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黄拆迁事件凸显了中国的城市化发展过程中,过度追求其表象即城市化率,导致了城市化只是数量的扩张和人口的转移,而非质量的提升。
数据显示,每次GDP的高增长都必然引发耕地被更多征占———地方政府通过低价征占,高价出让,最大限度地获取土地资本的增值收益。
与此同时,农民却并未分享到土地农转非所带来的增值收益;且由于地价过高,农民和企业向城镇转移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加之官员政绩与GDP紧密关联,使得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由此陷入两难困境。
由是,征地矛盾日渐突出;城市化进程中,人口城市化远低于土地城市化。
宜黄官员的一封“辩白”信,或可看作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困境的缩影。
法治周末记者 王峰
10月10日,江西宜黄拆迁自xxxxxxxx事件迎来了具有终结意义的处理结果: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已被免职,县长苏建国也被提请免去县长一职。
多年来,因征地拆迁引发的 终于再次出现标本性结局。此前,在多起拆迁中,只有2004年嘉禾拆迁中有5名包括一把手在内的当地官员受到处理,此次宜黄事件被处理官员则多达8人。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10月14日,因烧伤不治身亡的叶忠诚已经下葬。目前,多名钟家兄妹均在北京,陪护治疗中的母亲罗志凤和妹妹钟如琴。
在经历了戏剧性的“机场截访”和“抢尸”之后,钟家的代理律师王令 (微博)告诉《法治周末》记者,钟家人现在已不再担心外界的骚扰。此前,他们已与宜黄县政府达成赔偿协议,这笔赔偿款将由宜黄县给付,尽管具体数字尚不能确定,“但钟家伤者的医药费就已经花了100多万元”。
尽管10月12日,网络上再次激起宜黄官员“慧昌”投书事件,但种种迹象表明,宜黄事件将告一段落。
宜黄当地媒体报道,10月12日,抚州市委副书记吴伏生来到宜黄县,就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调研内容即包括引发拆迁自xxxxxx事件的新汽车站项目,但当地媒体的报道中并未提及宜黄当地陪同官员的名单。
拆迁问责再起
事实上,在9月17日被立案调查后,关于县委书记邱建国和县长苏建国将被免职的消息就已传开。
10月10日14时57分,报道宜黄事件的《凤凰周刊》记者邓飞 (微博)在微博中透露:“刚刚有可靠人士告知:今天在南昌召开的某重要会议上,负责维稳的省委领导亲自披露:省委常委会已同意免去邱建国宜黄县委书记职务,提请免去苏建国县长职务,调省统计局副局长担任抚州市委常委、宜黄县委书记。”
两个小时后,中新社报道即确认了两人被免职的消息。
“这次事件给了我一个深刻的教训,给了我们当头一棒。”自xvvvvx事件发生后,时任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曾对采访此事的记者说,语气沉重。
如今,邱建国的手机已被自动转入来电提醒。
宜黄事件打破了嘉禾拆迁以来地方官员“无责”的神话。嘉禾是近年来唯一一起有县级官员被问责的拆迁事件。当时,县委书记、县长、常务副县长、县政法委书记、拆迁所涉镇党委书记受到撤职、党内严重警告、留党查看等处分。
值得注意的是,嘉禾处分由湖南省委作出,并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而此次宜黄事件的处理结果同样遵循这样的路径,最先发布县委书记和县长免职消息的中新社,其消息源来自江西省委宣传部。而此事件受到中央最高层批示的传闻也被推断为确凿无疑,“否则《人民日报》不可能发文批宜黄的‘强拆论’。”律师王令说。
2009年11月,在劝说小学老师张熙玲接受拆迁时,天津市宁河县教育局党委书记刘广宝说到:“你以为浇了汽油,荣书记就免职了?李县长就免职了?你浇了汽油,你儿子缺了妈妈,你公公缺了儿媳妇。你算过这账吗?现在全国都在这儿摆着呢,把谁处理了?处理了又到别的地方去了。”
上一篇 内地小学教材存在“四大缺失”
上一篇 国家赔偿费用拟向责任人追偿 不少于赔偿额50%
本方链接: http://www.web258.cn/article/show/i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