元月将“北高庙”辟为革命烈士陵园。在这里铭记着2328名烈士的英名,掩埋着部分先烈的忠魂。1991年薄一波为北高庙题写了“长

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位于兴县蔡家崖,地处晋西高原,吕梁山西麓、蔚汾河北岸。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曾是0中央晋绥分局、晋绥边区政府、晋绥军区司令部所在地。晋绥地区是我国最早的根据地之一。它包括山西省同蒲铁路以西的大部。原绥远省黄河以东及平绥铁路以北的广大地区,是华北、华中、华南各解放区与陕甘宁边区联系的枢纽和唯一通道。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贺龙与关向应遵照党中央指示,率一二0师从陕北挺进抗日前线,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争。一二0师在给敌人沉重打击的同时,广泛发动武装群众,开展兵民结合的武装斗争。1938年,一二0师在太原以北展开了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
朔州塞北革命烈士陵园
朔州塞北革命烈士陵园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塞北烈士陵园位于朔州市朔城区金沙植物园西侧。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塞北英烈,陵园于1949年始建,2006年整体搬迁建设。陵园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有大门、塞北人民英雄纪念碑、塞北革命纪念馆、广场、烈士墓区等。塞北革命纪念馆建筑面积3500平方米,馆内设序厅、抗日战争厅、抗战惨案厅、解放战争厅、革命英杰厅、告慰英灵成就厅等,陈展面积3700平方米,展出照片800余幅、革命文物300余件,集中展示了塞北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光荣历史和峥嵘岁月。陵园是山西省省级烈士纪念设施保护单位。

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
吕梁汉画像石博物馆
吕梁汉画像石博物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吕梁汉画像石博物馆位于吕梁市离石区龙凤南大街,2002年10月19日正式开馆,隶属于吕梁市文物旅游局。博物馆占地面积2.6公顷,建筑面积7360平方米,建筑形式为现代建筑加仿汉装饰,仿汉阙大门。博物馆分地上二层和地下一层,由古墓展厅、汉画像石展厅、青铜器展厅、陶瓷器展厅、文物中心库及文物科研培训中心等几部分组成。馆藏文物2000余件,珍贵文物近200件,藏品中尤以吕梁离石马茂庄和柳林杨家坪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为重要收藏,此外还有出土于吕梁地区的商代方国青铜器和窑藏陶瓷器也是该馆的珍贵文物。博物馆一层为序厅和展厅,陈列有100余块汉画像石和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
刘胡兰纪念馆
刘胡兰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刘胡兰纪念馆坐落在山西省文水县刘胡兰村南,东濒汾河,西接太汾公路。纪念馆始建于1956年,建筑总面积8400平方米,1957年刘胡兰烈士就义10周年时落成并对外开放,成为向全国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课堂。纪念馆建筑总面积6万平方米,以纪念碑和陵墓为中轴对称分布。走进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的广场,花坛中央耸立着高大的汉白玉纪念碑,碑的正面,有毛泽东同志的亲笔题词: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碑的背面,镌刻着《0中央晋绥分局关于追认刘胡兰同志为中国0正式党员的决定》。碑后是近3000平方米的槽形建筑,正面栏柱中央悬挂着郭沫若所题馆匾“刘胡

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
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
石楼红军东征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东征纪念馆位于山西省石楼县城,1991年中央批准建馆,1992年省计委批准立项,1993年8月正式动工修建,1996年5月5日建成开馆,总投资115万元,是一座全面反映红军东征历史的纪念馆,直属于山西省文物局。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同志题写馆名。主展馆分为序厅和四个展厅,布置有“红军东征”基本陈列,展出历史照片197幅,珍贵文物75件/套,文字图表70余份,全面再现1936年2月20日,红一方面军在毛泽东、彭德怀率领下,以中国人民红军抗日先锋军的名义渡河东征,在山西境内转战50余县,同蒋阎军队展开激战

