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云南省旅游美景好玩的地方,云南必去景点景区,云南省有名风景名胜旅游景点好玩的方介绍和排行榜,松山战役遗址、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哀牢山陇西世族庄园、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龙潭烈士陵园、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兰茂墓及兰公祠、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南省博物馆、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大理市博物馆(杜文秀帅府)、文山州第一个党支部革命旧址---洒戛竜支部、中缅友好纪念馆、罗炳辉将军纪念馆、畹町桥、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片马抗英纪念馆、罗炳辉将军故居,云南省十大特色景点好玩的地方

松山战役遗址
松山战役遗址
国家旅游景区3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松山战役遗址松山战役遗址位于龙陵县腊勐乡大松山,属横断山系高黎贡山山脉,由大小二十余个峰峦构成,海拔2200米的主峰顶上,北、东、南三面可俯瞰气势恢弘的世界第二大峡谷——怒江峡谷。怒江东岸的高山峭壁与西岸的松山对峙,形成惊涛拍岸、飞峰插云的怒江天堑。著名的滇缅公路经惠通桥越过怒江后,在该山的悬崖峭壁间盘旋四十余公里。大有“一夫挡关,万夫莫开”之势,是滇缅公路的咽喉要塞,被美-事家称为“东方直布罗陀”。二战时期,中国南方最大的战役——松山战役就在这里进行。现在的松山战役遗址,主要集中在腊勐乡大垭口村东、西两侧的松山山顶一带,范围约四平方

云南省保山市龙陵县
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
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位于昆明市北面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柯渡镇丹桂村,离县城72公里,距昆明市85公里。该管是为纪念红军长征而修建的。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主要包括中央红军总部长征驻地旧址、总参谋部作战室、毛泽东等同志长征路居丹桂村的休息室及烈士遗物。1935年4月28日,中央红军长征进入寻甸县,4月红军长征柯渡纪念馆29日发布《关于我军速渡金沙江在川西建立苏区的指示》。30日,毛泽东、张闻天、王家祥等中央领导进驻柯渡镇丹桂村,并对强渡金沙江作具体部署。1936年4月4日,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萧克等同志率领红二、六军团再次长征进入寻甸县,并

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
哀牢山陇西世族庄园
哀牢山陇西世族庄园
国家旅游景区2A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陇西世族庄园,是清朝乾隆御封岩旺土把总世袭土司李显智末代传人李润之的宅地,位于哀牢山主峰地段戛洒镇耀南村大平掌,距县城120余公里,距戛洒集镇36公里,经恩水柏油公路可直达庄园。陇西世族庄园分主体建筑、花园、马厩三部分,占地面积4.2亩,共58间。庄园是陇西李世家族兴起、衰亡的历史见证。陇西李氏兴起于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祖先李毓芳因征战有功,被皇帝诰封为“云骑尉”,其子李显智又被封为岩旺土把总,后来数代都为世袭土司。李有富,陇西世族末代传人,这位袅雄掌权后,采取黑吃黑、0贩盐、经商、办厂等手段,在短短的十余年间完成了资本的原

