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咨询中心 行业动态
网银安全,网上银行常见陷阱和预防方法

今年以来,大量的关于网上银行发生骗盗的报道不断见诸报端。不法分子通过窃取用户的卡号和密码,大量盗窃资金和冒用消费,因此虽然网银对于银行和用户都有不少好处,但是发生这些情况使得银行在推广网银面临非常巨大的风险,提高网银的安全性也是刻不容缓。

  根据一般的报道分析,不法分子窃取用户信息主要通过木马程序来进行,比如,黑客首先在用户电脑系统注入木马程序后,驻留在中招电脑系统里的监控系统就可以截取、监控系统及用户上网时打开的网银密码窗口。也就是说当用户在网银程序里输入卡号或密码时计算机就会自动将相关信息的编码发送给黑客,他们再据此进行反读取以破译,钱便被黑走了。

   尽管网上银行业务的发展进一步满足了公众消费、理财的需要,并提高了效率。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风险隐患。中国银行网银专家特别提醒,个人消费投资应谨防各类风险,谨防有人利用网上银行进行欺诈。那么,您知道骗子是如何利用网络搞欺诈的吗? ……[详细]  
    
  
  
 陷阱一:邮件警告
   不法分子通过电子邮件冒充银行或是知名公司,以网银安全警告、系统升级等名义诱骗不知情的用户点击假网站,并要求他们输入自己的账号、网上银行登录密码、支付密码等敏感信息。[详细] 
 
   
 陷阱二:短信诱骗
   不法分子利用上虚假短信告知你在某大型商场进行了消费,并引导你“报案”,再设置虚假的报案电话、银行电话、银联中心电话等环环相扣的圈套,一步步引你上钩,套取你网银账号,密码等重要信息。[详细] 
 
  
  
 陷阱三:假冒签约
   不法分子通过某种手段,得知你的身份证号码、账号、密码等信息,由于此时无法获得客户证书,无法盗取资金,便通过网上银行注销原客户信息重新申请成为非签约客户,等你签约网上银行后,便立即下载证书,将资金转出。 
   
 陷阱四:虚假广告套取网银信息
   不法分子借可以提供无抵押银行贷款之名,要求客户开通零余额网银,借机盗取客户的网银信息,再借“验资”之名,要求客户另开一个账户,并向里面打入一部分的贷款保证金,等资金到账之后,便利用掌握的网银信息将资金转走。   
  
 陷阱五:假冒银行
   不法分子设立假冒银行网站(域名和主页通常跟真实银行非常相似),通过邮件或是购物网站等渠道进行传播,客户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登录该网站后,系统便自动记录下客户的登录信息,不法分子掌握信息后便迅速将账户里面的资金转走。 
   
 陷阱六:通过木马程序盗取网银信息
   不法分子利用木马病毒置入客户的计算机内,一旦客户在“中毒”的电脑上登录网上银行,木马程序便记录下客户登录的信息,不法分子便用盗取的账号和密码将里面的资金转走。[详细] 
 
  
 
  
    纵观近些年发生的网银被盗案,可以看出,多半是用户缺乏安全意识,不了解银行的安全措施,或是在使用网银时,不规范操作,一时疏忽,才造成重大损失。中国银行网上银行专家提醒,用户在使用网上银行时,一定要充分了解银行的各种安全措施,如中国银行采取的用户名+密码+动态口令的登录方式,提供的安全控件、短信提醒、预留“欢迎信息”辨别假网站等全方位的防护网,是足以消除各种安全隐患的,关键是用户要懂得充分的利用,加强安全防范意识,养成良好的安全操作电脑的习惯,才能更好地防患于未然…… 
 
   
 
  
 招数一:密码和身份资料不要外泄
   在任何情况下不能将网上银行的密码和身份资料透露给他人,包括银行工作人员,银行工作人员也不会要求客户口头或者书面提供密码,也绝对不要回复要求你确认密码的电子邮件,因为这可能是个圈套。[详细] 
 
   
 招数二:确保个人客户证书的安全性
   网上银行要使用“个人客户证书”,这个证书可以拷在盘中随身携带,但在使用其他电脑后必须删除,申请必要的安全认证工具,比如动态口令牌,USB-KEY等,以保证安全。所以,还是比较适合在家里自己的电脑上使用。[详细] 
 
  
  
 招数三:不在公共场所登录网银
   不要在网吧或其他公共场所查询账户,因为网吧的设备是诈骗者选择的目标,并可能装有间谍软件。在使用网上银行时,最好不要直接用键盘输入密码,而用“密码软键盘”输入密码,因为相比之下“密码软键盘”的安全性更高。[详细] 
 
   
 招数四:电脑加装防火墙 定期杀毒
   使用网上银行的电脑加装防火墙

上一篇 制作浏览器地址栏收藏夹里的小图标制作方法
上一篇 阿里巴巴“欺诈门”事件-b2b网站建设
本方链接: http://www.web258.cn/article/show/i8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