山西省吕梁市石楼县
百团大战纪念碑
百团大战纪念碑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为纪念“百团大战”的伟大胜利,缅怀为国捐躯的抗日英烈,1985年4月中共阳泉市委、阳泉市人民政府报请中共山西省委批准,决定在狮脑山主峰兴建“百团大战纪念碑”。“百团大战纪念碑”座北朝南,由主碑、三座副碑、一座大型圆雕、两座题字碑、四个烽火台和长227米蜿蜒起伏的长城组成,于1987年6月30日建成。结构高40公尺的主碑,形如一把锋利的刺刀。主碑的三个面上,分别镌刻着彭真、徐向前、薄一波的题词。第一座题字碑正面是“百团大战纪念碑”七个大字,背面镌刻着“百团大战示意图”。第二座题字碑的正面和背面分别镌刻着《百团大战纪念碑记》和《狮脑山战斗

山西省阳泉市矿区
八路军“一二九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
八路军“一二九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八路军“一二九师”马山军事会议旧址,位于平定县东回镇马山村马齿岩寺,是1937年八路军“一二九师”东渡黄河挺进太行山时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军事会议旧址,会议由时任师长的刘伯承主持。马山军事会议旧址纪念馆主要由军事会议室、刘伯承休息室、指挥人员休息室、抗战烈士纪念亭及实物展室等组成。此外,作为市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马齿岩寺内有元代壁画、元代建筑,本身就具有很高的文物历史价值。近年来,马山村多方筹集资金,先后布置和整修了马山军事会议展览室、386旅露宿的三条红军街、红歌台等。2014年,新建了抗战文化广场。其中,包括“八路军马山军事会议纪念墙

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
太原解放纪念馆
太原解放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太原解放纪念馆位于太原市东山牛驼寨,其前身是牛驼寨烈士陵园,建于1959年,1988年改扩建,占地面积9.3万余平方米,分为纪念碑区、展览区、陵墓区三部分。整体建筑雄伟壮观、跌宕起伏、错落有致,给人以肃穆之感。纪念碑区由凯旋门,太原解放纪念碑主碑、副碑等建筑组成,徐向前元帅手书“太原解放纪念碑”鎏金大字装点丰碑。展览馆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展出428张历史照片和120多件实物,反映了太原战役的全过程。1994年9月6日,徐向前元帅铜像落成。该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太原革命烈士纪念碑造型独特,形似巨大钥匙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山西国民师范旧址革命活动纪念馆(太原革命历史陈列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五一北路245号。山西省立国民师范学校始建于1919年6月,整个校同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是阎锡山创办的一所专门培养全省小学教师的师范学校,目的是通过控制小学教师来左右山西教育,进而长期统治山西。然而,让他失望的是学校开办不久,这里就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用来传播进步思想、宣传马列主义、发展党团组织的坚强阵地,成为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山西重要的活动基地之一。1924年,围师学生梁其昌(梁卜五)、韦思恭、纪秀川(纪子中)先后在这里

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平顺西沟展览馆
平顺西沟展览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西沟展览馆位于平顺县西沟村,始建于1968年,2005年扩建并重新改陈布展,现展馆占地面积62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分3个展厅,珍藏有600余幅珍贵照片和100多件实物,系统地展示了著名全国劳模李顺达、申纪兰带领西沟人民艰苦奋斗、建设山区,积极探索中国农村、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历程。近年来,新建了太行之星纪念碑、李顺达互助组雕塑、李顺达纪念亭、西沟村史亭,并对李顺达故居、老西沟革命岩、血泪凹、创业田、李顺达陵墓等进行了规划和保护,建成了西沟森林公园。该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
八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路军总部王家峪旧址,位于武乡县东丘陵山区,这里山环水绕,峡谷幽深,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抗日战争时期曾是八路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朱德、彭德怀、左权、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长期生活、战斗,指挥华北各抗日根据地的游击战争和政治斗争。总部在王家峪期间,朱总司令、彭副总司令坚定不移地执行党在统一战线中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国民党顽固势力,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如今,这里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国防教育和传统教育基地,每年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武乡县城东70华里丘陵山区地址:武乡县韩北乡王家峪村电话:0355-6456236王家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
平型关烈士陵园
平型关烈士陵园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平型关烈士陵园位于灵丘县城东南灵丘县武灵镇灵源村,原名“灵丘县烈士陵园”,始建于1962年7月,1965年9月25日立碑竣工。全园总占地面积60亩,有烈士纪念馆、烈士塔、纪念碑、展览厅、烈士坟茔等主要建筑,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陵园主墓区24座墓内安放着平型关战斗中牺牲的八路军烈士和其他抗日烈士遗骨556位。纪念堂内牌位上敬录着在各个历史时期参战或从事党政工作而牺牲的灵丘籍烈士名录989位。陵园东墓区安葬着为修建京原铁路、灵丘空军机场而牺牲的烈士86位。纪念堂后为六角形烈士碑厅。纪念碑正面刻着“平型关烈士精神永垂不朽”,背面记载着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白求恩特种外科医院遗址位于灵丘县下关乡杨庄村,距县城67公里。医院旧址现保存基本完好。1938年11月9日,国际共产主义战士、加拿大著名外科医生白求恩,率领晋察冀军区医疗队从阜平到达灵丘杨庄。先后在石矾、串岭沟、黑寺、曲回寺、河浙等抢救伤员,并根据抗日斗争的需要,在察冀军区医院一所驻地杨庄村,创办了特种外科医院。1996年被县政府确定为“灵丘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确定为“灵丘县廉政教育基地”,同时也被我乡政府作为“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地址:大同市灵丘县下关乡杨庄村