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
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
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城西北4千米处的金钟镇水城村委会。1935年5月初,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9军团长征经过会泽,开仓放粮,打富济贫,发动群众,唤醒人民,为民除害,号召劳苦大众参加革命,人民大众热烈拥护,争先恐后报名参军,很快掀起扩红热潮,扩红1500余人,编成一个较大的新兵营,由9军团作战科长刘雄武兼营长。5月4日上午,会泽参军的新战士在水城梨园集合,军团长罗炳辉对新战士作了动员报告。此次扩红,是红9军团扩红史上人数最多的一次,影响深远。座落在水城梨园西北山麓的水城文化生态园包括扩红台、史迹陈列馆、红色文化广场等主体建筑。扩红台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
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
火红、尖山革命武装起义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火红乡桥边村委会小街小组。1948年6月2日,在会泽特支的组织领导下,在火红开明人士金绍清的带领下,150余人在火红桥边举行了震惊全省的反蒋武装起义,打出了“滇黔边区民族自救军”的旗帜,并根据上级党的指示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提出了“打富救贫”和反“三征”(征粮、征税、征兵)的革命口号。起义部队下设5个中队,从6月3日~7日,一举攻下者海、矿山、罗布古、迤车镇公所。在者海范家村整编时,编为1个团4个营。这次起义,-皆捷,声威大震。国民党反动派会宣巧鲁“剿共”总指挥安纯三,纠-泽、巧家、威宁三县的地霸武装及保安团1000多人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
龙潭烈士陵园
龙潭烈士陵园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城西郊2公里处的龙潭饮虹山。该陵园占地3334平方米,山势雄伟,“众山如奔马,势如挟云走”,依地势坐南朝北,有墓十余冢。由北往南分三排:第一排6冢,中间两冢是蒋开榜、刘文明两位烈士墓。东西两侧为老红军余小祥、张永清、郭汝斌、黄少勇之墓。第二排7冢,由东往西为老红军王定国墓、黄兴顺墓,革命烈士杨天华墓、蒋志华墓,老红军李正清墓、李永福墓,革命烈士马金碧墓。第三排3冢,由西往东为革命烈士胡忠兆墓,蒋开榜之妻杨氏墓,刘文明之妻赵氏墓。蒋开榜、刘文明为会泽县早期中共地下党员,1926~1933年在会泽等地从事革命活动,1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
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
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共云南地下党建党旧址为昆明常见的三坊一照壁普通四合院,坐东朝西,中式土木结构建筑。在当时,环境幽静、四通八达,便于地下工作者转移。1926年11月7日,由李鑫主持在此召开第一次党员会议,会上根据中共广东区委的决定正式在云南建立中共云南特别支部,吴澄任书记。1927年2月当时在广州黄埔军校任政治部宣传科长的王德三奉广东区委指示,率领干训部分党员回昆,在云南特别支部的基础上建立中共云南省临时工作委员会,王德三任书记,李鑫、吴澄等任委员。现基本保持原样。属省级文物,保持完好。1926年5月、中共广东区委派遣云南籍中共党员杨青田、王复生回云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
国殇墓园(滇西抗战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殇墓园位于叠水河瀑布一侧的山坡上,是“二战”时为光复腾冲而壮烈殉国的中国远征军九千烈士的灵魂栖息地,1945年6月建成。作为我国规模最大、保存也最完整的抗战时期正面战场阵亡将士纪念陵园,国殇墓园自80年代修复开放以来,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与强烈的震撼力、感召力为海内外所共崇,前来拜谒凭吊者络绎不绝。交通:到达腾冲县城后,可步行前往。地址: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腾越镇天成社区太极小区2号类型:陵园/墓地纪念碑游玩时间:建议2-4小时电话:0875-5133679开放时间:9:00-17:00,周一全天闭馆调整,法定节假日、重要纪念日照常开

云南省保山市腾冲
兰茂墓及兰公祠
兰茂墓及兰公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兰茂墓及兰公祠位于嵩明县杨林镇老城村委会南街村,是我省明代著名的音韵学家、医学家兰茂(1397——1470)的墓及祠堂。兰公祠分为前院、祠堂、后院三部分。祠堂始建于1470年,历代均有修葺,民国年间重修为由正殿、东西厢房、门楼组成的四合天井式建筑。1988年,省、市、县三级政府投资12.2万元在原址按原貌重建祠堂。兰茂墓位于祠堂后院,为弧形条石砌成圆形土冢,墓直径4.7米,高2米,墓碑题刻为袁嘉谷撰书。1985年,嵩明县在祠堂内成立了兰茂纪念馆。多年来,收集整理了大量的兰茂学术资料,开辟了三个兰茂生平陈列室供游人参观。于1983年1月

