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现状与发展趋势刍议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推进,高职高专院校在人才培养、与社会对接及自身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对于一所院校优劣的衡量,是对其师资水平、办学力量、教学质量、科研成果及对社会贡献等的综合考量。特别是社会经济乏力的环境之下,各类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更显珍贵。本文结合黑龙江省地方实际情况,从本省高职高专院校办学规模情况、专业结构情况及职业证书制度情况三个方面入手,分析当前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现状;而后结合实际情况,阐述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阐明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希望通过本文的浅析刍议,能够为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未来的发展及其服务地方经济能力的进一步提升做出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服务能力 地方经济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11(a)-0183-02

1 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现状

1.1 办学规模情况

从当前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的办学数量上看,目前黑龙江省共有各類高职高专院校43所;从办学规模上看,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在校学生总人数达20余万人;从专业设置情况上看,目前我省各类高职高专院校设置中高职国家重点专业83个,省重点专业375个;从专业的覆盖范围上看,基本涵盖了黑龙江省的主要热门工种,基本上能够胜任为黑龙江省各类企业输送人才;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的任务。

1.2 专业结构情况

为了更好地适应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建设需要,黑龙江省各类高职高专院校一方面针对黑龙江省的行业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需要,积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另一方面以国家鼓励建设示范校为契机,积极建设试点院校、开设试点专业,开展各类教育示范及改革,并在短短数年里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同时也为更好地与地方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3 职业证书制度情况

为了进一步与国家职业标准相吻合,更好地深化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学改革,促进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优化完善,推动教师队伍的不断建设与壮大,黑龙江省各类高职高专院校与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紧密配合,不断推进职业技能的培训与资格鉴定的力度,强化职业证书制度,为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与企业需求与经济发展需求相适应的能力以及提升广大学生未来竞争力作出了巨大贡献。

2 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师资力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师资力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是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一方面是教师数量上的无法满足。高职高专院校的生源数量不断增加,而教师数量并没有因此而发生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教职人员的工作负载量。另一方面,教师的年龄结构不够合理。突出表现在年轻教师数量所占比重较大、兼职人员管理不够科学,因而出现了教学经验、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等方面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学效果的实现。

2.2 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满足现实需要

目前广大高职高专院校所采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创新性方面尤显不足,突出表现在广大高职高专院校在教学模式方面,依然沿袭传统的理论讲授与实践环节组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上侧重于理论基础的掌握,忽视了实验才是真正检验与锻炼人才的练兵场。这一教学模式也导致了所培养的人才在实践上缺乏实际操作与动手能力、在理论上缺乏灵活运用的创新能力。

2.3 现有制度不能满足校企联合的需要

校企联合是广大高职高专院校有效适应社会,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有效途径之一。然而受制于市场规律的影响制约,企业出于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考量,在校企联合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校热企冷”的局面,而打破这一局面还需政府政策的有效保障。目前政策上对于校企联合企业的支持力度不足,无法激起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积极性,制约了广大高职高专院校更好的为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3 黑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趋势

3.1 转变教育理念,走理念促进发展之路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所指出的“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的要求。黑龙江省的高职高专院校应进一步转变教育理念,从传统的“计划培养”理念转变为“定制培养”理念;从传统的“升学导向”理念转变为“就业导向”理念;从传统的“以政府为主导”转变为“以市场为主导”理念。

未来黑龙江的高职高专教育,应立足于市场、立足于现实需要,在课程与专业的设置、人才的培养标准、教学方式方法、课程体系的设计等方面,都应以适应市场与客观实际需要为出发点,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坚持学校的自我评价与社会的综合评价相结合,通过教育理念的转变,促进黑龙江省的地方经济发展。

3.2 深化教育改革,走改革促进

上一篇 专家解读校服的质量及检测
上一篇 如何有效推动高校服装设计教育市场化发展
本方链接: 1003/article/show_3840.html
PRODUCT 相关产品