山西省大同市灵丘
高君宇故居
高君宇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高君宇故居时代:清末高君宇为中国共产党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56名党员之一。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京汉铁路工人大-,发起成立了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是山西共产主义启蒙运动的先驱。生于1896年农历九月十六日,卒于1925年农历三月五日。他用29个春秋,谱写了一曲灿烂的人生篇章,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高君宇故居,位于太原市娄烦县峰岭底村。依山而建,坐北朝南,以房窑为主,皆为青砖灰瓦,清末同治年间开始修建,被当地人称为“高家大院”。整个大院分为东上院、东下院、中院、南院、西院和花园共6座院落,

山西省太原市娄烦县
堆云洞
堆云洞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道教名观堆云洞(河东特委革命旧址)位于夏县城西二十五公里的水头镇上牛村洞沟,始建于元代初年,居于稷王山麓,隐匿于黄土沟壑之间,因建筑群远观如云朵叠加,进穴崖而入,洞阶相连故名“堆云洞”,历经明清时期不断地增筑扩建,形成了房上建房,院中寻院,洞里藏洞,道法自然,层叠构筑的建筑奇观,素有“小布拉达”之称,被誉为“放大的盆景、浓缩的仙境”。1922年,革命先烈嘉康杰在此道观创办了“平民中学”,把这里做为传布新思想新文化的讲坛,招收北方九省学习达1200余人,其大部成为革命活动的中坚力量;1928年6月山西省委书记汪铭在堆云洞主持召开了河东地

山西省运城市夏县
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
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八路军兵工厂蟠龙镇旧址(第五批省保)时代:1938-1945年地址:长治市武乡县蟠龙镇石门村、柳沟村八路军总部附属机关旧址包括北方局旧址,杨尚昆、刘锡五、李大章、杨献珍旧居。其中中共中央北方局机关于1939年10月至1940年7月移驻至武乡县王家峪村,曾组织召开了晋东南各界反汪拥蒋大会,对坚持华北抗战,克服投降、0-、倒退危险和肃清暗藏在抗日营垒中的投降派,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讨论根据地工作,并在黎城县北社村召集太行、太岳、冀南三区和一二九师党政军高级干部参加的会议,提出了建政、建军、建党三大建设方针。这里是华北抗日救国运动的精神中

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
晋绥日报社旧址
晋绥日报社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晋绥日报社旧址时代:1940年地址:吕梁市兴县高家村镇高家村村内晋绥日报社旧址位于兴县高家村镇高家村村内。《晋绥日报》(原名《抗战日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晋绥分局机关报。为了统一根据地宣传工作,中共晋西区党委于1940年9月18日创办了机关报——《抗战日报》,贺龙亲笔为之书写了“人民呼声”的题词。《抗战日报》于1946年7月1日改名为《晋绥日报》,内容主要是社论、国际国内新闻、地方消息等。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策,指导地方的工作。晋绥日报社下设部、总编室、采访通讯部、采买供给部和印刷厂。晋绥日报社积极宣传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方针,

山西省吕梁市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