云南省昆明市嵩明县
云南陆军讲武堂
云南陆军讲武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云南陆军讲武堂位于昆明市翠湖西承华圃,创办于1909年。直到今天遗址尚存,并且于1988公布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还存在着一幢米黄色砖木结构的四合院的二层建筑。由东、西、南、北四座楼房组成,各楼对称衔接,并设有通廊,楼端各设拱券门一道。占地面积1390平方米。主楼西南尚存有大课堂(礼堂)和兵器库一幢。南楼中部设阅操楼,高约15米,宽13米。楼前即当年宽大的操场,不亚于两个足球场面积,不过今天已为云南省科技馆等高大的建筑所替代。然而,历经百年风雨的老四合大院尚存,配上四座长120米、宽10米的四座走马转角楼的楼房,不仅平添几分古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云南省博物馆
云南省博物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云南省博物馆是一座中国省级综合性博物馆,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广福路6393号,创建于1951年8月,陈列面积达2400平方米。馆内现有以下10个部门,分别是:担负藏品收藏与保护的保管部;承担向社会公众介绍宣传博物馆展览的社会教育部;主管文物鉴定和文物征集的鉴定站;出版馆刊《云南文物》、负责云南省博物馆网站日常管理维护及收藏各类书刊和信息资料的信息部;承担文物修复和保护的技术部;负责博物馆新馆建设的基建办;负责全馆外事及学术交流活动的合作交流部;负责博物馆文物安全的保卫科;负责全馆后勤保障工作的办公室;负责全馆人事管理及考核工作的人事教育科

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
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在大理州祥云县,位于刘厂镇王家庄村的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是云南省著名的红色景点。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距刘厂镇政府驻地3公里,距县城35公里、320国道公路4公里。故居所在地王家庄村,背依青山,绿水环绕,被誉为“北大骄子,一门三烈”的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兄弟3人就出生在这里。大哥王复生第一个走出了家乡云南,走向了中国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成为一位共产主义火种的传播者。之后,他把二弟王德三、三弟王馨廷带到了北京,三兄弟在革命的大潮中,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最为壮丽的一页。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属于当地传统木结构民居院落,建于清代末期。故居前、后院

云南省大理州祥云县
大理市博物馆(杜文秀帅府)
大理市博物馆(杜文秀帅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

大理市博物馆,位于云南省大理市中和镇南门内正街。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是大理市文物收藏、研究与陈列的机构,属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主要陈列有石器、陶器、青铜器、瓷器、玉器、石雕、玉雕、木雕、字画等。大理市博物馆先后被评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获得“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的殊荣。2009年5月18日面向全社会永久性免费开放。发展历史大理市博物馆馆址明代为分巡迤西道署。清康熙三年(1663年),建为云南提督衙门,。咸丰六年(1856年),杜文秀为首的各族农民反清起义军攻占了大理

云南省大理州大理市
文山州第一个党支部革命旧址---洒戛竜支部
文山州第一个党支部革命旧址---洒戛竜支部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1927年,中共广东区委先后派出在那里和周恩来一起任教官的王德三及其部分学员返回云南。王德三的学员杜涛回蒙自组建蒙自支部,并介绍在洒戛竜小学任教的李国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云南不久的王德三便以组织的名义将向镇弼和严英俊派到文山工作。1927年10月,王德三又将在宜良工作的杨立人和颜亨璧介绍到文山。12月初,王德三亲自到文山召开会议,全面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精心研究文山工作。12月底,党组织又派严英武和一个姓周的同志到文山洒戛竜配合筹建文山洒戛竜支部。严英武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支部成员有:李国栋,杨立人,颜亨璧和姓周的同志。洒戛竜支部

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市
中缅友好纪念馆
中缅友好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中缅友好纪念馆日前在位于中缅边境的国家级口岸云南畹町对外开放。畹町口岸是中缅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和平通道。1956年月12月15日,正在缅甸访问的周恩来总理陪同缅甸总理吴巴瑞,从缅北九谷市经畹町桥步行入境。两国总理在畹町桥发表了重要讲话,盛赞中缅友谊,表达中缅两国人民世代友好的强烈愿望。在畹町稍事休息后,两国总理赴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州府芒市参加"中缅边-欢大会",掀开了两国友好关系的新篇章。在"中缅边-欢大会"精神的推动下,中缅两国人民友谊长青,两国边民互市通婚,礼尚往来,互相理解,互相信任,共同营造了一条和平友好的边界。畹町中缅友好

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
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罗炳辉将军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又名罗炳辉将军纪念馆),位于云南省彝良县城西侧将军山上。1991年建成,馆舍共三层,建筑面积500平方米。馆藏有罗炳辉将军生前事迹介绍、资料及图片展览。现是全国爱国主义和国防主义教育基地。展室分为四个主题,即:矢志从戎争自由,赴汤蹈火建奇功,千里江淮扫敌顽,血洒疆场炳青史。有文字资料126幅,图片资料205幅,汇录罗炳辉将军生平事迹的书籍7种版本,革命文物33件,罗炳辉铜像一尊。罗炳辉将军纪念馆现是全国爱国主义和国防主义教育基地。罗炳辉:中国工农红军和新四军高级指挥员,军事家。原名罗德富。1897年12月22日出生在云南省彝良县阿都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
畹町桥
畹町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日战争之前的畹町九谷桥,只是两根并排的木头,走上去摇摇晃晃,令人提心吊胆。1938年滇缅公路开通后,石拱桥代替了双木桥。抗日战争期间,出国作战的数万名中国远征军,就是通过这座桥开赴抗日前线的,这座桥成了抗战时期西南边陲与内地连接的唯一的交通枢纽。石拱桥毁于战火之后,1946年新架起一座钢架桥,1956年12月15日,周恩来总理、贺龙副总理和缅甸吴巴瑞总理,从曼德勒乘车到九谷,再从九谷步行通过这座桥入境,到芒市参加中缅两国边-欢会。1992年拆掉钢架桥建成钢筋混凝土桥,2003年12月又将钢架桥恢复。畹町桥把中国

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
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
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通过建设,石鼓红军长征过丽江纪念馆从(原石鼓文物管理所)建馆到现在共有“军地共建基地”、“红色历史文化景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昆明医学院大学生教育实践基地、思政课教学实践基地”、“云南省国防教育示范基地、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多重教育实践基地,成为了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阵地;陶冶道德情操,提升品德修养的重要场所,了解祖国灿烂文明,掌握历史知识的重要课堂。1936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在贺龙、肖克、任弼时、王震、关向应等的率领下,长征达到石鼓,胜利渡过金沙江天堑,甩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跳出包围圈,在此渡江北

云南省丽江市古城区
片马抗英纪念馆
片马抗英纪念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片马抗英纪念馆片马是祖国边疆的重要边防前哨之一,也是怒江州对外开放的窗口,国家二类边贸口岸即片马镇所在地,这里曾是丝绸之路古西南通道之一,同时又是边疆各民族在十九世纪初抗击英国殖民侵略的主战场。为纪念片马人民抗英斗争取得的胜利,见证历史,宏扬爱国主义思想,促进改革开放,在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关怀和支持下。片马人民抗英胜利纪念馆于一九八九年六月四日落成完工。一九八九年五月,怒江州人民政府将片马抗英胜利纪念馆定为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三年十一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定其为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九九七年四月,又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

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
罗炳辉将军故居
罗炳辉将军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罗炳辉将军故居罗炳辉将军故居位于彝良县角奎镇阿都办事处偏坡寨。距彝良县城约5公里。1987年国家拔专款在原址按原貌重建土木结构草房3间,坐北向南。面阔13米,进深7米,面积120平方米,另划有保护范围2001平方米,修有文物标志碑等。1989年7月6日竣工后正式对外开放。故居是罗炳辉17岁离家从军前居住,陈列有罗炳辉在家时使用的生活用具。保护范围内有罗炳辉高祖罗凤鳌墓,父亲罗守清、母亲黄氏墓,妻子李风桂墓,以及《罗炳辉祭父文碑》。1986年10月,县人民政府将其列为“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云南省人民政府将其列为“

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